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珍桥畔齐奋进 实美文化亮光彩

2018-04-25惠明

创新时代 2018年4期
关键词:太湖学校课堂

惠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学校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近年来,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秉持“求实求美”校训,着力推进“实美”教育文化建设,走高品质办学之路,正成为一所颇受瞩目的热点学校。学校先后获省普通高中艺术教育课程基地、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等荣誉;高标准通过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复检;在无锡市素质教育综合督导中获优秀等第;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攀升……

一、精益求精,管理文化给力

在管理过程中,学校坚持“常规做精细就是特色,常规做精致就是创新”,把每件小事都当作大事抓,在落实教育教学常规中形成精益求精的管理文化。

制度文化特色鲜明。近几年,学校围绕一个“中心”:始终坚持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两个“基本点”:为师生的全面发展负责,为学校的全面发展负责;坚持三个“不动摇”:向管理要质量不动摇,向队伍要质量不动摇,向文化要质量不动摇,进一步优化制度建设,修订完善了《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章程》《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内部管理制度》和《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权力运行内控机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激发了全校师生爱校、荣校的热情,形成了一种共同的价值观,产生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使全校师生齐心协力,为实现“太高梦”而勤奋创业。

队伍建设团结高效。学校着力于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要求中层管理团队强化责任意识,优化管理艺术,切实提升管理队伍的执行力、亲和力和发展力,努力打造一支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真抓实干,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不出事,适应学校发展要求、师生满意的干部队伍,引领学校发展。学校还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生命的质感。学校着手从思想上引领,从感情上凝聚,从能力上指导,使全体教职工在态度、气度、厚度上丰富自己,传承“博学仁爱”的教风,积淀人文素养,开阔教师专业视野,提升教育专业能力。为打造这样的教师团队,学校搭建了一系列的平台,如太高发展论坛、优秀教师教学思想研讨会、名师工作室、师徒结对活动等,深入开展教师培训活动,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成立教科研中心组,构建科研梯队、提升专业素养,让教师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使教师拥有智慧的头脑、良好的师德、精湛的业务。

二、立德树人,德育文化有爱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优秀的学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长久耐心教育、细心打磨、精心培养出来的。学校积极构建“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激发生命内驱力”的“实美”德育文化体系,充分满足学生心智发展需要。

开展理想教育,树立人生发展目标。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就要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曾语重心长地说,“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为学生的精神补钙,成为学生品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学校积极组织了“人生规划”“理想奋斗”“我的大学,我的梦”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定期举办了“诗意青春、梦想起航”诗歌朗诵、演唱革命歌曲等活动,勉励学生为实现人生理想目标而努力奋斗。

开展感恩教育,提升学生责任意识。积极开展感恩教育,大力倡导学生努力做到“五点五会”:以对自己负责为起点,学会自主管理;以对家庭负责为基点,学会孝敬长辈;以对学习负责为支点,学会勤奋求知;以对集体负责为凝聚点,学会关爱他人;以对社会负责为制高点,学会奉献感恩。围绕感恩教育,学校做了许多扎实的工作:每年“教师节”期间,组织开展“感恩母校”活动,给初中母校老师送上诚挚的祝福;组织学生开展公益志愿、爱心义卖等活动,让学生学会感恩,立志成才。

开展励志教育,激发学生顽强斗志。学校通过学习励志人物、讲述励志故事、举办励志活动、演唱励志歌曲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顽强斗志。以无锡历史上第一位状元蒋重珍命名学校班级,建重珍桥、状元榭,激励学生崇尚读书,勤奋进取;组织高一新生入学军训、“雪浪山”远足、“高三,说句心里话”主题宣传活动,举办公益励志演讲,激励学生永不言败的坚强斗志。

開展生命教育,构建和谐成长环境。强化生命教育,深化生命过程,优化生命质量,着力打造和谐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此,学校定期开展“5.12”防灾减灾应急疏散演练,进一步提高了防灾减灾安全意识;学校因地制宜地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立蒲公英心理社团,努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学校荣获市“‘太阳花开省太湖高中心理辅导站”称号。

三、目标达成,教学文化精彩

学校以“质量”为中心,以“实美”教育理念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转变教与学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目标达成教育,全面丰富发展“教学文化”,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以改促教,加快课程建设。学校严格按照《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的要求,成立了课程委员会,积极探索适应新课改要求的管理模式,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各类课程,近几年来,学校开发了德育类、人文艺术类、科学技术类等三大类课程共88门,形成了多元课程体系,满足了学生多元选课的需要,促进学生能力与身心、个性与特长的发展。同时,还进行了“实美”课程发展规划,形成了基本的课程开发、实施制度,努力提升“实美”课程实施水平。实施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动起来、课堂实起来、教学美起来、效率优起来,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以学定教,落实三单导学。课堂始终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学校以课堂为中心,抓好课堂常规,做好课堂前置和后延的细节工作,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注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实施目标达成教育,努力打造高效活力课堂。2010年8月,学校全面推行“三单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变革学习方式,高考学科形成了“三单导学”的校本教材,促进了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每年面向全市举办“践行三单·六环节导学模式 打造高效活力课堂”公开教学活动,取得了一致好评,得到了不少专家的认可;通过“九校联谊”活动,开展课堂教学交流;邀请省内外专家来校传经送宝,丰富完善“三单导学”模式。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近几年,学校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以研兴教,深化课题研究。进一步加强课堂问题研究,坚持课题从课堂中去选,研究到课堂中去做,答案到课堂中去找,成果到课堂中去用的科研理念,成立教科研中心组,鼓励教师参与规划课题申报,主持个人教研课题研究。学校以省级规划课题《求美求实校训引领下学校课程设计的行动研究》为抓手,鼓励教师深入研究,物化理论成果,指导教学实践,努力营造浓郁的教科研氛围,为高品质学校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浸润身心,校园文化实美

学校着力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不断建设彰显“实美”教育的校园环境文化,努力打造“实美”教育文化品牌。

学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立足回望,省太湖高中80年发展的历程是一部不畏艰辛的奋斗史,更是一部荡气回肠的发展史。1937年,民族实业家沈瑞洲先生报效家乡始办学校前身之一的私立锡南中学,历经支持抗战停办学校、战后复校支持建设。在沈先生务实办学精神的感召下,太湖高中教育人始终立足一个“实”字,坚持脚踏实地办学、实实在在育人;新中国成立,学校前身之一的华庄中学则由私校转公,在多年办学过程中,逐步找到了“美育”规律,突出一个“美”字,积极鼓励学生在新时代追求美、欣赏美、创造美。进入21世纪,两校合并、异地新建,省太湖高中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学校传承80年办学传统,荟萃两校文化精华—求美求实。可以说,太湖高中的“實美”教育办学特色萌芽于锡南、华庄两校初建时期,初成于两校创建省重点高中的跨越式发展时期,最终确定于锡南、华庄两校合并组建太湖高级中学后的转型时期。“实美”教育源自于八十年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实美”教育强调始终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修身治学,实事求是;明礼崇德,尽善尽美”,形成了“善创笃行”校风、“博学仁爱”教风、“坚毅好学”学风,在此引领下,学校坚持修身治学,实事求是,让每一位学生实现快乐成长;力求明礼崇德、尽善尽美,让每一位学生实现全面成长。

校园文化品位高雅。学校以人文、生态、智能为理念,精心设计,营造别具特色的校园景观。校园种植了香樟、银杏、榉树、桂花、樱花、石榴等花木,美化校园环境;建造了长廊、水榭、石桥、亲水木平台等景观,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建“重珍桥”,勉励学生励志成才;建“华锡桥”,教育学生铭记校史;建“求实”“求美”“求是”“求学”“求真”“求诚”等路,培育学生孜孜以求的学风;建“百米文化长廊”,提高学生艺术品位;布展“教室、宿舍、食堂、走廊”等墙壁文化,濡染学生精神品质。校园里有美景,有雅舍,更有诗情、画意和书香,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

走进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在“文化兴校、文化强校”之路上,努力开创学校高品质发展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太湖学校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太湖思变2017
太湖揽春
太湖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