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如何有效进行微生物课堂教学

2018-05-09欧阳建元

科学与财富 2018年8期
关键词:微生物有效性课堂教学

欧阳建元

摘 要: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的深化和改革,教学方式也会相应的发生变革。在微生物学中,积极的探索和推进微生物学课程建设与改革,注重对微生物学课堂教学方法的实施,进而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推动微生物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促进微生物学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微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微生物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高

在当前的微生物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老师在课堂上主要还是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对学习的热爱程度减少,在课堂上自主思维的机会不多,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对于大学生正处于这种思维活跃、情感丰富的阶段,这种学习环境下,会使得微生物课堂教学过于压抑,使得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不能很好的提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相关的内容不能理解时,和教师的沟通比较少,学习效果不能有效的提升。

(二)微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在微生物课堂上,教师往往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对学习情感状况和自主思考方式有些忽视。这其中和教师的思想观念有一定的关系,大多数大学教师还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导,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完成教学目标为主,微生物学课堂上过于沉闷,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枯燥无味,从而使得当前微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三)学生对学习微生物学的兴趣不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良好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学习动力。根据目前相关数据表明,学生对微生物学的学习认真度比较高,但是兴趣程度却比较低,主要还是教师在教课过程中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过于枯燥,使得学习兴趣方面也不能很好的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信心不足,也会导致对学习的兴趣减低。

(四)教育内容不恰当

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微生物学教师对微生物教学的内容没有明确,在大学阶段主要是对大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自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一些教师将更多的课程强加给学生,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压力,有的甚至将学术类的知识教给学生。讲授微生物学的教师抱着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微生物知识,但是实际的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

二、微生物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改革

(一)理论教学授课方法改革

1、学生制作PPT

教师应改变“一言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实现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发言,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让每一个学生制作PPT,内容与微生物学教材相关即可,学生可以自行选取感兴趣的话题制作完整的PPT。PPT的内容包括:提出一个科学问题、问题的意义所在、该问题如何解决、该问题的进一步讨论和思考等。PPT的制作,首先锻炼了学生制作PPT的能力;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能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课堂总结和讲解 理论课每堂课开始的时候往往会回顾上堂课的重点和难点,以往这项内容都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今后应本着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的宗旨,让学生自愿报名,由学生进行课下总结、课上回顾,让大家在授课过程中更集中注意力,更精确地掌握每堂課的主要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也悄悄地展开了“较量”,大家争先恐后报名,并且在PPT的内容总结、格式上花了很多心思,出现很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有的学生添加了自己制作的Flash,有的学生用汤姆猫模拟上课场景,还有的学生从科研的角度思考。在这种方式下,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内容,还锻炼了自己在公众场合演讲的能力,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验教学授课方法改革

1、基础实验合并调整 微生物学实验内容分为基础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两部分。基础实验包括经典实验的内容,应将原来孤立的实验进行合并调整,强化实验操作过程的整体性。比如,将培养基的配制、消毒灭菌和无菌检测合为一个实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细菌的简单染色和细菌的大小形态观察合为一个实验等。实验的顺序也可进行合理的调整,使学生对从培养基的配制、灭菌到接种、染色观察等一系列操作进行系统、完整的掌握。这样可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思路和操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掌握相应的实验技巧,理解完整的微生物实验的操作流程。

2、综合性实验鼓励学生发挥主动性 首先,要让学生参与到实验中来,在准备实验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实验需要哪些试剂和材料,每一种试剂的作用和配制方法;其次,学生以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可以增强团队合作的意识,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拿出可行性实验方案,教师审核之后,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这在锻炼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之余,可以对其实践操作起到指导作用,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第三,实验技能的掌握是一个方面,对失败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是一项更重要的科研能力,教师应针对实验结果中的异常现象,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从理论上和实验操作中发现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其根据实验现象回到书本寻找答案,完成“从书本到实践,再回到书本”的巩固知识内容的过程;最后,在实验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尝试、多实践,自己动手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并鼓励学生将有意义的结果进行总结,撰写文章,进行投稿,这样不仅从实验中可以收获乐趣,还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就感。

参考文献:

[1]赵玉红,李欣,崔建林,周浩,李登文,张金红,赵立青.充分利用实验室软硬件资源多渠道改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09):186-189.

[2]余晓红,梁彗星,刘飞,李凤伟.“卓越计划”背景下地方院校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09):159-161.

[3]朱萌.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5(08):198.

[4]王林玲,苗雪,龚娟娟,安欢迎,张迎雪.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4(04):166-167.

[5]李德全.本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讨和培养目标定位——以南通大学为例[J].考试周刊,2012(41):7-8.

[6]李伟,陈晓阳,李慧.生物科学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文教资料,2006(08):78-79.

猜你喜欢

微生物有效性课堂教学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红树林微生物来源生物碱的开发利用
微生物对垃圾渗滤液中胡敏酸降解和形成的影响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