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贤人谭大孃

2018-04-19文丨

遵义 2018年8期
关键词:王磊福利院社区

文丨 晓 荷

在凤冈,谭国菊可谓知名人士。凤冈县龙泉镇和平路社区总支副书记、凤冈县神农米业的老总,其实,她还有很多特别的身份:行走乡间的医者、福利院老人们眼里的孝顺“女儿”、失足少年的“慈母”、50岁下海的企业家……但私下里,人们还是习惯叫她谭大孃。

2017年初的那些日子,谭大孃早早的叫醒老伴儿,带着药箱,又要给何坝镇水河村的唐文建换药,还不忘嘱托老伴:老黄,记得带一袋50斤装的新米、一桶菜油……

说到唐文建,谭大孃尤为感叹。那是2015年,她下乡走贫困户,听说唐文建生疮瘫痪在床已经16年了,当即说:我专治皮肤病、脓疮一类的病症。走,去看看。

见面的场景让谭大孃震惊:躺在床上的唐文建,头发蓬乱,手脚关节已严重变形,肿胀的双腿感染化脓,有臭味……这个家因治病欠下外债,只能任他瘫痪在床。

原来,唐文建17岁骑自行车被车撞了落下左腿残疾,祸不单行,接着又患上内风湿、痛疯,因医治不及时,最终瘫痪在床,那年他才32岁。

谭大孃一边检查唐文建的病情,一边安慰他说:我有祖传秘方“谭氏一绝”,专治这类病的,只是时间有点长。放心,不收钱!

就这样,谭大孃坚持给唐文建换药,县城至水河距离13公里,一天一换,风雨无阻。半年后,病情好转,改成三天一换……

去年初,谭大孃像往常一样,帮唐文建换好药后,按摩着他的双腿,鼓励道:“文建,站起来试一试哈!”

“大孃……”唐文建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突然“哇”地一声放声大哭。唐文建站起来了,谭大孃眼中盈满了泪……

45年的坚守,这位赤脚医生风雨兼程,用祖传秘方——“谭氏一绝”免费医治皮肤病的贫困患者不下于4.5万人次,从死亡线上拉回了20多人。

医者仁心,除了医人,还医心。

2017年8月的一天,谭大孃电话突然响了,接通后,一个青年的声音传了过来:“喂,妈!”谭大孃莫名其妙,一看,陌生号码,以为对方打错了,正要挂断电话。“喂,谭妈谭妈!我是王磊噻!”

“王磊?崽儿,换电话都不给妈讲啊!”谭大孃清楚,这是她一直关爱的王磊。

记忆拨转到20年前,8岁的王磊和哥哥因父母闹矛盾,父亲离家出走杳无音信,母亲外出务工失去联系,从此,两兄弟和体弱多病的爷爷相依为命,寄住在了亲戚家。

因时常吃不饱饭,两兄弟染上了小偷小摸的不良习气。王磊8岁那年,兄弟俩偷邻居东西被龙泉镇派出所抓了,因案情够不上关押,加上未成年,就找到当时的社区主任谭大孃想办法,没想到她直接去接两兄弟,不忘交待派出所:“以后,这兄弟俩有事,直接找我。” 临别,留下日常联系电话号码。

在谭大孃的关爱下,兄弟俩进派出所的次数渐渐少了,围着谭大孃转的日子相继增多。前几年,王磊决定去广东打工,“谭妈,我想去广东打工。” “要得。把你哥喊起,不要乱来哈!”谭大孃反复嘱咐。

在外面,俩兄弟找到了工作,各自每月有几千块工资。这次打电话专门致谢“谭妈,感谢你,我在广东找了份工作,立住脚喽!你放心,我不会犯事了。”

为什么说谭大孃又是福利院的大龄女儿呢,因为这里面饱含她的终身隐痛。那是1989年的新春,父亲不幸病故,老家带信叫她回去守孝,而她为完成组织交办的重要任务没回。

2017年4月,社区福利院王万贤老人90岁的生日,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度过,王奶奶戴着生日皇冠,笑的像个孩子,她骄傲的告诉我那是她“女儿”给她办的“满十酒”。王奶奶口中的“女儿”就是谭大孃。她都不记得谭大孃已经陪她过了多少个生日了。

社区福利院,时常会看到一群头发花白的老人端坐在院里,满手褶皱的谭大孃拿着梳子替她们梳着白发,说说笑笑,其乐融融。

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也有悲欢离合。2002年6月,福利院曹大发老人去世,谭大孃连夜赶做了一双寿鞋,像平常一样,将鞋子小心翼翼的穿在了曹老的脚上……殊不知,收入不多的谭大孃,为安葬老人,一连7次找个别单位、企业、个人“化缘”,妥妥当当的将先后去世的7位老人安葬了……

53岁,儿大女成人,抱儿孙的谭大孃居然“下海”了。

2005年,凤冈精米加工厂因宣告倒闭,无人敢承包,机器闲置生锈,所有的职工下岗,无处就业。部分熟悉谭大孃的下岗职工,找到了当时正担任和平路社区主任的她,希望帮忙在县城找个工作,只要不饿肚子就行。

谭大孃心里那个急呀!“找个临时工作不难,但不是长久之计,要帮就得帮实在,唉,咋办,咋办呢……”

“办厂”说干就干,向亲戚朋友借,找银行贷款,倾其所有,共筹集资金200多万元,盘下了这家工厂。

开始几年,因不懂经营,销路一直打不开,但她坚持水稻种植环节不施放肥料、不打农药,加工生产保证无公害、放心优质锌硒品质,渐渐地,销路打开了。正是靠着这份信誉,她研发的凤欣牌水晶米、白玛瑙精品米、锌硒米、琊川贡米、御凤米等二十多个品种俏销县内外市场。

而今谭大孃把一个负载累累的破厂,盘大到产值达1.5亿的企业,解决了200多人的就业。另外,全程监控的5000亩有机稻和3万亩优质稻,是全县1万多农户脱贫致富的关键。

致富不忘回报社会,近几年来,不计粮、油等其它物资,公司和谭大孃个人扶贫帮困及公益事业捐资就达60多万元。

谭大孃,一个眼里揉不得沙子,见不得人贫困,见不得病痛的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党员的宗旨,仍继续书写她的传奇人生。

猜你喜欢

王磊福利院社区
Structure of continuous matrix product operator for transverse field Ising model: An analytic and numerical study
社区大作战
福利院的孩子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Carriage to eternity: image of death in Dickinson and Donne
BABY,COME BACK
不再被“圆”困住
“根本停不下来”
顾秀莲与北京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共度“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