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临床特点研究*

2018-04-24刘俊霞杨丽丽

陕西医学杂志 2018年4期
关键词:阻塞性肺癌疾病

刘俊霞,杨丽丽

1.中国石油中心医院 (廊坊065000), 2. 河北省沧州市人民医院(沧州061000)

肺癌尤其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是呼吸系统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致死率在众多肿瘤中高居榜首。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则是一种常见的伴随着气流阻塞特征的肺气肿或者慢性支气管炎,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呼吸衰竭或者心肺疾病的慢性疾病,致死致残率均居高不下[1]。据统计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发于老年人,每年全球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在250万例以上,现已成为全球第四大致死性疾病[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早期病症相似程度较高,且在发病危险因素方面有一定的重叠,单纯COPD患者常常伴随着咳嗽、气短等常见的呼吸道症状,而非小细胞肺癌合并COPD患者临床上并不会产生特异性呼吸道症状,极易造成漏诊、误诊、延误最佳治疗时机[3-4]。本次研究通过对比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非小细胞肺癌合并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探究两种疾病的特点以及致病因素。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7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常规组,其中观察组中男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62~83岁,平均年龄(71.32±7.66)岁;常规组中男性患者73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2.22±8.07)岁。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家属均知情本次研究且提供准确的病史;②患者精神条件良好意识清楚;③患者完成肺部功能测试。排除标准:①患者患有严重的心脏或肝脏肾脏并发症;②患者或家属拒绝配合研究。

2 检查方法 设计患者临床症状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吸烟情况(吸烟历史、吸烟指数,吸烟指数=每天吸烟支数×吸烟年数)、患者主要临床特点如咳嗽、呼吸困难、咳痰、咯血、胸痛、消瘦、肺不张、胸腔积液、声音嘶哑、乏力,COPD年限并交由患者填写,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使用德国MS-DIFFU-SION Jaeger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患者肺功能包括:肺总量(Total lung capacity,TLC)、残气容积(Residual volume,RV)/肺总量、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一氧化碳弥散量(Carbon monoxide diffusing capacity,DLCO)。

3 诊断标准及检验[5-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诊断标准:依据2017年全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创议中提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和分级标准:FEV1/FVC<70%即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标准:依据2015年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提出的诊断标准,经支气管镜检查获取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每位患者均经过病理检查证实。

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构成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吸烟指数远远高于常规组患者,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 两组患者临床特点比较 观察组患者咯血、胸痛、消瘦、肺不张、胸腔积液、声音嘶哑、乏力等症状数据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咳嗽、呼吸困难、咳痰的数据没有明显差距,组间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体征比较[例(%)]

3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 常规组患者的FEV1/FVC、RV/TLC、TLC、DLCO数值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肺功能比较表

讨 论

肺癌是所有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据统计全球范围内肺癌的发病率在所有肿瘤发病率中占到12%左右,每年死于肺癌的生命甚至超过一百万人,而非小细胞肺癌病例数在所有肺癌中约占80%,75%左右的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中晚期才会被发现,5年生存率很低;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和环境的恶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有研究提出在全球范围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已经超过10%[7-9]。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机率有了明显的提升,我们猜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能是肺癌发病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

非小细胞肺癌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机制是有多方原因决定的,现在普遍看法是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对两种疾病的进程产生影响。人体的遗传信息决定了对两种疾病的易感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本质是一种慢性炎症型疾病,而肺部的炎症则有可能引起肺癌的发生[10-11]。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吸烟指数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患者是吸烟指数更高的群体更容易产生非小细胞肺癌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烟草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据统计烟草燃烧中会产生四十余种致癌物质,其中苯、多环芳香烃、一氧化碳、尼古丁等物质与肺癌关系密切,而COPD患者吸烟指数越高则其肺癌的患病率就越大。有研究显示吸烟、男性、长时间接触粉尘均可能诱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非小细胞肺癌,在这其中,吸烟作为危险因素的证据最为充分,可以作为老年人患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个观点和本次研究结果不谋而合[12-1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咳嗽、呼吸困难、咳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肺癌共同的临床表现,两组数据之间差距不大并无统计学意义,而剩余的临床表现如:咯血、胸痛、消瘦、肺不张、胸腔积液、声音嘶哑、乏力,常规组患者的数值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现咯血、胸痛、消瘦、肺不张、胸腔积液、声音嘶哑、乏力等症状时,患者是非小细胞肺癌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可能性已经很高,原因可能是患者在诊断时常规组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年限更短,但其反映的病程隐形进程反而更长。有研究显示有将近20%的患者首次就诊即发现并发肺癌,而其中30%以上已经确诊是晚期,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我们的观点,当COPD患者出现严重的咯血、胸腔积液时应该考虑并发晚期肺癌的可能。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常规组患者的四项肺功能指标均高于观察组患者,说明并发肺癌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肺功能上会有明显的下降,当COPD患者肺功能有明显下降时应该考虑其并发肺癌的可能性。有研究发现肺气肿是导致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在表三中RV/TLC指标可以反映患者肺气肿程度,这与我们研究结果不谋而合。但本次研究中非小细胞肺癌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确诊时,肺癌大多已进晚期,TLC与DLCO指标必然明显降低,对于早期识别NSCLC并发COPD的帮助不大。

综上所述,吸烟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肺癌的

危险因素,对于两种疾病的诊断有较大的作用,COPD患者如果出现严重的咯血、胸腔积液应考虑其并发肺癌的可能性,肺功能指标可以用于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但对于早期识别非小细胞肺癌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帮助不大,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1] Cosio MG,Cazzuffi R,Saetta M,etal.Is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 disease of aging[J].Respiratio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Thoracic Diseases,2014,87(6):508-512.

[2] 肖 建,杜春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6(11):3191-3194.

[3] 赵真真,王忠敏,茅爱武,等.非小细胞肺癌的介入治疗现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4,23(3):272-276.

[4] 邱燕军,吕定量,郭劝民,等.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6):441-442,448.

[5] 陈亚红.2017年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治疗及预防的全球策略解读[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7,9(1):37-47.

[6] 支修益,石远凯,于金明,等.中国原发性肺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J].中华肿瘤杂志,2015,37(1):67-78.

[7] 姚晓军,刘伦旭.肺癌的流行病学及治疗现状[J].现代肿瘤医学,2014,24(8):1982-1986.

[8] 刘韫宁,齐金蕾,刘江美,等.1990年与2013年中国人群肺癌疾病负担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6):752-757.

[9] 柴晶晶,朱华栋,于学忠,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对COPD急性加重的有效性评估[J].中国急救医学,2017,37(2):158-163.

[10] 黄晓梅,贺云鹏,许元文,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重叠综合征和COPD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性[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5):2491-2494.

[11] 陈立文,李崇文.不同病程COPD患者免疫功能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21(1):32-34.

[12] Zhai R,Yu X,Wei,Y,etal.Smoking and smoking cessation in rel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existing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Journal International Du Cancer,2014,134(4):961-970.

[13] 钟文昭,李 巍,黄劭洪,等.性别、吸烟状态及病理类型对肺癌患者化学治疗和手术预后的影响[J].新医学,2015,48(7):433-438.

猜你喜欢

阻塞性肺癌疾病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进击的疾病
尿碘与甲状腺疾病的相关性
易与猪大肠杆菌病混淆的腹泻类疾病鉴别诊断
夏季养生之疾病篇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基于肺癌CT的决策树模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