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读解自行车轮胎

2018-05-04杨忠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年9期
关键词:阻力轮胎

文/杨忠

近年来,随着自行车运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轮胎在自行车上的重要性往往容易被人忽视,轮胎特性与整车的性能和效率密切相关,自行车轮胎也可以说是高科技、人性化的集中体现。轮胎作为自行车的重要配件,其产量也越来越高,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美誉度,因此值得消费者密切关注。

1、自行车轮胎的结构类型与功用

自行车在我国是一种很普通又十分便利的交通工具,人们在上下班和郊游时都经常用到它。近年研究结果表明,骑自行车和跑步、游泳一样,是一种最能改善人们心肺功能的耐力性锻炼,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提高,休闲健身也逐步为人们所重视。休闲健身的城市休闲登山车经过的通常是较混合路况,有水泥、柏油等平坦的硬质路面,也有泥泞、松软等较崎岖的越野路面,不是纯粹的良路或恶路。此时,如果使用一般的良路用胎,在恶路会因轮胎的抓地力不足,产生打滑或侧滑的危险情形。使用普通恶路用胎,会因滚动阻力大,影响骑乘耐力与舒适感。功能相对具有针对性,不能兼顾全面性能的要求。因此,厂家突破传统单一的车胎设计理念,针对城市休闲登山车款的使用路况,开发出不同的配套产品。

我国是自行车生产大国,同时又是消费大国。目前国内自行车的社会保有量已达5亿多辆,每年还新生产自行车8000万辆。其中出口约5000万辆。自行车轮胎作为自行车整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社会保有的旧车还是正在生产的新车都需要配用轮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行车既是用于交通的代步工具,又是作为锻炼用的健身工具,同时又可作为休闲娱乐使用,从而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通常自行车轮胎都是粗壮和滚圆的形状的,不过一般在公路上使用的公路自行车轮胎都是比较狭窄而且是比较薄的,所以公路自行车轮胎的外表看上去的话就会感觉像是轮胎的气没有打足一样。其实这是设计者故意这样去进行设计的,其目的就在于去减少公路自行车轮胎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轮胎的摩擦力,提高自行车在公路上的行驶速度。

外胎分软边胎和硬边胎两种。软边胎断面较宽,能全部裹住内胎,着地面积比较大,能适宜多种道路行驶。硬边胎自重轻,着地面积小适宜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驶,具有阻力小、行驶轻快等优点。外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山地自行车的外胎宽度特别宽,花纹较深也是适应越野山地用。轮胎的从宽度到粗度可选择的种类很多,各个厂家标价也不尽相同。一般公路从宽度划分为20C、23C、25C几种型号。而且这多少C,一般只用于公路胎。专卖店里有卖20C的,但很少有人光顾。原因很简单:23C是性能,重量,舒适性,可靠性综合起来是最好的尺寸选择。25C的车胎可以使你去更多的地域,保证你在相对安全的路面上作一些简单的摆动姿势,并且减少雨天的打滑可能。

车胎不能单从它标称的C数上看问题,还在它安于什么车圈上,这一切的影响也许会比那一两个C的差别更大。跑车的轮胎选择的原则不是看花纹,关键是找承受气压大点的就可以了,一般要考虑到高速转弯时,绝对是用25C的更保险。前胎装23C平纹轮胎、后胎装25C突纹(中间有线)轮胎可以使你操作行进更灵活。自行车轮胎它是自行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随着市场的需求增加,自行车数量的不断增加,自行车轮胎的种类也开始越来越多。通常选择自行车轮胎从它的宽度到粗度的种类是有很多的。自行车的开口式外胎就是由织网罩构成轮胎的主体,贴上一层胎皮来给滚动时磨耗,并埋入两条胎唇用来把轮胎固定在轮框上,这样就形成了轮胎的主要构造。由于自行车轮胎比较薄,易被穿刺或割伤,大部分都会在胎皮和织网罩之间再加一片防爆层,以增加轮胎的强度。

近年来,环保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自行车作为完全环保的代步工具受到普遍欢迎,从国内外市场发展的趋势看,对自行车轮胎的需求总体是由量转向质的变化。例如,花色品种要多样、胎体强度要安全可靠、重量要轻便、可全天候耐用等等。自行车轮胎生产企业必须加强应用性研究,推动自行车胎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开发新品种,满足市场需求。

A款 越野用山地外胎

B款 休闲式山地外胎

C款 城市用光头外胎

D款 多用途半光头山地外胎

E款 山地外胎

F款 山地越野外胎

2、自行车轮胎的特性

电动自行车轮胎一般在描述特性时,大致上是分成几个方向:滚动阻力、抓地力、路感、耐磨性、防爆、重量、价钱。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特性是经常被忽略但很重要的:力量传导以及制造品质。当轮子开始滚动的时候,你会希望它一直滚下去不要变慢,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会面临风阻和其他阻力。以自行车本身的阻力来说,一小部分原因是花毂培林的阻力,另一个主要的部分就是轮胎的滚动阻力了。滚动阻力越小,速度就越容易维持,换句话说你用同样力气去踩速度就会加快。不必说,滚动阻力越小越好。在你过弯或煞车的时候,最不希望发生的事情就是打滑,此时轮胎的抓地力就是一个关键。即使是直线加速,力道强大的时候也会需要抓地力,抓地力是越大越好。遇到不平整的路面,有些胎会让人觉得很颠,震得全身不舒服,有些胎却没什么感觉,另有些胎则是让人感觉得到有路况的变化但不觉颠簸。这些感觉统称为路感,大家都会希望有一个舒适的路感。

自行车轮胎普遍来说算是贵的,用单位橡胶所需的金额算起来的话,比汽车轮胎不知贵了多少倍。所以当然会希望这么贵的东西能够撑久一点,这就是轮胎耐磨性的责任了。耐磨性越好,可以使用的里程越长。破胎可以说是从事自行车休闲运动最常碰到的故障,而且为了轻量化胎皮往往只有薄薄一层,不太容易耐得住石头、玻璃、树枝的穿刺。大多数户外使用的轮胎都有防爆的设计,避免异物刺穿织网罩。

自行车常见的胎面分为颗粒胎、舒适胎和光头胎3种:颗粒胎因花纹形状有如巧克力,又称巧克力胎,抓地力、排水性高,适用在较差的路况。舒适胎有如汽车胎面,花纹间距较小,骑乘时较舒适,胎面滚动时的噪音也较小。光头胎的胎面平滑,因此滚动阻力最小,骑乘速度当然也最快。颗粒胎是增加软地面上的抓地力,比较宽的轮胎,例如1.5吋以上,若设计有一些凹纹,其目的与其说是增加排水性,不如说是用来检查胎皮的磨耗。

以自行车的速度和轮胎的触地面积,在湿地上是不足以形成会让车子打滑的水膜。如果是凸出来的颗粒,则是为了增加软路面或砂石路面上的抓地力,因为这些路面比轮胎还软,颗粒可以陷进去咬住路面,大幅增加抓地力。可以看看沙滩车在海滩上压出来的胎印就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了。颗粒胎用在硬地上的路感一定不会好,抓地力因接触面积缩小而不足,而且力量传导也一定差,因为踩下去的力量有一部分会消耗在颗粒的变形上,让整台车变得很难拖动似的。轮胎尺寸通常标示在胎壁上,其标示方法为“轮胎外径×胎面宽”,单位为英寸,如26×1.95,即表示是26寸轮径,1.95寸胎面宽。

轻量化的轮胎带来许多性能上的优势,首先在爬坡少费力,另外由于惯性较低容易加速。重量减轻的原因又多半来自于更薄的胎皮与织网罩,甚至省略防爆层,这样的结果是带来更灵敏的路面反应、更舒适的路感,以及更低的滚动阻力。轻量化轮胎的胎皮一定要很薄,所以耐磨性不可能太好,省下防爆层至少可以轻20g,而且让路感更佳,但胎皮变薄加上没有防爆层,途中换胎的机率大增。在购买轻量化轮胎之前,先弄清楚它提供了什么样的防爆措施,是否符合自己的骑乘环境。别让劣质胎减少了骑车的乐趣,也造成金钱上的损失。

也许你是追逐轻量化的一员,自行车上任何一个零配件,都要计较那十几二十克。无疑内外胎也是一个轻量化的目标,两套内外胎加起来可以差到一两百克之多。姑且不论减轻轮胎的重量有什么效果,光看到整车的重量减轻,可能就会让你痛快地把钱掏出来买轻量化轮胎了。如果骑过登山车的颗粒胎,再换成光头胎,一定可以感觉到在起步时花一样力气加速度得更明显,在爬坡时也变得更轻巧。这就是轮胎的力量传导变得更好了,或者可说是轮胎的刚性更好。力量传导不佳的轮胎,好像胎面黏在柏油路上似的,用很大的力气去踩却好像踩进泥巴里一样。有些轮胎外表看起来毛毛糙糙的,很不舒服,会些胎为了视觉效果或其他理由,加入了不同的颜色,可是颜色交界处歪歪斜斜的。有些胎装上轮框以后转转看,会发现它其实不是正圆,有上上下下的偏差,即使是生产厂商应该也不乐见产品有这些令人不愉快的地方,但有可能是品控达不到要求或者考量成本下所做的牺牲。轮胎价钱的差异性也是很大的,一条竞赛用的轻量化外胎,可能要价达两三千元,但一条练习胎,却可能只要五百元不到。市面上有某些拥有突出特性的外胎,例如特别轻量或者可打超高胎压,往往要看你愿意花多少代价去换来这些特性,而这些花钱换来的特性可能会让你骑车时感到愉悦。

由于织网罩(TPI)是轮胎的主体,而自行车轮胎滚动阻力的主要来源就是织网罩在接触路面时压缩变形所造成的能量损耗,因此织网罩的质量就是轮胎性能的关键。最常被拿来当作指标的就是TPI,也就是织网密度了。TPI越高,代表一英吋内的纤维数量越多。高密度的织网,代表纤维更细,填补缝隙所需的橡胶就更少。相对的低密度的织网,纤维较粗而且所需使用的橡胶也更多。织网罩影响的层面非常的广泛。它是形成轮胎路感特色的主要原因。织网密度越高,织网罩的厚度越薄,反应就越灵敏。在压过不平整路面的时候,仍可保持与地面的最大接触面积,并且不会让震动扩散开来。低织网密度加上厚重的胎皮,在经过崎岖路面的时候,往往胎皮会来不及反应,就把震动直接传到手掌或屁股上来,而且会让轮胎跳离地面,使得接触面积变小,抓地力也变差。从路感还可以衍生出高TPI的其他好处:重量轻、滚动阻力低、在粗糙路面上抓地力更好,连带的力量传导也更好。既然高TPI有这么多好处,但不是每条胎都能达到最高的织网密度,一部分原因是工业设计与成本考量,一部分原因是厂商产品线的区隔,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强度的问题。高TPI的织网罩一定比低TPI的要薄,防爆的特性也较差。短程通勤、加了避震器的车,或者根本就是故意要去骑恶劣路面,实在没必要采用高TPI的轮胎。一般而言低TPI的轮胎是用尼龙纤维编织,而高TPI轮胎会采用更柔软纤细的棉质、丝质纤维来编织。有些款式的轮胎织网纤维会采用聚酯棉,来增加织网罩强度,甚至安插超高强度的Kevlar纤维,来增加防爆的特性。柔软度高的棉质或丝质纤维当然路感最好、滚动阻力最低,但用在户外道路还得考虑到强度的问题,所以应挑选合适的织网材质以及密度,以在性能及价钱上取得均衡。

公路车胎胎纹并不是为了排水,而是要增加抓地力。胎纹的设计会提高滚动阻力,因为让胎纹压缩变形也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而胎纹也会让力量传导变差一些,施加在胎皮上的力量有一部分被内耗在胎纹的变形上了。有胎纹的轮胎往往在胎纹磨平之后特性变好了,滚动阻力下降且力量传导变佳。许多公路车胎设计会把中央和两侧分开考量,中央的部分要降低滚动阻力,会使用较硬的橡胶、光滑表面处理或适合直线行进的胎纹(例如菱形细颗粒)。两侧会采用较软的橡胶、粗糙表面或变形量稍大的胎纹,较软的橡胶确实可以提高抓地力。

同样是700×23C的外胎,实际上的宽窄还是有差别的,有些胎圆鼓鼓的,有些胎则比较苗条,各厂牌之间有一些差异,这是有些厂商在相同规格下偷减重量。比较宽的胎,路面的适应性比较好,抓地力比较足,舒适性也较佳。但宽胎的负面影响是风阻和重量,为降低风阻应该要选用较窄的外胎。不一定比较宽的胎就好,或比较窄的胎就好,还是要看用途。所以这又是一个权衡的抉择了。多数公路车出厂时都是配23mm的外胎,甚至是25mm的。太窄的胎可能会发生抓地力不足、控车不易或卡进水沟盖等危险。如果确定自己的骑车路线路况良好的话,可换个窄胎来降低风阻。如果是低速爬坡的话,换个较窄的胎除了省点重量,降低风阻的帮助就不大了。换上较窄的胎应将胎压打得高一些。如果在相同胎压下,宽胎的滚动阻力可是会比窄胎还低的,但这样的比较并无意义,因为这个条件下宽窄胎的触地面积是一样的,窄胎的扁平度显然会比宽胎大,造成滚动阻力较大。如果要让窄胎的触地扁平比例和宽胎一样,就应该打高一点的胎压。但要小心的是,打高胎压以后代表的是触地面积会变小,抓地力降低,路感会变差。

3、自行车轮胎的选择

自从人类发明制造出汽车以来,轮胎因扎破、漏气,轻则耽误时间,为换胎、修胎,乃至由此引发交通堵塞令人烦恼。重则引发爆胎,乃至造成车毁人亡的交通事故让人伤感。有统计发现,46%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是由轮胎发生故障引起的,其中爆胎引发的事故更是占了70%以上,可见,爆胎是导致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一大诱因。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交通道路网络的日趋完善,对提高机动车辆轮胎的性能,发展安全、节能的轮胎已成为当前科研生产部门的重要攻关项目之一。根据现时对轮胎性能分析,需要进一步提高轮胎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重点是解决轮胎的防爆、防漏气问题,安全轮胎的研发与生产越来越引起生产厂家的重视。在各地市场上,大大小小、折叠还是变速的自行车见多了,但日前消费者在某大型超市内摆放的一款自行车见到超宽大的车轱辘足有11cm宽,再加上轻便的自行车身,虽有些不协调,但足有超强的厚重感,白色的车身,顶着两个超宽大车轮,完全可以媲美摩托车,就连轮胎纹路都和摩托车无异,十分引人注目,引来不少市民好奇围观。有些男士朋友比较偏爱,觉得这样的自行车更有厚重感。

公路自行车轮胎通常用于在公路上行驶的,所以这类的自行车轮胎都是使用的公路胎,公路自行车轮胎从宽度上去划分可以分为23C、25C、20C等等型号的公路自行车轮胎。由于自行车轮胎在公路上行驶比起在山地上行驶要方便很多,而且摩擦力也没有那么大,所以在选择自行车轮胎的时候,公路自行车轮胎的选择是没有山地自行车轮胎那么多的讲究的。

轮胎骑行阻力的大小还与胎面弧度息息相关。试想一下,一个瘪球肯定没有一个充足气的皮球滚得远,说明了凸面与地接触小自然阻力小。换作自行车轮胎,道理同样:优秀的外胎可以将气压打得很足,而且中凸边陷,行进轻快。国产的劣质外胎厚边笨重、两边突兀、骑起来嗡嗡作响。骑行阻力也是随着胎宽度加大而递增的。影响骑行阻力的因素还包括轮胎外表的花纹结构。花纹越浅、中间部位棱角越少的外胎骑起来阻力越小。同理,外胎两侧的花纹越高,下坡中拐弯感觉越好、平路快行越累。我们在选择外胎时,一定要综合各种因素经验试购。山地骑行本身就讲究安全性和抓地性,一条深胎纹的轮胎基本上可以满足紧急刹车、碎石跳跃的骑行需求。

通常如果自行车需要在山地进行骑行的话,那么这个对自行车的本身的抓地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是很高的,这时就应选择胎纹深、花纹深以及胎面弧度大的自行车轮胎。如果自行车轮胎的胎纹深的的话,那么这种自行车轮胎是可满足碎石跳跃和紧急刹车的需求的,而且自行车的骑行阻力它也是随着轮胎的宽度的加大而有所递增的。除此之外,能够影响自行车的骑行阻力的因素它还和自行车轮胎的外表的花纹结构有所关系的。一般自行车轮胎的中间部位棱角越少以及花纹越浅,那么它的骑行阻力也就越小。反之,它的骑行阻力也就越大。还有就是山地自行车轮胎的骑行阻力的大小和轮胎的胎面弧度是有关系的。如果山地自行车轮胎的胎面弧度小,那么它的凸面和山地的接触就会小,那么自然阻力也会有所下降。如果山地自行车轮胎的胎面弧度大,它的凸面和山地的接触就会大,自然阻力也会很大的。

胎皮的主要原料是橡胶,原色是褐色。大多数轮胎会呈现黑色的原因是加入碳黑以增加抓地力和耐用度。一些有鲜艳颜色的轮胎,是用二氧化矽取代了碳黑,不只更美观,而且据称干湿地的抓地力都会更好。有些轮胎具有古典味:胎壁是皮肤色,而胎皮是黑色,这是因为胎壁并未添加碳黑的缘故,橡胶本身比较软,可以减低一些滚动阻力。目前主流的轮胎胎皮很多都是三间色,比如红/黑/红这样子配色,一方面是让直线的滚动阻力低、过弯的抓地力好,另一方面是为了好看。后一个原因可能才是消费者选择产品的决定性条件。

新换的光头胎织网罩较薄较软,提供良好的路感以及较轻的重量。加上胎皮比较薄,重量减轻后,轮子的惯性减低使得加速容易。少掉了颗粒胎纹,路感比较平顺,而且力量传导也更直接,加速、爬坡或负重骑乘都变得比较轻松。宽度比较窄且表面光滑代表的是风阻也就比较低,在高速时速度比较容易维持。轮胎对自行车的性能与舒适性影响真很大,正确的选择加上适当的调校,差别几乎和更换车架材质一样明显,甚至在你不想更换车架的前提下,提供了一个特性调整的广大空间。等级低的产品只要愿意多花一点小钱,就可买到明显的改善。但如果要比较一批价值同是两千元的高级胎,几乎就不可能有全面性的改善了,这时就变成特性上的妥协与选择,你可能偏好均衡的性能,也可能需要某一两种突出的特性。由于影响性能的变因实在很多,而轮胎厂商设计产品的创意也很丰富,不只提供多种规格,卖相也要让消费者一见到就爱不释手,使得挑选一款轮胎,可以像挑选车架一样,充分表达个人的品位与鉴赏力。

4、自行车轮胎延长寿命的方法

自行车外胎耐磨性好,承受负荷大。但使用不当常常会加速磨损,出现龟裂、爆破等现象。平时,使用自行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充气要适量。内胎充气不足造成的瘪胎,不仅阻力增大,骑车费力,而且加大了车胎与地面摩擦面积,使外胎加速磨损折裂。充气过足,加上日晒胎内空气膨胀,胎内帘线容易被胀断,会缩短使用寿命。因此,打气要适量,寒冷天气可足些,夏天要少些,前轮气少些,后轮气要足些。二是不要超载。各种外胎的侧面都标有它的最大载重量。如普通外胎最大载重量为100kg,加重外胎最大载重量为150kg。自行车载人和车子本身重量是由前后两个车胎分担的。前轮承受总重量的l/3,后轮为2/3。后架上载重几乎全部压在后胎上,超载过重,加大了车胎与地面摩擦,特别是由于胎侧的橡胶厚度比胎冠(花纹处)要薄得多,经常重载易变薄出现裂口,在胎肩处爆破。

常见公路的路面大都是中间高两边低,自行车行驶时必须靠右侧。因为轮胎的左侧常比右侧磨损得厉害。同时由于重心靠后,后轮一般比前轮磨损快。如果在新轮胎使用一段时间后,把前后轮胎调换使用,并调换左右方向,这样便可延长轮胎寿命。

自行车轮胎的各种外胎的侧面都是标有它的最大载重量的,注意承载不要超载,如果自行车轮胎超载过重的话,这样就会加大自行车轮胎和地面的摩擦情况的。

通常自行车轮胎外胎相对于自行车轮胎内胎来说它的耐磨性要好一些,而且行车轮胎外胎的承受负荷也大很多。但是如果自行车轮胎外胎使用不当的话也常常会加速自行车轮胎外胎出现爆破、磨损以及龟裂的现象的,如果在平常使用时,对自行车轮胎外胎的保养不到位的话,就会加速自行车轮胎外胎的老化,从而缩短自行车轮胎外胎的使用寿命。

自行车轮胎除了每次骑行之后都要仔细地为轮胎去除杂物,如石子、玻璃等,清理轮胎之后,用水清洗轮胎,再用干净抹布擦干净,要避免油脂、碳氢化合物、腐蚀性物质粘到车胎上致使轮胎变质。在摆放自行车轮胎的时候,要避免腐蚀性物质、油脂以及碳氢化合物粘到自行车的轮胎上,因为这些物质是会导致自行车轮胎变质的。不能让自行车放在烈日下暴晒或用水浸,否则轮胎容易老化变质。车胎勿接近盐、酸、碱和油,给自行车零件加润滑油时,注意不要滴在轮胎上,否则会造成轮胎变质。轮胎使用一段时间后,最好将前、后车外胎调换一下,这样可以使外胎受力均匀,延长其使用寿命。如果长时间不用的公路车自行车,应该将轮胎充气到70-90psi,并平衡放置。

通常自行车轮胎内胎如果充气不足的话就会造成轮胎出现瘪胎的情况的,这样不仅会使自行车轮胎的阻力增大,而且自行车在骑驶的时候也非常的费力。而且这样还会加大自行车轮胎和地面的摩擦面积,从而会加速自行车轮胎外胎磨损以及折裂的情况的。但是如果自行车轮胎充气过足的话,那么加上平常日晒胎内的空气膨胀的情况,那么自行车轮胎胎内的帘线就容易出现胀断的情况,这样就会缩短轮胎的使用寿命的。轮胎打气要适中,充气过足易爆胎,气不足又会使轮胎折裂,造成车胎提前报废。通常自行车的前轮气要少些,它的后轮气要足些;而且在夏天的充气要少些,而寒冷的天气充气就要足些。轮胎打气不足的话不但容易爆胎速度也上不去,还有就是法式气嘴的结构所致,气越足越不容易跑气。新的内外胎配合的很好,如果打气很足就会封得很严实。只有打不足气的时候才会发现进沙。

很多开口式的外胎标榜了高胎压,可以打到145psi,甚至高达175psi。打高胎压可以得到一些好处,例如在滚动时可减少织网罩的变形量让滚动阻力同步减低,力量传导也会因为织网罩刚性较高而变好,对体重较重的骑士来说也可避免爆胎的发生。由于胎压打高,会使得路面的反应变差,一些路面细微的不平整就会造成弹跳,容易让人感到疲劳,还会因为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变小,让抓地力会下降,使得力量传递不连续,并增加过弯的危险性。当胎皮无法顺利压过崎岖的路面时,这种撞墙的效应会把前进的力量反弹回来,让速度快不起来。充气式轮胎之所以安全、舒适、有效率的原因是在于利用空气压力维持轮胎刚性之余,在与路面接触处仍保有适度的压缩扁平度,来反应路面状况。如果把胎压打高让扁平度消失,也就失去了采用充气式轮胎的原意。

由于车条折断或车条松动引起的车圈变形,一般有轴向跳动(车圈左右摆动)和径向跳动(车圈上下跳动)。若变形不太大可在车上调整,如变形较大,可将车轮拆下,取下车胎,放在平圈器上进行调整。排除轴向跳动的方法:首先调整好轴承档位,旋紧固定螺丝,寻找车圈轴向跳动量的大小和范围,在跳动段的车圈或外胎上做出标记。如果向右摆动,用条扳先将跳动段右花盘上拉得过紧的车条适当放松,再将左花盘上拉得过松的车条适当拧紧,如果向左跳动调整方法相反。排除经向跳动的方法:首先要排除向心的跳动,将跳动段左右花盘上较紧的车条交替旋松,然后再排除离心的跳动,将跳动段较松的车条交替拧紧。假若车圈仍然跳动,除调整好跳动段车条的松紧之外,还要调整跳动段附近车条的松紧。调整车圈是一件细致工作,条帽螺母每次旋动量不要太大。一般只允许旋动1/4-1/2周,调整到整个车圈的跳动量不到1mm时为标准。自行车训练时由于碰撞或摔跤,车圈会产生严重的扭曲或“死弯”。用松紧车条的方法不能校正时,可将车圈、车胎和车条(或部分)拆下,用木棒或锤子敲正。如果扭曲较大将车圈放在地上用双脚踩平。也可用横杆将车圈的长轴方向压短,或者把短轴方向拉长。然后在地上划一个直径670mm的圆圈进行检查。如果车圈和地上的圆圈基本重合,说明车圈的椭圆形已消除。校正的车圈再装上车条到平圈器上进行精确校正。

自行车轮胎是属于自行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更换自行车轮胎也是一个重要的步骤。自行车轮胎的更换方法:在进行拆卸工作的时候首先要将自行车的车轮从自行车的车架上卸下来,然后把它放到空气中,然后把车胎用手去进行一下揉捏。然后再使用轮胎棒去松开自行车轮胎边缘,接着把插入的位置离开气嘴。然后再插入第二条轮胎棒,接着就可以用手指去进行操作,那么自行车轮胎的单侧就可以全部松脱开了。

自行车轮胎在安装时,先要确认轮胎的滚动方向,然后把自行车轮胎胎缘的一侧用手去把它装到车圈里。在单侧的轮胎安装好以后,就开是去安装自行车轮胎的内胎。不过要注意的是,在安装内胎的时候先在内胎里少充一点气,因为这样是可以防止自行车轮胎的内胎在轮胎内卷起的情况的,而且在操作的时候要注意左右都要平等。在安装的时候如果轮胎缘不能够全部装入到车圈里的话,就可以使用轮胎棒去进行操作,不过要注意的是在插入的时候千万不要咬住自行车轮胎的内胎,否则会影响操作的。自行车轮胎在安装好以后,要查看轮胎安装的是否合理。有些自行车轮胎的侧边都是有使用线条或者颜色进行作记号的,所以在给轮胎的充气时可用这个记号为基准去进行调整。通常自行车轮胎的气嘴部位都是使用双层较厚的胶体来生产的,很容易产生咬住的情况,所以在充气之前也要进行检查。

总之,在当今自行车生产技术不断发展的年代,与自行车配套的各种轮胎,其生产技术同样也在不断地发展。国内外众多轮胎制造厂商为了大力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拓展产品的市场销售渠道,在新品开发上均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自行车轮胎的正确使用,不仅可以延长其寿命,而且有利于安全骑乘。

猜你喜欢

阻力轮胎
鼻阻力测定在儿童OSA诊疗中的临床作用
零阻力
胖瘦自如的轮胎
别让摩擦成为学习的阻力
大轮胎,玩起来
轮胎业未来数年将现并购潮
固特异Fuel Max系列新增LHS轮胎
阻力不小 推进当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