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棉花蕾铃脱落原因与调节控制措施

2018-05-08周永萍张海娜田海燕葛朝红师树新

棉花科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棉花

周永萍 张海娜 田海燕 葛朝红 师树新

摘要:为了减少棉花蕾铃脱落,实现增产增效,通过实践经验总结,分析了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提出了“选择适宜品种、合理种植密度、水肥科学调控、科学整枝、化学调控、病虫害防治、环割和轮作”等控制措施,以期在棉花生产中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棉花;蕾铃脱落;原因;调节措施

中图分类号:S562.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143(2018)02-0041-03

DOI:10.3969/j.issn.2095-3143.2018.02.010

0 引言

棉花的蕾铃脱落是生产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作为早衰的主要表现症状和产量限制因子,也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在生产中棉花的蕾铃脱落一般会达到60%~70%,严重的可达80%以上[1]。影响棉花蕾铃脱落的因素较多,掌握其原因才能更好地加以控制,以减少脱落率,提高成铃率,实现棉花高产高效。因此,作者剖析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提出在“品种、密度、水肥、整枝、化学调控、病虫防治、环割和轮作”等方面加以调节和控制的措施,旨在减少棉花蕾铃脱落,实现棉花生产的增产增效。

1 棉花蕾铃脱落的原因

1.1 棉花品种

棉花品种不同,蕾铃脫落的程度各异。棉铃虫、棉盲蝽等害虫喜欢在多茸毛的棉花品种上产卵,光滑叶品种比多茸毛品种的蕾铃受害率少40.3%[2]。

1.2 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引起的蕾铃脱落占棉花蕾铃脱落总数的70%左右[3],而与生理脱落有关的因素主要是光照、温度、水分、养分、体内激素和授精情况等。

1.2.1 温度

棉花是喜温作物,但高温热害是引起蕾铃脱落的重要原因。生殖阶段的高温导致棉花雌雄配子发育受阻,抑制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在柱头内的生长。棉花开花期日平均气温在 32℃以上可导致花粉粒活力降低,花药不开裂,光合作用降低,呼吸作用增强,而造成蕾铃严重脱落[4],≥35℃的极端高温将对棉花产生明显热害。

1.2.2 光照

光照不足时,特别是生长荫蔽的棉田,减少了同化物的合成和光合产物的输出,并降低了其运输速度,使蕾铃养分供应受限,从而造成大量脱落[5]。

1.2.3 水分

水分过多或过少都可引起棉花蕾铃脱落加重,当土壤水分过少时,棉花吸收不到足够的水分。抑制蒸腾作用,阻碍了正常的光合作用,不仅影响生成果枝的数量,而且可造成幼蕾失水萎缩而脱落;土壤水分过多,则土壤通气不良,根系呼吸作用减弱,导致棉株体内营养失衡,引起蕾铃脱落[6]。

1.2.4 养分

养分包括有机养料和无机养料,其中无机养料又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养分的不合理施用也会导致棉花蕾铃脱落加重;养分量不足,引起棉株发育不良而导致脱落;养分量过大,则造成植株营养生长过旺,群体郁闭,光照不足,体内营养失衡,而导致蕾铃脱落。

1.2.5 激素

脱落酸、乙烯、生长素等激素在棉株体内的含量发生改变后,会使激素之间失去平衡状态,引起蕾铃脱落。

1.2.6 未受精

未受精的幼铃最终会脱落。开花时遇雨,或防治病虫时花冠内喷洒药水,胚珠内的生长素形成受阻,影响受精,最后都会增加幼铃脱落。

1.3 病虫害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红叶茎枯病和其他一些伤害棉叶和棉铃的病害均可造成蕾铃脱落。棉铃虫、红铃虫、棉盲蝽、棉红蜘蛛、斜纹夜蛾等害虫对棉花的为害,影响棉株正常生长,或直接伤害花、蕾和铃,而造成蕾铃大量脱落。

1.4 机械损伤

耕作过程中人、畜、农机具会对棉花造成直接损伤;自然灾害如狂风、暴雨、洪水等也会对棉花造成损伤;这些均可引起蕾铃大量脱落。

2 棉花蕾铃脱落的控制措施

2.1 选择适宜品种

选用抗病虫、结铃性强、丰产性好的棉花品种,尽量不要种植叶片多茸毛品种。

2.2 合理种植密度

根据棉田土壤的肥力高低和棉花品种的株型特征,合理确定棉花的适宜种植密度。通过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减少蕾铃脱落。

2.3 水肥调控

通过施肥和水分管理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可有效地减少棉花蕾铃脱落。在施肥上:一是施足基肥,以有机肥和无机肥配施,无机肥以磷钾肥为主,适量施氮;二是追肥蕾期少施,铃期多施;三是吐絮期根系吸收能力衰退,及时补施叶面肥。在棉花花铃盛期适时灌水,保证蕾铃发育对肥水的需求。

2.4 科学整枝

科学管理棉田,精细整枝打顶、抹赘芽、摘顶心、打老叶,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防止棉田郁闭,促进棉株发育,减少蕾铃脱落。打顶后涂抹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使棉花植株生物量增加,而棉株空果枝数、蕾铃脱落率明显降低[7]。

2.5 化学调控

使用化学药剂或外源激素促进或抑制棉株生长,从而达到减少脱落率。赤霉素作为防治棉花早衰的药剂已经应用于生产,在盛花期喷洒能增加棉花总果节数,减少蕾铃脱落,提高结铃率和产量[8]。缩节安、助壮素等的使用可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养分向蕾铃输送,有利于增加成铃数量,而减少脱落。

2.6 病虫害防治

掌握棉花病虫害发生规律,搞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保证蕾铃健康发育,减少病虫害引起的脱落。在防病上做到病发初期就用杀菌药进行防治;在防虫上,要保护天敌,以益控害,提高治虫效果。

2.7 环割措施

环割措施可阻止光合产物向根部输送,一定程度上制约根系的生长,促进光合产物和有机养料在环割以上部位的有效积累,可促进生殖生长,明显降低蕾铃脱落率,从而提高产量和品质。研究表明,花铃盛期采用主茎环割处理的其蕾铃脱落率较对照降低15.8%[9]。

2.8 其他措施

轮作倒茬可减少病菌在土壤中的残留,促进棉株正常生长,减少蕾铃脱落。中耕培土可改善棉田生态环境,增加土壤通透性,促进根系健壮生长,减少蕾铃脱落。田间管理中,应尽量避免人为机械损伤,机具作业时尽量采用小型机具。另外,喷施保铃剂也可有效减少棉花蕾铃脱落。

参考文献

[1] 郭勇,马兴旺,杨涛. 氮肥追施策略对棉花蕾铃脱落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2010,47(1):180-183.

[2] 王伟. 解析棉花的落蕾落铃[J]. 河北农业,2014(10):12-13.

[3]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中国棉花栽培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09-221.

[4] 宋桂成,王苗苗,曾斌,等. 高温对棉花生殖过程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16,30(2):0404-0411.

[5] 万燕,吴九林,周宇. 光照对棉花生长发育作用的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25-727.

[6] 王斌,马兴旺,杨涛,等. 干旱区水肥耦合对棉花蕾铃脱落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2008,45(S2):87-92.

[7] 白灯莎·买买提艾力,张士荣,彭华,等. 打顶后涂抹生长素对长绒棉生长和蕾铃脱落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07,21(2):177-180.

[8] 彭小峰,彭延,马丽,等. 花期喷施赤霉素对棉铃空间分布及品质的影响[J]. 棉花科学,2012,34(2):3-6.

[9] 强小嫚,孙景生,刘祖贵,等. 环割措施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14,25(1):169-174.

猜你喜欢

棉花
棉花是花吗?
棉花的变身
甜蜜蜜的棉花糖
棉花糖
雪白的棉花堡
神奇的棉花糖
棉花姑娘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下)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上)
心中的“棉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