APP下载

羊布鲁氏菌疫苗免疫效果对比试验

2018-05-10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氏杆菌羊群抗体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畜牧兽医工作站,海南 813399)

1 实验方法与材料

1.1 实验材料选取

实验动物选择青海省兴海县一养殖场提供的健康羊100只,在实验之前,对实验动物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布氏杆菌均为阴性。本次研究所选择的两个疫苗,分别来自两个不同生产企业,S2疫苗和M5疫苗的生产批号分别为1112007、2011002,全部为冻干和菌疫苗,均在有效期内。羊布鲁氏杆菌虎红平板凝集实验试剂为标准羊布鲁氏杆菌抗原、布鲁氏杆菌标准血清、布鲁氏杆菌标准阳性血清。上述材料均购自于中国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1.2 实验方法

本次研究共设计5组实验,每组20只羊,分别采用不同疫苗、不同免疫方法、不同免疫次数,就羊体内抗体转阳率进行分析,找出最佳的疫苗接种方案,确保免疫效果,为制定更加合理的羊布鲁氏杆菌免疫方案提供相应数据参考。[1]在免疫的第15 d、第30 d、第60 d、第90 d、第120 d、第145 d分别对各实验组羊群采集新鲜血液,并及时分离血清,测定免疫抗体转阳率。抗体检测方法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严格操作。

2 实验结果

2.1 不同疫苗对羊布鲁氏杆菌病免疫抗体转阳率的影响

分别使用S2疫苗和M5疫苗,对实验1组羊群进行疫苗免疫,每种疫苗免疫羊10只,免疫30 d后再进行1次强化免疫,按照疫苗免疫使用说明书的相关免疫方法操作,免疫后定期采集血液制备血清,检测抗体转阳率。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2种疫苗分别进行免疫和强化免疫以后羊群均能够达到良好的抗体水平,免疫第15 d到第145 d,抗体转阳率始终维持在100%。

2.2 同种疫苗不同免疫次数对比实验

表1 S2疫苗不同免疫次数阳抗体转阳率检测结果(%)

用S2疫苗对实验2组羊群进行疫苗免疫免疫,30 d后对同组的10只羊再进行一次强化免疫,并按照疫苗免疫使用说明书指定的免疫方法进行免疫免疫后,定期采集血清检测抗体转阳率。通过表1数据可以发现,羊群免疫15 d内身体内快速产生免疫应答抗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并在30 d内持保持在较高抗体水平。对同组的10只羊进行强化免疫后,抗体水平一直保持在相对稳定的高抗体水平,而进行第1次免疫的10只羊在30 d后,抗体水平呈现显著下降,到145 d抗体转阳率已经下降到接近于5%以下。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按照上述方法用M5疫苗对实验3组羊群进行免疫注射,30 d后对同组的10只羊进行1次强化免疫注射,采集羊群新鲜血液进行血清检测实验。检测结果和表1变化基本一致。

2.3 同种疫苗不同免疫方法对比实验

用S2疫苗分别采用自由饮水、人工灌服、皮下注射、肌肉注射4种不同免疫方法,对实验4组羊群进行免疫,每种方法免疫5头羊,免疫30 d后,分别使用上述4种方法,强化免疫1次。免疫之后分别采集羊群新鲜血液制备血清,进行抗体转阳率检测。通过对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自由人水和人工灌服2种方法均不能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能够起到很好的免疫作用,随着时间的增长,免疫效果持续稳定,详细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S2疫苗不同免疫方法抗体转阳率检测结果(%)

用M5疫苗按照上述免疫方法,对试验5组羊群进行免疫,免疫30 d后再进行一次强化免疫,免疫后及时检测血清中的抗体转阳率。检测结果显示和表2趋势基本一致。

3 讨论

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发现,2种疫苗均能够使羊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第1次免疫30 d后强化免疫一次,能够有效提高羊体内抗体水平,并且免疫持续期更长[2]。而不同的免疫方法,所取得的免疫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性,其中自由饮水免疫效果最差,皮下注射和肌肉注射免疫效果最佳,其中肌肉注射相对于皮下注射来说,前期能够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后期差异性不显著[3]。由此可以看出,在进行羊布鲁氏杆菌疫苗免疫过程中,应该采用皮下注射或者肌肉注射,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免疫效果,避免疫苗浪费。同时在第一次疫苗免疫后,还要继续强化免疫一次,因为单次免疫并不能有效提高羊群体内抗体水平。

[1] 邹莹.布鲁氏菌病的免疫程序[J].兽医科技信息,1994(3):3.

[2] 樊武昌.生猪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控措施浅析[J].南方农业,2017 (30):101-102.

[3] 李建玲,李爱巧.乌鲁木齐牛羊布鲁氏菌疫苗免疫效果对比试验[J].中国动物检疫,2013,30(4):47-49.

猜你喜欢

氏杆菌羊群抗体
猪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诊断与防控
抗GD2抗体联合细胞因子在高危NB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单克隆抗体在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人冠状病毒中的研究进展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城里的羊群
PCR检测方法在多杀性巴氏杆菌定种中的应用
一例布氏杆菌病并发重型森林脑炎的蒙西医结合护理
多杀性巴氏杆菌毒力因子及基因表达的研究进展
不止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