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兴安岭的那把火

2018-04-19刘振国

骏马 2018年2期
关键词:隔离带大兴安岭林业局

刘振国

“无边林海莽苍苍,拔地松桦千万章”。著名史学家翦伯赞的诗句,尽显了大兴安岭的壮丽景色。这绵延千里的林海,在1987年春晚,费翔唱了《冬天里的一把火》之后,于当年五月六日,这把火竟然真的燃烧起来了。大火从漠河的西林吉、图强、阿木尔一直烧到塔河,烧毁森林一百零一万公顷,烧毁贮木场存材八十五万立方米,形成了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场森林火灾,震惊全国,震惊世界。

大火虽然烧在黑龙江省境内,我们内蒙古的各个林业局的神经都立刻紧张起来了。因为我们毕竟同属于一个大兴安岭。当时我在图里河林业局。那是一个过伐老局,施业区内已经没有一块好林子可采了。所以更加珍愛森林。我们立即组织了二百人的远征扑火队,分乘四辆东风大卡车,驰向黑龙江火场。

那年,我才四十岁,到图里河林业局工作半年多一点,这个林业局的许多人我都不认得。尽管出发前已经做了周密的部署,从干部的配备、队员的选拔,到机械装备的挑选,后勤物资的准备,可以说是兵精将勇、装备精良。但是我的心仍然像浓浓的夜色一般沉重。因为我毕竟第一次作为指挥官到省外扑火,地形火情都不熟悉,能否出色地完成任务,能否安全地把这二百人带回来,我还没有十足的把握。

夜间,到满归西线扑火指挥部报了到。指挥部命令我们,立即开往黑龙江图强林业局的潮满林场,把公路两侧的树木杂草清理掉。在公路两旁开出一百米宽的隔离带。我们连夜赶路,清晨就到了潮满林场,那里已是风声鹤唳。居民已经疏散,家家“坚壁清野”,连锅碗瓢盆都“埋”了起来。街上的行人寥若晨星,一个个脸色阴郁,一副大难临头的样子。但乡亲们一见几辆卡车的扑火队员下来,像见到了救星一样,围了过来,似乎我们这些人就能保证他们的安全。一位老大爷还特意给我们送来一板豆腐。他说:“我儿子也上山打火去了,他最爱吃我做的豆腐,我做了一板,原想等他回来吃。现在你们来了,我们这里什么也没有了,就把这板豆腐送给你们吧,你们快点扑灭山火,救救咱们大兴安岭吧!”这哪是一位普通老人的话,分明是整个大兴安岭人的愿望!

第二天接到任务,我们又去壮林林场七支线以里的原始森林,打防火隔离带。

我们的队伍看到了阔别已久的原始森林。满山的樟子松金黄碧绿如云如霞,挺拔的落叶松笔直参天如柱如椽,俊俏的白桦树婀娜多姿如梦如仙,遍野的山杜鹃花团锦簇如火如荼。蓝天高远,白云飘逸。没有一点人工开凿的痕迹,完整地保留了天造地设的大自然壮美的景色。谁愿去想这样美好的景色、这样宝贵的生态资源,会被一场大火化为灰烬!我们选择了一处靠近溪水的山坡宿营。一来用水方便,二来一旦大火烧来也有个防御阵地。

安排就绪,大伙忙着拉塑料、支帐篷的时候,我便带着几个人进入原始森林勘察打隔离带的地段了。我们分得的地段在壮林七支线最里头。没有路,靠人们徒步走,得四五个小时。要攀好几道山梁,涉好几片湿地。那里千山鸟尽,万径皆无,树木粗壮,森林茂密。作为资源,绝好不过了,可作为隔离带的作业点,却有很大困难。

午夜,我们返回营地。为了抓紧时间作业,我们的队伍凌晨三点便动身出发了。黑沉沉的大山里根本无路可走。手电筒的亮光只能照到脚下一点点地方。不时有人摔倒。大家互相搀扶着、吆喝着、摸索着前进。在原始林里赶路,白天尚且无处落脚,在夜里更是举步维艰。夜沉沉,路漫漫,但大家精神饱满,口号声歌声不断。沉睡的原始森林也被我们吵醒了。

上午九点,我们赶到了作业现场。那时晨雾已经散去,大山袒露出它秀丽的容颜,山岭起伏绵延,青松苍翠欲滴。大家擦去头上的汗水,陶醉在大自然的秀色之中。我们就要在这里掘出一条丑陋的隔离带,给大山脸上留下一道深深的伤疤。谁也不愿这样干,不忍这样干,又不得不这么干。打隔离带开始了,油锯、割灌机一起吼叫起来,一棵棵大树倒下了,一片片灌木消失了,大山裸露出斑斑肌肤。

中午,大家啃着冷馒头,就着咸菜疙瘩。我忽然叫着,让各队派一人来领罐装啤酒。大家一下子都活跃起来。原来,我们到满归西线扑火指挥部时,指挥部的领导要请我们吃一顿,说是到扑火现场以后,就无法吃一顿消停饭了。我说:“任务紧急,这顿饭就不吃了,给我们四箱罐啤酒就行了。”他们笑了:“到火场还有兴致喝啤酒么?”我说:“有。很有可能派上大用场呢!”“那好,就答应你的要求。”就这样,我带来了四箱啤酒。在营地出发前,我让四个队各出一名通讯员,由我直接指挥。我给他们每人一个大背包,他们也不知道装的什么。现在这个谜才解开。大家一边喝着啤酒,一边吃干粮,好美呀!要知道,我们施工的地方,没河没水,一罐啤酒可解决了大问题。

夜幕四合的时候,我们踏上了归途。队伍疲惫地摇晃着影子,没有歌声,没有笑声,大家累得连话都懒得说一句。我走在最后,不能让一个人掉队。卫生员小卢把药箱往地上一放,说什么也走不动了。他说:“刘书记,你们先走吧,我歇一会就走,只歇一小会儿。”“一会儿?这个时候你坐下来,恐怕一会儿就起不来,深山老林里,谁料到会发生什么事情!”贮木场的李主任回过身来,背起他的药箱,默默地向前走了。我拉起小卢:“拿起点精神来,你刚才还给他量过体温,高烧哇!”小卢望着老李在黑暗中模糊的身影,猛地站起来,追了过去。

小卢第一次参加扑火,第一次感受到人到精疲力尽时的无奈。上午施工时,他还满腔热情地和大家共同抬木头,砍灌木丛。忽然邻近的金河林业局的队伍里有人求救。说是砍灌木时斧子一下子砍到自己的大腿上。小卢立即跑过去,给伤员缝合、包扎、喂药。往返跑了十几里路,他不累,那是一种激情在鼓舞他。大家的干劲像一杯杯醇酒烧灼着他,使他的情绪总保持在兴奋点以上。现在收工了,在深沉的夜暮中,从迈出的第一步起,就感到双腿沉重,浑身像散了架,一点力气也没有。可替他背药箱的老李,怎么就没感觉呢?这如同在他冷却的热点上又点了一把火。凌晨时小卢给老李打了一针退烧药,那时老李烧到38.7度,大家不让老李来,贮木场的小伙子们求他:“我们一人多干一点,保证带出你那份儿来。”他摇着头,用地道的赤峰口音说:“这是谁也代替不了的,眼下正是用人的时候。知道吗,什么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小卢看着老李瘦长的背影,心里一下子热了起来。

回到了营地。喝上热乎乎的稀饭,全身暖哄哄的。躺在地上,很快就鼾声大震,都睡着了。忽然有人喊:“大火来了!”这无疑是在熟睡的人群中投了一颗炸弹,大家蒙蒙登登地爬起来,冲出帐篷。我看到,远处的夜空已经映得通红,还闻得到山火那种特殊的烟味。我冷静地命令各队做好扑火准备,也做了最坏的设想:一旦大火迅即烧来,来不及撤走,便带大伙到小河上游的大冰包上去。那冰包像山一样,方圆约一公里。五月底,冰包开始融化,表面出现一道道水沟,水沟还很深。人们可以把头探到水沟里,以防缺氧窒息,这样就有可能躲过一扫而过的大火。

一场严峻的考验又降落到这群疲惫不堪的扑火队员身上。忽然我感到一滴凉丝丝的东西落到我的脸上,抬头望天,墨染一般。又一滴落到臉上。我欢快地喊:“下雨了,下雨了!”大家立即欢声雷动。人们盼了多久了,这救命的雨,拯救大兴安岭的雨呀!多少天来,仰望苍天,默默祈祷,对每片云朵都充满希望,却很快就被大火把云朵烧去,烧得无影无踪。

毛毛细雨,淅淅沥沥。这个时候谁还躲雨,大家都站在雨中,痛快淋漓,让这雨水把多少天的焦虑冲刷干净。

远处的火光奇迹般地不见了,临时搭建的营房却滴滴答答地漏起雨来,人们挤在塑料布遮起的一面,谈天说地,乐不可支,竟忘记了雨凉风冷。

短短的十五天,我们在山林里却过了两个节日。儿童节那天,我们的发报机“嘀嘀嗒嗒”地响了很久,无线电波翻山越岭,传去了长辈对孩子们的嘱托和问候。接踵而来的端午节,我们接到了孩子们捎来的慰问信,乡亲们送来的鸡蛋、粽子。数量虽然不多,却给我们带来了节日的愉快。那天清晨,太阳温暖地抚慰着大兴安岭的群峰,给散落在山坡上的帐篷镀上了一层橘黄。每座帐篷前都插了几束松枝,松枝上一串串纸葫芦在晨风中微微摆动。那是队员们用积攒的香烟盒叠成的。多彩的葫芦炫耀着生命的活跃,昭示着节日的热烈。

林业部董志勇部长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局长蔡延松(后来也曾任林业部副部长)陪同下视察我们营地时,我们正在吃午饭。过节了,一人一碗大炖肉。年轻人吃饭也坐不住,端着菜,挑着馒头,跑到冰包上,光着膀子,吃得直流汗。领导们看到我们有这些生龙活虎的小伙子,夸奖我们的队伍有活力,说我们的后勤保障工作做得好。

入夜,燃起了篝火,火光映红了一张张喜悦的面孔。有个小青年颇有兴致地吹起了口琴,引来了一群男子汉粗犷的歌声。我指挥用的直流扬声器,被你争我夺,成了这些战地歌星手中的“麦克风”。平时搞点文艺活动,总是你推我让,在众人面前说句话都脸红心跳,可此时此刻,却都自恃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歌声在万顷林海的夜空激荡,舞步在跳动的篝火旁飞旋。司机小王也加入了舞蹈者的行列。他那苍白的面孔,在篝火映照下才有几分血色,谁会想到他刚刚从昏迷中醒来。这些天他东奔西跑,车停人不停,刚有点儿闲空,就去帮伙房打水劈柴。今天,他刚把稀饭煮上,就一头栽倒在地,经过好一阵抢救,才苏醒过来。队员们的欢乐情绪感染了他,他按捺不住,居然抖起了精神,加入了欢愉的行列。

在扑火前线,苦些累些倒没什么,就是怕寂寞。寂寞就苦恼,寂寞就想家。为了减少大家寂寞悲观的情绪,我往往在大家寂寞的时候,讲个故事。讲完了,哈哈一笑,情绪就调整过来了。讲来讲去,整成了习惯。到时候,就有人围着我要听故事。他们说,走山路时,听着你的故事,不知不觉就到了,不累;睡觉前听你讲故事,不想家,睡得安稳。我讲故事,不与政治生拉硬套,也不与现实紧密相连,《山海经》里的神话、《史记》里的人物传记、《太平广记》里的传奇故事、《三言二拍》里的市井生活,反正除了《西厢记》《金瓶梅》和《红楼梦》,几乎我都讲。能适合大家的口味,产生吸引力就行。没想到,他们觉得还很受教育。说是听了以后,就像被圣水洗过一样,驱除了那些狭隘、小气、猜忌、怨恨,增长了人的良知。我想,这不是我的故事所起的作用,而是扑火过程所锻造的灵魂。回去以后,大家对那些日子仍眷恋不已:“那时虽然又苦又累,可是觉得活得痛快。”

记得我们进行战略转移时,曾遇到一队解放军战士。一个不足二十岁的小战士看到我戴着“副总指挥”袖标,跑到我面前,恭恭敬敬地立正、敬礼:“报告首长,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完成任务?”我一时不好回答,只好说:“火势已被控制,很快就会完成任务的。”小战士笑了,说声:“是!”转身返回队列。我的回答其实等于什么也没回答,只是一种愿望。可大家希望有这样的回答,因为这是所有人的愿望。这种朴素的愿望和简单的目标鼓舞着我们,我们对这个目标坚信不疑。我觉得,最近的目标才有最大的诱惑力,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只能是闲暇时的构想。

责任编辑 王冬海

猜你喜欢

隔离带大兴安岭林业局
大空间公共建筑防火分区及隔离带设计分析
2架增雨飞机为大兴安岭送雨
试论新常态下林业局党建工作的创新思路
新形势下林业党建工作的策略
外墙外保温系统工程的防火施工控制
隔离带
试述大杨树林业局森林资源经营管护
大兴安岭年创生态效益16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