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微型无人机在法院执行任务中的运用

2018-04-16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法院徐志强

电子世界 2018年22期
关键词:庭审法院情况

南宁市江南区人民法院 徐志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崔更申

近年来,随着国内无人机技术发展的不断成熟,无人机在很多行业被大范围使用。论文阐述了微型无人机在法院执行任务中运用的优势、适用环境、远程指挥和注意事项。

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具备操作范围广、性价比高、无人员伤亡、易于操作等各种优势,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被广泛使用,备受青睐。

按民航法规分类,无人机可分为微型无人机、轻型无人机、小型无人机以及大型无人机。微型无人机是指空机质量小于等于7kg的无载人飞机。使用微型无人机用于法院执行任务,主要是因为微型无人机的使用不需要考取无人机驾驶证,只需要根据《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实名登记就可以使用,操作简单,易于使用,且微型无人机价格优惠,便于大范围推广普及使用。

1 传统执行现场指挥中存在的困难

在案件执行现场指挥时,由于地形环境复杂、人员较多、外部干扰、突发情况等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现场指挥员无法及时掌握可靠的信息,而无法及时发出正确的命令,延误执行工作的开展。甚至,演变成危害人身安全的突发事件。

在法院传统的执行任务中,法院干警只能进行实地现场前期侦查,导致侦查不全面、不详细。对于比较复杂的执行现场,不易深入侦查,否则会打草惊蛇。

2 利用微型无人机开展前期侦查

微型无人机有体型较小、噪音低、可超低空飞行、不易发现等优点。由于微型无人机是垂直起降、能精准悬停,所以在条件允许时,可以在室内、地下室、车库、大型仓库等地开展前期侦查飞行。

1)现场地形侦查。为制定详细有效的案件执行方案,需要利用无人机优异的滞空性能,获得执行现场的地形地理环境信息和周边交通道路的全景影像信息,有利于指挥人员清楚掌握现场情形吗,且不易被当事人发现而打草惊蛇。

2)现场危险评估。通过前期侦查,确定现场是否存危险物品,如汽油桶、危险化工用品、狗、砖头、木棒、铁棍、刀具等。根据危险情况评估等级,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

3)现场人员识别和人数评估。利用无人机进行现场人员拍摄,对现场人员进行人脸识别,匹配案件相关人员;并可以分析计算出现场人数、男女比例、年龄结构等信息,为执行方案制定提供重要信息。

3 微型无人机在法院执行任务中的优势

在案件执行过程中要求及时准确掌握现场情况,坚持依法果断处置,防止出现突发情况。微型无人机在法院执行任务中的优势是:

1)监控现场全局动态,指挥警力部署。由于微型无人机体积小、飞行噪音低、飞行最大遥控距离可达0-7KM(根据无人机机型和现场环境不同而有所区别),便于执行现场的高空监控,获得完整的现场和周边情况。现场指挥人员可以根据微型无人机实时侦查图像,做出及时准确的任务部署,科学部署警力,提高成功率,降低风险。提前规划处置和撤离路线,预留应急通道。

2)精准指挥。在执行过程,微型无人机可在高空实时掌控全局动态,便于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尤其在处理集体性执行任务中效果明显。例如在处理集体土地纠纷时,由于案件双方参与人数较多,法院出警人员也较多。微型无人机就可以在高空实时掌控全局动态,了解各方人员的分布、行动方向和事态进展。当发生突发情况后,现场指挥人员可以准确掌握全局,做出正确的应对措施,及时调整和完善执行方案。并将现场画面回传到远程指挥中心,方便指挥长远程指挥和协调工作。

如果在执行集体土地纠纷案件时没有无人机的配合指挥,很可能会由于信息传达不及时,人员管控不足或大量人员有组织的集中,指令下达不及时,而现场慢慢升级为群体性事件。

3)由于微型无人机的高空巡逻侦查,对案件当事人的心理起到震慑作用,并提升法院干警的士气。

4)对执行人员无法进入的场所进行侦查,例如:从窗户对上锁的高层房屋侦查、从天窗对封闭的厂房侦查、对水面船舶侦查等等。

4 微型无人机用于实时直播和远程高空侦查

目前,市场能买到的商业微型无人机大多数用于现场图像观看,或者利用第三方的互联网视频直播平台进行直播,保密性能较差。为方便实现专业平台直播和远程高空侦查,需要自己改装设备,举例如下:

首先,将法院系统统一使用的庭审直播设备改装成车载设备,便于异地执行。将汽车发电系统改装成能提供220V交流电,把庭审直播设备安装在车上。再在车上安装无线4G网络基站,庭审直播设备通过基站连接互联网,上传直播数据。为保证信号稳定和数据上传带宽,最好使用军用设备或信号稳定的设备来搭建基站,并选择移动和电信两种4G无线网络一起使用。接着把微型无人机的遥控器上的视频图像输出接口通过高清数据线与庭审直播设备的输入口连接。最后把所有设备调试联通,与庭审直播系统服务器联通,这样就可以实现实时直播了。

要实现远程指挥,则可以在异地指挥中心登入庭审直播系统观看实时直播画面,并通过电话或单兵指挥系统与现场指挥员通话,传达指挥命令。如果该次行动不适合上网直播,则可以在庭审直播系统的管理员操作界面选择不直播,通过管理员账户将现场实时图像回传给异地指挥中心。

目前法院使用的单兵指挥系统,是由一位或几位现场专门的执行人员佩戴,专门拍摄执行现场画面回传到系统。所以执行指挥中心的指挥人员只能看到现场的某个局部图像,无法掌握全局动态,特别是在大型行动中,这种弊端更为明显。所以我们自己改装使用了微型无人机庭审直播系统,将该系统与单兵指挥系统一起使用,则能很好实现远程实时指挥的功能。

5 注意事项和存在的问题

1)无人机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受现场环境或天气条件的限制,不适合使用微型无人机的情况:1)下雨情况,大部分的微型无人机只能适应在零星小雨下飞行,即降水速率小于0.25毫米/小时的情况。而部分微型无人机的防水做得较好,则可以在小雨的情况下飞行,即降水速率在0.25毫米/小时和1毫米/小时之间。最好,在下雨的情况下还是不飞,爱护好无人机也保护行人。2)刮风情况,一般大多数微型无人机只能适合在5级风力以下的情况飞行。以大疆Phantom 4为例进行测试,在5级风力(即风速为30公里/小时)以下时,它能保持非常好的稳定性。而当风速达到50公里/小时的时候,约等于7级风力,Phantom 4开始在风中向后退,但机身仍然是稳当的,比较淡定,风力再大些则不行了。所以安全起见,还是在低于5级风力的情况下飞行。3)受气候和海拔高度限制,微型无人机安全工作环境温度为-10摄氏度至40摄氏度,最大飞行海拔高度为4500米。

在限制飞行区域禁止飞行,例如:军事区域、飞机场、政府机关、监狱、核电站等敏感区域,这些区域边界向外延伸100米为永久禁飞区。在重要会议、大型演出、灾难营救现场等区域,相关部门会设置临时禁飞区域,要求在活动准备和进行期间禁止飞行,以维护公共安全。

2)无人机续航能力有限

目前市场上的微型无人机普遍续航时间为20-40分钟左右,续航能力成为制约无人机协助执行工作的主要问题,所以在执行时最好准备两套无人机设备,并且每套配备3块以上的电池,以增加使用时间。

3)无人机操作易受干扰

由于受到地形环境、天气、信号干扰等因素影响,无人机的操作易受干扰,通信链路容易受到干扰,从而影响无人机数据的传送。因此,无人机的使用需要做到固定基站、移动基站、遥控器相结合,保障信号的稳定。

4)无人机操控人员稀缺

由于无人机专业人员需要学习获得的相应的操作资格,而相关的学习周期较长且难度较大,导致无人机专业人员稀缺,从而影响无人机的普及推广。因此推荐使用微型无人机(指空机质量小于等于7kg的无载人飞机),该机型不需要掌握相应的操作资格,只需上网注册后就可以操作使用了。

6 结语

利用无人机的特点可以辅助完成一些复杂工作,提高法院干警的工作效率和水平。无人机还被利用在交通、公安、反恐、农业、测绘、执法等诸多领域,无人机的广泛应用是未来执法工作的发展趋势。

猜你喜欢

庭审法院情况
百姓拆迁心结一朝化解法院主持调解握手言和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班里设个小“法院”
我国法院在线调解的兴起、挑战与未来
民事庭审优质化的标准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
论人民调解与法院调解的衔接配合
特殊情况
自动到案后仅在庭审时如实供述能否认定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