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会代表缘何热议富硒功能产业?

2018-04-19

中国经济信息 2018年6期
关键词:贵港市农产品农业

全国人大代表、蓝顿旭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郝旭:

让“功能农业”重建“小杂粮王国”影响力

山西被誉为“小杂粮王国”, 近年来山西省委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去年习总书记视察山西后,省委明确提出:要以发展功能农业为引领,打好特色优势牌,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巩固和提升“王牌地位”。3月9日上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西代表团开放日的发言中,全国人大代表、蓝顿旭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郝旭表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减轻企业税负,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让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尽显身手。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区。作为一名来自民营企业的基层代表,深受鼓舞,进一步增强了发展信心,深感功能农业正逢干事创业的新时代。”

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为“功能农业”

“功能農业就是统一我国农产品的营养化、功能化,让它成为维护、提升人体健康的重要载体,满足人们对特色产品的需求。”郝旭说。

现在,我国农业发展已从偏重规模和数量的“吃饭农业”,向更加倚重质量和效益的“品牌农业”转变。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2万亿斤,从“量”上看基本能够满足人民需求,但是“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长期微量营养素的缺乏和失衡,导致不少群众、尤其是偏远山区的贫困人群营养不良,并由此引发各种慢性疾病。而功能农业正是强调农产品功能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以山西的小杂粮为例,多数都具有食药两用功能,是绝佳的功能性农产品,所以发展功能性农业优势明显。

郝旭表示,随着营养保健功能价值的开发和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山西小杂粮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功能农业是农业转型升级、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有效举措,应该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绿色“引擎”。

引导培育高层功能农业

郝旭认为,发展功能农业、开发功能视频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依靠科技支撑和相关政策的支持。

他建议,要加强对功能农业的扶持,通过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农谷”功能、农业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核心功能,在推进功能农业发展上形成合力,使农业转型升级和提升质量效益实现重大突破,促进功能农业快速发展。

要针对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现状,明确功能农业发展整体规划,培育有品质的功能产业,并形成一定规模。构建一套加快功能农业发展的推进和保障体系,包括明确功能农业发展空间、培育平台、落户基地,以及推进和服务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深入推进功能农业发展,不断提升农产品竞争力。

以大企业带动大产业

郝旭认为,企业尤其是大企业、优强企业是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础,没有重点龙头型、旗舰型企业的产业,则难以夯实产业发展的平台,更难凸显产业发展的优势。

一方面,应加强科技创新,强化产品研发,推动产业前伸后延,增强配套能力,不断完善产业链。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全力培育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骨干企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从而带动与之配套的上下游项目。

“蓝顿旭美食品有限公司从事薯类深加工,是一家集马铃薯繁育、大规模田间种植、仓储、深加工、冷链物流及生物医药和护肤品于一体的综合企业,功能农业引跑企业的未来发展。”郝旭最后说。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区贵港市市长农融:

让富硒产业成为贵港亮丽名片

“贵港市70%以上的土壤基本达到富硒土壤的标准,出产的农产品吸收了土壤中丰富的有机硒。”全国人大代表、广西贵港市市长农融介绍,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贵港市地处粤港澳、北部湾和大西南三大经济圈的交汇点,拥有华南地区内河第一大港口……作为大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门户、珠江-西江经济带上重要节点城市,贵港市具备了发展农产品加工、收储、流通的先天优势。

2016年,贵港市首次提出了“中国硒港”的战略部署,为贵港市发展富硒产业明确了方向。随后,完成了《贵港富硒产业开发规划》修编工作,确定了贵港市富硒产业发展格局。要打造城市的“硒”名片,就要从源头上保证整个产业链的规范化、标准化运作。

农融表示,近年来,贵港市充分利用富硒资源调查成果,大力开发特色优势富硒农产品,积极推行标准化、规模化富硒生产技术,广泛建立示范基地,生产富硒产品,实施富硒认定,打造富硒品牌,“富硒”正切切实实地成为贵港名片。农融说:“贵港要举全市之力,将贵港打造成在广西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中国硒港,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推乡村振兴。”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恩施州州长刘芳震:

建议将硒产业纳入国家重点健康产业

“国家科技投入要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强雾霾治理、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攻关,使科技更好造福人民。”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成为了民生工作的重要抓手。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恩施州州长刘芳震认为:“硒产业是重要的健康产业、朝阳产业。大力发展硒产业,增加硒产品的供给,有利于预防、降低地方病和重大疾病的发生,有利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有利于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

刘芳震介绍,硒是人和动物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防衰老、强免疫、参与激素代谢生物学功能。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如湖北恩施州、陕西安康市等地硒产业已成为当地主导产业或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刘芳震说:“发展硒产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路径,也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题中之意,更是推动产业走出去对接‘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纽带。”

全国人大代表、鑫淼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鞠秀芹:

加大富硒产业新兴地区扶持力度

作为一名70后的全国人大代表鞠秀芹,出生在黑龙江省双鴨山市宝清县朝阳乡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现为鑫淼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从2003年开始创业,她克服学历、技术、阅历、资金、场地、设施欠缺难题,历经多次自然灾害严峻考验,硬是使合作社发展成为宝清县乃至双鸭山市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

鞠秀芹所在的黑龙江地区一直被列为缺硒地区,多年来因为与硒“无缘”,农业及经济发展受到影响。2013年经黑龙江地质调查研究总院勘查,发现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存在两大富硒带,其中主要区域在宝清县和海伦市。她希望国家能够加大诸如宝清县、海伦市等富硒产业新兴地区的支持力度,增加黑龙江功能农业产业比重,发展富硒农业和林业经济,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全国人大代表、向秋蔬菜农民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高向秋:

统一标准推进富硒产业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上提出,促进农林牧渔业和种业创新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我们海伦有珍贵的富硒土壤,完全有条件建设成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但现在富硒产业还处于标准混乱、良莠不齐的初期发展阶段。”全国人大代表高向秋建议,国家应加大对富硒产业管理的力度。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硒能直接导致癌症、肝病、心血管病、糖尿病等40多种疾病,间接导致400多种疾病。2014年,黑龙江省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发现12000平方公里富硒土壤带,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10%左右,其中,海伦市富硒(0.325mg/kg以上)耕地面积为156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34%;海伦富硒大米在‘京东商城售价是普通大米售价的4倍。可以说,富硒产业开发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但至今为止,国家仍未出台富硒农副产品的统一标准。”高向秋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召集富硒产业专家学者及各省相关人员,集中研究制定完善的富硒农副产品标准,为富硒产品提供依据,为富硒产业开发打好基础。

专家尹雪斌:

让富硒成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新锦囊”

在全国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刻,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一个农业新方向再次引发多位两会代表的关注,它就是富硒功能产业。代表们从加强对功能农业扶持、支持富硒农产品基地建设、打造富硒产品品牌、推进富硒功能农产品标准制定等多个层面提出了建议。记者在此专门做了整理,并就相关问题采访了硒领域知名专家,国际硒研究学会秘书长、中国科技大学苏州研究院功能农业重点实验室主任、山西功能农业研究院院长尹雪斌博士。

《中国经济信息》:针对两会热议“富硒功能产业”,请您详细解释什么是富硒功能产业?

尹雪斌:富硒功能产业是以富硒农产品及硒制品生产的相关产业,因为科学家们发现硒对一定人群具有防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所以这一产业是大健康产业的一部分,也是功能农业的重要组成。功能农业是2008年由赵其国院士率先提出,被认为是继高产农业、绿色农业之后的第三个发展阶段,重点满足服务消费者“吃出健康”的更高要求。根据我们的预测:2020年,全球将推出80~100种功能农产品,仅中国产值就将达1000亿元;功能农业在农业中的占比2020年将达到1%,2030年达到10%,2050年达到50%以上。

《中国经济信息》:您如何看待富硒功能产业受到两会代表热议的现象?

尹雪斌:我认为代表们关注硒产业有三大原因。首先,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我国土壤缺硒比较普遍,我国居民平均硒摄入量为36微克/天,低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日60微克,70%左右的人口硒摄入不足。所以,在我国发展富硒功能农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其次,当前,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存在常量营养摄入过剩,微量营养补充不足的现象,微量营养缺失易导致“隐性饥饿”,从而增加多种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功能农业提出科学量化提高农产品的微量营养素,可有效解决我国居民“隐性饥饿”问题,显著提高农产品的“质”,利于做实“好”字文章,对于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重大意义。最重要的是,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央精神,但到底怎么做,办法还是在基层。包括代表们来自地区,不少都是天然富硒区,比如广西贵港、湖北恩施、河南伊川,也有功能农业的代表性省份山西。例如安徽滁州市,2017年引进功能农业产业,建设了我国首个功能农业科技园,要将功能农业培育、发展为滁州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之一、特色产业链之一。这些都是中央精神在基层的鲜活实践。

《中国经济信息》:请您从专家的角度谈一下发展功能农业的建议?

尹雪斌:我国在功能农业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方面均具备先发优势。目前,已逐渐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在山西、广西、河北、宁夏、江苏、安徽、黑龙江等省累计实现百万亩高标准功能农业示范区。我们去年还参与制定出第一个系统的行业标准——《富硒农产品》。这些迹象表明功能农业,包括富硒功能产业发展的一些基础性条件逐渐成熟。这个新方向成功走过了艰难的“导入期”,即将进入“快速发展期”。下一步,除了科研人员、农业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努力外,还需要来自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建议农业部、国家粮食局、科技部等将功能农业列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项目和工程,研究出台配套政策,支持开展体系化创新,并先行示范,积累更多发展的有关经验。让富硒功能产业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锦囊”。

猜你喜欢

贵港市农产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墨韵书香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贵港市志》审查验收会召开
——广西第二轮市县志全面完成审验任务
The Primary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Based on the Psychology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