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兽医实验室的现状及对策

2018-04-25韦凤能

农业与技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兽医

摘 要:县级兽医实验室是基层兽医研究工作的载体,加强兽医实验研究对动物疫病监控产生着相应的积极影响。因此,加强兽医实验室规范性建设,开展实验室考核,是保證实验室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对县级兽医实验室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对策进行了适当的研究,并针对未来发展规划进行了适当的论述,力求可以为县级兽医实验室改革发展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兽医;兽医实验室;动物疫病监控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532057

县级兽医实验室是县级动物疫病监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的主要功能涉及到动物疫病监测、诊断以及对县域范围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等,发挥县级兽医实验室的作用,能够促进动物疫病监控工作的优化开展,推进兽医行政管理和执法监督工作的有效落实,为行政管理和执法监督工作的全面创新提供相应的技术保障,有助于促进县级动物防疫体系的构建和体系作用的发挥。因此为了改善县域范围内动物疫病防治现状,进一步推动兽医实验室技术水平的增强和工作能力的调整,应该结合农业部组织开展的实验室考核工作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按照“以考促建、规范管理、提升能力”的要求,在各级兽医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积极的投入资金进行实验室改造迎接考核。笔者在县级从事实验室工作,于2014年带领本中心技术人员建立体系文件和试运行,通过考核取证,对县级实验室的布局、生物安全管理、实验室管理与操作、技术人员的检测水平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与归纳,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 现状

1.1 部分县级兽医实验室功能室布局不合理

虽然实验室功能室设置都比较齐全,但是在布局方面不是很合理,部分县只是为了应付考核,而没有进行科学的功能室布局。部分功能区独立于实验室,实验室不是一个整体性的处于相对独立或封闭的区域,这样不利于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很容易造成病原微生物的泄露和传播,加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难度,影响县区禽畜养殖效果。

1.2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缺乏科学性

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县级兽医实验室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往往按照生物安全等级为一级的实验室标准进行建造,但有的没有达到根据农业部颁发的《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范》(2003年农业部公告第302号)7.4.1.1和7.4.1.4条款规定。例如:有的没有安装窗纱,有的仅有部分功能室有洗手池,有的没有安装洗眼设备,有的将过期样品、病料、针头、诊断试剂等废弃物没有经过处理就乱扔垃圾桶,很容易造成病原微生物的泄露,引起疫情扩散,同时废弃物中的针头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1.3 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运行不规范

很多实验室都制定了一整套的管理体系文件,但是在运行上存在分工不明确、操作不规范、仪器使用和实验记录不完整、废弃物随意处理等不严格照章办事的情况,说明了技术人员对制定的管理体系文件不够熟悉,未能认真学习体系文件,规范的制定和执行相互脱节。

1.4 实验室技术人员检测技术能力偏低

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县级兽医实验室所配置部分技术人员虽然学术能力强,但是实际上并未接受专业的岗前培训,在实际参与工作后无法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技能,对实验室操作技术不精通、不专业[1]。在现场考核试验操作中,部分人员操作不规范,检测结果不准确,误差很大,同时出具的检测报告也不够规范,不符合质量管理要求。

1.5 县级之间实验室工作开展不均衡

从每个县的工作汇报以及查看近几年的实验室档案来看,每个县实验室开展工作很不平衡,有的县兽医主管部门重视,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有的县几乎没有开展工作,只是为了应付实验室考核,补充了几个检测报告,实验室工作几乎是空白[2]。

2 建议

2.1 提高实验室管理认识

兽医主管部门要切实重视实验室工作,要尽力争取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在布局设计上,要符合县级实验室考核要求,力争做到布局合理、科学管理、规范运行。要积极争取政府和财政部门的支持,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卫生津贴,争取将疫情监测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有足够的经费保障实验室工作的正常运转。

2.2 要正确认识县级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生物安全管理在县级兽医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新时期要想促进实验室作用的发挥,就要全面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要针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实施有效的生物安全知识培训,促进工作人员生物安全意识水平的明显提高,确保能够按照安全规范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3];要保证生物安全管理重点环节的工作质量,对样品的采集、接收、保存、检验、处理等具体工作流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规范,争取能够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促进生物安全管理工作的稳步落实;按照相关规定开展各项工作,保证所开展的生物安全实验工作能够与县级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水平相适应,不从事《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中规定的一类、二类动物病原微生物病原的实验活动;要结合县级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设置应急预案,保证在出现问题后能结合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2.3 加强实验室管理,确保有效运行

要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开展工作,做到实验过程有记录,实验结果有总结分析,出具的检测报告客观准确等;要制定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计划,按照要求做好仪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能够正常运行;离开实验室时,要认真检查实验室水电的安全,检查每台仪器设备是否处于用电状态,减少火灾隐患。有序的管理能更好地发挥了兽医实验室的作用。

2.4 建立兽医实验室长效运行机制,提高服务效果

兽医实验室本身具有公共服务的性质,是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中重要构成元素,所以在工作中也要对公共服务职能加以强化。县级兽医实验室在做好常规疫病监测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养殖企业做好技术服务。在畜牧业发展呈现出现代化态势的背景下,结合养殖企业对实验室监测工作的需求,县级兽医实验室要注意开展养殖疫病监测和免疫程序指导工作,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切实保障为养殖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2.5 加强实验室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

要组织实验室工作人员参与岗前培训,并且在实验室工作人员进入到岗位工作后,也要定期组织他们参与在职培训和进修等,确保他们能够与时俱进的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熟悉岗位工作流程,对个人岗位工作加以创新[4]。同时,要制定实验室定期学习培训计划,加强对相关人员操作知识的培训。夯实实验室操作基本技能,熟练常规实验室检测项目。同时,可以选派实验人员参加国家、省级或者兽医高校院所等地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检验水平,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也可以适时开展实验室比对试验,通过比对,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提高。通过考核、交流学习、实验室比对等形式全面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3 结语

县级兽医实验室作用的发挥对动物疫病防治监控工作产生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新时期要进一步加强对县级兽医实验室管理的重视,制定科学的管理方案,为县级兽医实验室功能的发挥创造条件,推动我国县级地区动物疫病防治监控工作的全面优化开展。

参考文献

[1]张险朋,朱燕秋,王健青,等.浅谈兽医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6(10):117-118.

[2]农业部.不断强化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工作[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09(2):50.

[3]项玉燕,王世清,胡晓青.浅议加强县(市)级兽医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J].浙江畜牧兽医,2001(3):26.

[4]张海燕.基层对兽医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养殖技术顾问,2009(1):139.

作者简介:韦凤能(1965-),男,壮族,大专,广西乐业县人,畜牧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疫病防控。

猜你喜欢

兽医
中国兽医协会第九届兽医大会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我是兽医志愿者
兽医改行搞发明
大量兽医诊所停业 法国养殖业遭遇“兽医荒”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兽医学科介绍
兽医需要新型创新绿色抗微生物药
新形势下如何开展兽医工作
兽医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