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区就诊患者焦虑情绪的调查分析

2018-05-09肖秋燕王伟

中国医学工程 2018年3期
关键词:情绪医疗因素

肖秋燕,王伟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 1.星海名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2.产科,广东 深圳 518052)

焦虑情绪是存在于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生理性反应,但如果做不到早预防、早干预,就会演变为焦虑症,会对患者疾病恢复、就医行为和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1]。许多研究证实,疾病会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加重心理障碍,而心理因素也会影响躯体疾病的恢复[2]。因此,本研究主要调查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星海名城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就诊患者的焦虑情绪状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便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和疾病治疗提供参考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6年5月‐2017年2月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排除标准:精神异常患者、语言沟通障碍和确诊焦虑症患者。以调查问卷的方式发放于诊疗完毕后的患者,调查人员需经统一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才能开展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150份,回收有效率为95.8%。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焦虑评定标准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主要采取的是Zung设计的评估患者主观焦虑症状的方法[3]。该表共包括20个自评项目,每个项目分为1~4级评定,根据近1周患者的自我感觉评估。最后累计各项目的总得分,以总得分<50分表示正常,总得分≥50分表示存在焦虑情绪。

1.3 焦虑情绪相关影响因素调查

根据相关文献设计调查表[4],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段、婚姻状况、睡眠质量、文化程度、收入情况、对疾病的认识度和社区医疗满意度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同意整理编码后录入计算机,并进行逻辑学检查,应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焦虑情绪的调查情况

参与研究的1150例门诊患者的SAS平均等分为(36.15±10.86)分,检出患有焦虑情绪者有273例,检出阳性率23.7%。

2.2 焦虑情绪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应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见表1。性别、年龄段、睡眠质量、文化程度、收入情况、对疾病的认识度和社区医疗满意度在焦虑情绪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 =4.287,4.632,10.236,6.235,8.536,3.652,5.236,P <0.05),而婚姻状况对焦虑情绪没有影响(Wald =2.852,P >0.05)。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因变量为焦虑情绪,1表示有,0表示无,将上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7 项指标作为自变量,赋值见表2。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高龄和睡眠差是焦虑情绪发生的危险因素(OR =1.342,1.253,1.526),而文化程度高、收入良好、疾病认识度高和医疗服务满意对焦虑情绪有改善和保护作用(OR =0.634,0.851,0.431,0.752),见表3。

表1 焦虑情绪单因素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结果

表2 焦虑情绪多因素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自变量及赋值

表3 焦虑情绪多因素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焦虑情绪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症状,是对某些困难和问题做出的自我保护性反应,一般情况下可认为是生理性反应,但是如果持续时间过长、自我反应强烈、并与客观事件处境不符,就可发展为焦虑症,属于病理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5]。有报道指出,各种躯体性疾病患者中约有20%~45%存在着不同的心理障碍[6]。心理因素又会阻碍躯体疾病的治疗与恢复,甚至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伴随生活节奏的加快、人口老年化趋势明显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焦虑情绪越发受到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因此,作为社区医疗服务人员,调查就诊患者的焦虑情绪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Zung设计的调查问卷,本社区1150位患者的SAS平均得分为(36.15±10.86)分,高于中国人SAS的平均得分(29.78±0.46)。其中,273例的SAS平均得分是超过50分,提示存在着焦虑情绪,检出的阳性率为23.7%。这与中国一般地区的检出阳性率有一定出入,考虑可能与样本大小、地区因素、研究工具及调查时间等差异性有关。

研究焦虑情绪的相关影响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对预防和治疗有帮助。诸多研究表明门诊患者的心理状况受性别、年龄段、婚姻状况、睡眠质量、文化程度、收入情况、对疾病的认识度和社区医疗满意度等因素影响。女性要承担家庭和事业的压力,体内激素水平容易波动,导致对待困难时情绪较敏感、不稳定,特别是处于更年期的患者,相比男性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7]。经济条件优越者可提供较好的物质基础和优越的生活条件,高学历人群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更强,对待情绪的表达能更好地控制。睡眠质量更是和焦虑情绪的发生有直接关系[8]。能够让患者相信和满意社区医疗服务,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减轻对疾病的恐惧和担忧。实验中,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本社区患者除婚姻状况外,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采取多因素回归分析,可以看到女性、高龄和睡眠差是焦虑情绪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文化程度高、收入良好、疾病认识度高和医疗服务满意对焦虑情绪有改善和保护作用。本研究的相关因素的实验结论和一般地区调查的基本一致[9]。

综上所述,焦虑情绪普遍存在于社区门诊患者中,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提醒医疗工作者在诊疗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的心理情况[10],做到对焦虑情绪的早预防、早干预,快速有效地促进疾病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1] 房金涛, 李文秀, 刘学, 等. 北京市海淀区老年人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 23(3):447- 450.

[2] 庄前玲, 郭桂芳, 刘宇, 等, 糖尿病前期人群焦虑情绪对疾病早期发现和生活质量影响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4):428-429.

[3] Griebel G, Holmes A. 50 years of hurdles and hope in anxiolytic drug discovery[J]. Nat Rev Drug Discov, 2013, 12(9): 667-687.

[4] 潘雄峰, 马良吉, 喻丹, 等. 医学实习生焦虑情绪现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17, 28(2): 81-84.

[5] 祁增年. 焦虑情绪别拖过3个月[J]. 养生月刊, 2015, 36(2):112-112.

[6] Katzman M, Bleau P, Blier P, et al. Canadia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nxiety, posttraumatic stress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s[J]. BMC Psychiatry, 2014, 14(S1):1-83.

[7] 袁勇贵, 吴爱勤, 张心保. 焦虑和抑郁共病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研究[J].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1, 11(3): 129.

[8] 冯颖, 李凤, 李淮玉. 睡眠障碍伴焦虑躯体化症状的临床研究 [C]. 第六届中国睡眠医学论坛暨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汇编, 2015.

[9] 卢梦婕, 陈红, 李乔, 等. 成都地区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及抑郁、焦虑情绪调查[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23(10): 1458-1461.

[10] 徐飚 ,付朝伟, 栾荣生, 等. 综合性医院冠心病病人抑郁/焦虑现况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6, 14(6): 638-640.

猜你喜欢

情绪医疗因素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解石三大因素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