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究传播学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8-05-04蔡亮慧

武汉广播影视 2018年4期
关键词:受传者传播者教育者

蔡亮慧

(作者系武汉晴川学院传媒艺术学院讲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质是一个传播活动,这个活动可以使我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政治观,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发挥社会历史作用的支点和根本途径。针对新时期高校当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对于如何有意识地运用好这个传播活动从而扎实有效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传播学理论会对我们有所启示。

一、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受众分析

凡是信息沟通的传播,都必然要涉及五个构成要素:传播者、信息、媒介、受传者和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中的受众即是受教育者(学生),现代管理的实质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是以提高人们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核心的管理。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我们发展社会生产力,其中一项带有根本性的工作就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人们劳动和工作的责任心和为现代化事业奉献的精神。我们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其根本就是要以提高群众的各项素质,特别是思想素质为目标。为了更好地达到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重对学生(人)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并不是单向灌输的过程,而是教育者与学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如果缺少学生的积极性,这个过程就将是不完整的,愿望再好,也只能是一厢情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同大众传播一样,他们两者之间是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相通的。但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责任应努力在“通”字上下功夫。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相通之处越多,意味着学生接受教育者的教育信息的可能性越大。如果教育者不顾学生不同的特殊性及其心理状况,环境氛围等,一味进行所谓的“我转变你的思想,你接受我的教育”的做法,完全按照教育者单方面意志来进行强硬灌输,那么他所传教育信息就将是无效信息,也就是说,学生是接受的主体,是教育传播的效果好坏的根据。只有重视了学生的接受主体地位,以受教育者为中心,我们才有可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只有把学生看成一个积极、主动的接受者,我们才有可能深化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才可能更有针对性,这和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十分注意研究受传者在心理上的选择性因素有着同样的意义。

二、教育传播者的传播效果分析

在传播实践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不同的传播者,采用同样的传播模式,面对同样的受传者,传播相同的信息内容,但最终的传播效果却不尽相同,甚至反差很大。其原因在于,受传者往往还受到来自于传播者自身的一些因素的影响,就传播者方面来说,总是希望自己的传播意图能够被受传者了解、领会、接受,并且按照自己的传播意图行事。就受传者方面而言,接受信息刺激之后总要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在思想、感情、态度和行为等各方面发生某种变化,这种反应或变化就是传播效果。从高校的教育传播行为看,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主要是教师,他们的传播能力将直接影响教育传播的效果。根据当前高校思想教育实际和现状,要提高传播的效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高传播者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人格魅力

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要求,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将对教育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如果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有缺陷,学生的思想教育就可能偏离方向、误入歧途。因此,我们首先要加强对教育传播者自身的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使他们明确政治方向,具有正确的思想观点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具备较强的政治责任感、敏锐性和辨别力。

培养和提高传播者的教育传播业务能力,首先要组织学习传播理论和传播知识,使教育者从传播的角度来理解和认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规律,加强利用传播媒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借鉴传播效果的理论审视、创新思想教育实践;其次要加强传播者的传播能力培养,提高传播者接受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传播者在信息爆炸的背景下强化自身的信息优势。

教育者还要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以自身的完美人格和高尚品德影响学生,增强教育效果。教育者良好的思想素养、道德品质具有很强的正面教育张力,它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2、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真实性

在传播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是“真实性”原则、“受传者对于不同的传播内容具有不同的反应。提高传播效果的途径,首先是真实性。虚假的信息,可能取得一定的短期效果,但一般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1]真实性原则运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就是邓小平反复强调的“拿事实来说话”,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实话实说”、“摆事实讲道理”。“摆事实”与“讲道理”之间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深化,只有拿事实来说话,讲道理才有说服力,只有讲好科学道理,才能帮助人们深刻正确地认识客观事实。我们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者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等强调的正是信息内容的真实可靠性。对此,邓小平曾经明确指出:“政治干部更要强调以身作则,我们过去在战争年代就是这样。那时,你打仗不勇敢,怕死,你不同战士心连心,不联系实际,不联系群众,做政治工作就没有人听。政治干部不能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2]总的来说就是讲道理必须依据于客观事实,必须对事实进行科学分析,同时还要经得起事实的验证,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性。

3、重视学生骨干和学生中“意见领袖”的传播作用

学生党员、各个学生组织的干部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也是大量教育传播活动的组织者、实施者。因此,从某一角度看这些学生骨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对他们也应按照上述几方面的要求来培养和提高其传播能力。

意见领袖是指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既非选举产生又无名号的人。[3]在我们大学生群体中,也有这样一些非选举产生的、较为活跃的、对其他学生具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他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者,而在对其他学生进行教育信息的传播过程中他们又成了活跃的传播者。因此我们要关注学生中这些意见领袖的存在,积极影响他们的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发挥他们在思想教育传播中的正面效应,尽量避免负效应传播的发生。

三、注重受教育者的信息反馈

信息反馈是传播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传播学研究表明,提高信息交流效果的最重要方法之一就在于重视信息反馈。一个成功的传播者总是十分注重获取反馈信息。人际沟通和传播的信息反馈有其难以预计的复杂性。传播效果往往难以根据受传者的一些零散的信息反馈而作出判断。科学的信息反馈需要对传播效果进行基于典型材料的定性分析,但为了能够更清晰地呈现传播效果的全貌,还必须在全面定量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定性分析,在定性分析的指导下进行定量分析。传播学还对传播反馈中的积聚性、假性反馈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传播学关于反馈环节的研究,给我们科学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长期来,我们在重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原则、内容、途径、形式、方法的同时,却往往忽略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反馈环节的研究。例如对学生中千变万化的复杂思想状况,不作全面客观的分析,程式化地求助于“抽样调查”,只根据少量学生随意而即兴的表格填写,就归类推理,轻率作出总体性的结论。如果我们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看成一个传播过程,教育者则处于传播的地位,而受教育者(学生)则处于受传的地位,那么怎样才能取得较理想的传播效果?应该输入怎样的信息,输入多少信息,怎样输入信息呢?这就需要及时的信息反馈。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反馈就是把教育者所传播信息作用于受传者后产生的结果输送回教育者,并对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者提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依据,使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及时、准确地调整信息输出,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理想效果。

另外,思想政治教育者还必须对“假性反馈”有所警觉。学校经常性的党校、团校或时事政治的学习,每次学习结束后,学生都写了学习小结。从学习小结看,学生的认识有很大提高。但是许多高校的领导都意识到,由于集中学习时的氛围所致,有一些学生是按学习要求来写学习小结的,从与同学谈心中获得信息看,部分学生的思想还有相当的差距。根据这一估计,一些高校在集中学习后进一步展开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思想的工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学生的学习小结是带一定程度的“假性反馈”的,如果把学生小结作为展开下一步思想政治教育的唯一根据,那么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再输出必然会受到“假性反馈”的影响,从而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脱离学生实际。这就告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反馈不仅有赖于建立快速高效的反馈机制,更重要的是必须对反馈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综合以把握反馈信息可蕴含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信息的再输出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注释:

[1]宋林飞.社会传播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12.

[2]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24,125.

[3]邵培仁.传播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猜你喜欢

受传者传播者教育者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论传播在现代博物馆中的应用
重新认识新闻传播四大要素
让我们都成为直销正能量的传播者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亳州五禽戏社区受传者研究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忠诚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