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废旧工业厂区改造再利用的探讨

2018-04-17冯向远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8年28期
关键词:钢厂大华厂区

冯向远

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陕西 西安 710000

正文: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然而,随着以资源要素投入受资源禀赋约束和不可持续为特征的粗放式发展模式的制约,产业转型和集约化发展模式势在必行[]。以第三产业和高端制造业为特征的新型工业模式正在取代传统制造业,大量的工业工厂被闲置和废弃。它占据了城市发展边界的宝贵空间资源,制约了城市的均衡发展。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结构正在迅速调整,废旧工业厂区如何处置的问题亟待解决。

然而,由于废旧工业厂区的改造与再利用问题一直处于多学科研究的边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目前并没有形成系统理论,缺乏对实践的指导。一些成功的案例只是被简单的复制,由于对具体地区缺乏考察,导致空间及环境资源被白白浪费,从而导致项目的失败。同时,虽然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理论正在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但“大拆大建”的城市更新模式仍以不同程度存在于现代社会的城市更新中。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大量具有可再利用价值的废弃工厂变成了废墟,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环境污染,还对历史文脉、城市肌理和文化记忆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这种做法越来越多的受到了人们的批评和质疑。这些问题要求我们加快对废弃工业厂区改造和再利用的研究,为工程实践和科学决策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

本文从中国工业改革以来废弃工业建筑遗留问题出发,从规划着手,关注废弃工业建筑造成的资源浪费,着眼于废弃工业建筑改造方案和可行性,分析旧工业的何去何从,促进西安市历史名城内涵的保留和积淀。此外,本文从已完成的工业建筑改造案例分析,结合西安市自身发展特点及相关政策,力求探索适合于现如今城市发展的工业建筑改造规划。

二、政府、市场主体、社会群体对废旧工业厂区改造再利用的协作模式

废旧工业厂区改造再利用的最终目标是发展经济、提升环境和实现社会公平在改造范围内的协调,这就要求改造方案要考虑各个社会群体的利益。在一半的废旧工业厂区改造中,参与者包括政府、市场主体和社会群体。废旧工业厂区的改造实际上是一个利益调整并重新分配的过程,改造过程中各方的在参与度、角色和实施路径的上的选择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改造项目对最终目标的要求。根据活动中参与决策程度、实施过程中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又可分为主导者、实施者与参与者。其中以城市生态补偿、景观提升为目标的改造活动,多以城市政府为主导者。以商业开发经济为目标时,市场主体及社会群体的参与度更高一些。

三、不同模式下的废旧工业厂区改造

3.1 以保护利用为主的改造

3.1.1 陕西钢铁厂改造

陕西钢铁厂(以下简称陕钢厂)于1999年元月宣告停产。2002年,陕钢厂进行破产拍卖。同年10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科教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安建大科教产业公司)成功以2.3亿收购陕钢厂资产,分三大块在原陕钢厂的土地上展开了恢复发展的改造和再利用建设工作,对陕钢厂老厂房进行包括学校化改造、创意园区式处理、房地产开发三种方式的再生利用。 2006年西安市政府颁布《西安市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实施二环企业搬迁改造的政策方针,要求到2010年,西安市实现城墙内无工业企业,二环内以及二环沿线无高能耗、高污染、不符合城市规划及安全生产的工业企业。陕钢厂的改造,符合规划要求和周边商业需求。

3.1.1.1 设计创意产业园改造

西安建大科教产业公司收购陕钢厂初期,考虑到对土地、厂房、设备及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在产业园东北方向保留了面积约50亩的厂区继续生产。随着时间发展,考虑到相对封闭的空间不利于其他业态发展等因素, 2012年,在新城区政府的牵头下西安建大华清科教产业集团(2010年5月19日,原西安建大科教产业公司更名为西安建大华清科教产业集团)与西安世界之窗产业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将其改造为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其依托“工业遗存”,以“设计创意”为主题,改造后总建筑面积约4万㎡。整体规划为四大版块:“创意展示交流中心”、“loft创意生态办公”、“创意街区”以及“大学生创业中心”。

3.1.1.2 学校化改造和房地产开发再利用

按照拍卖政策中的规定,西安建大科教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启动了对剩余土地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一是根据规划,将缺乏保护与利用价值的厂房拆除,开发为“华清学府城”。华清学府城总占地面积为586亩,总规划建筑面积达1354670㎡。项目共59栋楼,其中商业3栋,高层小高层14栋。二是华清学院教学园区在合理利用陕钢厂原有旧工业建筑资源的基础上,对原有建筑物翻新,凸显了旧厂房由兴盛至破败、由衰亡到重生的历史演变,体现出了对人文、历史、环境的深刻反思,营造了浓郁的产业文化氛围[]。最大限度发挥了老厂区价值,最大程度延续了西安历史名城的内涵,确保了城市规划和发展的严肃性。整个教学园区占地面积约四百余亩,由教学楼、学生宿舍、体育场、大学生活动中心、学生食堂、风雨操场、图书馆、健身房、报告厅、洗浴中心、校医院等十余栋单体建筑组成,其中保护与利用项目主要包括一、二号教学楼工程、风雨操场工程、大学生活动中心等,见表3-1所示。

表3-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重点项目概况表(来源:作者整理)

3.1.2 长安大华纺织厂改造(“大华·1935”)

长安大华纺织厂在纺织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于2008年10月政策性破产,2011年1月其全部资产和1147名待岗职工整体划转移交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所属西安曲江大明宫集团。该项目目前规划为两期开发,一期即为建成的融合时尚、美食、文化休闲、购物旅游等综合消费业态的商业文化区,二期拟将原厂职工的住宅区开发建设为房地产住宅项目。经过“保护+修缮+建筑适当加减”等手段相结合的改造模式,有着76年工业历史的大华纱厂华丽转身为“大华·1935”。大华·1935的改造经过系统有序的规划,功能合理完备,达到了预想的改造效果。改造后的大华·1935项目由四个特色版块主题区组成,包括由原生产车间改造的建筑面积达69000㎡的综合商业区,由原纱厂财务室、库房、办公室、动力用房等30年代建筑改造的总建筑面积达8300㎡的特色餐饮区,由原厂锅炉房等改造的建筑面积达23600㎡的文化主题区,由原老布厂厂房改造的建筑面积约3900㎡的博物馆文化展示区,见表3-2。

表3-2 大华·1935改造后版块分布(来源:作者整理)

3.1.3 西安半坡国际艺术区改造

西安半坡国际艺术中心体发展遵循保护性利用为主,打造了一个集历史、艺术、建筑、休闲生活等于一体的综合园区,慢慢变成了西安重要的艺术家创作基地和公众参与艺术、享受艺术的中心场所。园区艺术内以主流艺术为主,兼容并蓄其它各种艺术形式,是艺术家创作展示的平台,更是大众享受艺术、消费休闲的场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西部纺织业的衰落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西北第一印染厂于1997年宣告破产。2012年,在陕西经邦文化与灞桥区政府合作下,总投资一亿五千万元人民币,在原纺织厂区(西北第一印染厂旧址)建立了半坡国际艺术区项目。改造过程中开发商对园区厂房的中央通道进行了拓宽加固,并且提供了所需的配套设施。艺术区整体规划,将主厂房作为文化街区,分隔为三个艺术创作区与一个艺术展示交流区,其中以艺术展览交流区为核心的公共空间。其改造后的具体功能分区如表3-3所示:

表3-3 半坡国际艺术中心功能分区一览表(来源:作者整理)

3.2 以功能置换转型为主的改造

废旧工业厂房改造功能置换转型模式以“北人印刷设备有限公司艺庄厂”(以下简称为北人印刷厂)为例。在机器人研发过程中,除了园区东侧用于装配和试生产的试点车间外,工厂其他区域的工业生产功能全部被替换。园区南侧厂房原本的工业生产功能置换为展览,主要用于举办各类展览、承办会议及各种论坛,并配有一定比例的商业面积;代之以办公空间,为以机器人研发为主业的中小企业提供租赁服务,具有一定的孵化功能。其中功能置换的重点是公园南侧,在原有厂房的基础上建立世界机器人大会会议场地,作为永久性场地存在,并建立九个研发平台、实验测试、培训、展览、贸易和投资平台。以功能置换为目标,将传统机械制造业的工业厂房区改造为世界机器人大会常务会议。

北人印刷厂的改造与再利用采用多元参与的更新路径。地方政府在宏观上作出了积极引导,为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和政策支持,为重建和再利用项目提供财政和政策支持。并且在能源供应和基础设施保护方面充分配合政府要求,通过政策联系使市场、技术及资本三者实现有机结合。社会资本和原项目所有者作为更新改造的参与者和实体,捐助方参与决策过程,这样不仅活跃了固定资产,而且保证了未来一段时期的盈利水平。同时,也获得了相应的转换和重用的增值收益份额。

四、不同改造模式、改造思路的对比

将不同改造模式下的北人印刷厂与陕钢厂改造进行对比,可以发现:

1)两者改造目的不同。北人印刷设备厂是商业改造,而陕钢厂是被教育集团收购进行教育改造;

2)改变路径不同。北人印刷厂的改造是由政府-市场主体-社会群体协商机制展开,陕钢厂则是由政府-市场主体合作机制展开,不同的机制在具体的改造过程中有所不同。

3)结果不同。初始目的不同自然导致结果有所不同。北人印刷厂成就了商业途径,陕钢厂变成了校园设施。

陕钢厂综合整治模式是比较成功的,其综合改造思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旧工业建筑改造模式。综合整治可以充分利用原有土地,各项整治工程相互依存、相互补充,既形成丰富的建筑景观,平衡建筑物的高度,确保建筑物的采光,又形成完整的经营区域,各个区域相互之间均提高了内需,消化了一定的内部资源。校园为房地产居民提供了便利的校园资源和良好的教育氛围,房地产也为学校师生、家庭成员和创意园工作人员提供了生活空间。校园师生和房地产居民是创意园的目标消费者之一,需要实习的学生是创意园的经济劳动力,创意园又为校园师生购买材料与实践提供了便捷的平台。鉴于以上优点,综合整治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老工业建筑整治模式。

本文力争使论述具有清晰的脉络与可借鉴、可操作性。希望本文能通过对废旧工业厂区改造再利用的探讨,引起决策部门对经济、社会、空间环境以及城市规划的深刻思考,并对陕西乃至全国的旧工业厂区的改造再利用提供决策参考。

猜你喜欢

钢厂大华厂区
德国萨尔锻钢厂
旧厂区在城市更新改造中的思考——论团山钢厂土地盘活
德国萨尔锻钢厂
买车
幸福开走了
钢厂硫磺回收装置运行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小型开关设备厂厂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承载厚重记忆的莲花山老厂区
构建生态格局 静待大华荣耀绽放
王大华书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