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与调度策略

2018-04-25张莉娟

科学与技术 2018年12期
关键词:行车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调度

张莉娟

摘要: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促使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交通系统日益复杂,很多城市都出现了比较严峻的交通拥堵状况,而轨道交通的广泛应用和稳定运行能有效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要提高轨道交通的运效运能就需要完善行车组织和调度控制,在保证交通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交通运输的实际效益。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调度

1城市轨道交通的行车组织基本概况

轨道交通的行车组织具有系统化、复杂化的特点,其要求行车设备要具备可靠的安全运行状态、专业的检修保养系统和优质化的服务管理系统,并要求各个系统的设备都能正常运转。行车组织的主要目的在于为乘客出行提供便利和良好的服务,保证乘客的舒适、安全和行车的稳定、高效。轨道交通的行车组织不同于干线铁路的行车组织,工作的主要范围在于调整列车的运行与接发车,这项工作主要由控制中心及车站两个相关部门负责。

2城市轨道交通车场行车组织特征与规则

2.1特征

第一,调整时间余量比较少。在现阶段,城市经济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轨道交通中则拥有了比较多的客流量。这样的情况下,也随之提升了行车的密度。由此,轨道交通计划在制定的过程中,要求比较精细,调整空间比较小。第二,要求具有比较高的时效性。当前,城市轨道交通的路程是比较短的。同时,在列车数目比较多的情况下,要综合调整多列车行车运用,以迎合高速经济发展下的乘客需求。第三,行车影响因素比较多。城市轨道交通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需要和列车、车站以及时刻表等多个方面相吻合。但是,不同因素之间会出现矛盾,其在城市交通运行中也会形成不良影响。第四,行车指标和考评类型比较多。主要是要对列车运行图和实际运行之间存在的误差进行整合,也就是说要提升轨道运行图的兑现率。同时,要关注列车的精确时间。城市轨道交通和干线铁路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出现了停运等问题,进行行车策略的整改,则会影响到很多个内容。

2.2规则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相应的规则。第一,要遵循安全第一、统一领导指挥的原则。在这样的情况下,才会统一协调不同岗位间的职责。第二,要关注车站值班员的职责,其主要是对车站的相关行车事宜进行监督和管理。第三,作业负责人员在工作运行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开展指挥工作。第四,行车调度员应该对线路的运行进行指挥和调度,保证驾驶人员能够迎合调度的命令和要求。

3常用的行车调度调整方式

3.1停运和下线列车

对出现故障并可能造成交通服务中断的列车需要组织停运或者下线,尽快使这辆列车停止服务状态,替换其他列车上线运用,并保证其不会对其他列车产生影响。这种调整调度方式主要适用于始发站和终点站。对于运行途中的列车来说,也可以组织进到中间站的存车线或是回车场进行检修。

3.2加开和替开列车

如果遇到客流量突增或者故障列车需要进行下线处理的情况则可以组织进行加开列车,通常可以使用备用列车或是出场列车。对于要在终点站位置退出服务的相关列车来说,可以使用备用的列车进行替代,然后仍旧按照原交路进行运行。加开和替开列车的主要目的是要保证列车的实际服务数量,也就是保证运输能力可以满足运量的需求。

3.3列车在站前进行折返

列车在到达终点站之后通常会使用站后折返的方式,在这种调度方式下,车站可以使用平行作业完成接发车,可以有效避免列车发生进路交叉问题,有利于提高轨道行车的安全性,减少乘客上车和下车的重叠交叉问题。但这种站后折返的调度方式会增加列车的行驶距离和折返的时间。为了减少折返时间,提高运输效率,可以调整为站前折返。但需要注意的是,站前折返会占用一定的区间线路,可能会影响后续列车的行驶状况,因此,站前折返更需要车站管理人员做好乘客的引导和指示工作,缓解因上下车而产生的客流量交叉重叠的问题。

3.4区间临时性停车和车站扣车

如果前方列车出现问题或者车站设备出现故障,则需要对后续行进的列车进行区间临时性停车或者扣车调度。区间临时性停车是第一时间通知列车司机把列车停放在规定的临时停车区间之内,并由列车服务人员对乘客进行有效的安抚工作。扣车则是把列车扣停于后方的车站中,并做到“谁扣谁放”。临时性停车和扣车都是常规的行车调度手段,也是为前方车站及列车争取故障的处理时间的重要方法。

3.5列车的越站通过

组织列车进行越站通行可以使已经晚点的列车正点到达车站。在使用越站通行的调度方式时需要充分考虑站台自身的承受压力和对乘客的各种影响,相关的列车司机和车站管理人员要及时向乘客解释越站原因及相关事宜。原则上来说,首班车、末班车、客流量较大的车站或是换乘站不组织列车进行越站通行,也要防止出现多趟列车挤在同一个车站进行连续性越站以及一列车进行连续越站的问题。

3.6列车救援

列车如果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了故障,其运行速度过于缓慢甚至完全停滞,这就会造成线路上的严重堵塞,给整条线路上的列车运行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要在出现这种情况时及时采取有效的救援方式,一般可以使用前方列车或者后方列车清客以后的救援方法,然后将故障列车送回车场或是存车线进行检修。

3.7组织列车进行反向行驶

如今,我国的轨道交通通常都按上行和下行进行分别设计,在一条线路上列车始终是保持单方向的连续通行。在运营过程中,一个方向的线路可能会由于列车进行故障救援或是联锁失效等造成这个方向线路的列车密度比较大。而另一方向的列车密度相对较小,行车调度员为保证列车可以正点运行,可使用设置了有岔站的渡线,把列车转移到密度相对较小的线路上并组织反方向运行,最大程度上缩小列车的间隔,提高运输效率。

4完善轨道交通组织与调度的有效策略

4.1充分利用数据优化运行方案

一般来说,轨道交通运营计划需要根据一段时间内实际的客流量进行调整,对客流量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制定并完善能够满足乘客各种需求的运行调度方案。轨道交通的组织运行计划是需要客流量的数据作为支撑的,但客流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会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较大的变化,一天之内和一周之内都会存在比较明显的高峰期,因此要科学高效的总结和分析客流量数据,从而得出更加准确的参考信息。

4.2建立并健全轨道交通的监测与信息管理平台

要提高轨道交通组织和调度效益就需要不断完善轨道交通的监测与信息管理平台。要全面、快速、准确掌握各条线路上列车的实际运行状态和乘客的实际体验、迫切需求,不断调整列车的组织调度效果,提高服务水平和乘客的满意度,并及时将车辆的变化情况反馈给乘客,建立与乘客之间良好的信任关系。

5结论

综上所述,在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和调度运行的过程中,应该对其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在实际开展行车调度之中,合理的进行调度命令信息的传递。同时,还应该积极的关注监控列车的实际运转情况。在此背景下,根据实际内容,从轨道行车的具体问题出发,对列车运行的方案进行合理的调整,并完善行车的运行。相信在以上措施的实行下,城市轨道交通调度工作一定会更加有效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徐满满.城际轨道交通引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相关问题探讨[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7,34(06):177-178.

[2]禹丹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列车运行计劃协同优化关键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

[3]姜玲丽.轨道交通综合枢纽换乘空间立体化设计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7.

[4]塔建.高铁客运枢纽接驳交通设施布局及服务质量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17.

(作者单位:天津市地下铁道运营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行车组织城市轨道交通调度
水资源平衡调度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智能四向穿梭车系统的应用与调度对策研究
10kV配网调度运行故障及控制对策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分析及对策
智能电网建设与调控一体化发展研究
铁路行车组织的安全性管理
铁路行车组织与铁路市场营销的相关问题探究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与行车组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