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靖边县及能源化工综合利用园区配水思考

2018-04-15,,

地下水 2018年2期
关键词:靖边县用水量供水

,,

(1.陕西省地下水监测管理局,陕西 西安 710003;2.陕西省靖边县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区,陕西 靖边 718500;3.陕西省靖边县水政水资源管理办公室,陕西 靖边 718500)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生存和一切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水资源的紧缺已严重影响到社会经济诸多领域的发展。陕西靖边自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围绕油、气资源开发,带动了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也使当地经济步入了快车道,从2006年开始县域经济增速一直位列全省前列,经济总量位列全省县级前三甲,已连续十四年位列西部百强县。靖边位于陕西北部,气候属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境内有大小河流648条,水库35座;地下水赋水性较好的白垩系洛河组砂岩在县内2/3区域都有分布,是较为理想的地下水开采层,该县在干旱少雨的陕北地区总体上属于水资源量相对较丰富的区域。随着经济发展,相对较丰富的水资源与快速发展的当地经济建设、以及依托当地煤、油、气资源所建设的能源综合利用工业园区发展相比,日显紧缺。如何使有限的水资源,为快速增长的当地经济提供支撑和保障,并且在榆林市水资源统管的前提下,如何用足用好水资源,谋求单方水的社会、经济、生态三方效益最大化。县域水资源虽然相对较丰富,但有许多开采难度较大,直接利用工程费用相对较高,管线多而长,并且涉及外部因素较多,如能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 “三条红线”,切实管理好有限的水资源,使脆弱的生态区不再因缺水而恶化的前提下,通过挖潜改造、水权置换、产权制度改革等措施,“以水定产,以供定需”,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到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以支撑和保障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

1 基本概况

1.1 气候概况

靖边县位于陕西省北部,属榆林市管辖范围。国土面积5 088 km2,占陕西的2.47%,近年来县域经济位列全省县级前三甲。

靖边县属北温带半干旱内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变化较大。全年平均气温8.3℃,多年平均降水量396.7 mm,蒸发量1 931 mm,区内降水总的趋势是由南向北递减,降水主要集中在六~九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3%,年际最大变幅3.78倍。干旱是当地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大旱6年一次,中旱两年一次,小旱年年发生。

1.2 水资源概况

靖边县水资源总量为 3.13亿 m3,其中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2.10亿 m3,境内地下水多年平均总补给量为1.98亿 m3,二者重复量为0.95亿 m3。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为1.35亿 m3,其中地表水可利用1.05亿 m3,地下水可开采量0.58亿 m3,二者0.29亿 m3。

1.3 靖边县社会经济及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1.3.1 县域经济发展情况

靖边县从2006年到2015年国民经济总量GDP由127.26亿元,增长到365.19亿元,年平均增涨26.4%,远超8%的国家平均增速。万元产值用水量由35.89 m3下降到了24.69 m3,用水效率大大提高。

1.3.2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2015年靖边县总用水量0.94亿 m3,其中地表水利用量为0.10亿 m3,地下水利用为0.84亿 m3。地下水利用量占到总用水量的89.4%。2014年后“靖边县能源综合利用工业园区”开始用水后,地表水供水比例才有所增加。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达到69.9%,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达到了143%,明显地下水开采过度。

在2013年以前用水年均增长率为2%,地表水增幅略高于地下水,分行业用水看农业灌溉用水仍占主要,约占总用水量的72%,是全县名副其实的用水大户。

从榆林市各区县农业用水效率看,靖边县农业用水亩均用水量不算大仅能算是中等水平。

2 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

2.1 东坑、宁条梁镇地下水超采区

宁条梁镇(梁镇)、东坑两镇位于靖边县西北部,是靖边县主要井灌区,井灌历史悠久。近十几年,由于井灌面积的快速增加,在两镇的,南起黄土梁峁与风沙滩区边界,北到金鸡沙水库、伊党村,西起梁镇以西的西园子村,东到东坑万家坑村,约207 km2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尤其是近十几年,下降趋势加剧,成为陕北地区唯一一个超采区,被陕西省确定为限制开采区,面积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4%。

2.2 地下水开发占比过大

靖边县地下水可开采资源很有限,且多分布于北部风沙滩区。地下水利用量占总供水量的89.4%,占绝大部分;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达到了143%,远远超过了承载能力。地下水不仅用于农业灌溉,还用于工业生产,开采量一直是逐年增长,没有回落的迹象。

由于地下水过量开采,使县内北部风沙滩地区原有的四柏树、郝家村、熟地畔等二十多个海子,现今已全部干涸;梁镇、东坑形成超采区;县城北部的张畔镇张伙场、四柏树、胡伙场等村,也已显现出地下水位连年下降、不见回升趋势。在县境内中部涧地区形成潜层水全部疏干,深部洛河组承压水水位不断下降,井深如比赛,一年比一年深。

2.3 工业用水激增,供水压力增大

靖边县工业用水原大户为榆林炼油厂(全部开采地下水),2014年后 “靖边县能源综合利用工业园区”入园企业——“榆能化”开始投产,用水,现状用水约926万 m3/a,2020年完成的“填平补齐”项目,将使园区能源化工部分用水量达到2 700万 m3/a,将芦河、红柳河流域地表水易开发的将利用完。以后的工业只有利用外部水,县内供水压力骤增,面临以后的工业企业在县境内无水可用局面。

2.4 水资源管理规划工作严重滞后

靖边县若无“工业园区”,水资源在榆林市尚属相对丰富,应对农业发展绰绰有余,但建立工业园区后,供水矛盾骤增,面临无水可用局面,而在此方面并未做到未雨绸缪。榆林市2020、2030两个时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均未考虑靖边工业园区再发展用水,仍是按县域一般经济发展速度预测用水,制订控制指标。园区再发展,存在无用水指标问题,这在当下“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层层考核的大环境下,将如同“紧箍咒”般勒在各级领导头上。在榆林市最新的水资源综合规划中,也未考虑该园区发展,对规划各时期园区用水仅是立足现状,致使预测用水和配水严重失实。这也给园区和靖边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而此均未引起管理层重视。

3 水资源优化配置思路

3.1 井灌农业面积要压缩

3.1.1 在发展工业和井灌之间应有取舍

在长期的农业经济时代,只是少雨干旱,还未体味到缺水。工业时代的到来,缺水成了只要想发展就不得不想的问题,并时不时提上议事日程研究一翻,但看的结果是井灌面积一年年增加,工业园区规划也在加紧修编和实施。井灌面积和工业园区建设看似不相关的两件事,但实际是相关联的,并且关联度高。比如梁镇、东坑超采区,位于新桥水库、金鸡沙水库、二层河台水库区域,库水与地下水有相当大的关联,由库水位和地下水位关系看,水库补给地下水,由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新桥水库一直无法蓄存水,金鸡沙水库一取水,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反过来,金鸡沙水库也一直低水位蓄水。而近几年靖边降水量属中等偏丰,水库就是蓄存不住水。所以应对井灌面积进行规划,该退的退出,使地下水位回升,使地下水位与库水建立起良性生态互动。

3.1.2 调整农业用水方式、灌溉结构

靖边县2014年总灌溉面积46.13万亩,其中,纯井灌面积40.86万亩,井灌面积占88.6%。现有节水灌溉面积35.25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76.4%。其中,低压暗管输水灌溉面积32.22万亩,喷灌面积3.03万亩。

从灌溉面积看,地表水灌溉面积占11.4%,灌区输水以渠道衬砌为主,田间灌水方式为沟灌(大田作物主要是玉米),灌水定额偏大,灌溉保证率相对较低。对此部分可探索自压喷、微灌。在纯井灌区尚有32.22万亩的低压暗管输水面积,应对田间灌水方式进行喷、微灌改造,提高灌水保证率和用水效率。

从2006~2015年靖边县用水年报看,水浇地每年基本维持在28.33万亩,年用水量4 299万 m3,亩均用水量151.9 m3;菜地灌溉面积2.79万亩,用水量1 197万 m3,亩均用水435.3 m3。水浇地按亩次40 m3计算,每亩年灌水次数不到4次,在陕北地区来说,不算多,但也不少,因为只灌玉米一季作物。菜地亩均用水量明显偏大,远远超过菜地节水灌溉标准。所以从灌溉作物结构看,除对大田水浇地进行喷灌改造外,对菜地灌溉方式应积极开展微喷灌或滴灌等升级改造。

3.1.3 大力推广旱作农业

靖边地处干旱少雨区,千百年来,农业基本上是靠天吃饭,在工业还没有发达之时,大上水利,形成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获得了一定丰收。但在工业占经济主导的时代,工、农业争水已成不争的事实,将来随着工业的超速发展,二者的矛盾会更加突出。目前来看,也只有挤占农业用水,牺牲部分农业,才能换得工业大发展。按照“谁受益,谁付费”规则,谁得到利益,谁就为这部分农业损失买单。

靖边县农村人均耕地面积较大,若要无节制地大搞水浇地,目前看来已不适合靖边县情,也没有必要。水浇地以大田玉米为主,经济效益较低,在农村主劳动力缺少的情况下,应引导种植劳动强度较小的农作物。

马铃薯以其耐旱靖边县是全国马铃薯优质生产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靖边马铃薯出尽“风头”。近年来马铃薯种植在靖边县已是成熟产业,2014年种植面积已超过60万亩,产量70多万吨,形成了优质产业链,给农村经济注入活力。

3.2 工业园区用水需走水权置换

3.2.1 园区水权现状

靖边县依托当地丰富的煤、油、气资源,在县城东北部划出40 km2土地,建设“靖边县能源综合利用工业园区”,引进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简称‘榆能化’),对7 km2地块先期开发,2014年6月,榆能化一期150万 t甲醇及重油衍生项目建成投产,试车成功。2015年运行情况看,效益十分可观。公司又开始了“平仓补齐”工作,即将7 km2区块内预留的150万 t甲醇项目实施完成。届时7 km2区块工业总用水量将达到3 000万 m3/a,较园区原规划用水量节约了2 000万 m3/a。根据省、市取水许可和企业发展规划,7 km2园区用水由白城则供水站和金鸡沙供水站供水,现均已建成供水,目前看,完成7 km2园区供水基本有保障。

园区管委会规划在7 km2外围,再开发34 km2,规划用水量约8 000万 m3/a,此水量在靖边县目前的水资源结构中已无法解决。解决思路是,将规划用水分解为中期用水(3 000万 m3)和远期用水(5 000万 m3),中期在榆林市范围内通过水权置换获得,远期需在全省南水北调中水权置换解决。

3.2.2 中期水权置换思路

红柳河、芦河库坝群原为拦泥库,多设计为全拦全蓄,前几年对多数库坝进行了除险加固,部分具备了灌溉、供水能力。但库群供水较为分散,管线布设较为管线长。通过金鸡沙供水站运行一年情况看,又新添了一个没有预想到的问题,就是当地群众认为,取水影响了他们的灌溉,提出人大议案。考虑到库坝群引水管理上的不便,在省、市原批复的用水指标内,将库坝群引水量全部下泄,红柳河下泄量记入王圪堵水库,由王圪堵水库向园区直接供水;芦河库坝群用水指标下泄后记入无定河水量,再将无定河指标置换到王圪堵水库,也由王圪堵水库直接供水。园区规划近期配水思路即是,红柳河、芦河库坝群取水指标全部下泄,回归王圪堵水库或无定河,统一由王圪堵水库向园区供水,供水规模控制在2 500万 m3/a,不足水量园区节水挖潜、调整产业结构等措施解决。

原分配给园区的白城则供水1 500万 m3/a,库坝群供水2 900万 m3/a,矿坑水400万 m3/a,城市中水200万 m3/a。矿坑水由于煤矿开采还没有列入计划,矿坑水近年还不能利用。城市中水近期可用。库坝群已取1 090万 m3/a,还剩1 810万 m3/a,将此指标全部下泄,由王圪堵水库取水2 000万 m3/a,

根据《无定河水量分配方案》(2014年)多年平均情况下,无定河流域地表水总供水量为4.99亿 m3,其中向流域内供水4.69亿 m3,向流域外供水0.3亿 m3。地表水耗损量为3.93亿 m3,其中流域内耗损量为3.72亿 m3,向流域外供水耗损量为0.21亿 m3。分配给陕西省地表水耗损量为3.23亿 m3。无定河流域到2020年分配给陕西省地下水总用量2.73亿 m3,较基准年新增1.19亿 m3。

新分水方案增加了地下水用水量,较基准年新增了1.19亿 m3。这样可以将原农业灌溉用水中地表水用水量通过节水灌溉适当压缩,转为由地下水灌溉。这样全县也可置换出一些指标。此方向可为近期的后期园区用水提供一些用水指标,此指标还得通过王圪堵水库实现。

3.2.3 远期配水思路

按照《陕西省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2003)黄河大柳树陕西引水工程为 “定、靖能源综合利用园区”远期供水主要水源。目前此项工作还在规划论证阶段,未列入“十三五”规划。

园区远期规划一是要与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步伐协调,二是要加大园区结构调整,在产业结构上多选择用水少、省水项目。在黄河大柳树陕西引水工程水未入陕前,用水还得立足本县,在榆林市和全省内进行水权置换,不可摊子铺过大。

黄河“盐环定陕西供水工程”已于2013年引水到了定边县城,主要解决沿途群众高盐、高氟饮水问题,没有给靖边综合园区供水指标,且目前供水量已很紧张,无能力再新增供水。靖边综合利用园区目前从此处得水可能性不大。

3.3 水资源管理思路

3.3.1 做好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工作

地下水在全县各行业用水中占比达89.4%,在全国属少有。地下水大量开采,吊泵或水泵的安装深度一深再深已显常态。虽然水资源相对较丰富,但因经济发展需要,目前已成水资源短缺县。县上从县政府层面出台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使其更具强制效力,以约束地下水的无限开采。

3.3.2 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

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在榆林市水资源统一管理条件下,按市政府下达的“三条红线”指标,开展全民节约用水,构建节水型社会活动,约束县内各行业用水,使其在合理区间内协调发展。严格执行“取水许可制度”,积极开展各项规划水资源论证工作,并把规划水资源论证作为入园区企业的项目水资源论证或入河排污口设置的前置条件。

3.3.3 加强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

《陕西省地下水条例》已批准实施,为全面加强地下水保护和管理,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实现地下水可持续利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锐利的法律武器,作为地下水依赖程度极高的靖边县,要按条例要求,修编县域地下水管理政策,与条例步调一致,并提出具体、切实可行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办法。县境内目前开采的地下水多是承压水,属条例中控制开采范畴,应引起县政府及水资源管理部门重视。

3.3.4 积极做好蓄提水工程的前期论证工作

红柳河、芦河库坝群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建,并主要为拦泥坝(库),目前多数已接近使用年限,为提前应对,县上应积极做好蓄提水工程的前期论证工作,寻找新的建库坝址,鼓励多渠道投资水源工程。留住水,涵养地下水源。

4 结语

(1)靖边县地处干旱少雨的缺水区,水资源在陕北属相对丰富区,与富足的矿产资源相比,水资源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

(2)做好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管理层应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切实管理好有限的水资源,使其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

(3)对地下水的过度依赖是靖边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短板。

(4)能源综合利用园区的建设基本上已将全县地表水指标用完,但还不能满足园区发展需要,需在全市、全省水权转换中解决近中期用水,远期用水依靠黄河大柳树陕西供水工程,在此工程未列入国家规划计划之前,园区应规模应适当控制。

(5)由于《无定河水量分配方案》对2020、2030年陕西省无定河流域地下水供水量指标增加,县水务部门应积极与省、市协商,结合此方案,调整全县配水结构。

[1]靖边县人民政府. 2007~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R]. 2007~2015.

[2]孙胜祥,龙正未,齐宝勤.咸阳市地下水双控浅析[J].中国水利.2017.09.

[3]黄河水利委员会. 无定河水量分配方案[R]. 2014.

[4]许灏. 陕西省地下水管理立法的实践与思考[J]. 地下水. 2016.1:1-4.

猜你喜欢

靖边县用水量供水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师用水水平分析与评价
你的用水量是多少?
澳大利亚研发出新型农业传感器可预测农作物用水量
靖边县武术协会到登封开展武术游学活动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邢台市生态环境用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分区分压供水在雕鹗水厂供水中的应用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
我县马铃薯栽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