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陇南山区野生花椒开发利用与实践

2018-04-25张喜忠刘垠霖

农业与技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开发利用实践

张喜忠 刘垠霖

摘 要:丰富的野生花椒资源是陇南山区花椒产业优化升级、提质增效的优势物种条件,具有无可替代性。因地制宜在保护野生资源的基础上科学开发利用,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为陇南山区生态进一步优化、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广大山区群众持续增收,开拓新的渠道。

关键词:野生花椒;开发利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532012

1 概述

陇南山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E10401'19''~10635'20'',N3235'45''~3432'00'',总面积2.79万km2,占全省面积的8.67%,总人口285.76万人(2015年)。是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3大地形交汇区域,西秦岭和岷山2大山系分别从东西两方伸入全境,境内形成了高山峻岭与峡谷、盆地相间的复杂地形地貌。陇南山区是甘肃省唯一属于长江水系并同时拥有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高寒阴湿3种气候的地区,被誉为“陇上江南”。陇南山区内地形复杂,光热充足,植被覆盖率较高,为各种动植物的繁衍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生物资源种类繁多,自然生长的树种多达1300多种,中药材1200多种,野生动物350多种。陇南山区是中国主要中药材和油橄榄产地之一,更是甘肃花椒主产区,武都花椒已经取得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2 陇南山区野生花椒资源

花椒属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无患子目Sapindales,芸香科Rutaceae,花椒属Zanthoxylum的落叶小乔木,花椒是陇南山区农民群众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陇南山区不但拥有“大红袍、小红袍、大红椒、梅花椒”等全国知名的商品椒品种外还分布有丰富的野生花椒品种,主要品种如下。

2.1 豆椒

又称白椒,树高2.5~3.0m,树姿开张。新梢绿白色,叶片较大,长卵圆形,皮刺扁平,花期5—6月,果实9月下旬—10月中旬成熟,果实成熟前由绿色变为绿白色,成熟后淡红色,果实颗粒大,果柄较长,果皮厚,干后暗红色,品质中等。豆椒抗性强,产量高,陇南山区8县1区零星均有分布。

2.2 竹叶花椒

又称竹叶椒,半常绿灌木,高1.5~3.5m,树势强,生长繁茂,枝杆上有基部扁平、尖端略弯曲的皮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9片,披针形至长卵圆形,叶缘有疏浅齿或近全缘,花序腋生,花期4—6月份,果期7—9月份。果粒小表面疣状点明显,成熟后红色至紫红色,陇南的武都县、康县、文县、两当县有分布。

2.3 青椒

落叶小条木,高2~3.5m,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卵圆形至长卵圆形,叶缘浅刺状,枝干上分布較大的皮刺,萌芽能力强;花期4—6月份,果期7—9月份,果实呈1~3个相连的球形果顶端有短小喙尖,果皮表面草绿色、黄绿色或棕绿色,有网纹及多数凹下的点状油腺,内果皮灰白色或淡黄色,味微甜而后辣。陇南的礼县、宕昌县、西和县有分布。

2.4 油叶花椒

落叶小乔木丛枝状,主杆高2.5~4m,长势强,小叶有肉眼可见的油点,油点干后稍凸起,小叶背面中脉的基部两侧有丛毛,幼小叶除叶缘有油点外其余无油点。叶轴、果序及分果瓣干后红棕色,果期7—8月。见于陇南康县、武都县、文县、宕昌县海拔2000~2500m的山地疏林中。

2.5 毛叶花椒(变种)

该品种新生嫩枝、叶轴及花序轴、小叶片两面均被柔毛,有时果梗及小叶腹面无毛。小叶薄纸质或厚纸质,叶背淡灰白色,果梗纤细而长无毛,侧脉在叶面凹陷呈细裂沟状,花期5—6月,果期10—11月。陇南的文县、武都县宕昌县幼分布。

2.6 异花花椒(原变种)

常见在雌花上有发育的雄蕊,它的花被片的大小有时相差很大。其小叶的边缘有较大的锯齿状裂齿,果梗较纤细且长,分果瓣较小,但色泽鲜红,紫红或洋红色,产其他地区的,其果梗一般较粗而短,分果瓣干后多呈暗红褐色。见于陇南武都县、文县、宕昌县海拔2500~3200m山地。

3 生长习性及生物学特性

3.1 生长习性

野生花椒为浅根性树种,耐贫瘠,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pH值在6.0~8.0范围内都能生长,但以pH值在7.0~7.5的范围内生长最好;耐寒,能够耐-21℃的低温,年均气温为8~10℃的地区均能栽培;喜光照,一般要求年日照时数不少于1800h;适应性广,在年降雨量400~600mm,海拔800~2800m地方都能正常生长,遇较长时间干旱即便树叶萎蔫,下雨或灌溉后仍能恢复;在萌蔽的条件下生长和结实性都较差;萌芽性较强,能耐强度修剪;不耐涝,短期内积水树就会死亡;须根发达,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3.2 生物学特性

野生花椒生长快,结果较迟,栽后5~6a大量结果,花椒雌雄同株或异株,异花授粉,花期4—6月,果熟6—10月,花椒具有较强的萌芽力,能耐强度修剪。按其生长发育规律,花椒可分如下4个生长发育时期:幼龄期、结果初期、盛果期、衰老期。

4 野生花椒综合利用实践

陇南山区野生花椒特点是抗病性强、抗逆性突出、耐寒耐旱耐贫瘠、生长旺盛、枝叶繁茂、叶芽萌发力强、寿命长。但花椒产量低、品质差、成熟期晚、色泽灰暗、花椒气香味淡,商品性不高。

4.1 开发利用原则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导下,突出保护野生花椒资源、优化生态结构、因地制宜、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利用陇南山区特色产业深度开发做大做强的有利时机,结合“长防长治工程”、“小流域治理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水源涵养林建设工程”、“天保工程”等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利用野生花椒资源增加陇南花椒产业开发和生态建设内涵,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4.2 陇南野生花椒开发利用实践

4.2.1 野生花椒资源保护

陇南山区分布有较多的野生花椒品种,但是存量并不大,当地政府应拨付专项资金,农业部门、林业部门应高度重视野生花椒资源的保护工作,对有野生花椒树生长的地区应划定保护区,同时成立野生花椒保护、开发利用专业队,在专业人员的高度参与下,专项开展野生花椒资源普查、生物学特性、生产力调查研究,采集种子科学繁育,使野生花椒资源开发利用走向科学持续高效的途径,为陇南山区生态优化、花椒产业升级、群众增收做出更大贡献。

4.2.2 做优质花椒品种的砧木

陇南大红袍花椒、小红袍花椒、梅花椒等优质花椒品种属花椒中的上品,在全国市场和消费者中享有盛名,价格也最高,椒农增收显著。但这些花椒致命的弱点是抗根腐病、白绢病、线虫病等根部病害和流胶病、杆腐病等枝干性病害能力较差,抗逆性不突出,造成实际生产中椒树寿命15a左右,管理不善者10a左右或更短,大小年现象比较普遍,更要命的是栽过花椒树的地方重新定植花椒树不易成活,即使利用客土法栽活,树体生长缓慢,很难形成丰产树形。利用野生花椒苗做砧木采用枝接或芽接方法培育的嫁接大红袍、小红袍和梅花椒,抗病性、抗逆性有较大的提高,实际生产寿命25a以上,加上科学管理生产寿命可达40a左右,大小年现象基本消除。

4.2.3 建设椒芽生产园

花椒嫩枝嫩叶是风味独特的山珍蔬菜之一,可凉拌、煎炒和涮锅,倍受消费者喜爱。椒芽菜市场价格15元/kg以上,经济效益显著,生产管理简便,是群众稳定增收的有效渠道之一。充分利用野生花椒抗病性强、抗逆性突出、耐寒耐旱耐贫瘠、生长旺盛、枝叶繁茂、叶芽萌发力强、耐强修剪、寿命长的特点,在海拔2800m以下,坡度大于15℃易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山地、荒地、荒山都可建椒芽生产园,椒芽生产可持续50a以上,是群众持续增收的一项一劳永逸的工程。椒芽园建设一般采取以下2种方式。

4.2.3.1 篱笆形椒芽园

按等高线方向每1.8m栽植1行野生花椒苗,株距0.5m,每667m2可定植野生花椒苗740株左右。因野生花椒苗定植成活率较高,可春秋2季移栽定植一年生苗木。移栽前用“25%的旱地龙50g+1%的阿维菌素20g+0.01%的吲哚丁酸15g”兑水15kg浸泡花椒苗根部2h,坡地可按等高线带状整地,带宽0.5m,带间距1.8m,在整平的定植帶上挖直径40cm,深30~40cm的圆穴,平地可直接挖定植穴,每穴施优质农家肥3kg或优质颗粒有机肥0.5kg、过磷酸钙0.1kg、20亿个孢子/g的安乐斯5g,用土拌匀。栽植时间以10—11月和次年春季为宜,花椒为肉质型浅根性树种,栽植时既不能深埋,更不能用锄头捶打,用手或脚压实即可,栽后要浇足定根水,之后覆盖黑色地膜保墒和抑制杂草,膜上打渗水孔4~8个。定植后的管理是:第1年保成活,若遇持续干旱必须再浇水1次;第2年春季以花椒植株为圆心30cm为直径环状每株于追施尿素200g,施肥深度10cm,锄草、浇水、覆土后再覆盖黑地膜,促进树体生长,树高达2m时摘心落头控制树高,加快主杆增粗,促进侧枝萌发生长:第3年按50cm层距水平方向留侧枝2个,形成1条主杆8个侧枝4层枝组的树体结构,侧枝水平伸展50cm短接,相邻植株同一层距25cm,每行椒树水平方向形成篱笆形,这样篱笆形椒芽园即可建成。花椒根系浅,杂草与花椒争水争肥现象相当严重,每年可在春秋两季各锄一遍杂草。雨季期间,中耕时还需要把根颈部用土堆高,以防积水过多,影响生长。

4.2.3.2 带状椒芽园

坡地可按等高线带状整地,带宽1m,带间距2m,在整平的定植带上按40cm行距定植花椒苗3行,株距50cm,三角形法定植,667m2可定植1550株花椒苗,栽植方法和管理方法与篱笆形椒芽园相同,只是椒树成活后将主杆在距地面30cm处短接,培育成丛枝形,高1.3m左右,可参照山地茶园建设管理进行。

4.2.4 花椒青果穗生产园

花椒青果穗是川菜和火锅最主要的佐料之一,用量较大,销路畅通,效益显著。可按株行距1.5m×2m定植花椒苗,667m2可定植223株左右,定植管理与篱笆形椒芽园相同,山坡地可培育成3222或3211落头开心形,平地可培育成3222、3211落头开心形,十字形自然开心形,丛枝形等树形。

4.2.5 油料花椒生产园

花椒种子富含挥发油和脂肪,含油量达25%~30%,出油率为22%~25%,花椒油既是食品工业必不可少的高级香料和香精原料,又是化妆品、化工等行业使用的一种干性油,应用广泛,市场潜力大,销路广效益显著。建园管理方法与花椒青果穗生产园相同。

4.2.6 花椒盆景

野生花椒抗病性强、抗逆性突出、耐寒耐旱耐贫瘠、生长旺盛、枝叶繁茂、叶芽萌发力强、寿命长,及耐修剪,易造型,是一种理想的树木盆景材料,是一种较好的开发利用途径。

作者简介:张喜忠(1970-),男,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特色产业实用技术推广;刘垠霖(1995-),女,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生态学。

猜你喜欢

开发利用实践
审计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审计成果利用探析
天台县忍冬科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开发利用
云南食用花卉开发利用浅析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