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凉山春天的故事

2018-04-18南永生王明辉孟德成

中国火炬 2018年4期
关键词:彝族关工委总书记

本刊记者 南永生 王明辉 孟德成

2018年,又是一个春天。

2月11日,正在四川省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大凉山,来到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和解放乡火普村,走进彝族贫困群众家中,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精准脱贫之策。据有关媒体报道,总书记沿着崎岖的山路,一一走访贫困户并与村民代表、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座谈交流,结合当地特点给村民支招致富路。望着眼前峰峦叠嶂的大凉山,总书记深情地说,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大凉山打响脱贫攻坚的决战吹响了号角,也为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明了方向。

3月的凉山,山青水绿,芳草连天,油菜花黄。14日,《中国火炬》凉山行报道组跟随着总书记的脚印,在深情的大山中,与淳朴善良的彝族群众一起,重温总书记视察时的场景,感受总书记的嘱托,倾听五老讲述大山里的关爱故事。一路走来,凉山不“凉”,春意盎然,每到一处都能感到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精准扶贫、不掉一村、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不负党的关怀,铭记总书记的指示”“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等振奋人心的励志标语,无论是在县城乡镇,还是在偏远的山村,随处可见。从西昌到昭觉,从会东到会理,在整个凉山彝族自治州,到处都是热气腾腾的景象。生活在这里的500多万各族群众,从未像现在这样意气风发,斗志昂扬。正如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没有拔不掉的穷根,没有移不走的穷山。”本刊记者深感,大凉山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展开了新时代的新画卷。

昭觉:最难忘怀那一天

2月11日,是大凉山最难忘的一天,也是凉山500多万各族群众最为激动的一天。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沿着坡急沟深的盘山公路,往返4个多小时,深入大凉山腹地,看望贫困群众。

地处四川西南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生活着200多万彝族同胞,其中多数仍保持着千百年来的耕牧传统。由于自然条件差和发展相对不足,这里是全国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之一,17个县市中11个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那篇被网友称为“最悲伤的作文”《泪》,作者就是这里的一位彝族小姑娘。

大凉山,一直被总书记惦记在心。时至今日,说起总书记来访时的情景,当地彝族乡亲还沉浸在喜悦之中。

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坐落在海拔2550多米的山坡上。沿着崎岖不平的小路,还显原始落后的泥棚茅屋,就散落在小路两侧。“总书记就是沿着这条小路,步行来到贫困村民家中的。”三岔河乡党委书记宋仕伟边走边兴奋地向本刊记者介绍当时的情景,总书记的一言一行,甚至连说话时的神态,都深深地印刻在他的脑海中。总书记站在哪块石板上说了什么话,坐在哪个板凳上和彝族群众交谈,宋仕伟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在贫困户吉好也求的家中,女主人和她的女儿正在家中。略显昏暗的泥棚屋内,只有两张床,床的上方,用蓝色的塑料编织袋棚成蚊帐一样的帘子。火塘边的墙壁上,挂着总书记和她全家的合影照片。宋仕伟回忆说:“总书记非常细致,一进屋,先用手压了压床,看床结不结实;随后,又掀起被褥,看薄不薄。”接着,宋仕伟指了指屋内一块略微平整的地面说:“这就是总书记跟他们全家合影的地方,是总书记主动提出跟他们合影,还说要把照片送到他们家中。”

在相距吉好也求家近百米的山梁上,是贫困老人吉木子洛的家。站在这里,群山环抱,邛海蔚蓝,天高地阔,心潮澎湃。这是总书记走访的第二户人家,也是总书记驻足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未来蓝图的地方。满脸皱纹的吉木子洛老人,用彝语给本刊记者讲述了当时的情景和她的心情。她说,当时我就给总书记说,“平时只在电视里见过,真没有想到今天能亲眼见到您啊!”总书记和蔼可亲地说:“我一直牵挂着彝族群众,看着你们一天天的好起来,很高兴,希望孩子们都能过上幸福生活。”总书记临走时,老人用彝语说:“您这么忙这么远还来看我们,您可不是我一个人的主席,是全国人民的主席啊,要保重身体。”老人朴素真情的话语,说出了彝族群众的心声,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总书记说:“来,我们照张相吧。”于是,站在老人的院子里,大家纷纷围在总书记身边,留下珍贵的纪念。

站在老人屋前的山梁上,当总书记听到村里将利用产业扶持周转金购买西门塔尔牛、能繁殖的母猪和鸡,帮助贫困户发展养殖业时,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离三河镇三岔河村20多公里外,是解放乡火普村,这是总书记在昭觉视察的第二个地方。一到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不负党的关怀,铭记总书记指示, 用勤劳双手建设幸福新火普”的大幅标语。村里有沥青公路与省道相连,在山腰山顶间是错落有致的民居,家家户户都是白墙灰瓦,映衬在蓝天白云下,非常漂亮。这是一个已经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的彝家新寨。这里平均海拔2700米,共有172户706人,全部为彝族。2016年11月,全村从1公里多外的老村,搬到了现在的新村。

当时给总书记汇报情况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关工小组组长马天,说起那一天的经过还是激动不已。他说,总书记来到村民吉地尔子家中,看到房间里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厨房,还看上了电视,用上了手机,他很高兴。吉地尔子家在火普村的高处,总书记就站在院子里,望着一栋栋灰瓦白墙的新居和层层梯田。在不远处的田野里,有村民新建的牛棚,还有白色和黑色的大棚。马天说:“我用了7分钟的时间,给总书记介绍了村里的情况。”当总书记听到远处的白色大棚里,试种了1.7亩的高山错季草莓;黑色的大棚里,试种了5.1亩的羊肚菌;牛棚里,是156头新引进的西门塔尔牛后,总书记说,你们的新产业发展起来了,是个很好的事情。我很感动,你们脱贫有希望了。

在吉地尔子家院子外的路口,火普村党支部书记吉色次哈告诉本刊记者:“就是在这里,我为总书记披上了白色的查尔瓦(一种彝族传统服饰)。总书记当时微笑着说:‘这个礼物很珍贵’。”总书记披上查尔瓦,同乡亲们道别,现场顿时沸腾了。村民们一遍又一遍唱起了彝族民歌《留客歌》,“满山花儿在等待,美酒飘香在等待,要是不走不行了,明年今日早早来……”悦耳动听的歌声,传递着彝族人民发自内心的感受。

如今,总书记到过的三河村、火普村,火遍全国,一下来了很多慕名前往的外地游客。为总书记唱歌的小女孩吉好有果,成了村里的“小明星”,每当有客人来访,都会表演唱歌。与此同时,受总书记的激励,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更强了。宋仕伟说,现在,大凉山深处的山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彝族老乡脸上的微笑多了,彝族娃娃不再羞怯,变得活泼开朗了。”

西昌:一个春天栖息的地方

西昌市是凉山州首府,属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素有小“春城”之称。这里因航天而名,因邛海而美,因五老而暖。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说起关心下一代的事,市关工委的五老一个个打开了话匣子,大家最有成就感的是,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基金会,为贫困儿童开展“暖冬行动”。

提起“暖冬行动”,75岁的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史在德动情地说:“一次在山村学校宣讲时,我们到学生宿舍去看,有的娃娃床上棉被十分单薄,个别娃娃还垫的是草席。这么冷的天气,娃娃们晚上怎么睡?这让我们很心疼,戳到我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于是,关工委的老同志们萌生了开展“暖冬行动”的想法,给山里娃娃送棉被。可是,关工委一时没有那么多的钱,怎么办?这就成立了关心下一代基金会,老同志们每人捐款都在千元以上。但这只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燃眉之急。市委老干局副局长、关工委副秘书长曾雄说:“我们借助腾讯互联网平台及微信朋友圈,开展助学、助困、助孤‘10元·微爱’活动,将点点‘微爱’汇聚成爱的海洋。”

在市委书记李俊和市委组织部部长、市关工委主任陈路的带动下,“10元•微爱”募捐行动,不到半年就筹集了120余万元,保障了关爱活动的顺利开展。“每个人心中都有善良的因子,我们希望自己孩子健康成长,也不愿看到别人的孩子身处困境。我们向社会各界爱心人士郑重倡议:每人自愿捐出10元,成为一名光荣的‘微爱志愿者’。用我们的点滴善举,关爱我们身边那些急需帮助的孩子。”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基金会秘书长李福这样说。

有了社会各界的赞助和捐助,基金会联系到学校,先解决在校娃娃们睡觉冷的困难。这样,“暖冬行动”开始了。从2014年以来,市关工委为山区的贫困孩子们送去了上千套“五件套”床上用品。基金会出资7万余元,为全市450多名孤儿及特困儿童专门定制中秋节日礼物。出资14万余元,持续开展“扶苗工程”,资助50名高中贫困学生完成学业。还在有关慈善机构的定向资助下,举办了“爱我西昌,快乐童年”暑期孤贫儿童夏令营,组织43名贫困学生到北京参加航天科技夏令营,使孩子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微爱”不“微”,这里的故事很温暖。用凉山州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中由的话说,就是“一样的蓝天下,一样温暖的家。”

在凉山州还有一个故事不能不说,这就是山正元放映队,用电影为大山里的彝族娃娃打开眼界。

山正元,是一名有着40多年的电影译配放映经历的彝族老党员。2001年退休时,他用自己的退休金作费用,申办了“山正元放映队”,义务为凉山贫困村放电影。十几年过去了,放映队活跃在凉山州的大小村寨,为彝族孩子打开了看世界的窗口。说起山正元创办电影队的初衷,还有这样一段故事。1964年,山正元和他的伙伴们承担《雷锋》电影的彝语配音,电影播出后,在整个凉山地区引起强烈的反响。山正元也在配音的过程中,被雷锋精神深深地感染。山正元说,“我们不敢说一两场电影能对孩子的价值观和未来产生多大的影响,但对我们所去的最偏远贫困农村的孩子而言,电影是他们能集中在一起享受到的最好的文化生活。”

如今的山正元因为年龄大了,不能到山里去放电影,但他的电影队,早已后继有人。现在的电影放映队队长段学军说:“多年来,放映队所经历的困难太多了,但只要能给那些贫困山区的老乡和孩子们带去精神食粮,这些困难都无所谓。”

会东:留守儿童不孤单

会东县位于凉山州的最南端,隔着一条奔腾的金沙江,与云南省的巧家县相望。一走进会东这片温暖的土地,顿感山川有韵,流水含情。在鲹鱼河镇中心校美丽的校园内,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一股浓浓的“书香”弥漫在校园。校园广播里,正在朗读孩子们的散文作品。还有的学生们聚在一起,朗诵自己写的以“我爱家乡”为主题的诗。鲹鱼河镇中心校校长、关工委主任刘金莲告诉本刊记者,前不久,组织学校师生参加了会东县文联组织的“美丽会东”征文活动,很多师生满怀激情,我笔抒我心,我心诉我情。现在,我们用“我声读我文”的方式,每天由一位老师,一位同学诵读自己写的征文。

最让本刊记者感动的是,学校针对留守儿童比较多的特点,专门腾出教室,安排值班老师,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在放学后让留守孩子们到这里来看书、写作业、下棋等。每天都有老师在这里值班,管理陪伴孩子们,为他们答疑解惑,辅导作业,对一些孩子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感受到一点关心和温暖。特别是学校在这里还开通“爱心视频”,让学生和远方的爸爸妈妈视频通话。本刊记者到这里时已是下午4点多钟,20多个小朋友正在热闹地玩耍着。还有几个小朋友,正通过微信视频,和远方的亲人说话。值班的女老师,拿出一本本的资料,告诉我们这里的管理制度和孩子们的可喜变化。

一直都说,留守孩子比较封闭、害羞、孤僻。但是在这里,本刊记者见到的孩子们都很活泼,他们主动微笑敬礼,还在本刊记者身边跑来跑去,一点都不惧怕陌生人。刘校长说,现在,学校开展了各种课外活动,各班老师积极动员和鼓励留守儿童参加,让他们在集体中展示自己的才艺,锻炼自己的能力。他们说:“虽然远离了父母,但是在这里玩得好快乐。”

精准脱贫是会东全面小康最大的民生。刘校长认为,教育是搞好扶志与扶智的关键,只有对留守儿童付出更多的关爱,他们才能真正走出贫困。学校对留守儿童做到了“心有人爱、身有人护、学有人教、难有人帮”,让他们“留守而不孤独”。

会理:布拖女娃有春天

会理县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素有“川滇锁钥”之美誉。1935年5月,红军渡过金沙江后,进入会理县城附近, 中央政治局在这里举行了扩大会议,史称会理会议。今天的会理城,充满现代都市气息,是凉山州经济比较发达的地方。吸引本刊记者来到这里的,是州关工委介绍的一个关于“布拖女子班”的故事。

在会理,为什么又说到布拖呢?让我们先来对布拖有一个了解。布拖县位于凉山州东南部大凉山区,是一个彝族聚居的高寒山区半农半牧县,是彝族火把节的发源地。这里的地貌,可概括为:“三个坝子四片坡,两条江河绕县过,九分高山一分沟,立体气候灾害多”。因此,这里又被视为中国最穷的地方,也有人说这是中国最掉队的处所。

再让我们讲讲“布拖女子班”的由来。

布拖县是彝族阿都文化保留最原始、最完整的彝族聚居区。时至今日,如何避免教育“着凉”,仍是这片大山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彝家村落分散,山高坡陡,教育十分落后,导致大量适龄儿童失学,甚至外出打工。尤其是对女孩而言,失学辍学更是严重。近年来,在政府和各界爱心人士的努力下,这一情况正在改善。越来越多的公益活动走进大山,部分村子盖起了学校,迎来了老师,也响起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还有的是由政府出面组织,公益组织赞助,在异地条件较好的地方委托办学。“布拖女子班”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办起来的,至今已办了8年。

8年来,会理县财政每年拿出150万元,并在一家公益机构的持续赞助下,在会理县实验中学开办“布拖女子班”。每年在布拖县农村户籍的彝族女孩中,经考试选取50名到这里来读书,从初中到高中。对这些考进会理实验中学的彝族女孩而言,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变化。在这里,她们学会了欣赏自己,也学会了用奋斗来实现梦想。

眉清目秀的吉尔么惹各,出生在布拖县交际河罗家坪乡,她笑着对本刊记者说:“在我家乡,像我这个年龄的女孩子,不少已经结婚生子,我有的小学同学都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这个17岁的高二女孩,笑容灿烂,性格阳光,她的理想是到北京上大学。

布拖女子班的存在,改变了“吉尔么惹各们”的命运。

对彝族的女孩子而言,接受教育远比男孩子要困难得多。与惹各同班的叶布莫小兰,是布拖县地洛乡柳口村唯一读到高中的女生。“我读初中的时候,村里就有老奶奶给我父母说,女孩子是要嫁出去的,应该供儿子读书。”小兰说,“村里的人都说,一个女孩子,读书只要学点算术,在卖猪卖羊时能算钱也就够了。”“可现在我知道了,世界很大。而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奋斗,去到外面的世界,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为了让这些远道而来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会理县实验中学为布拖女子班提供了学校最好的教学资源,抽调骨干教师,组成强有力的教师团队为学生授课。会理县实验中学的校长刘远霞告诉本刊记者,每一届布拖女子班的孩子,都非常珍惜在这里读书的机会。这些原本懵懂的小女生,来到这里之后,不仅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也在老师和爱心人士的教导下,懂得了如何做人和感恩。

与其他班级的同学不同,布拖女子班的学生只有每年寒暑假才能回家,其他大小假日都在学校度过。为照顾好学生,布拖县交际河中学派出“生活管理妈妈”,对孩子们进行24小时的陪护管理。在课余和月假时间,老师们会带着女子班的学生到学校操场做游戏,到广场游玩、郊外踏青、河畔观景,到烈士陵园扫墓。在节日和各种纪念日,班里还会开展征文、演讲、绘画、歌咏、舞蹈等活动。不少女子班的同学,都把班级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

“他们一点点地改变着我们。我也想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14岁的曲木么此牛希望以后如果有能力,能“帮助像我一样的孩子,去改变我所成长的地方。”

德昌:他为扶贫献余晖

很难相信,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在唱《青藏高原》时,还能把最后的高音飙上去,而且“飙”得有滋有味。他是德昌县关工委的常务副主任陈德熙,一位高级畜牧师,从事了一辈子畜牧工作。退休后,他担任了五老志愿者科技组组长。

在县城郊区一个现代化的农家个体养殖场里,陈老拉着本刊记者的手,边走边讲。这是一个年出栏千余头猪的养殖场,从喂养到出栏,全部实现自动化。猪舍里,大猪小猪都在“哼哼”着抢食吃,抢水喝。食槽和地下,都被冲洗得很干净。特别是利用猪粪发展沼气,免费供周边几十户人家烧水做饭。沼液又用于林果灌溉,林下养鸡养鸭,形成循环经济发展链。说起这些,陈老的脸上挂满笑容,如数家珍。

这户人家的主人是锦川镇金沙村的刁尚忠、王朝兰夫妇。十几年前,他们养的猪得病了,找县畜牧局求助时,认识了已退休的陈德熙。这些年来,陈德熙带着关工委科技组的老同志,多次上门帮助他们,还积极联系县畜牧局和乡党委、政府等有关部门,多方筹款,帮这对年轻夫妇建起了标准化养殖场。在陈老的精心指导下,实施完善了养殖制度、饲料加工、自繁种猪、消毒防病等行之有效的措施,走上了致富路。刁尚忠话语不多,但说起陈老的帮助,他连连说:“多亏了他啊,要不是他,我们现在还不知道咋样呢。”

这就是一位关工老人的情怀,他利用多年从事畜牧工作的经验知识优势,培养了许多年轻的猪、羊、鸡养殖专业户,使他们在升学无路、就业无门、苦无技术的困境中,找到了创业致富的途径。

雷波:一朵绽放的索玛花

雷波县是凉山州的东大门,近年来更被誉名为“中国优质脐橙第一县”。现在我们要说的,是一位“最美山村女教师”,彝族姑娘马剑霞。

她的故事,要从2003年说起。那一年,马剑霞从四川省彝文学校毕业,通过教师招聘考试,被录取为大坪子乡中心校小学教师。这里地处大山深处,是全县唯一不通公路的乡。地形地势特别险要,山高坡陡,十分危险。“学校建在海拔2000多米、坡度达70多度的高山上。2003年夏天的那一天,我手脚并用,连爬带走,第一次踏上这条通往学校的山路,用了近4个小时,那年我18岁。”由于大坪子乡生活条件太艰苦,有的人在这里工作两三年就走了,但马剑霞一干就是近10年。在她心中,孩子们离不开她,大山里的孩子不能没有老师。

2010年7月,一篇名为《凉山“最美”山村女教师》的帖子走红网络。

2010年12月,中央电视台栏目组来到雷波县大坪子乡中心校,关注“凉山最美山村女教师”的故事。

正是这段教师经历,马剑霞成了“最美乡村女教师”,还当上了党的十八大代表。

28岁那一年,马剑霞的人生角色发生了转换,从乡村教师,变为县关工委办公室主任。变的是工作的形式,没变的是工作的内容和“我心所向”。她这样理解新的工作:“从为孩子们上好每一堂课,拓展到要关心全县的青少年健康成长上。”

一到西昌市,州关工委的同志,就把马剑霞从200多公里外的雷波请来,和本刊记者一起座谈。已经做了近5年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马剑霞,仍然青春靓丽,纯朴幽默。她告诉我们,她有两个心愿,一个是自己的,一个是父母的。自己的心愿是,把大坪子乡中心校的路修通,让山里的孩子们上学不再那么辛苦。父母的心愿是,让女儿赶快嫁人。

如今,马剑霞的心愿实现了。可是父母的心愿,还没有实现。凉山州关工委的同志们说,小马来到关工委,又变成了最美关工人。她给老同志们带来了青春的活力,也给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爱工作带来新的想法。怎么为6万多名彝族青少年服好务,一直是五老和马剑霞牵挂在心的事。她和五老常到山村里去,给彝族青少年讲革命故事,传播文明生活习惯。和五老一起担当起留守儿童的“家长”,并经常到监狱和少管所,去看望那些一时失足的青少年。做了很多好事,也经历很多难忘的事。一天中午,她和几个好友在一家餐馆吃饭,服务员送过来一个水果拼盘,说是一个男孩点名要送给“马老师”。原来是一个叫马尔天的彝族男孩,因缺失父母关爱出现了心理问题。马剑霞得知后,常来看他开导他,给他讲了很多道理。马尔天哭了,说他从记事起,就很少有人这样关心过他,并答应要好好改变自己。通过马尔天的经历,马剑霞意识到关爱这些孩子们是多么有意义的事啊。同时,这些转变了的孩子们,是多么可爱。

走进新时代,春风又绿大凉山。临别西昌,总有一种感动在心头。衷心祝愿幅员6万余平方公里的大凉山,早日摆脱贫困,走入小康。感谢这里的五老,为大山里的孩子们送上的那份温暖和关爱。

在这条险峻的山道上,马剑霞走了近10年

索玛花

是杜鹃花的彝语名,又名映山红,彝语称杜鹃花为“索玛”,即迎客之花,是我国三大天然名花之一,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花色洁白中透着粉红,被称为“高山玫瑰”。

猜你喜欢

彝族关工委总书记
彝族美神故里 生态山水画廊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省五指山市考察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等三则
时局图
“荷国”走出的彝族列车长
彝族传统服饰与现代创新设计
赤水市召开企业关工委2018年总结表彰会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绥阳县关工委召开“评先”评审会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