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仿生物电刺激技术对预防产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2018-04-18刘惠贤王莉辉余咏宜

江西医药 2018年3期
关键词:孕次生物电尿潴留

刘惠贤,王莉辉,余咏宜

(深圳市罗湖医院集团罗湖区妇幼保健院,深圳 518003)

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6-8h不能自行排尿或排尿不畅致尿液不能排净,残余尿>100ml。[1]产后尿潴留指分娩过程中,子宫压迫膀胱和盆腔神经丛,引起膀胱肌麻痹,从而造成的病症[1]。产后尿潴留不仅会影响子宫收缩,还可能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从而造成产后泌尿系统感染、肾盂肾炎,严重者,还可能导致膀胱局部坏死。以往治疗产后尿潴留的方法有针灸、药物治疗、留置导尿管、使用开塞露等,但以上方法的治疗效果均不理想。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理想方法需尽快恢复产妇的膀胱功能[2]。为探讨仿生物电刺激技术对预防产后尿潴留的疗效,现对我院180例产妇进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经阴道分娩的180例产妇,其中,会阴完整33例,会阴侧切56例,产钳23例,无痛分娩58例,软产道裂伤10例,排除各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以不同治疗方案为分组依据。试验组1:60例患者,23-35岁,平均年龄(29.0±2.5)岁;实际孕次 1-2 次,平均孕次(1.5±0.5);实际孕周 38-40 周,平均孕周(39.0±1.0)周。 试验组 2:60 例患者,22-35 岁,平均年龄(28.5±2.3)岁;实际孕次 1-3 次,平均孕次(2.0±0.5);实际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5±1.0)周。对照组60例患者,23-37 岁,平均年龄(28.6±2.6)岁;实际孕次1-2 次,平均孕次(1.8±0.8);实际孕周 38-42 周,平均孕周(39.5±1.0)周。经统计学对比,3组患者临床资料相仿(P>0.05),有对比研究价值。见表1。

1.2方法

1.2.1实验组分别在产后2-4h(1组)、4h后(2组)产妇采用仿生物电刺激技术治疗,所用仪器为法国PHFNIXUSB 4仿生物电刺激治疗仪。将选择两组电极片放于产妇膀胱区以及骶尾部上,设置电刺激参数:35HZ/200US以及1-4Hz/230-270us。电刺激时间为30min/次,。根据产妇情况适当调整电流强度,最大电流值不得高于60mA。治疗完毕结合物理治疗:腹部热水袋或者热盐,随后叮嘱患者排尿。

1.2.2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干预:心里干预、下腹部热敷、诱导排尿、饮食调理等。通过B超测残余尿,判断治疗效果。若残余尿<50ml,提示膀胱充分排空,若残余尿>200ml,提示膀胱内尿液排空不充分。

1.3观察指标⑴记录尿潴留发生率、膀胱残余尿量、以及产褥期发生排尿困难率和尿路感染情况。⑵根据膀胱恢复情况观察疗效[2]:①无效:患者仍不能自行排尿,膀胱高度膨胀,需靠导尿或其他方法排尿,②有效:病人能自动排尿,但排尿功能不稳定,排尿次数多,膀胱内残余尿30-60ml,③显效:病人能自动排尿,但排尿功能不稳定,排尿次数正常,膀胱内残余尿10-30ml。⑶排尿困难标准[2]:指膀胱内尿液排出障碍、发生排尿费力,排尿延迟,可表现尿流变细、尿线不畅、排尿无力、甚至间歇中断或尿终滴沥等不同症状,重者需要增加腹压方能排尿。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0的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计数资料(%)经χ2检验,以均数±标准误差(x±s)描述计量资料,比较经 t检验,P<0.05时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3组临床指标比较实验1组、2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χ2=6.507、6.019,P<0.05);实验1组、2组排尿困难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χ2=6.019、5.718,P<0.05);实验 1组、2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χ2=4.012、4.311,P<0.05);实验 1 组、2 组残余尿量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t=9.627、3.590,P<0.05)。 见表 1。

2.2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疗效比较实验1组总有效率为100.0%,试验2组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在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实验1组、2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 (χ2=6.337、5.915,P<0.05)。

表1 3组临床指标比较

表2 实验组以及对照组疗效比较

3 讨论

逼尿肌由平滑肌纤维构成,逼尿肌收缩可促使膀胱内压升高,从而压迫尿液,使尿液由尿道排出。逼尿肌对外部刺激较为敏感,但刺激后肌肉的收缩速率较慢,外形呈球状体。逼尿肌可分为3层,内外层是纵行肌,会产生纵向收缩力;中层肌为环形肌,可产生横向收缩力。当逼尿肌开始收缩时,横纵收缩力一起向膀胱施压,从而利于尿液排出[6]。另外,纵向收缩力会牵拉膀胱底盘的括约肌,继而产生斜上方和外上方的牵拉作用,促使括约肌开放,促进排尿。仿生物电刺激技术结合了膀胱电生理学和病理学理论,基于膀胱平滑肌对刺激敏感、紧张性、慢收缩性的特点,采用微电脑模拟生物电波,电极片由皮肤导入直达膀胱,全方位的刺激膀胱比的逼尿肌,从而使其规律收缩,从而让逼尿肌恢复生理收缩能力,从而促进患者排尿[7]。研究指出[8],低频电流能够刺激膀胱局部区域,促使膀胱肌肉出现节律性的运动,从而使膀胱肌麻痹得到缓解,使其血液循环情况得到改善,减轻水肿,使膀胱收缩功能得以恢复,帮助产妇恢复正常的排尿功能[]。仿生物电刺激还能改善产妇的盆底肌力,解除疲劳,使肌痉挛得到改善,缓解疼痛,调节下尿路功能异常情况。

本研究结果提示,实验1组与试验2组患者的潴留发生率,在统计学对比方面并无明显差异,说明两组无论哪种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尿潴留的影响不大。但本结果可见实验1组、2组的尿潴留发生率要明显少于对照组。原因是仿生物电刺激技术可刺激骶部神经和膀胱的支配神经,使其兴奋性显著提高,从而激活受压后功能暂停的神经细胞,使其神经细胞得到恢复,最终达到增强平滑肌收缩力的作用,从而解除产妇尿道括约肌痉挛,防止尿潴留发生[9]。本研究结果还提示,试验组的残余尿量以及产褥期出现排尿困难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未发生尿路感染。说明通过仿生物电刺激技术能够防止尿潴留发生,并且能降低产褥期排尿困难以及泌尿系统感染风险。

综上所述,仿生物电刺激技术是预防产后尿潴留的有效方法,有操作简单,无创,安全性高的优点,产妇易于接受,充分实现了科学性、人性化理念,可在临床推广。

[1]张艳霞,郝丽君,姚淑贞.妇产科临床实践中尿潴留的处理[J].江西中医药,2005,40(6):25-26.

[2]罗琼秀,李香秀.新斯的明肌内注射配合超短波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J].江西医药,2014,49(9):947-948.

[3]陈松宁,余刚,陶勇,等.尿道中段悬吊术联合盆底仿生物电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近期疗效 [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6,39(3):256-259.

[4]刘小玲,薛丽,王菩禄,等.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产后尿潴留 30 例[J].西部中医药,2016,29(2):124-125.

[5]陈霞,黄旭莹,何丽铿,等.应用康复综合治疗仪脉冲电刺激穴位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 [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7):114-115.

[6]杨柳,陈贻莲.低频电刺激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J].右江医学,2016,44(5):603-604.

[7]樊连城,黄翼然,周立新,等.膀胱内电刺激疗法在下尿路功能障碍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6(7):1102-1104.

[8]郭丽娜,王秀艳,张洁.妇科术后康复中应用仿生物电技术对恶心、呕吐和疼痛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16):2474-2477.

[9]包峰峰,袁爱娟.针刺治疗产后尿潴留26例[J].江西中医药,2010,41(8):55-55.

猜你喜欢

孕次生物电尿潴留
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的传统与生物电沉积联用技术研究
针灸治疗产后尿潴留的研究进展
社区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母婴结局的影响
活立木生物电智能移动终端查询系统的设计
妇科门诊对宫颈疾病的防治措施及效果分析
研究导致中央型前置胎盘剖宫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生物电刺激治疗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肌力减退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