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蠻牛闖進瓷器店,美中貿易戰開打

2018-04-25譚志強

澳门月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貿易產品美國

譚志強

前 言

英語中有一句雙關語,叫“A bull in a China shop”(蠻牛闖進中國/瓷器店),來形容有人蠻幹亂闖的行為。前英國總理柴契爾夫人(Mrs. Margret Thatcher)於1982年前往北京,在香港問題上向前中國最高領導人鄧小平親自表示“三個條約有效,以主權換取治權”,卻被鄧小平當場噴到一面都是,氣急敗壞,會談不歡而散,步出人民大會堂時便在臺階上“仆街”,不少英文報刊便都以此為題,來形容柴契爾夫人的魯莽。

現在又有一條“蠻牛”闖進中國/瓷器店,這條“蠻牛”的名字叫做美國總統特朗普(又譯:川普、杜林普,Donald Trump)。

3月2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美國301法案”的調查結果報告,報告建議對中國進口美國的產品課徵高關稅與投資限制。不到12小時,中國也相應地提出“報復清單”,美中貿易戰就此開打。

中國的初步反擊措施

美國總統特朗普總統提議對中國製造的,價值約600億美元(約合3800億元人民幣)的產品徵收關稅後,中國作出的反擊是宣佈計劃對價值30億美元的,美國生產的水果、豬肉、葡萄酒、無縫鋼管,和另外100多種商品徵收百分之15的關稅。

中國商務部則在一份公開聲明中稱,中國計劃採取的措施旨在報復特朗普政府早前宣佈計劃對中國鋼鐵和鋁產品徵收關稅的決定。中國徵收的關稅將“平衡因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給中方利益造成的損失”,“中方敦促美方儘快解決中方的關切,通過對話協商解決雙方的分歧,避免對中美合作大局造成損害。”

美國的殺手鐧“301條款”

其實,特朗普總統早在今年1月表示,當初支持中國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是一項錯誤決定。同時,美國政府公佈一連串針對太陽能電池、洗衣機的防衛措施,又對進口美國的鋼鋁產品課徵“懲罰性關稅”,已經預示了今天的貿易戰。

首先,大家要了解甚麼是“301條款”。法律上,這是指美國於1974年通過的《綜合貿易與競爭法》第301條款,該項條文授權美國貿易代表與美國總統,可應申訴或自主決定對外國政府“不合理或不公正”的貿易措施發起“301調查”,並採取單邊制裁措施,如撤銷貿易優惠、徵收與受損規模相當的報復性關稅、採取一定的投資限制等等。

(一般)“301條款”是一項由美國政府自行調查和決定的“單邊主義手段”,主控權完全在美國手中。1970、1980年代,美國常常使用“301條款”去調查、制裁等手段,處理美國對其他國家的貿易逆差問題。1990年代之前,美國的最大貿易逆差國是日本,於是,美國便在1976到1989年間,對日本鋼鐵、電信、醫藥及半導體等製造業發起14起301調查。

除“一般301條款”之外,美國還於1988年在1974年的“綜合貿易與競爭法”基礎上設置針對知識產權的“特別301條款”(special 301 )與針對重大貿易障礙(市場開放)的“超級301條款”(super 301),並在1989年首次啟用“超級301條款”,在調查之後,認為日本在超級電腦與衛星等方面封閉市場,要提出制裁。最後經過美日協商後,日本開放相應的超級電腦與衛星等方面的國內市場。

1990年代,美國也在1991年、1994年、1996年分別對大陸啟動“特別301”調查,特別是1996年啟動“特別301”調查,直接宣佈如果中國不採取相應措施,將對中國出口價值約20 億美元的產品課徵“懲罰性關稅”,不過,這3次事件都透過雙方的談判解決,達成3項協議。

此外,美國也針對美國商品進入中國市場設置“不公平貿易障礙”問題,啟動“301條款”調查,在1992年提出價值約39億美元的“報復清單”。不過,美中雙方在談判後達成協議,中國方面承諾在(1992年)之後的5年內,對美國商品取消進口障礙。

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成立後,會員國之間如果有貿易爭端,都可透過“世界貿易組織”下的爭端解決機制處理,許多國家將美國以單邊行使貿易措施的案子告上“世界貿易組織”(WTO)。

例如,“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於2010年曾經根據“301條款”提出申訴,要求美國政府對中國綠色能源工業啟動“301條款”調查,最終美中雙方在“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達成協議,未採取任何貿易制裁措施。

然而,由於近年來美中兩國在知識產權問題爭議上一直沒有具體進展,加上美國對大陸貿易逆差持續擴大,美中貿易矛盾便愈鬧愈大。

今年開始,美國總統特朗普開始接一連串針對太陽能產品與大型洗衣機的防衛措施、對外國進口鋼鋁產品課徵懲罰性關稅,都被外界認為是針對中國的行動,雖然美國的基本目標是為了解決對中國的巨大貿易逆差,但是,由於這次行動涉及範圍甚廣,除美國國內有不少反對聲音外,歐盟、加拿大,和在中國大陸設有不少廠房的日本、韓國、台灣、香港,也被涉及。

貿易戰從來都不容易贏

不久之前,美國總統特朗普一度揚言:“貿易戰是好事,很容易贏。”然而,實際上,貿易戰從來都不是一件好事,而且根本不容易贏,特別是當開打的一方用錯了戰術的時候,就此而言,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直很執著於如何減少美國的貿易逆差,可是,特朗普並不知道打貿易戰能夠並且即將傷害美國本身。

例如,理論上,特朗普首先高調地以國家安全的名義宣佈,要對鋼鋁產品徵收高額關稅,企圖以此打擊中國,可是,現實上,美國卻首先激怒了美國的不少友好國家,因為這些國家才是美國鋼鋁產品進口的主要來源,中國只佔美國總體入口鋼鋁產品約2%。

在各友好國家施壓之下,最後,美國政府要對加拿大、墨西哥、歐盟和某些國家的鋼鋁產品免徵關稅。最後,真正的風險並非鋼鋁產品的價格是否會變得更高,而是主要由美國建立起來的“全球貿易體系”,極可能遭到美國的“單邊主義”,一意孤行所破壞。

換言之,特朗普既無法減低對中國的貿易差,卻激怒了本應是朋友的國家,失去了盟友和交易夥伴的信任,也無法幫助到美國本來希望幫助的個別本土產業。

事實上,如果陷入美中貿易戰,就會削弱美國處理真正重要的問題的能力。如果美國想迫使中國尊重知識產權,美國就需要聯合其他國家,如日本、韓國和歐洲國家等去合力逼迫中國。但是,特朗普卻在通過徵收鋼鋁產品關稅,以及對那些只是在中國組裝但主要工序卻在其他國家生產的產品徵收關稅,便令這些國家疏遠美國。

事實上,貿易戰一直都是有害的,幾乎所有被渉及的國家都會蒙受經濟損失。特朗普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理由對進口產品徵收關稅,更可能開了一個惡劣的先例,中國等等不缺這類法令的許多國家,將很樂意將“國家安全”作為徵收外國進口產品關稅的理由。

臺灣和香港可能被打得最慘

在被涉及的國家和地區中,台灣方面的情況最為惡劣,因為島內不少產業與中國大陸產業的關聯性較高,許多台商都在大陸擁有鉅額投資,不少表面上是對中國大陸出口的貨物其實都是“中間材料”,這些“中間材料”的製成產品,最終銷 售地是賣到美國。

根據台灣“經濟部”提供的統計數字,台灣去年輸往中國大陸(含香港)“中間材料”的總金額為1133.2億美元,占台灣輸往大陸(含香港)總出口額86.97%,扣除WTO ITA協定項目後,淨額約292.3億美元。如果美國對中國大陸實施制裁,台灣便必然受到衝擊。

在中國大陸擁不少加工工廠,產品以美國為主要出口地的香港,其面對的惡劣情況也是差不多。

目前只是談判手段

而非終極決定

按照美方的“條款”有關規定,美國將於15天後(即4月8日)公佈關稅涵蓋的商品名單,再進入30天的公眾討論期,因此,美國對中國貿易制裁的產品範圍,要到45天後才會較明確。如果再加上清單決定後60天才會生效,因此,對各類產業的實際影響,最快要到105天後才會發生,大家仍有一定的反應時間和空間,並非馬上生效的終極手段。

在這段緩衝期間,美國貿易代表將和中國貿易部官員進行談判協商,如果美國未能獲得滿意的解決,有關制裁手段才會正式生效,貿易戰才會愈鬧愈大,負面影響才會發生。因為,即使美國被其他國家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申訴並被判勝訴,但至少要花上一、兩年才有裁決結果,對被制裁國的有關產業衝擊已經無可挽回。

總而言之,美國發動這場對華貿易戰的結果,究竟誰勝誰負,暫時無法得知,但是,如果雙方無法通過談判達成妥協,最後美中兩國和所有中國周邊國家和地區(特別是台灣和香港),都是輸家。

對澳門來說,由於對美貿易一直以來都不是澳門的主要收入來源,故此,這場貿易戰對澳門來說,即使制裁措施生效,負面影響也不會太過嚴重,只有部分向美國出口某些被制裁項目產品的公司,才有可能被波及。不過,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直都是“神經刀”,其行為根本無法準確估計,一旦殺出類似“澳門匯業銀行事件”之類“先斬後奏、一味靠害”的手法,仍是要隨時提防的。

猜你喜欢

貿易產品美國
Flower Seeds
中国版Zara
保护人类健康的科创产品
美國東亞圖書館的歷史沿革
「一帶一路」系列報導「一帶一路」國家進口增速首超出口
贸易战重压市场 等待企稳再低吸
最好的時代:讓競爭回到產品本質
最好的時代:讓競爭回到產品本質
美国时装
A Two-Ocean Mediterran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