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业超时免做”善意还需理性支撑

2018-05-09许朝军

湖南教育·C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家庭作业理性科学

许朝军

日前,江苏省溧阳市教育局印发的一份“减负”文件引发热议。该文件中明确了要保证学生每天充足的睡眠时间,如果家庭作业来不及完成,家长签字后可免做完不成的作业。并且,对乘坐接送车的学生、家长上班比较早的学生等特殊情况,可实行弹性进校。(《澎湃新闻》)

实事求是地说,“作业超时免做”确实极具制度善意。这种制度设计,不仅从“量”的角度控制中小学生过重的课外作业负担,还从时间的角度科学保证孩子的有效睡眠时间。问题的关键是,想让“作业超时免做”的善意释放无遗,不仅需要科学地执行制度,更需要其他理性行为的支撑。

首先,“作业超时免做”不仅是向重复性、机械性作业开刀,更是对学校管理和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提醒。教师既要在“作业超时免做”基础上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也要在布置作业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其次,“作业超时免做”政策需要家长大力支持。这就要求家长端正教育观念,正确理解和对待孩子的家庭作业与“成长负担”,一方面督促孩子在愉快的心态下高效地完成作业,另一方面科学区分每天的作业情况,对于能完成而没有完成的作业,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对于超纲和超量的作业,坚决“签字免做”。

与此同时,教育部门應科学宣传“作业超时免做”的制度善意和教育改革创新的内涵实质,引导全社会科学面对教育改革创新,为“减负”创设良好的舆论氛围与实施环境。

猜你喜欢

家庭作业理性科学
小学一年级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小学体育家庭作业体系的构建研究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欲望膨胀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理性思考严谨推理优先概念
科学拔牙
美国家庭作业与学生学业成绩之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