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细胞与CD133+细胞数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病情与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2018-04-24芳,王

陕西医学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胸腔积液恶性

石 芳,王 妍

中国石油中心医院呼吸科 (廊坊065000)

胸腔积液是肺癌的临床常见并发症,临床研究表明,有高达70%以上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由于肺癌而发生胸腔转移[1]。恶性胸腔积液的成分较为复杂,其中包括少量的肿瘤细胞和肿瘤干细胞[2]。目前,临床上采用离心的方法难以获得高纯度的肿瘤细胞[3]。本次研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对肿瘤细胞与CD133+细胞作出鉴别,主要对肿瘤细胞与CD133+细胞数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病情与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伴有恶性胸腔积液的肺癌患者58例。年龄29~79岁,平均年龄(57.2±7.2岁)。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2例。腺癌37例,鳞癌11例,小细胞癌10例。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为伴有恶性胸腔积液的初治肺癌患者;②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③患者患有精神方面疾病;④患者不愿意配合调查研究。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化疗治疗,其中腺癌37例,采用培美曲塞(国药准字H20051288)+顺铂(国药准字H20010743)治疗;鳞癌11例,采用紫杉醇(国药准字 H20058719)+顺铂化疗;小细胞癌10例,采用依托泊苷(国药准字H32025583)+顺铂治疗。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鉴别肿瘤细胞和CD133+细胞。免疫荧光染色试剂盒(IFH-STB-001)由赛特生物公司生产。

3 观察指标 ①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4],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②比较肿瘤细胞数与患者临床疗效的关系。③比较CD133+细胞数与与患者临床疗效的关系。

结 果

1 肿瘤细胞数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分析 肿瘤细胞数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以及肺癌的病理类型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肿瘤细胞数在不同转移范围中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肿瘤细胞数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分析

2 CD133+细胞数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分析 CD133+细胞数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以及肺癌的病理类型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肿瘤细胞数在不同转移范围中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CD133+细胞数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分析

3 肿瘤细胞数、 CD133+细胞数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分析 肿瘤细胞数和 CD133+细胞数少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细胞数多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肿瘤细胞数、 CD133+细胞数与临床疗效的关系分析 (例)

讨 论

胸腔积液是肺癌患者的临床常见并发症,且胸腔积液成分复杂[5]。临床研究表明,肺癌患者的胸腔积液中存在大量的淋巴细胞,大量的白细胞存在对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难度[6-8]。本次研究通过应用差减富集技术,有效去除了肺癌患者胸腔积液中大量的白细胞,帮助临床上获得高纯度的肿瘤细胞。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高纯度肿瘤细胞,一方面,提高了临床阳性检出率;另一方面,有利于研究肿瘤细胞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病情与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9-10]。目前,临床上采用离心的方法难以获得高纯度的肿瘤细胞,相比于临床上传统的离心法,采用差减富集技术进行细胞检测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11]。目前临床上关于胸腔积液的研究还停留在良性、恶性的鉴别上[12-14]。本次研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鉴别肿瘤细胞和CD133+细胞,进一步研究肿瘤细胞与CD133+细胞数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病情与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肺癌胸腔积液成分复杂,除了含有少量肿瘤细胞,还包括一些数量稀少的肿瘤干细胞[15]。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化疗治疗,其中腺癌37例,采用培美曲塞+顺铂治疗;鳞癌11例,采用紫杉醇+顺铂化疗;小细胞癌10例,采用依托泊苷+顺铂治疗。通过差减富集技术,去除肺癌患者胸腔积液中绝大多数的白细胞,然后再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对肿瘤细胞与CD133+细胞作出鉴别[16]。本次研究主要对肿瘤细胞与CD133+细胞数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病情与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进行研究分析,具体结果如下:肿瘤细胞数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以及肺癌的病理类型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肿瘤细胞数在不同转移范围中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133+细胞数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以及肺癌的病理类型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肿瘤细胞数在不同转移范围中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肿瘤细胞数和 CD133+细胞数少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细胞数多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期的研究,通过基于染色体着丝粒探针的FISH技术来进行胸腔积液的良、恶性鉴别[17]。随着技术的发展,临床相关研究已经证实,FISH技术相比于传统的细胞学检测技术具有更高的敏感性[18-19]。本次研究以FISH检测技术为基础联合使用阴性富集法,去除肺癌患者胸腔积液中绝大多数的白细胞,发现了更多的循环血肿瘤细胞,进一步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肿瘤细胞和CD133+细胞作出鉴别。本次研究的结果也提示,阴性富集法与FISH检测技术相联合的检测方法,有效提高了临床检测的检出率,诊断的阳性率高达86%,这显著体现了两种方式相联合的检测优势。临床有研究表明,肺癌患者的胸腔积液中,可能存在肿瘤干细胞表达标志物[20]。有相关研究专门对胸腔积液中的CD133+细胞作出进一步探讨,发现表达CD133+的肿瘤细胞数具有肿瘤干细胞特性[21-22]。本次研究中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肿瘤细胞与CD133+细胞数对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病情与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研究结果发现,与肿瘤细胞的预测价值相一致,CD133+细胞与肿瘤转移范围关系密切[23]。同时肿瘤细胞和CD133+细胞与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治疗效果关系密切,胸腔积液中的肿瘤细胞和CD133+细胞数越多,可能恶性肿瘤的扩散范围越广,临床治疗效果也相应的越差。

综上所述,胸腔积液中的肿瘤细胞和CD133+细胞数可以较为准确的反映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病情,同时它们可能是晚期肺癌的有效预测因子。

[1] 陈 勇,闵凌峰,杨俊俊,等. 肺癌胸腔积液肿瘤细胞及CD133+细胞数对病情评估和疗效预测的价值[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7,24(2):113-118.

[2] 朱海振,耿 涛,李雪涛,等. 利用分子信标检测microRNA并成像肺癌干细胞的实验研究[J]. 重庆医学,2016,45(15):2036-2039.

[3] 刘海鹏,王冀伟,郑克彬. FABP-5基因沉默对人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凋亡及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44+CD133+表达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28):4142-4148.

[4] 牛 坚,王 月. 下调CD133+表达对肝癌干细胞上皮间质化和侵袭能力影响及机制探讨[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6,23(11):710-715.

[5] 曹德东,徐 敏,蒋振旻,张一桥,戈伟.胸腔内注射榄香烯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的系统评价[J].现代肿瘤医学,2018,26(2):223-229.

[6] 文利红,胡文杰,叶恒曦,等. 白细胞介素8参与CD133+肝癌细胞的侵袭与转移[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41):6145-6150.

[7] 高 云,闫新欣,金雪冬,等.洛铂与顺铂治疗原发性肺癌导致的恶性胸腔积液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7,20(1):40-43.

[8] 吴代强,周 华,周建英.老年肺癌合并血液高凝状态患者的临床特征[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7):4295-4297.

[9] 席小龙,姜波健,俞继卫. HOTAIR在CD133+阳性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作用研究[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5,22(06):659-664.

[10] 王洪娟,马云飞,许 人,等.恶性胸腔积液细胞因子方面的诊断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21(1):163-165.

[11] 蒋小芒,赵 娜,龙 敏. 卵巢癌细胞中CD90+肿瘤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32):5193-5198.

[12] 刘哲亮,邬 娇,王林纤,等. 人肺鳞癌来源肺癌干细胞原代培养:数量及功能变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32):5172-5176.

[13] 宋树林,彭认平,张世迁,等.螺旋CT对恶性胸腔积液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价值[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7,39(4):276-279.

[14] 凌 玲,何 艳,卓琳琅.胸腔镜下良恶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与胸膜炎形态特点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7,30(1):54-57.

[15] 李汝芳,张剑青,王旭明,等. α-烯醇化酶联合CYFRA21-1、CA125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J]. 实用医学杂志,2017,11(18):3114-3118.

[16] 薛恩兴,吴 凯,张 宇. 共培养诱导骨髓来源成体祖细胞向软骨细胞分化的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1):1769-1771.

[17] 杜 阳,裴毅,杜 新. 人肿瘤坏死因子和顺铂分别灌注治疗老年患者恶性胸腔积液的观察[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5,9(21):4022-4024.

[18] 梁美玲,杜建飞,蒋冬梅,等. 持续循环胸腔热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J].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16,9(4):415-417.

[19] 程弘夏,叶 伦.ALK基因荧光原位杂交分离探针制备及临床检测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8,26(1):28-31.

[20] 沈晓菲,汪 灏,杜峻峰,等. 腹膜后节细胞神经瘤合并大量胸腔积液一例[J].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2015,9(2):143-146.

[21] Xiaolong Huang,Jingsong Huang,Dewen Leng,etal.Gefitinib-loaded DSPE-PEG2000 nanomicelles with CD133 aptamers target lung cancer stem cells.[J].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2017,15(1):167.

[22] Fiegl M.The utility of fluorescence in-situ hybridiza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J].Curr Opin Pulm Med,2015,11(4):313-318.

[23] Zhang Y,Wang F,Ning N,etal.Patterns of circulating tumor cells identified by CEP8,CK and CD45 in pancreatic cancer[J].Int J Cancer,2015,136(5):1228-1233.

猜你喜欢

胸腔积液恶性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胸外科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研究进展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腹水、胸水、心包积液,都是什么病?
24例恶性间皮瘤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