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实现路径

2018-05-05李杰杨瑞红

科学与技术 2018年11期
关键词:限度实现价值

李杰 杨瑞红

摘要:民间文化有着许多适合幼儿教育的价值。但在幼儿园民间文化教育中,须突出文化特性的同时关注儿童需求,实现文化传承和儿童发展双重价值的实现,同时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上都要有限度。为承担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初始教育和儿童文化归属感、民族意识培育的时代重任,实现儿童身心谐健康发展,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筛选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课程资源,构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课程体系,选择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活动形式。

关键词:幼儿园;民间文化教育;价值;限度;实现

一、民间文化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绚丽的瑰宝。它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或在劳动人民中广泛流传并享受的文化,是劳动者用双手和心灵创造的。它与人民的生活情感紧紧相连,且积淀深厚,灿烂博大。民间文化无处不在,无所不在,它近在我们身边,摸得着、看得见,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存在于幼儿的生活之中。它丰富多彩,具有在观念、内容、形态、风格、标准等方面的凡俗化、生活化的特点,且有很大的娱乐性,为幼儿所喜爱;同时它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刺激因素,能激发幼儿主动适合其发展的信息,并主动地在感知和操作实践中展现自己的个性。民间文化与精英文化相比,有着许多适合幼儿教育的价值。然而,到底存在哪些价值,“具有不同身份背景、学历经历、知识储备等的讨论者可能会基于不同的价值取向秉持不同的价值判断结论,从而在言说和争论时难以达成共识”①。“要证成一个价值判断结论,虽然可能会陷入无穷递归、循环论证、断然终止讨论的‘明希豪森-三重困境”②,但无论是哪个讨论者都不得不承认,任何人都处于整个民间文化的浸润和包围之中,从而必然会对幼儿产生“个人-家庭-民族”层层传导式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幼儿民族情感的培育。由于民间文化所表现的内容往往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并且一般都是当地的语言,其表现形式与手段有本地区浓厚的生活气息。它无处不在,无所不在,它近在幼儿身边,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存在于幼儿的生活之中。因此,民间文化教育是一种根基性教育,可让幼儿初步了解一些民间文化的风格、形式与社会文化背景,感受家乡民间文化的丰富和民间文化的乐趣,用浓浓的乡情熏陶幼儿,增强对民间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敏感性,激发幼儿对民间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以及爱家乡的情感。二是有利于幼儿积极情感的体验。民间文化多是口头传承文化,它能广泛传播,并且世世代代传承下来,是因为有趣,能娱乐,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和娱乐性。这一特点能使幼儿在自发的状况下也乐于学习,让他们玩中有乐,乐中有学,玩中有得,玩中有创,并在丰厚、有趣的民间文化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如童谣本来就短小精悍,琅琅上口,而且许多常常还与谜语、文字游戏、游戏动作等相结合在一起的,儿童在这其中边玩边吟唱,情绪积极,始终处于欢乐之中。三是有利于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民间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它包括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风民俗等,而且,民间文化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因而取材也非常方便,如几粒石子可以玩“抓籽”游戏、一块瓦片就可以“跳房”。同时,其传播形式也多样。茶楼、街头、田间地头、朋友聚会、游戏玩耍时等时时处处都可以流传。这些特点使民间文化教育在幼儿园既能作为单独的课程进行,又可融合和渗透在其他的课程之中;既可集体进行,也可根据幼儿的爱好有选择地个别进行,这有利于幼儿良好个性品质在形成和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四是有利于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民间文化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但又不同于生活本身。它是人们对生活的提升,是美的艺术,尤其是民间艺术。它蕴含着劳动者对人与自然的认识和情感,传递着创作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具有较强的审美性。因此,民间文化教育能丰富幼儿审美体验,开拓幼儿审美情怀,增进幼儿对民间文化的认识,并潜移默化地让幼儿体验审美所带来的愉悦。五是有利于引发幼儿的想象和创造。民间文化来源于生活和劳动实践,并在人们的生活和劳动中积累、提升。它总是与人们的参与、操作及创新联系在一起,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并在实践发生过程中伴随着欣赏、感受和创造。对幼儿而言,民间文化就是动手、动脑、动眼、动耳的文化,对启发和引导幼儿动手、动脑,引发幼儿想象和创造有着重要作用。

二、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民间文化教育实现

(一)筛选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课程资源

民间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涵盖了当地人民物质、精神文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含了衣食住行、口头语言、游戏体育、节日庆典、音乐美术等方面的内容,是幼儿教育的宝贵财富。但是,民间文化产生于民间,并主要发展于成人,其中有很多代表的是成人的生活和成人的审美取向,体现的是成人的思维和成人的情趣。同时,民间文化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种类繁杂,良莠不齐,没有现成的幼儿教育资源。因此,在幼儿园中开展民间文化教育,必须从纷繁复杂的民间文化资源中进行课程资源的筛选、开发与实施。筛选那些积极健康,具有典型性,又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民间文化资源作为课程内容。如那些具有趣味性、娱乐性、简便易学的特点,能满足幼儿的需求,深受幼儿喜爱的民间游戏;那些普通劳动者为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而创造并流传的一种综合的、智慧的、表意的,形象夸张、色彩明亮、生动有趣的民间艺术①;那些与幼儿生活密切相联,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综合性的民俗民间节日活动等。

(二)构建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是联系国家意志和儿童发展的桥梁。同时也是与个体早期接受能力相一致的部分构成一个文本(在不同的群体、民族中,甚至不同的成人和儿童中具有可理喻性的一套开放的文化系统)。②课程起缘于文化传承的需要,与文化紧密相联,没有文化便没有课程。人类必须从自己深厚的文化积淀中挑选出最优秀的部分传递给下一代。幼儿园课程内容必须体现优秀的文化。将本土文化纳入幼儿教育,融入幼儿园课程,会使本土文化的主人—儿童备感真切,也会使教育更加富有活力。③幼儿园应将民族传统文化要素有选择地通过幼儿园、家庭、社区、社会等各种途径营造一种富有民族传统文化的氛围,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让幼儿与环境互动,直观感受传统文化。同时,更要立足于建构一套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系统的民族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使其渗透到幼儿园五大领域,渗透到幼儿的游戏及幼儿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其课程体系包括课程建构的基本原则,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活动体系、评价体系,以及课程的组织与实施思路、有效途径,以及多样化的组织形式等。

参考文献

[1]李香贵,杨惠英,朱昌渝:《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应从娃娃抓起——成都市成華区幼儿民族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中华文化论坛》2010年第5期。

[2]朱昌渝:《川西民间文化资源在幼儿教育中应用的操作策略》,《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2期。

[3]毛颖主编:《娃娃玩民俗》,第10页。

第一作者简介:李杰,1975年7月,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沈阳市沈河区教育局第二幼儿园,学士学位,研究方向: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

杨瑞红,1970年4月23日,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沈阳市沈河区教育局第二幼儿园,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基础教育与学前教育中的管理与实践

(作者单位:沈阳市沈河区教育局第二幼儿园)

猜你喜欢

限度实现价值
How to Get Slim?
指责也该有限度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苏州信息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
话说“出差”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