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侯世家》导读纲要

2018-04-28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子房老父张良

李 伟 泰

(台湾大学 中国文学系,台北 10617)

《留侯世家》(以下简称“本篇”)可资讨论的问题较多,故本纲要的篇幅较长。

一、本篇充满传奇和谋略色彩

本篇是《史记》中一篇充满传奇和谋略色彩的传记。关于本篇的传奇色彩,吴见思(1621—1680)在“圯上老父”授书一节后评论说:“此节夜半来去,悄悄默默,写有鬼神气。”[1]319苎田氏(生卒年不详,所著《史记菁华录》,编成于康熙六十年辛丑〔1721〕)说:“子房为韩报仇,一段忠勇之气,便是千古大侠,所以传中离奇闪霍,所遇之人,所为之事,多在可解不可解之间。后世神僧、剑客诸传,诺皋、杜阳诸录,悉蓝本于此,自来却无人拈破。”[2]77韩兆琦说:“《留侯世家》通篇带有一种虚诞飘忽的色彩,从而使张良具有了一种神话传奇的性质。”[3]206

关于张良的谋略,可以从黄震(1213—1280)论述张良的事功中见其大概:

利啖秦将,旋破巉关,汉以是先入关;劝还霸上,固要项伯,汉以是脱鸿门;烧绝栈道,激项攻齐,汉以是得还定三秦;败于彭城,则劝连布、越;将立六国,则借箸销印;韩信自王,则蹑足就封,此汉所以卒取天下。劝封雍齿,销变未形;劝都关中,垂安后世;劝迎四皓,卒定太子,又所以维持汉室于天下既得之后。凡良一谋一画,无不系汉得失安危,良又三杰之冠也哉![4]29

上述事功的背后,有张良的《老》学和兵学基础。关于张良的《老》学,杨时(1053—1135)从负面论其可畏之处:

老子之学最忍,他闲时似个虚无单弱底人,到紧要处发出来,令人支吾不住,如张子房是也。子房如峣关之战,与秦将连和了,忽乘其懈击之;鸿沟之约,与项羽讲解了,忽回军杀之,这便是柔弱之发处,可畏!可畏![5]

按:黄、老之术在汉初具有安集百姓、天下宴然的功效*“安集百姓”语本《曹相国世家》:“孝惠帝元年,除诸侯相国法,更以参为齐丞相。参之相齐,齐七十城。天下初定,悼惠王富于春秋,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28-2029页。“天下宴然”语本《吕太后本纪赞》:“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95页。,这是它的可贵之处,至其欲夺固与,以柔弱胜刚强之术*《老子》三十六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确属可畏的谋略。然而学术每每具有两面作用,应该分别看待,不必一概而论。至于张良如何应用其《老》学与兵学修养的详情,分详下文。

二、狙击始皇事件的得失

司马迁(下文称“史公”)为留侯张良写传记,简单叙述其身世后,接下来即写张良倾其所有家财求客刺秦皇,为韩之灭国复仇。遂即发生张良支使力士于博浪沙狙击秦始皇,误中副车的事件。*《史记·留侯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34页。下文引录本篇,不再注明出处。

历代有许多歌颂张良狙击秦始皇的诗文。兹摘录李白(701—762)《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诗: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6]

陈孚(1240—1303)《博浪沙》诗:

一击车中胆气高,祖龙社稷已惊摇。*祖龙指秦始皇。《秦始皇本纪》:“今年祖龙死。”《集解》引苏林说:“祖,始也。龙,人君象。谓始皇也。”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民间铁未销?[7]*《秦始皇本纪》载:秦灭六国后,“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鍾鐻(jù,同虡,古代钟磬架子两旁的立柱)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宫廷中。”杨宽说:“‘鍾’当读作‘鐘’,‘鍾鐻金人’四字当连读,十二金人是用作悬挂编鐘的立柱。”见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台湾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180-1181页。

罗大经(1196—1242)《鹤林玉露》说:

张子房欲为韩报雠,乃捐金募死士,于博浪沙中以铁椎狙击始皇,误中其副车。始皇大怒,索三日不获,未逾年始皇竟死。自此陈胜、吴广、田儋、项梁之徒始相寻而起,是褫祖龙之魄,倡群雄之心,皆子房一击之力也,其关系岂小哉!余尝有诗云:“不惜黄金募铁椎,祖龙身在魄先飞。齐田楚项纷纷起,输与先生第一机。”[8]

他们都过分夸大了这次事件的影响力。实际上这是一个孤立事件,没有配套的其他起义行动,徒然为暴君酷吏的滥诛制造口实。史称:

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

“大索天下,求贼甚急”八个字里充满了许多无辜百姓的鲜血:负责警卫始皇的郎中令及配合值勤的地方官吏为求自保,自然不免捉拿乃至冤杀众多无辜的百姓塞责。又这次事件发生于始皇二十九年(前218),越九年(前210),而始皇崩。十年(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始起事。李白等人的话,未免夸大此事的影响力。罗大经说“未逾年始皇竟死”,尤其和事实背离。

陈确(1604—1677)有一首《(福孙)又呈咏子房诗因针之》的诗评论此事:

子房未学道,椎秦若儿戏。大索虽未得,滥诛岂胜计?徒然助秦虐,奚裨报韩事?慎旃勿妄陈,赋诗以见志。[9]662

这首诗是为答复其孙陈福再次呈上《咏子房诗》而作。陈福在诗中大概屡次颂扬张良谋刺秦始皇一事的正面意义,没有考虑到这是一个孤立事件,并无与之呼应的起义行动,徒然因此牵累众多无辜百姓,对于革命事业的开展没有多大意义,故陈确讥之为“儿戏”之举。

这次事件对无辜受害的百姓来说诚然是一件悲剧,但对张良来说却促使他的性格因此产生脱胎换骨的变化,从孟浪冲动转向冷静沉着。推测张良在看到狙击秦始皇的举动导致悲惨的结果之后,必然做了一场深刻的反省,决定潜下心来研究谋略和兵法。本篇说他研读的是《太公兵法》,是“圯上老父”,也就是后世俗称的“黄石公”所赠予。*《集解》引徐广说:“圯,桥也,东楚谓之圯。音怡。”本篇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关于“太公兵法”,《汉书·艺文志》著录:“《太公》二百三十七篇。《谋》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沈钦韩《汉书疏证》:“《谋》者,即《太公阴谋》也。《言》者,即《太公金匮》,凡善言书诸金版。……《兵》者,即《太公兵法》。《说苑·指武篇》引《太公兵法》。”从本篇所载和史公的论述来看,张良尤其深受《老子》和《孙子兵法》的影响,并将其运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

三、虚拟的“圯上老父”授书及其用意

张良研读的兵书,本篇用相当长的篇幅描写“圯上老父”夜半授书的场景。对于此事,历代学者有人相信确有其事,有人斥为留侯之诈。

(一)刘知几(661—721)以为史公记录汉朝的瑞应,以彰显其灵验

若吞燕卵而商生……圯桥授书于汉相,此则事关军国,理涉兴亡,有而书之,以彰灵验可也。[10]

刘说当本于王充(27—约97)《论衡·纪妖篇》,王充在引述“圯上老父”的传说后说:

是何谓也?曰:是高祖将起,张良为辅之祥也。……问曰:“黄石审老父,老父审黄石耶?”曰:(黄)石不能为老父,老父不能为黄石。妖祥之气,见故验也。(黄晖《论衡校释》:“故疑吉字之误。”)[11]928

(二)苏轼(1037—1101)以为“圯上老父”当是秦世的“隐君子”,借此教张良“能有所忍,以就大事”

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12]104

(三)〔日〕中井积德(1732—1817)以为这是张良诓骗后人

黄石公谁见而谁传之?皆出于留侯之口也,即后来辟穀之术也。后人好评论之,皆受留侯之诳也,非愚而何?[13]*由引文末句,可以想见中井氏自得的神情。泷川龟太郎《史记会注考证》引此文删去末句,这是泷川氏的厚道,然而中井氏自觉读书有得的愉悦情貌也就因此看不出来了。见《史记会注考证》通行本卷55,第6页。

中井氏又说:

《太公兵法》,乃留侯之秘权,非实说。[13]

(四)刘咸炘(1896—1932)以为这是“子房之诈”

马载圯桥事,正见子房之诈,岂夸其瑞应哉!刘(知几)说非马意。[14]490-491

刘氏又言后世不察,乃信假说以为实:

夫圯上黄石,正篝火狐鸣,遇龙斩蛇之类也。……后世不察,乃信假说以为实,谓命世之夙成,史公当失笑耳。[15]199

按:前人未必都受张良的诓骗,不过其意不在考据,所以姑且借众所共知的故事来发挥个人的议论。

本篇载张良“大父、父五世相韩”、“家僮三百人”,丞相府的藏书中当有各种兵法,张良幼时或许就已经熟读成诵,只是还不能了悟其中精意罢了。即或未尝诵读,且其家藏书也已毁于秦火,以其家世和财富,假使有意于学兵法,求《太公兵法》等兵书也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托言“圯上老父”授书,不过期望他人相信他是被动学习兵法,以掩盖其主动学习韬略的锋芒而已!后来的“封留足矣”“辟谷”“道引”“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均是其所习《老》学的应用!欲使高祖、吕后信其志切求仙,对于人世间的荣华富贵看得很淡薄。张良借此成功的表述他“知足”“功成身退”的人生观,赢得高祖、吕后对他的亲信。

四、托言“圯上老父授书”的道家理论依据

张良编造“圯上老父授书”的故事,是他从《老子》书中学到的人臣北面自保之术。此一行为,可以从《老子》书中找到理论依据(见表1、表2、表3)兹引录并语译如下:

表1 《老子》四章及语译

表2 《老子》五十六章及语译

①《周易·说卦传》:兑“为口舌”。

表3 《老子》九章及语译

以上三章,即为张良托言“圯上老父授书”,借以明哲保身的理论依据。

五、史公是否相信“圯上老父”实有其人?

赞文对“圯上老父”的有无若信若疑:

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上曰:“夫运筹筴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

仅从世家赞文探索,学者的意见往往相左。

(一)刘辰翁(1232—1297)评论

此传自东(仓)海君、力士、圯上老父、以至四皓,(岂)必有姓名哉?殆以天人助兴汉业,故屡见不为怪。末着子房学道欲轻举,与黄石俱葬,首尾奇事。[16]

将极言有鬼神,却从无鬼神说,满传奇怪,亦不得不尔。引而归之天,正郑重。[16]

(二)王祎(1321—1372)评论

据太史公赞,盖真以黄石为鬼神也,与昌黎韩子以桃源为神仙何异哉?眉山苏公曰:“黄石公,古之隐君子也。”是可以胠千载之惑矣。[5]

竟似史公真信黄石公为鬼神!

(三)吴见思于《留侯世家》文后评论

老父,赞语以为鬼物,故夜半踪迹,俱用疑似之笔,真若鬼物在侧,森然欲出。故自妙笔,然东坡隐君子一论为正。[1]324

也坐实史公以老父为实有其人,于赞文“每上冢伏腊,祠黄石”下则说:

又应授书老父似有如无,终以不了了,倘侊莫测。[1]324

则又以史公的意向为未定。总之,仅从世家赞文探索,确实难测史公的真正意向。

(四)参看《陈涉世家》篝火狐鸣之技

《高祖本纪》遇龙斩蛇之事,和“圯上老父”正相似。《陈渉世家》载:

(陈胜、吴广)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17]1950

《高祖本纪》载:

高祖……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高祖被酒,夜径泽中,令一人行前。行前者还报曰:“前有大蛇当径,愿还。”高祖醉,曰:“壮士行,何畏!”乃前,拔剑击斩蛇。蛇遂分为两,径开。行数里,醉,因卧。后人来至蛇所,有一老妪夜哭。人问何哭,妪曰:“人杀吾子,故哭之。”人曰:“妪子何为见杀?”妪曰:“吾子,白帝子也,化为蛇,当道,今为赤帝子斩之,故哭。”人乃以妪为不诚,欲告(笞)之,妪因忽不见。[17]341、347

此数事与“圯上老父”的出现相似,刘咸炘早已揭穿其理:

夫圯上黄石,正篝火狐鸣,遇龙斩蛇之类也。……后世不察,乃信假说以为实,谓命世之夙成,史公当失笑耳。[15]199

则史公当不为张良所惑也是一件明白的事,世家赞文故作疑辞,不过为与全文闪烁迷离的笔调相配合而已。

六、史公对张良的《老》学与兵学的体会

史公对于张良的“老”学与兵学的体会,有让读者自行领会的部分,也有明白指出的部分。关于前者,如详尽描述张良虚拟“圯上老父”的神话。关于后者,他在《自序》引述《孙子》及《老子》的话,说明张良在运筹帷幄时,善于灵活运用《孙子》及《老子》之学。

(一)《自序》

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作《留侯世家》第二十五。[17]3312

(二)“制胜于无形”本于《孙子·虚实篇》

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18]

“无知名”二句,本于《孙子·形篇》:

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18]

“图难”二句,本于《老子》六十三章: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三)兵本有形,小自单兵,大至兵团,无论动静,都是有形之物,如何得至于无形

其中含有极为丰富的理论内涵,梅尧臣及何延锡都从虚实的应用来解释其中的道理。梅尧臣说:

兵本有形,虚实不露,是以无形,此极致也。虽使间者以情伪(钓?),智者以谋料,可得乎?[18]

何延锡于“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五句下说,兵非无形,而是由于敌人不能判断我方的虚实,所以有形等于无形;也不是无声无息,而是由于敌人不能判断我方真正的声息,所以有声等于无声。反之,敌人的虚实则为我方所掌握:

武论虚实之法至于神微,而后见成功之极也。吾之实,使敌视之为虚;吾之虚,使敌视之为实;敌之实,吾能使之为虚;敌之虚,吾能知其非实。盖敌不识吾虚实,而吾能审敌之虚实也。吾欲攻敌也,知彼所守者为实,而所不守者为虚,吾将避其坚,而攻其脆,批其亢,而捣其虚。敌欲攻我也,知彼所攻者为不急,而所不攻者为要,吾将示敌之虚,而斗吾之实,彼示形在东,而吾设备于西。是故吾之攻也,彼不知其所当守;吾之守也,敌不料其所当攻。攻守之变,出于虚实之法。或藏九地之下,以喻吾之守;或动九天之上,以比吾之攻。灭迹而不可见,韬声而不可闻,若从地出天下,倏出间入,星耀鬼行,入乎无间之域,旋乎九泉之渊。微之微者,神之神者,至于天下之明目不能窥其形之微,天下之聪耳不能听其声之神,有形者至于无形,有声者至于无声。非无形也,敌人不能窥也;非无声也,敌人不能听也。虚实之变极也。善学兵者,通于虚实之变,遂可以入于神微之奥;不善者案然寻微穷神,而泥其用兵之迹,不能泯其形声,而至于闻见者,是不知神微之妙,固在虚实之变也。三军之众,百万之师,安得无形与声哉?但敌人不能窥听耳。[18]

(四)各家诠释《孙子·形篇》“无智名”二句

指其取胜于未萌,销患于未形,所以没有外在显赫的功名与战场上的功劳,这也涉及“无形”的道理。杜牧说:

胜于未萌,天下不知,故无智名。曾不血刃,敌国已服,故无勇功也。[18]

何延锡说:

患销未形,人谁称智?不战而胜,人谁言勇?汉之子房,唐之裴度能之。[18]

张预说:

阴谋潜运,取胜于无形,天下不闻料敌制胜之智,不见搴旗斩将之功,若留侯未尝有战鬬功是也。[18]

(五)老子所说“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

用在政治与军事,消极方面,即何延锡所说“患销未形”;积极方面,即杜牧所说“胜于未萌”。

以上各家诠释《孙子·虚实篇》与《形篇》,固然未必合乎张良或史公的意思,而且也只属于张良兵学的一端而已,不过就各家诠释其中的变化已如此之繁多和奥妙来看,张良的兵学修为,确实难于窥其涯岸。隐藏在诸多表象底下的张良内心,恐怕正如《老子》十五章所说:“古之善为士者* “士”字,马王堆乙本、傅奕本作“道”。郭店本、王弼注、河上公注本均作“士”。,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七、张良天下观的转折及其原因

(一)秦二世二年(前208)六月,张良说项梁立韩诸公子韩成王为韩王

项梁立楚怀王。良乃说项梁曰:“君已立楚后,而韩诸公子横阳君成贤,可立为王,益树党。”项梁使良求韩成,立以为韩王。以良为韩申徒。

劝项梁立韩后,与当时六国之后纷纷复起的氛围相应。这时张良的天下观,和绝大多数人想恢复战国时代诸侯分立的局面相同。

(二)张良发“八难”

汉元年(前206),韩成为项羽所杀。汉三年,郦食其建议汉王复立六国之后,以削弱项羽的势力。良发“八难”以为不可,其中第八难说:

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今复六国,立韩、魏、燕、赵、齐、楚之后,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从其亲戚,反其故旧坟墓,陛下与谁取天下乎?其不可八矣。

复立六国之后,即恢复战国时代诸侯分立的局面。不立六国之后,独自“取天下”,即沿袭秦帝国一统天下的格局。汉王以为张良所言极是,于是遂不复立六国之后。这时张良的天下观明显已有了截然相反的转变。

(三)张良说项梁立韩成为韩王,与劝刘邦不可复立六国之后,二者显有矛盾

〔日〕泷川龟太郎(1865—1946)推究其原因为:

劝项梁立韩后,与他日说汉高销六国印相反,盖时异则事殊,不独为韩也。[19]7

至于何以“时异”即非“事殊”不可?没有做进一步的说明,所以读者依旧难以了解个中道理。良既“弟死不葬”,倾其所有以报亡国之仇,如非别有重大原因,自然不当放弃复国的机会。下文试就其原因略作推究。

(四)封建诸侯导致兼并战争,乃是周朝历史的教训

《秦始皇本纪》载李斯议“置诸侯不便”:

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李斯总结周朝历史的教训,以为置诸侯非安宁之术,确有其至理,无须因其人品卑下而废言。此理亦由项羽分封诸侯之后,陈余等人以为“项羽为天下宰,不平”,纷纷叛乱得到验证。

(五)战争必将导致生灵涂炭

1.汉元年(前206)十一月,项羽坑杀秦降卒二十余万人于新安城南。

2.同年十二月,项羽率诸侯兵入关,“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由于项羽与诸侯兵都是心怀报复亡国之恨而来,所以这一番烧杀,自必死人无数。

3.汉二年夏四月,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伐楚,为项羽所击溃,“汉军皆走,相随入谷、泗水,杀汉卒十余万人。汉卒皆南走山,楚又追击至灵壁东睢水上,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汉王仅与数十骑遁去,可谓全军覆没,死亡士卒,保守估计,当在二三十万以上。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所述“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的悲惨现象,这时张良应该可以预见。

(六)为天下安宁计,张良宁可忍痛放弃原先为韩复国的初衷,转向依循秦帝国一统天下的格局

后来张良说:“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雠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

对于“布衣”来说,封万户侯诚然是可以踌躇满志了。但是对于“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雠强秦”的韩相之后来说,不能为韩复国,岂能没有一丝丝说不出来的遗憾?更无奈的是,这是他的理性抉择。情理之间的冲突,也真难为了他。

八、导演“商山四皓”随侍太子, 使刘邦放弃更易太子的心意

刘邦晚年欲废太子,更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张良为吕后划策,卑辞厚礼,迎接遁世已久的“商山四皓”随侍太子。刘邦见此景象,便即刻打消了更易太子的心意。

(一)司马光以为“四皓”之事非事实故不取

司马光(1019—1086)以为高祖但以大臣皆不肯从,恐身后赵王不能独立,因此不废太子。“四皓”之事非事实,故不取。

高祖刚猛伉厉,非畏搢绅讥议者也,但以大臣皆不肯从,恐身后赵王不能独立,故不为耳。若决意欲废太子立如意,不顾义理,以留侯之久故亲信,犹云非口舌所能争,岂山林四叟片言遽能柅其事哉?借使四叟实能柅其事,不过污髙祖数寸之刃耳。何至悲歌云“羽翮已成,矰缴安施”乎?若四叟实能制高祖,使不敢废太子,是留侯为子立党以制其父也,留侯岂为此哉?此特辩士欲夸大四叟之事,故云然。……司马迁好竒多爱而采之,今皆不取。[20]

(二)王守仁怀疑陪侍太子者非真四皓

王守仁(1472—1528)怀疑陪侍太子者非真四皓,乃是张良等人找来须眉皓白的老人,伟(奇)其衣冠以蒙骗高帝。

果于隐者必不出,谓隐而出焉,必其非隐者也。……然则四皓果不至乎?羽翼果何人乎?曰:有之,而恐非真四皓也,乃子房为之也。夫四皓遁世已久,形容状貌,人皆不识之矣。故子房于吕泽劫计之时,阴与筹度,取他人之眉须皓白者,伟其衣冠,以诬乎高帝,此又不可知也。[21]

以刘邦的聪明才智,岂能被张良等人所欺,为“冒牌四皓”的出现而竟不易太子。其所以不易太子的原因,不过察觉大臣已经由口舌之争化为具体行动,足以证明太子果然羽翮已成而已。

九、张良“欲从赤松子游”的用意

(一)不能全然抹杀其为追求永生的宗教信仰

张伯端(983—1082)《悟真篇》说百岁光阴易逝,世间利禄荣显不足珍贵,也可能尝为张良所念虑:

不求大道出迷途,纵负贤才岂丈夫?百岁光阴石火烁,一生身世水泡浮。只贪利禄求荣显,不顾形容暗瘁枯。试问堆金等山岳,无常买得不来无?

人生虽有百年期,寿夭穷通莫预知。昨日街头犹走马,今朝棺内已眠尸。妻财抛下非君有,罪业将行难自期。大药不求争得遇?遇之不炼是愚痴。[22]1-2

如此则“辟谷”“道引”、求仙之举即系顺理成章之事。

(二)张良求仙之举可以取信于帝王

秦皇、汉武既已贵为帝王,就想求仙,所以张良求仙之举自然可以取信于帝王,这道理可以经由武帝羡慕黄帝成仙的心理推知。《封禅书》载公孙卿假托申公的话说:

从武帝的感叹,可知对于帝王来说,不死成仙远较人间的帝位更具吸引力。当然也不是每个帝王或位高权重者都相信仙道。像吕后就不相信经由“辟谷”“道引”可以成仙。本篇载:张良宣称“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谷,道引轻身。吕后就劝他说:“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张良不得已,只好听吕后的劝告,勉强进食。

(三)司马光则以为张良借此“明哲保身”

夫生之有死,譬犹夜旦之必然;自古及今,固未有超然而独存者也。以子房之明辨达理,足以知神仙之为虚诡矣,然其欲从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也。夫功名之际,人臣之所难处。如高帝所称者,三杰而已,淮阴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耶!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23]363

十、结语

史公明白说本篇未尽录张良的生平事迹:

留侯从上击代,出奇计马邑下,及立萧何相国,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

所以本文也仅就史公所录,对张良的行事和建言的含义和得失略作疏释,没有作较广泛的论述。最后要谈到读《史记》的致用问题,西汉时人已经指出《史记》具有“实用”的价值,《汉书·宣元六王传》载,成帝时,东平思王刘宇上疏求诸子及《太史公书》,大将军王凤以为不宜以赐诸侯王,理由是:

上(成帝)以问大将军王凤,对曰:“……诸子书或反经术,非圣人,或明鬼神,信物怪;《太史公书》有战国从横权谲之谋,汉兴之初谋臣奇策,天官灾异,地形阸塞:皆不宜在诸侯王。不可予。……”对奏,天子如凤言,遂不与。

不过如何应用涉及实践的层次,必须慎重看待,否则其蔽可能陷于“纸上谈兵”,例如赵括善言兵法,但轻率视之,导致长平大败,丧失赵国四十余万士兵(详见《廉颇蔺相如列传》)。这里只是提醒读者,古书不是没有实用的价值,但也不鼓励大家未经充分消化即率尔套用。

建议延伸阅读资料:

1. 李伟泰:《〈史〉〈汉〉随笔之一(三则)》,《台大中文学报》1994年第6期。

2.陈桐生:《留侯世家——史记中的智绝》,收入陈桐生著《史记名篇述论稿》,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林聪舜:《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史记〉塑造的范蠡与张良的理想人生典型》,收入林聪舜著《史记的世界——人性与理念的竞逐》,台北编译馆,2009年4月。

4. 韩兆琦:《留侯世家解读》,收入韩兆琦著《史记讲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李伟泰:《〈史记〉一篇充满传奇和谋略色彩的传记——〈留侯世家〉读后》,《司马迁传记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陕西韩城司马迁研究会2012年10月,210-218页。

6. 林聪舜:《向虚构的黄石老人故事靠拢——张良从容避祸的智慧》,《史记论丛》第14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17年版。

参考文献:

[1] 吴见思.史记论文[M].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70.

[2] 姚祖恩.史记菁华录[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

[3] 韩兆琦.史记题评[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4] 黄震.黄氏日钞:卷四十六[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 凌稚隆,编.李光缙,增补.有井范平,补标.补标史记评林:卷五十五[M].台北:兰台书局,1968.

[6] 王琦.李太白集注:卷二十二[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 陈孚.陈刚中诗集:卷二[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 陈确.陈确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0] 浦起龙.史通通释:卷八[M].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70.

[11] 黄晖.论衡校释:卷二十二[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

[12] 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2.

[13] 中井积德.史记雕题[M].东京:吉川弘文馆,1993

[14] 黄曙辉.刘咸炘学术论集:史学编下册[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5] 刘咸炘.四史知义:太史公书知义[M].台北:鼎文书局,1976.

[16] 倪思.班马异同:卷五[M].刘辰翁,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17]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18] 吉天保.孙子集注 [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

[19] 泷川龟太郎.史记会注考证:卷五十五[M].通行影印本.日本昭和九年(1934)刊本.

[20] 司马光.资治通鉴考异:卷一[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9.

[21] 张英等.渊鉴类函:卷二百九十一[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2] 王沐.悟真篇浅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0.

[23] 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92.

猜你喜欢

子房老父张良
桥头会
不同果型黄瓜子房的组织学观察及其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关系
张良受书
张良拾鞋
为老父煎药(外三首)
释 然
梅花宝盒
草莓的籽长在 表面上
张良拾鞋
老父不敢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