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鞍子河国家自然保护区蚜蝇科昆虫调查

2018-05-03霍科科

关键词:黑毛黄白色棕黄色

兰 飞, 李 虎, 霍科科*

(1.陕西理工大学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2.陕西理工大学 陕西省生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陕西 汉中 723000)

四川鞍子河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崇州市西北,地处邛崃山系东南支脉龙门山中段的东缘,四川盆地西缘峡谷地带,总面积101.414 km2。保护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1638~3868 m,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山地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2.3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6%。该区属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地带。区内生物种类繁多,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保护区未见蚜蝇科昆虫系统调查。2016年6—8月我们在保护区选取芍药沟、巴栗坪等地进行蚜蝇科昆虫野外采集,共采集蚜蝇科标本1144号,鉴定出蚜蝇科昆虫67种,隶属3亚科37属,包括中国新记录1种,四川省新记录20种,发现巴山垂边蚜蝇(EpistrophebashanensisHuo,RenetZheng,2007)雌性和双线垂边蚜蝇(EpistrophebicostataHuo,RenetZheng,2007)雄性。

1 研究方法

采用网捕法在保护区内芍药沟、巴栗坪等地对各种生境进行采集,查阅相关资料,对标本整理鉴定,记录结果,部分种类拍照、描述,对保护区蚜蝇科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讨论。

2 结 果

本地区蚜蝇科昆虫种类名录见表1。

表1 四川鞍子河国家自然保护区蚜蝇科昆虫种类名录

续表

注:◎中国新纪录种,★四川新纪录种;采集地:①芍药沟,②巴栗坪;备注:+++优势种,++常见种

3 中国新记录种及补充描述

3.1 柔毛皮毛蚜蝇 (Criorhina berberina (Fabricius,1805) )中国新记录种

雌性:头部(图1(b))椭圆形。复眼裸。头顶黑色,被黑毛。额黑亮,两侧沿复眼具淡黄色狭粉条纹,被淡黄白色长毛,前部裸。后头部覆灰黄色粉被和毛。颜在额突之下深凹,下半部向前向下略突出呈锥形,中突不明显(图1(a));颜黑亮,上部及下部两侧和眼眶被淡黄色长毛;眼眶覆淡黄白色粉被。颊部黑色,被毛淡黄色。触角(图1(c))暗褐色,第3节高大于长;芒着生于第3节基部背面,长,裸,黑色,基部1/4暗黄色。

(a) 雌性头部侧面 (b) 雌性头部正面 (c) 触角 图1 柔毛皮毛蚜蝇(Criorhina berberina (Fabricius,1805)),♀

胸部背面拱。中胸背板密被黄白色粉被,中央形成明显的纵条纹;背板被淡黄白色长毛。小盾片密被黄白色粉被和长毛;盾下缘缨长,淡黄白色,中央缨毛大部分缺。侧板黑色,覆黄白色粉;前胸侧片、中胸上前侧片后部及上前侧片前部被毛长,淡黄色,下前侧片后部背、腹毛斑毛长,淡黄白色,毛斑全长宽地分离。后胸腹板被淡黄白色长毛和粉被。

各足腿节增粗。足黑色,各足腿节端部、胫节及跗节红褐色,顶端2跗分节暗褐色;后足基节覆淡黄色粉被。各足基节、转节和腿节被淡黄色柔毛,前、中足腿节后侧及腹侧毛长,后足腿节腹面及端部混生黑短毛,腹面及前背侧具淡色稀疏长毛;各足胫节被短褐毛。后足基节后中端角裸。

翅前半部染棕色;翅膜大部分裸,端部和后缘具微刺。腋瓣及缘缨污黄色。平衡棒淡黄色。

腹部宽卵形;腹部背板和腹板密被灰黄色粉被,被毛淡黄白色,第2背板具1对不明显的三角形灰白色粉斑,第3背板具1对灰白色粉斑,内端圆,外端狭;第4背板黄色,粉斑似第3背板。体长:♀ 14 mm;翅长:♀ 12 mm。

采集标本:1♀,2016-VIII-10,巴栗坪,兰飞。

分布:欧洲。

3.2 巴山垂边蚜蝇 (Epistrophe bashanensis Huo,Ren et Zheng,2007)雌性补充描述

如图2给出了巴山垂边蚜蝇的雌雄形态结构。这里只介绍雌性个体的形态描述,雄性个体[6]作为参照对比,不再赘述。

(a) 雄性头部侧面; (b) 雌性头部侧面;(c) 雌性头部正面;(d) 雌性触角;(e) 雄性腹部背面;(f) 雌性腹部背面图2 巴山垂边蚜蝇(Epistrophe bashanensis Huo,Ren et Zheng,2007)

雌性:复眼裸。头顶和额黑亮(图2(b) —(c)),具紫色光泽,额两侧具金黄色粉被,盖住底色,向下延伸与颜两侧粉被相连,中央黑色部分呈狭条状,顶端尖,伸达新月片,额突背面桔黄色;头顶和额被黑毛。后头部密被金黄色到黄白色粉被和毛。颜在额突之下深凹,中突发达,鼻状;颜桔黄色,两侧被黄色粉被和毛,中央裸区呈条状。颊部桔黄色,被黄粉和毛。触角(图2(d))黄褐色,第3节黑褐色,腹侧基半部黄褐色,卵形,顶端近方形,基部2节被黑毛;触角芒被短毛,暗黄色。胸部背板黑亮,具金色光泽,两侧桔黄色,被黄粉,被暗褐色毛。小盾片桔黄色,被黑毛,盾下缘缨密,黄色。侧板黑色,具光泽,上前侧片大部分、下前侧片后部背侧,上后侧片、下后侧片及侧背片桔黄色,密被黄粉,具浅色毛,下前侧片后部背、腹毛斑后端狭地相连,后胸腹板黄色,裸。

足桔黄色,前足跗节中部3节背面、中足基跗节端部及2~4节背面、后足胫节及跗节黑褐色,后足腿节端部1/3色暗。足毛黄色,中足腿节端部后背侧及后足腿节端半部、胫节被黑毛。后足基节后腹端角缺毛簇。

翅痣棕黄色,翅膜被微毛,仅br室、bm室前缘、cup室前缘具裸区,臀叶基部具3条裸区。

腹部(图2(f))长卵形,背腹扁,具弱边,桔黄色。第2背板后缘具黑带,两端及中央向前突出。第3背板前缘具狭长黑斑,后缘黑带两端向前略延伸;第4、5背板后部具黑带。第1背板、第2背板黑带之前、第3背板基部两侧被黄毛,其余部分被黑毛。腹部腹面棕黄色,被浅色长毛,第4腹板及其以后被黑色短毛。

采集标本:1♀,2016-VIII-9,巴栗坪,霍科科;1♀,2016-VII-11,巴栗坪,霍科科。

分布:四川。

3.3 双线垂边蚜蝇 (Epistrophe bicostata Huo,Ren et Zheng,2007)雄性补充描述

如图3给出了双线垂边蚜蝇的雌雄形态结构。同样这里只介绍雄性个体的形态描述,雌性个体[6]也作为参照对比,不再赘述。

(a) 雄性头部侧面;(b) 雌性头部侧面;(c) 雌性头部正面;(d) 雄性腹部背面;(e) 雌性腹部背面;

雄性: 复眼裸。头顶(图3(a))三角黑色,覆黄粉,被黑毛。后头部密被黄粉,盖住底色,背面及两侧上半被毛黄色,两侧下半部毛黄白色。额黑色,密被黄粉,近复眼粉被盖住底色,被毛黑色。新月片黑褐色,亮。颜在额突之下凹入,中突呈鼻状;颜柠檬黄色,中央具浅褐色中条纹;颜覆黄白色粉,中央裸,毛被浅黄色,中条纹两侧混生少许黑毛。颊部黄白色,被黄白色粉被和毛。触角(图3(f))黑色,基部2节具黑毛,第3节长卵形,顶端钝圆;触角芒黑色,裸。

胸部黑色,两侧暗黄色,肩胛密覆黄粉,中央具1对赤黄色粉被纵条纹,向后超过横沟;被毛浅柠檬黄色。小盾片桔黄色,被浅柠檬黄色毛,中央有少许黑毛。盾下缘缨长而密,浅柠檬黄色。侧板黑色,上后侧片中后部及侧背片暗黄色;侧板覆灰黄色粉被,上前侧片后部、下前侧片后背部及下后侧片覆灰黄色粉斑;侧板被毛浅黄色,柔软,分布于上前侧片后部、上后侧片前部及下后侧片,下前侧片后部形成背、腹毛斑,宽的分离,后端狭的相连。后胸腹板黄白色,裸。

前足、中足棕黄色,被黄毛,腿节基部及第2~4跗分节暗褐色;后足基节、转节黄色,被黑毛和黄毛,腿节棕黄色,基部暗褐色,背侧5/6具暗褐色长形斑,被棕黄色,前侧端部主要被黑毛,中部具黑毛和黄毛,胫节基部1/3黄色,端部2/3及跗节黑色,胫节及跗节被黑毛。

翅透明,翅痣暗褐色,翅膜具微毛,以下区域裸:r1室基部,r3室前缘中部及后缘,br室,r5室基部及其前、后缘,bm室前部1/2,cup室前缘。平衡棒及腋瓣棕黄色。

腹部(图3(d))长卵形。第1背板棕黄色,两侧具不明显的暗色斑;第2背板棕黄色,前缘中央具黑横带,两侧远不达背板侧缘,后部黑色横带不达背板后缘,黑色横带间的黄带中央狭的分离;第3背板黑色,侧缘及后缘具棕黄色狭边,前部具棕黄色狭横带,其后缘中央略凹入;第4背板似第3背板;第5背板中部具黑色横带,有时到达背板前缘。背板被浅色毛,第2、3背板后缘,第4背板后横带之后和第5背板被黑毛,第3~5背板后端短毛黑色。腹部侧缘具浅色毛。腹部腹面浅黄色,被浅色毛。

雄性尾器(图3(h),(i)):浅黑褐色。尾须被浅色长毛。第9背板侧面观五边形。背针突黄褐色,近四边形,后腹角向腹面延长,顶钝圆,外表面被黄长毛。第9腹板(图3(j))舌状突发达,短于侧臂,侧臂顶端较尖。上叶黑色,侧面近方形,背缘略凹,腹面观外表面具褶皱。阳茎(图3(k))端顶端膨大,腹面具短刺。阳茎基背面较膨大,腹缘向腹方延伸,顶端呈双齿刺状。

采集标本:2♂1♀,2016-VIII-12,芍药沟,霍科科。

分布:陕西、四川。

4 讨 论

四川鞍子河国家自然保护区蚜蝇科昆虫系统调查结果表明:黑带蚜蝇、黄带狭腹蚜蝇、金黄斑蚜蝇的数量丰富,为当地的优势种。在采集过程中发现,针阔混交林带中蚜蝇科昆虫的多样性较高。整体来看,保护区内蚜蝇亚科昆虫多样性最丰富,其次是管蚜蝇亚科昆虫,最后是巢穴蚜蝇亚科昆虫。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复杂,生境多样,保护区蚜蝇科昆虫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参考文献]

[1] 成新跃,黄春梅.双翅目:食蚜蝇科[C]//杨星科.长江三峡库区的昆虫.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1480-1490.

[2] 何继龙.四川青城山优食蚜蝇属二新种记述(双翅目:食蚜蝇科)[J].动物学研究,1990,11(4):273-278.

[3] 黄春梅,成新跃,杨集昆.双翅目:食蚜蝇科[C]//薛万琦,赵建明.中国蝇类.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18-223.

[4] 黄春梅,成新跃.中国动物志·昆虫纲(第50卷):双翅目·食蚜蝇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5] 霍科科.中国斑胸蚜蝇属研究及一新种记述[J].动物分类学报,2014,38(1):167-170.

[6] 霍科科,任国栋,郑哲民.秦巴山区蚜蝇科昆虫区系分类(昆虫纲:双翅目)[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7] HUO K K,SHI F M.Two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Sphaerophoria from China (Diptera:Syrphidae)[J].Acta Zootaxonomica Sinica,2007,32(3):581-584.

[8] HUO K K,WANG T L.Taxonomoc studies of the genus Didea Macquart (Diptera:Syrphidae) with description of a new species from China[J].Entomotaxomia,2014,36(4):293-299.

[9] BARKALOV A V,CHENG X Y.Revision of the genus Cheilosia Meigen,1822 (Diptera:Syrphidae) of China[J].Contribution on Entomology,International,2004,5(4):267-416.

[10] HIPPA H.Classification of Xylotini (Diptera,Syrphidae)[J].Acta Zoologica Fennica,1978:156,153.

[11] HIPPA H,NIELSEN T R,STEENIS J.The West Palaearctic species of the genus Eristalis Latreille (Diptera:Syrphidae)[J].Norwegian Journal Entomology,2001,48:289-327.

猜你喜欢

黑毛黄白色棕黄色
归寻
细微之处显本真
补鞋匠
牛膝
泽泻
可爱的“黑毛球”
月出
黄昏即景
鸽子的群体性声讨
海金沙与炒蒲黄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