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花铁矿铲运机进路房柱法的试验

2018-05-09

现代矿业 2018年4期
关键词:矿块铲运机废石

曾 晖

(重庆巫峡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桃花铁矿位于重庆市巫山县抱龙镇,矿区东西长10.5 km,南北宽1.4~4.4 km,总面积为27.75 m2,由南北2个矿段组成,远景资源量为2亿t。一期生产能力为80万t/a,采用多平硐开拓,脉内掘进,无轨运输方式,电耙房柱法开采。桃花铁矿回采时,爆破后伪顶黏土岩会大量混入矿石中,电耙耙矿过程中也带入了大量底板页岩,废石混入率达到40%以上;为控制废石混入及保障顶板安全,伪顶层必须全部进行锚网支护,但实践表明,顶板黏土岩稳定性差,难以支护,同时矿层稳固顶板虽为黄龙组灰岩,但局部节理裂隙较发育,岩溶发育,破坏了岩体局部的完整性,降低了顶板稳固性,开挖时易产生掉块或冒顶,矿体及其围岩受断层、褶皱影响大,矿体受多组构造面控制,部分采场所在地段围岩破碎,大部分工作面需采用矿工钢棚式支护、液压支柱等加强支护,在整个回采过程中安全性较差,支护成本也较高。桃花铁矿采用多平硐开拓,无轨运输,平硐通过能力较大,但电耙房柱法采用2JP-30型电耙,耙矿能力低,同时回采作业支护较多,工序繁琐,大大增加了回采循环的间隔时间,在回采过程中,经常出现部分时间段装矿溜井无矿或大量井下卡车排队等矿的情况,回采作业效率非常低。因此,需要对桃花铁矿采矿方法进行优化。

1 工程概况

桃花铁矿矿体主要呈层状产出,主矿层位于黄家磴组顶部,属单一矿层。矿体的形态与贺家坪背斜基本一致,枢纽向北东缓倾,两翼向北西和南东倾斜。矿体平均厚2.88 m,倾角为8°~20°,属缓倾斜薄矿体。矿层顶板为石炭系中统黄龙组微晶灰岩,岩质坚硬,稳固,其底部有厚0~0.7 m的黏土岩,厚度小,质软,见水易软化,为赤铁矿的直接伪顶层。矿层底板为紫红色、灰绿色页岩,含少量赤铁矿细鲕粒和粉砂质[1]。矿层倾向褶皱发育,顶底板褶皱起伏大,薄化至夹断矿体。顶底板褶皱给切割布巷及回采带来一定的困难,顶板受构造弱面、裂隙断缝、溶蚀侵蚀、露头风化氧化等危害侵扰,开采后顶板易离层、松脱,易沿断缝、搭缝、水缝冒顶,给采场的顶板管理带来一定难度。

桃花铁矿原采矿方法为电耙房柱法。矿块沿矿体走向每60 m布置一个,矿块高度同阶段高度,即25 m。采场崩落矿石由电耙耙运至采场下部集矿平巷,再用电耙耙运至阶段集矿溜井运出。倾斜方向采用电耙耙矿,斜长不宜超过80 m。当矿体倾角较缓时,上、下运输阶段间设出矿副阶段。每两个矿块间留10 m连续间柱,顶底柱宽为3.5 m,矿块中留4 m×4 m点柱,沿走向和倾斜方向视矿体顶板稳固程度,点柱间距一般为9~10 m。每矿块设阶段溜井1条,均布置在矿体下盘岩石中,沿矿体底板布置上山4条,阶段电耙硐室4个[2-3]。电耙房柱法见图1。

图1 电耙房柱法示意(单位:m)

2 采矿方法优化

借鉴国内类似地质条件矿床开采的成功经验,结合桃花铁矿自身实际情况,针对伪顶废石混入较高、难以支护,采场断层较多、围岩破碎等情况,采用铲运机进路房柱法,见图2。

2.1 采场结构参数

铲运机进路房柱法矿块长120 m,依托阶段运输平巷每隔120 m布置一条铲运机运输上山至上阶段运输平巷,采用伪倾斜、之字形布置,铲运机上山宽3.7m,高3.5m,且留设连续间柱,间柱每边宽3 m。矿块高度为阶段高度,即25 m,矿块顶柱宽5 m,底柱宽3 m。切割进路沿矿块走向布置,每隔13 m布置一条,两进路之间留3 m连续间柱。铲运机进路房柱法采场结构参数见表1。

图2 铲运机进路房柱法示意(单位:m)

表1 铲运机进路房柱法采场结构参数

2.2 切割进路工艺

切割进路依托铲运机运输上山从上而下沿走向布置,间隔13 m布置一条。以4 m宽前进布置到矿块边界后,再退采刷扩至9 m宽,两进路之间留3 m的连续间柱。切割进路采用分层爆破掘进,先爆破矿体中下部(高品位矿),留700 mm护顶矿,铲装作业完成后,再爆破护顶矿及伪顶(低品位矿)。

2.3 刷扩退采工艺

切割进路到矿块边界后,从边界开始刷扩退采。进路两帮同时刷扩,刷扩宽度均为2 m,一次退采长度为9 m。刷扩时先爆破矿体,铲装作业完成后,采用挖掘机挖斗直接挖除伪顶,挖除全部页岩至灰岩顶板。

2.4 采场通风

新风由阶段运输平巷、铲运机上山进入采场,采场进路配备一台局扇加强通风,污风从矿块上山进入上阶段回风系统。

2.5 矿石搬运工艺

矿石搬运均采用机械作业。铲运机和卡车均沿上阶段运输平巷进入铲运机运输上山,铲运机直接进矿房装矿后,卸入在铲运机运输上山与切割进路交叉点等候的卡车,卡车沿铲运机运输上山下行至下阶段运输平巷,运出地表。

2.6 采空区顶板管理

试验采用进路法开采,为保证地表稳定及生产安全,采场进路两侧间柱一般不进行回采。

3 应用效果

通过铲运机进路房柱法试验,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较好的水平,见表2。

表2 现场试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通过与电耙房柱法对比发现,虽然铲运机进路房柱法回采率稍微偏低,但生产能力大幅提高,废石混入率更是大幅下降,顶板基本不支护,各项技术指标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铲运机进路房柱法从根本上解决了桃花铁矿软弱伪顶难支护、易掉落、混入矿石的难题,控制了废石混入率,保障了回采安全及出矿品位;连续间柱减少了围岩破碎情况下的支护量,降低了支护强度需求;同时,大幅提升了全矿的机械化程度,作业效率大幅提高,出矿能力大幅加强。

4 结 论

(1)伪顶难支护、易掉落,矿体围岩破碎,顶底板废石混入率较高,作业效率低是导致电耙房柱法无法实施的主要原因,铲运机进路房柱法回采围岩破碎、薄顶板易掉落的缓倾斜薄矿体具有良好的效果。

(2)小断面间隔进路、分层爆破、机械铲装、挖机清顶是铲运机进路房柱法的主要工艺,既保障了作业的安全,又降低了废石的混入,还提高了作业效率,铲运机进路房柱法值得推广。同时仍需进一步优化采场参数,以达到更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1] 陈江帆,罗庆国,张承伟,等. 重庆市巫山县桃花赤铁矿区详查地质报告[R].重庆: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川东南地质大队,2013.

[2] 房志桓,罗一波,张有乾,等.重庆巫峡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桃花铁矿采矿方法研究现场试验方案[R].长沙: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017.

[3] 钟 良.进路式采矿法的应用前景[J].云南冶金,2014,43(2):15-18.

猜你喜欢

矿块铲运机废石
基于正交试验与数值模拟的马郡城铁矿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某矿山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模拟实验的各分段废石混入特征
矿山废石对环境的污染及其综合利用研究现状
地下铲运机铲斗斗刃运动轨迹方程的中间参变量推导及分析验证
废石尾砂胶结充填材料流动与强度性能的研究
河北大白阳金矿缓倾斜薄矿脉采矿方法综合技术研究
基于矿山工程的大型铲运机液压维修处理系统
某矿山开拓回采方案优化选择研究
山特维克LH204四吨级铲运机新品发布
井下废石胶结充填在深部矿山开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