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中物理课堂如何实现高效化

2018-04-19益西欧珠

东方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效率理念高中物理

益西欧珠

摘要: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活动之后,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即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不论教师教学任务是否完成,教得是否认真,学生学得是否辛苦,如果学生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不好,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就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

关键词:高中物理; 高效课堂;效率;过程;理念

高中物理在多数学生看来是一门很难熟练掌握的学科。事实上高中物理的规律性很强,只要能通过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让学生的思维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就会让学生学得轻松。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因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如何使我们的教师关注、理解有效教学的理念,在实际教学中正确地理解、选择和运用教学行为,抛弃无效教学行为对教学效果的负面影响,以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因此,在全面倡导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程改革继续深入发展之际,探讨如何增强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有效性,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逐渐成为了教育教学关注的焦点,究竟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我谈几点看法:

一、构建物理情景,提出问题,高效导课。

物理是自然学科,与学生的生活和科技实际等联系很紧密,所以每节新课应从身边的物理现象和实验现象入手,设置紧扣本节内容并且同学们感兴趣的物理情景。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充满着许许多多妙趣横生的故事和传说,如果在课堂教学中选用一些新闻、故事片断,以新闻、故事导入创设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意境,对学生理解知识无疑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解《光现象》时,我播放了扬州瘦西湖五亭桥和白塔的图片,同时播放配乐散文“走进大门,只见桃红柳绿连绵数里,蓝天白云倒映在碧水之中,一幅色彩斑斓的风景画跃然眼前,真不知大自然是怎么创造出如此缤纷的色彩?”为什么会出现上述桃红柳绿,蓝天白云,五彩缤纷的景色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光的世界去探究光的色彩!在充满人文气氛中新颖有趣地引入了课题,然后提出导入新课的几个问题,问题应紧扣课标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贴近实际生活。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在熟练掌控教材和详细了解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设置问题。问题既是学习的起源,也是生成新知识的依据,又是掌握知识的手段。尤其是讲解新課,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扮演导演的角色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可以个别提问,或分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或通过预习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或自己的猜想或自己的假设。最后由老师和同学们汇总形成共识,生成新知识。现在的学生和过去不同,他们体会不到思考和回答问题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就很难清楚地理解新知识。教学中还要关注教学设计中没有想到的问题,倾听同学们解决问题的理由。在教学中随机的与学生一起交流,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要关注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要求我们教师彻底改变自己的角色,变“讲师”为“导师”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关系很重要。

二、转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活学。”传统的教学总是要求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教师一般大多采用单一的注入式教学,学生只能处于被动的接受学习状态,有的教师把学生实验改成演示实验,甚至干脆不做,变成讲实验。一堂课基本是教师讲到底,缺乏师生交流,学生几乎没有动手动脑练习的机会。结果是学生课堂似乎听懂了课后自己却不会做。因此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1.由“重教”向“重学”转变

过去的教学是以教定学:教师讲,学生被动的听,完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的时间都被教师占用了,学生缺少练习、体验的时间。而学习是一个需要内化的过程,我们不能指望学生课后花多长的时间来自觉学习物理这一门课。而且,从上课到晚自习间隔了较长一段时间,学生的印象已经不是那么清晰了。对有的学生来说,完成作业和练习就有了一定的困难。这种情况下,教师内容讲得再好,语言再流畅,例题再多,其课堂教学也是低效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给学生留有内化时间,要敢于精简“讲”的内容,放手给学生多“练”的机会,注意学和教的最佳结合。甚至可以将课堂还给学生,使之成为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研讨的论坛。

2.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过程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中,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在感知、推理、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中发现真理,揭示规律,掌握知识,提高能力。而不是只让学生记住这些定律、定理的内容、公式,然后让学生通过做题、练习来掌握。否则学生的学习只能是事倍功半,低效的学习!

3.重视实验操作、加强学生的亲身体验

物理学是一门应用性的自然科学,“所有的科学都是从实验开始的。”几乎每一个物理教师都能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然而确有很多教师主观认为讲实验比做实验来得轻松,更容易应付考试。宁可在黑板上不厌其烦地反复多次地去讲实验,而不是真正引导学生来操作实验。由于缺少亲身动手操作体验,印象不深,学生课上听懂课后就忘了,以致教师还得反复讲。专家认为:对于实验,讲十遍、百遍,不如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中的实验也越来越灵活多变,对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像以往那样没有长期实验探究操作训练是很难应对高考的。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物理课堂充满智慧。

要使教学内容为学生牢固掌握,并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就必须在课堂上机智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讲解,看书,讨论,动手练习等交替进行。当教师讲到关键性问题时,通过一定的方式如走下讲台与学生互动引起全班同学的注意。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主要问题。预设到学生不宜理解的知识时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深入浅出地掌握知识。总之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堂课也可以多种教学方法并用,这样才能使课堂具有高效性。

四、优化教学过程,建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及历史遗留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对于求知的学生来说,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无法学到知识。所以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的独立性、独立品格消失了,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最终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总之,传统教学只是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很显然这已违背了教学的本质——教学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

猜你喜欢

效率理念高中物理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用心处事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