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蒲松龄的“文化茶座”

2018-04-14何俊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8年3期
关键词:马骏驼背相貌

何俊

蒲松齡先生除了进京赶考,很少出门游历。他在家乡舌耕数十载,一辈子过着平淡的生活,按理说并没有什么新奇的写作素材。可是,他偏偏写出了一篇篇为世人称道的精彩文章,《聊斋志异》里就收录了491篇之多。细究原因,是他办的一个露天“文化茶座”,在不断给他提供写志怪小说的灵感。

蒲松龄先生家住通往县城的大道边上,门前有一片柳林,林边还有一口“满井”,贮着一汪清泉,叫人看了眼馋。夏天,过路客爱在这儿歇脚;夜晚,农人爱在这里乘凉。开始,蒲松龄不觉得这个地方有多金贵。

大热天,年轻的他躲在屋里写书,写着写着就搁下了。自己肚子里装的东西有限,再往下写,也没多大意思。

一天,他实在写不动了,就搁笔站在大门口出神。瞧着瞧着,他盯住了一个驼背的老大爷。见老人拄着拐杖,慢腾腾地停下来,似有歇脚之意,蒲松龄赶忙迎了过去,扶着老人挨着瓜棚坐了下来,又倒茶,又敬烟。驼背老大爷瞅着态度和善、嘴巴又甜的蒲松龄,坐了一会儿,话匣子打开了,话家常,谈趣事。接着,他又应蒲松龄的请求,讲了一个马骏漂洋过海到罗刹国的志怪故事:罗刹国里相貌丑陋的人被当作是美的,可以做达官贵人;相貌好看的人,都被当作妖魔鬼怪。马骏因为长得俊,人家见了他就逃。后来,马骏脸上涂了锅灰,国王马上重用了他。

蒲松龄听完故事,思索片刻后,一拍大腿:“这个故事新鲜且有寓意。眼下这世道好坏不分、黑自颠倒的事多着呢!”当晚,蒲松龄就把这驼背老大爷讲的故事打磨一番,写成了名篇《罗刹海市》。

从此,蒲松龄在夏天就把炕席揭下来,铺到柳树旁边的茅亭,旁边沏上一壶茶,放两把黄烟叶,设下“文化茶座”,招待汗流浃背的过路客人。瞅准了机会,就央求他们讲些趣闻轶事,有时自己也掺和进去,自己编故事,套别人的故事。这么一来二去,蒲松龄就积攒了一肚子稀罕事。

生活在人群中间的蒲松龄,依靠这“文化茶座”成了一代“鬼圣”。

(责任编校/杨丽华)

猜你喜欢

马骏驼背相貌
两个驼背
何处埋忠骨:六棵树的“密码”
你的美貌从何而来 柯云路
白萝卜·绿玉米
驼背侠
生命里有门功课,名叫“接受”
相面
治驼背
回族烈士马骏
美的相貌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