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及智能控制技术的电力设备维修技术研究

2018-04-15左仁合

电子测试 2018年8期
关键词:电力设备智能故障

左仁合

(南宁学院,广西南宁,530000)

0 引言

电力设备是指发电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其主要包含供电设备以及发电设备两大系统。供电设备是指电力传输中使用的设备,包含互感器、输电线路等。供电设备是指发电所需的设备主要包含发电机、变压器等。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居民用电量大增,受到社会需求的引领我国电力设施大量投产,为居民以及工业用电提功了有力的保障。

1 信息及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1.1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信息技术是在电子传输技术基础上产生的管理技术,自电报机发明以来,人类的电子信息使用量呈爆炸式增长。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终端的普及,以信息、数据构建的新型空间已经对人类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维护、创造、传输以及管理信息空间的技术被统称为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主要包含硬件技术、软件技术以及管理技术三大类。硬件技术是指物质类技术,包括芯片、线路等设备,软件技术是指程序类技术,包括启动程序、应用程序等,管理类技术是指人类与信息系统的互动关系,体现在检测程序、管理标准等。当下社会信息技术已经在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工业2025规划中,明确指出了传统工业与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发展方向。

1.2 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智能控制技术是在智能技术的基础上产生的新型管理技术。人脑思维是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人脑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极强的记忆能力、运算能力、以及分析能力。计算机的功能超越了人脑思维中的记忆能与运算能力,从而在众多领域内减少了人类的参与,并使社会的运行效率得以提高。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智能系统阿尔法GO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的事件,标志着智能系统以及具备了学习能力以及强大的逻辑分析能力。受此影响,在现代工业领域中,有效融合智能控制技术,已经成了世界各国的主要研究方向。德国提出的工业4.0规划中,就将智能控制作为了企业生产的中枢系统,在理想的环境下,智能控制技术所生产的非标产品,其成本要低于传统流水线生产的产品。

2 传统电力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2.1 维护过程较为繁琐

电力设备的成本投入通常较高,在使用中管理单位通常会制定较为严格的维护制度,以确保设备可以保持较好的运行状态。维护工作通常可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定期的养护工作,在常规的养护流程中,维护人员会对常用轴承上油润滑,并打扫机电设备内部的杂尘。检修工作往往更加复杂,针对不同的标准,检修人员需要将整体线路的关键环节,定期进行检查,并针对不符合标准的问题修正。在传统的维护工作中,常常需要断电作业,但在当下的社会中,电力对于社会运转具有极高的重要性,较长时间的断电会为社会带来经济损失。

2.2 检测过程存在漏洞

电力设备传统的检测工作存在诸多漏洞。首先传统的检测方式通常较为依赖人工检测,检测人员在工作中,通常会依据自身的经验对故障原因进行查寻,并为维修人员提供报告。这样的检测模式对于检测员的个人经验较为依赖,当检测员的主观判断出现失误,往往会为企业造成较大的损失。再有传统的检测模式往往只能对出现问题的关键部位进行检查,由于检测时间较为紧迫,因此检测人员难以对故障原因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电力设备故障的诱因较为复杂,故障来源常常是其他环节传导所致,因此在检测中不加以全面检测会对设备今后的使用造成安全隐患。

2.3 维修过程较为耗时

电力设备在使用中常常会发生故障,并对电力供应产生较大的影响。在传统的维修过程中,维修人员通常会根据检测报告的描述进行维修设计,并需要在断电维修与带电维修中做出选择。断电维修是指切断主机电源,使维修人员在较为安全的环境下开展维修工作,但这样的做法对供电工作影响较大,如果维修时间较长,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带电维修是指维修人员在电路开通的情况下进行维修,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电力供应往往不会中断,经济损失较小。但同时带电作业对于维修人员的安全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威胁,在高压电力维修中,出现重大事故的几率往往较高。

2.4 维修存在安全隐患

电力设备的损伤往往不局限在某一环节,部分冲击力较大的损伤通常具有较强的传导性。因此在损害核心区域的外围,常常会出现隐性的损伤,这样的损伤不易在常规检测被发现,使得其在维修的过程中难以得到及时的修复。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隐性的损伤往往会逐渐放大,使得设备再次出现较为严重的故障。

3 信息及智能技术的应用

3.1 运用信息及智能技术进行维护

在实践中,电力设备单位可运用信息智能技术建立自动化检修系统。首先维护单位应当在轴承等关键部位安置传感器,并监督机油等耗材的使用情况,当设备进入到保养周期后传感器更将信息传入智能分析系统,智能系统会针对具体的参数,利用储油设备进行加油工作。同时针对其他需要检修的环节,传感器会将问题及时反馈给智能分析系统,并将通过人工操作进行及时的检修。

3.2 运用信息及智能技术进行检测

电力设备出现故障后,往往需要现场的检测人员作出及时的评估报告,已帮助维修工作顺利开展。但传统的检测模式过于依赖检测人员的个人经验,以至部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不高。针对这一问题,电力单位应当在电力设备中安装故障检测系统。首先检测系统应当在显示屏中模拟出电力线路的模型,同时检测系统应当对电力线路进行分割管理,并将不同的号段标标注在模型中。当故障出现时,检测系统会针对各号段的电流情况进行汇总分析以确定故障出现的范围,并通过模型将故障区域予以显示,通过这样的方式,检测过程的效率将大幅增加。

3.3 运用信息及智能技术参与维修

传统的维修工作通常使用带电作业或断电作业两种方式。在带电作业中,维修人员的安全往往会存在较大的隐患,针对这一问题,维修单位应当运用信息智能技术提高维修工作的安全系数。首先维修人员可运用智能检测系统对设备的电力参数进行合理评估,并以此数据为依据建立科学的防护机制,使维修环境的湿度以及绝缘措施达到较高的要求。通过这样的方式可有效减少维修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断电作业中,维修人员可运用智能系统对故障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供维修路径参考,通过维修人员的选择性应用,维修效率将得以加强。

3.4 运用信息及智能技术管控风险

电力设备的故障往往会引发电流的巨大冲击力,从而破坏电力设备的稳定运行,并使其他零件出现隐性损伤。针对这一问题,维修人员可运用新型的电子检测工具,对维修效果进行判断。首先维修人员应当将智能分析系统与小型供电设备进行连接,在维修后,可运用这一系统对电力设备进行供电试车,电流在损坏的零件中传输会产生不同的电阻,智能系统通过对电流数据的分析,可将隐性损伤有效排查,从而提升维修工作的有效性。

4 结语

我国电力设备的维修工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维护效率较低,使得电力供应受到影响。其次是检测工作不够准确,使得维修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数据支持,再有是在维修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问题,电力单位应当积极运用信息智能技术,使电力设备维修工作的效率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于庆武.基于互联网的电力设备维修技术的研究[J].电脑与电信,2013(09):71-73.

[2]陶涛.智能配电网电力设备状态检修集成系统探讨[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6(08):112-114.

[3]杨启平,徐丹凤,牟雪云,王军.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设备监测和维护技术[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0,26(06):520-524+533.

猜你喜欢

电力设备智能故障
加强电力设备运维云平台安全性管理
故障一点通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电力设备运维管理及安全运行探析
奔驰R320车ABS、ESP故障灯异常点亮
基于压缩感知的电力设备视频图像去噪方法研究
故障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