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E”时代需要新的教育手段

2018-04-25张悦华

创新时代 2018年4期
关键词:竞选班集体班级

张悦华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创新”理念的不断更新,“互联网+”给班主任工作打开了一条便捷、高效的绿色通道。越来越多的班主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互联网技术尝试用全新的理念、时新的手段、创新的活动来丰富班级工作的形式,优化集体的人际关系,使班集体成为一个不断发展和成长的教育主体。

一、“创新”活动,让自主活动的空间更为广阔

教育“创新”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在教育领域内进行的创新活动。丰富的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渠道,班主任老师可以把它当作培养良好班集体的重要途径,而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的活动往往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意兴阑珊。“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他们通过自主策划、自我设计,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内驱力,开掘了巨大的潜能,在集体中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自我。

1.网上推荐竞选干部

每一学期开学,班主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健全班级体组织,组织好班干部的竞选。其实在开学前,班主任就可以开展这项工作了。班主任可以先在班级博客中发布有关班干部竞选的相关事宜,鼓励全班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推荐或自荐确立干部的人选;然后让同学根据自己的意向或特长填好竞选表,包括竞选岗位、竞选优势、工作设想等;再让他们根据其竞选的岗位设计电子竞选海报,在班级网页上滚动播出,进行宣传;接着录制竞岗演说视频并上传,供全班学生参考;最后全体同学在网上投票,这样,班干部新鲜出炉了。在今后的管理中,班主任同样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班干部一起协商管理条例,交换意见,心灵沟通,总结得失等,使班级管理井井有条。利用“互联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使班级建设更民主化。

2.网上招标班级布置

每月一期的班级环境布置,包括黑板报、班级园地、生物角等,主题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商量,班主任在班级网页上发布招标公告:同学们,本月的班级布置主题是“我型我秀”,你们有什么金点子,快快秀出来!学生自发组织竞聘小组,互相合作,有的设计主题,有的负责文字编辑,有的负责版面设计,大家群策群力,拿出样稿后拍照上传至班级网页。利用早上晨会、晚上夕会、周三班会,各小组纷纷展示并介绍各自的作品,全班同学投票确定入选作品,再提出修改方案,最后修改、定稿。接下来,“小主人们”集思广益,各显神通,一份份个性鲜明的作品展示在大家眼前:一张张栩栩如生的剪纸、一幅幅惟妙惟肖的自画像、一个个鲜活灵动的手工作品……班级的主题布置成为了班集体文化的招牌,学生的凝聚力、创造力也在其中一一展现。

3.网上PK活动策划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都喜欢的节日,如何设计活动,使活动变得更有意义,使大家更开心?大家七嘴八舌议论开来。最后,师生决定由学生自主组织策划,他们对活动程序和套路早就驾轻就熟:第一步,自主建队,分配任务,“机灵鬼”出点子、“小作家”写方案;“电脑高手”做PPT、“解说员”负责讲解……大家各司其职,尽量完善活动方案。第二步,线上交流,各抒己见,放学做完作业后,约定时间在网上讨论,最后确定方案。第三步,班会上各小组互相PK,由解说员详细讲解自己的活动方案,学生投票选择,选出最佳方案,然后进一步修改,取长补短,最终敲定活动方案—“欢乐大联欢”。参照春节联欢晚会的形式,活动分为主会场和分会场,主会场在教室,分会场在各自的家庭。分会场的节目提前录制,再传到网上,与主会场上的节目穿插播放,同学们纷纷登场:钢琴、古筝、架子鼓、烹饪……主会场主要展示集体表演:相声、小品、舞蹈、快板……有的学生现场表演打豆浆,还带来了自己亲手做的蛋糕、饼干,同学们既饱“眼福”,又饱“口福”,个个“嗨”上了天!在这样的活动中,同学们找到了集体的归属感、荣誉感,集体凝聚力更强了。

二、“时新”手段,让合力教育的方式愈加多元

什么是时新?南朝宋鲍照《代少年时至衰老行》曾说:“好酒多芳气,肴味厌时新。”可见,“应时而鲜美的东西”为“时新”,其英文为the new,也就是指某个时期最新的。随着信息化普及程度的提高,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QQ、微信等新型交流平台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交流的工具。其简单、快速、多样化的通讯形式,比传统的家访、打电话等节省了沟通成本,提高了沟通效率,满足了不同群体的需求,也让班主任们找到了建设良好班集体的新助手,更利于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结合起来。

1.“师长热线”—有效沟通的新助手

班主任是良好班集体的组织者、建设者,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不仅要健全班集体的制度、处理班级的各项事务、积极组织开展好各项活动,而且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心态、学习和生活的情况,帮助他们成长为“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事实上,很多学生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着“两面性”或“隐蔽性”的消极存在,在校和在家的表现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班主任要想及时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对学生动态把握,离不开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通过每月固定的“师长热线”,借助QQ、微信,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思想状态,汇报孩子一个月来的情况,表扬进步,指出不足,减少与家长、孩子的心理距离,形成了“爱之链”。互联网使沟通更加迅捷,更加有效,便于促进学生、教师、家长三者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是班主任老师提升工作实效、创设和谐氛围、建设良好集体的新助手。

2.“家长讲坛”—教育共识的助推手

交流、沟通使彼此间产生理解,在此基础上达成对孩子教育的共识,才能形成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和配合集体的活动,凝聚成较强的集体合力,共同来建设良好的班集体,从而产生良性发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由于班主任大部分工作时间在学校,家长们也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老师与家长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比较少,而家长获取的有关学校、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孩子。在这种较为间接的沟通模式下,可能会导致家长和班主任之间的信息不对应,产生歧义,甚至会爆发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矛盾,影响教育共识的达成。而利用网络平台,开设“家长讲坛”,让部分水平较高、对教育有一定研究、为人热心的家长定期开展网络讲座,或向家长推荐家庭教育的成功案例,或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或发表自己在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困惑—“抛砖引玉”,引导家长们一起参与讨论,使家长们从中学习经验,知晓明理,提升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合理性、科学性,且能迅速提高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使家校教育协同达到最佳效果。

三、“从新”评价,让学生个性的发展日趋完善

《管子·侈靡》云:“天地不可留,顧动,化顾从新。”“从新”评价意思是指通过各种形式的评价,改变原有的观念,全新地看待学生,帮学生向新的方面发展,为孩子的一生奠定基础。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专门设计有趣味、有实效的评价软件,更好地帮助班主任及时、适时评价学生,促进其个性特长的日趋完善。

利用多媒体评价手段,可以更好地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进行全面的、灵活的、多样化的评价。首先,可以发挥同伴的力量,在与大家分享自己成败的同时,找到学习的榜样,使自己变得更优秀;其次,可以综合各任课教师的意见,不局限于一个方面,进行多角度的评价;再次,能充分调动家长的力量,除了让家长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还可以提醒和加强他们对孩子的督促与教育。而班主任则成为了各方面力量的协调者、引领者,促进孩子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奋进。

处在“E”时代的班主任老师,要与时俱进、创新思维,善于利用新手段,将其合理应用到班集体的建设中去,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用家长乐于接受的形式,形成各种教育合力,创建活泼、团结、向上、共进的有温度的班集体,让每个孩子自由、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竞选班集体班级
从我们的班集体说起
班级“四小怪”
葡萄竞选记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竞选班长
竞选班长
不称心的新班级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总统竞选品哪家强
Research on Band Structure of One-dimensional Phononic Crystals Based on Wavelet Finite Element M 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