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渔歌的历史文化源流背景

2018-04-26吴娟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岭南音乐 2018年1期
关键词:渔歌民歌广东

文|吴娟 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民间歌曲简称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与劳作等社会实践中口头创作、口头传唱的方式而形成的歌曲。经过岁月的洗礼,民歌在流传的过程中不断地经过人民的集体加工与提炼,去芜存菁,所保存下来的皆是宝贵的中华文化遗产。可以说,民歌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有着紧密地联系。作为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中的一个重要品种,民歌种类丰富多彩,极具浓厚的地域特色。它既能反映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情感需求,又能体现出历史发展与民族精神。总之,哪里有人居住,哪里就会唱起这先辈们传承下来的歌曲。

千百年来,广东,以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环境,形成一种独特的地域文化屹立于中国的南疆,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华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样,广东民歌散发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它所表现出的生活性、平民性、开放性都是广东文化的本质特性。其中,一些民歌以其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鲜明的音乐形象、简练的音乐语言等特点,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渔歌”就是其中的一类。

渔歌,是一种主要流行于珠江三角洲及沿海地区的民歌体裁类型,其起源与发展均与水紧密相关。人们长年居于水上或水边生活,有学者称作这些人是“被水束缚的命运”[注1],笔者在此将这些地区人们所唱的民歌统称为“渔歌”。

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渔歌包括咸水歌(中山咸水歌、东莞咸水歌、广州咸水歌、阳江咸水歌)、惠东渔歌、汕尾渔歌、恩平民歌、开平民歌、沙田民歌等。主要分布在广东省的东北部、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中北缘、粤西等地区。基于此,下文从地理环境、文化积淀、方言语系、传统民俗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广东渔歌的历史文化源流背景。

一、地理环境

广东位于岭南,中国大陆的最南部。东邻福建,西连广西,北与江西、湖南交界,东南和南部隔海与台湾、海南两岛相望。地处中国南部,北依南岭山脉、东北为武夷山脉,南临南海,海岸线3368公里(不含岛屿海岸线)。全境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东北部和西部都有较高山脉,中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多为低丘、台地或平原,山地和丘陵约占62%,台地和平原约占38%。主要山脉有莲花山、罗浮山等,多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并与海岸线平行。集水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干支流河道共有640条,分属珠江和沿海诸河水系,主要为东江、北江、西江和韩江,境内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774毫米。由此可见,在这样的“雨多水多”的自然环境下,渔歌孕育而生。唱渔歌的人们,长年漂流水上,其船如疍,他们是一个具有独特色彩和历史传统的社会群体——疍民。他们演唱的渔歌如咸水歌,主要流行于珠江三角洲河网交错地带以及沿海(咸水)地区的一种歌谣,在疍民生产、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疍家是秦朝后不断南移人民与南越本土居民交流而形成的汉族群体,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省区。

生活在惠东、汕尾一带的疍民,当地人亦称瓯船渔民,他们亦是先秦时期越族的遗裔,世世代代活动于南海之中,浮家泛宅,把舵扬帆,随潮来往,捕鱼为生。他们现在的人口约10万人,虽仅占汕尾总人口的3%,却是这里的原居民。

二、文化积淀

广东文化的发展格局主要由三种文化汇集而成:一是当地古百越人民创造的土著文化;二是中原的汉族移民带来的中原文化;三是由于商贸而引进的西方文化。这三种文化在历史的作用下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多元性的广东文化,同时也体现出广东文化的包容性质,这在其他地域文化中不为常见。

疍家文化是以汉文化为主体,南越本土文化为基础,吸收海外文化,逐渐形成的多元文化。咸水歌是疍家文化的代表与精华。疍家古谓之 “蜑” ,通称为“蛋”,后改为“疍”。南宋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注2]记载“蜑,海上水居蛮也”;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注3]有“以舟为室,视水如陆,浮生江海者,蜑也”;《(光绪)广东府志》也说疍家是“以船为家,以捕鱼为业”的一个群体。屈大均《广东新语·人语》中就提到“真酂發文身越人,則今之徭僮平鬃狼黎岐蛋諸族是也”。疍家文化的一个重要形态便是咸水歌。从理论上来说,咸水歌应伴随疍家的产生而发展,但作为民间音乐的一种,在明代以前,它并未受到重视,古书上未见记载。自明清以来,由于商业发展迅速,水上运输发达,特别是清代的广州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这种商业文化对渔歌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出现了“咸水歌”这个称谓。

三、方言语系

广东方言主要由粤语、客家话、闽方言构成。粤语主要分布在广州市及广东省中部和西南地区的50多个县市,是汉语八大方言之一。客家话主要分布在粤东和粤北地区的约20个县市,以梅州(旧称梅县)话为标准。客家人是在古代为躲避战乱而从中原地区南迁到广东一带的,其语言曾受到湖南及湖北方言的影响,具有两湖方言的某些特征。闽方言包括潮汕话和雷州一带的方言,沿用了较多古汉语中的语词,有些发音已经不能用现代汉字表示。如在惠东渔歌中,它具有曲调优美抒情、风格独特和表演形式多样等特点,这些均可在“妹仔调”、“罗茵调”等曲调中不难看出。歌曲采用闽南方言演唱,充满浓厚的地域色彩。因为渔民的生活与劳作依附于大海,活动空间有限,并没有太多的娱乐消遣的方式,因此,演唱惠东渔歌,是当地渔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广州咸水歌调式形成与粤语的声调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最初,疍家人认为广州咸水歌并非歌,只是他们在水上与人沟通的方式。由于交流频繁,音调不断叠增,才逐渐形成咸水歌。因此,广州咸水歌有着因字落腔的特点,在《卖鱼姑》、《大搬家》、《咸水歌声动山河》等歌曲中不难看出。

四、传统民俗

广东地区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像一些信仰风俗如南海神诞、天后诞、郑仙诞、金花诞等活动,人们以各种形式包括舞狮子、飘色等来庆祝。各地风土人情形态各异,都是经过历史的沉淀,靠祖祖辈辈们一点一滴保存下来。在渔歌当中,有很多的民歌是与古代民俗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开平民歌中,有一种叫卖鸡调的类型,也叫“大卖鸡”,源自古代民间举行“跳禾楼”时所唱的歌腔。跳禾楼是广泛流传于岭南粤方言区内稻作文化中的祭祀活动,广东境内的跳禾楼仪式与道教的祭坛仪式相融合,这一活动至今仍保持着远古稻作文化祭祀的基本特征。跳禾楼的时间多在农闲时举行,一般在农历八月十五即中秋节前后,有时也会在元宵节举行。在“跳禾楼”的仪式中,由于喃呒(道士)演唱《灵鸡语》时,要将一只雄鸡安置在宝剑的剑身面上,本意是借雄鸡的刚健雄伟,祈求乡村风生水起,百业兴旺,但从外人看来,这一行为却像似喃呒在叫卖雄鸡,因此,这些歌唱出来的腔调,人们将其命名为卖鸡调。后来,卖鸡调从祭祀仪式唱腔,逐渐演变为表演性质的唱腔,歌词内容从宗教素材转化为具有教育与讽刺的性质,表演风格展现出夸张、诙谐、幽默、活泼、自由等特点。这些,在《懒婆娘》等作品中可以较好地体现出来。

跳禾楼是研究古代稻作文化的重要依据,而“剑上立鸟”的形象是百越族系古文化的遗存,卖鸡调作为这一民俗活动的重要载体,反映了开平百姓的审美观、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为我们开辟了一条重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路。传统文化内涵陈旧、社会功能有限等诸多原因,这一民俗文化已经面临边缘化问题,现今,在开平当地已经很难再看到这样的民俗活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广东省蕴藏着丰富多彩、历史悠久的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渔歌在内的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审美教育资源,同时也相应地具有了历史、文化、审美、教育等功能,这些多重功能决定了其所具有的多元文化价值。

但如今,由于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等因素发生变化,许多传统音乐文化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步伐,加上传承方式单一,学习、演唱渔歌的人已日渐减少,“如何传承发展”,成为当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注释:

[1]刘莉:《被水束缚的命运》[D],中央民族大学,2011.

[2]南宋时期有关广南地区风土、物产、民族等方面的分类志书。

[3]周去非撰写的宋代地理名著,共十卷。

参考文献:

[1]冯明洋,岭南音乐的文化解读[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01).

[2]何平,《岭南乐派对话录》[J],《人民音乐》,2014(4).

[3]林凤群,《浅论中山咸水歌的源流和发展》[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1(4).

[4]傅宝荣,《中山咸水歌的保护、传承与发展》[J],会议论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2010.

[5]林立,《初探惠东渔歌的文化价值及其保护》[J],惠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6]王琪,《民歌中的奇葩-咸水歌和高堂歌》[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9(10)

[7]费师逊,“跳禾楼”——远古稻作文化的遗存[J].中国音乐学,1997(01).

[8]雷莹,《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一版。

[9] 罗光钊、林汉齐、钟训成,《南海渔唱——汕尾渔歌》[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10] 吴竞龙,《水上情歌:中山咸水歌》[M]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11]梁少峰,《开平民歌》[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12]冯明洋,《大文化视野中的岭南音乐》[J],《中国音乐年鉴》1996年卷,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

[13]冯明洋,《越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猜你喜欢

渔歌民歌广东
吕铮铮美术作品
不煲“仔”的广东煲仔饭
雷家民作品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藤县水上民歌
秋浦渔歌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广东舆情
穿花衣 唱民歌
我们都是卑微者(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