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孕期胎盘植入及其范围分级的MRI影像特征及临床价值研究*

2018-04-24何承勇蒋士杰

陕西医学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胎盘分级子宫

彭 东 ,何承勇,蒋士杰,田 艺

1.西安市第四医院放射科(西安 710004),2.西安市第四医院妇产科(西安710004)

胎盘植入(Placenta accreta)是产科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指胎盘绒毛穿入宫壁肌层,主要发生在孕早期,可能导致大出血、子宫穿孔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1-2]。胎盘植入发生的主要原因为人流术和剖宫产术之后,产前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体征及特异性或者灵敏性的实验室指标,因此寻找早期诊断性筛选方法至关重要[3]。目前临床常用的检测包括B超检测、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以及内镜检查,超声是首选的检查方式,但是由于产妇体型、胎盘分布等限制,超声检查存在一定局限性[4-5],近年来,临床上开始研究MRI对胎盘植入进行诊断检查,MRI[6-7]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可多参数、多切面的显示子宫肌层、结合带等结构,对于后壁胎盘以及显示胎盘植入的程度及范围明显优于超声,相对于超声具有较高准确性、分辨率高等优点[8-9],本文通过收集我院2014年7月到2017年7月收治的60例疑似胎盘植入患者,采用MRI检查,分析孕期胎盘植入的MRI影像特征及植入范围MRI分级的临床价值。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4年7月到2017年7月收治的经过B超检查怀疑为胎盘植入患者60例,患者均在孕期进行MRI检查,年龄20~40岁,平均(32.12±2.34)岁,其中高龄产妇(≥35岁)13例,其中初产妇42例,经产妇18例(剖宫产史11例),其中具有既往具有人工流产史20例(33.3%),孕周10~37周,平均(23.56±2.39)周。纳入标准:①孕妇早期B超检测怀疑可能发生胎盘植入者;②孕妇各种检查资料、病史、用药资料等收集完整;③均为单胎;④临床表现阴道不规则流血,并且具有下腹部疼痛;⑤孕妇均同意进行MRI核查,并且患者接受病理取样检查,并且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的妊娠并发症,或者无法配合研究者;②患者已经明确诊断为胎盘植入者;③具有MRI检查禁忌证者(带有心脏起搏器或金属异物);④孕妇及家属依从性差,或者拒绝参加研究者。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选择为孕中期和孕晚期的孕妇进行MRI检查,检查前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减少心理效应对检查的影响,检查前让膀胱适度充盈。

2.1 MRI检查参数设置:本次研究使用的MRI仪器为GE Signal 3.0T磁共振,孕妇选择仰卧位,探头与腹部垂直,行纵、横及动态检测,重点检查胎盘部位,患者足先进方式,选用相控阵体部表面线圈,扫描范围为趾骨联合至宫底。患者均行MRI常规的SE序列T1WI(子宫矢状位及横断位)、T2WI(横断位)及SSFSE扫描。参数设置:扫描矩阵:256×256,T1WI采用FFE序列,TR3~5 ms、TE1~2 ms、带宽60 hz/pixel、视野36~40 cm、翻转角度15°、采集次数2次、层厚5~7 mm、层间距1 mm;T2WI采用TSE序列(T2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R700~2000 ms、TE80~100 ms、带宽30Hz/pixel、视野36~40 cm、翻转角度90°、采集次数2次、层厚5~7 mm、层间距1 mm;T2WI SSFSE序列,TR900 ms、TE80 ms、采集次数2次、层厚5~7 mm、层间距1 mm,整个检测时间15 min。

2.2 MRI结果判读及分级[10]:MRI检测资料由两名影像学副主任医师采用盲法(均不知道研究目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阅读,主要观察子宫基层变薄、胎盘与子宫基层关系、胎盘内部T2WI低信号影,子宫轮廓外突,对于阅片产生分歧可以邀请第三影像专业老师阅片,共同协商后确诊。

根据胎盘植入程度分为无胎盘植入、胎盘粘连、胎盘植入、胎盘穿透,根据MR检查横断面上最大覆盖面分级:植入面≤50%(1级)、>50%(2级)、出现浆膜外侵犯(3级)。

2.3 手术或者病理诊断:取患者子宫标本进行镜下检查,判断标准:①胎盘不能自行剥离,徒手剥离胎盘粘连子宫壁,分离困难,胎盘病理检查有部分底蜕膜缺失,诊断为胎盘粘连;②绒毛侵入子宫肌层为植入;③绒毛侵入浆膜层或者其他器官为穿透。

3 研究指标 ①MRI检查胎盘植入特征;②病理或者手术诊断结果与MRI检查对比,评价MRI在诊断胎盘植入及分级的灵敏度、特异度、一致性以及正确指数等。

结 果

1 手术或病理检查结果 经过B超检查怀疑为胎盘植入患者60例,经过手术病理检查其中无胎盘植入者12例,发生胎盘植入者48例,其中胎盘黏连16例(徒手剥离联合局部缝合止血治疗),胎盘植入21例(子宫次全切或者阻断修补治疗),胎盘穿透11例(子宫全切或者次全切治疗);48例患者中前壁胎盘15例、后壁胎盘12例、宫颈前下臂12例、宫颈下段9例。

2 MRI检查胎盘植入特征 见表1。60例患者经过MRI检查主要特征:T2WI低信号带、胎盘侵入子宫基层、子宫下段膨隆、胎盘组织侵入盆腔、胎盘信号不均衡、膀胱帐篷证,可以看出T2WI低信号带在胎盘植入中变化最为明显,其次为胎盘信号不均衡特征,见图1①~⑥。经过秩相关分析胎盘植入严重程度与T2WI低信号带面积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576,P<0.05),说明随着面积增大,植入程度越严重。

表1 MRI检查主要特征

①胎盘植入,胎盘内条带状低信号,异常增粗血管,与子宫肌层分界不清。②~③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胎盘增厚,子宫局部隆起,T2WI胎盘信号不均。④完全型前置胎盘伴胎盘植入,胎盘增厚,信号不均,与子宫肌层分界不清。⑤~⑥胎盘植入伴粘连,子宫肌层局部中断,邻近器官直接侵犯,幕状膀

图1 胎盘信号不均衡特征

MRI最终判断结果:无胎盘植入10例,胎盘黏连15例,胎盘植入24例,胎盘穿透11例,MRI检查胎盘植入整体灵敏度97.9%、特异度75.0%、正确指数0.73、符合率93.3%、阳性预测值94.0%、阴性预测值90.0%,见表2。

表2 MRI对胎盘植入的预测价值(例)

3 胎盘植入范围MRI分级的临床价值 48例胎盘植入患者,根据MRI横断面最大覆盖面分级:1级13例、2级27例、3级8例,选择常规保守治疗1级成功率100.0%,2级27例25.9%,3级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68,P<0.05)。

讨 论

流行病学资料研究显示,胎盘植入的发生率近年来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有研究发现人工流产、引产、剖宫产、产褥感染、子宫切开史、盆腔放疗史、前置胎盘、高龄被认为是导致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11],对有高危因素的产妇,产前彩超筛查胎盘植入是必要的,胎盘植入是妊娠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诊断有一定难度,胎盘植入患者子宫切除已成为围生期子宫切除的第一位原因。胎盘植入产前超声筛查,是胎盘植入诊断的有效手段[12],但是有研究发现超声检查对于后壁胎盘植入患者检查效果不理想,容易造成误诊或者漏诊,可能导致患者病情延误等,发生严重后果,因此探索更加灵敏或者全面的检查方法至关重要[13-14]。

本文通过收集我院60例经过B超检查疑为胎盘植入患者,均进行MRI检查,对于收集的MRI检查资料经过两名资深影像学医生进行阅读,结果显示MRI胎盘植入诊断的灵敏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均较高,分别为97.9%、94.0%、90.0%、93.3%,高于超声检查,与临床相关研究结果基本相符合[15],说明MRI是胎盘植入检查重要方法。经过MRI检查主要特征:T2WI低信号带、胎盘侵入子宫基层、子宫下段膨隆、胎盘组织侵入盆腔、胎盘信号不均衡、膀胱帐篷证,可以看出T2WI低信号带在胎盘植入中变化最为明显,其次为胎盘信号不均衡特征,经过秩相关分析胎盘植入严重程度与T2WI低信号带面积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r=0.576),说明随着面积增大,植入程度越严重,可以作为判断患者疾病类型和严重程度的量化指标。根据MR检查横断面上最大覆盖面分级显示,1级13例、2级27例、3级8例,选择常规保守治疗1级成功率100.0%,2级27例25.9%,3级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分级越低保守治疗成功率越高,临床可以根据具体分级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于3级者保守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可以选择子宫次全切或者全切治疗[16-17]。MRI检查视野较大,在显示胎盘植入范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临床检查首先可以通过超声检查,对于检查不明确者再进行MRI检查,对于均以临床病理检查结果金标准,本文研究结果与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MRI在孕期胎盘植入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符合率,T2WI低信号带变化最为明显,MR分级对患者选择治疗方法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作为胎盘植入检查首选方法,并且以T2WI低信号带和胎盘信号不均衡作为重点观察指标。

[1] Vojtech J, Pock R, Palasova K,etal. P03.08: Placenta previa accreta after previous Caesarean section: correlation of ultrasound images, MRI and histology specimens in a series of cases[J]. Ultrasound in Obstetrics & Gynecology, 2015, 46(S1):130-130.

[2] 江魁明,李水婷,钟 熹,等.胎盘植入的产前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29(6):1002-1005.

[3] 李 红,苏家贵,洪 剑,等.侵蚀性葡萄胎的MRI诊珍[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8,27(4):473-475.

[4] 叶 彤,曾蒙苏,杨 丹,等.子宫内膜癌MRI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J].放射学实践,2005,20(7):583-585.

[5] 杨新月,沈均康,陆之安,等.子宫腺肌症的MRI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3,19(10):937-940.

[6] 陈瑞莹,许乙凯,吴元魁,等.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MRI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38(2):223-226.

[7] Rahaim NSA,Whitby EH. The MRI features of placental adhesion disorder and their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systematic review[J]. Clinical Radiology, 2015, 70(9):917-925.

[8] Wortman JR,Tirumani SH,Jagannathan JP,等. 原发性肢端脂肪肉瘤:MRI特征, 组织病理学和临床结局[J]. 计算机辅助层析成像, 2016, 40(5):791-793.

[9] 廖 伟,鲁 钊,陈丽英,等.MRI诊断产后胎盘残留[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29(5):770-773.

[10] Wortman JR, Tirumani SH, Jagannathan JP,etal. Primary Extremity Liposarcoma: MRI Features, Histopathology, and Clinical Outcomes[J].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Tomography, 2016, 40(5):791.

[11] 曾斯慧, 刘鸿圣, 秦焕娣,等. 妊娠期胎盘植入MRI的诊断评价及植入范围分级的临床意义[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5, 26(5):341-344.

[12] Herregods N, Dehoorne J, Joos R,etal. Diagnostic value of MRI features of sacroiliitis in juvenile spondyloarthritis.[J]. Clinical Radiology, 2015, 70(12):1428-1438.

[13] 明建中. 产后胎盘植入的MRI诊断与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D]. 南方医科大学, 2013.

[14] 邵 军, 沈小东. MRI指导下对妊娠期胎盘植入不同分级的治疗作用研究[J].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 28(6):687-689.

[15] 李清霞, 秦国初, 周科峰,等. 超声及MRI在产前胎盘植入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 浙江临床医学, 2016, 18(7):1341-1342.

[16] Chabardes S, Isnard S, Castrioto A,etal. Surgical implantation of STN-DBS leads using intraoperative MRI guidance: technique, accuracy, and clinical benefit at 1-year follow-up[J]. Acta Neurochirurgica, 2015, 157(4):729-737.

[17] 杨大兴, 杨 智, 付 兵,等. 产前磁共振成像联合超声对胎盘植入的分级诊断价值探讨[J].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6, 32(12):948-951.

猜你喜欢

胎盘分级子宫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假如没有了子宫
子宫多了一坨肉——子宫纵隔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假如没有了子宫
猪胎盘蛋白的分离鉴定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