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钢琴教育“过程”的价值与构建

2018-04-14张玉琴

荆楚学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教育者钢琴

张玉琴

(1.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荆楚理工学院 艺术学院,湖北 荆门 448000)

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儿童学习钢琴,接受钢琴教育,我们理应通过钢琴教育启迪人类智慧、激荡人类灵魂,就像钢琴教育家但昭义说的“通过钢琴接触音乐、了解音乐、领悟音乐,让音乐通过心灵的感悟作用于我们的生命,作用于我们的人生。”然而,在“学琴热”的背后,不难发现学习钢琴存在盲目性、功利性、唯技术性等特点,琴童身在其中较少得到真正的快乐和享受。究其原因,一方面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受“效率优先、技术至上”思想追捧的影响,使之成为人们“为之效仿”或“身在其中”无可奈何之缘由;另一方面,笔者以为,大多数钢琴教学并没有把握科学的钢琴教育规律,以漠视钢琴教育过程为主要表现。本文站在音乐教育学的立场,强调重视钢琴教育过程的价值和建构和谐的钢琴教育过程,为钢琴教育注入新活力。

一、钢琴教育“过程”认识的偏差

在现实教学中,人们对于钢琴教育过程不重视,首先是对钢琴教育过程的认识存在偏差。

(一)钢琴教育过程是技术训练的过程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实施钢琴教育的媒介(包括钢琴、教材、音乐作品、情境的设置等)共同构成实施钢琴教育的三个核心要素,三者的交互活动和作用使教育过程得以实施并产生影响。大多数人对钢琴教育的理解是片面的,从表面上认为只是教育者通过媒介对受教育者传授钢琴技能技巧的过程。无可厚非,钢琴技能技巧的转化是教育过程中主要的工作或目的,但不能把它理解为唯一目的,如果这个过程仅仅是为技术训练而训练,久而久之教学过程就像一个训练场、加工厂。人们看到的只是技术的操作和成品的展出,导致教育者关注更多的是每节课的技术目标,这个既定目标是以技术训练为指导的,以教育者个人理解为主导的,因此相对缺少对受教育者需求的表达,使教育过程变得单一而固定,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也因单纯的技术目标而丧失,他们更像机器一样,在教育过程中模式化地运转而丧失自己的个性。

专注于获取成就、名利的技术训练,突出表现为钢琴考级,不可否认考级要求对受教育者的学习起到较好的刺激和鼓励作用,但如果过分强调,受教育者会陷入只为考级的功利性的学习状态。受教育者在过程中主要以克服技术难题和掌握音乐作品的数量为目的,对于音乐本质的掌握,对于音乐的享受退而次求之,很显然,这已然脱离了艺术教育的真正目标。

技术本是工具,具有工具性的倾向,在自然科学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钢琴教育过程中,技术是感受和表现音乐的手段而不能作为最终目的,追求教育过程中除技术层面之外的目的,是每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目标。

(二)钢琴教育过程是按部就班的过程

正是因为钢琴教育过程出现一个以训练技术为主要目的的既定目标后,教育过程也就变成按部就班的过程。教育过程变成教育流程,受教育者在其中成为流程的执行者,按着程序走,受教育者的注意力不在音乐的表达上,而在其他与音乐无关的事情上。比如:怎么能快速地解决、完成此技术或任务,他们成为被动的接受者,不能较好地直观自身,也就是说,不能“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1]

钢琴教育过程不可能是按部就班的过程,里面存在太多的变数,教育过程受教育媒介、个体经验、教育具体情境等影响,而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本身又具有不确定性和未完成性。了解这一点,钢琴教育过程至少不会落入功利化、机械化境地,而剥夺受教育者在钢琴教育过程中成长、变化的机遇。真正的教学过程应是“使学生努力学会不断地、从不同方面丰富自己的经验世界,努力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富有个性化和创生性的占有。”[2]技术的习得与经验世界的沟通和转换,对精神财富的占有,离不开教育过程各要素的共同交互作用。我们不能孤立谈某一方面对教育过程所产生的影响,事实上相对独立的任何一方都难以单独完成教学过程的开展,正所谓“教学相长”,凸显的是作为“复合主体”[3]的教师和学生在过程中知、情、意、行的互生性、互识性和互通性。

钢琴教育过程的规律和价值尤其应该重视。忽视钢琴教育过程本身的意义和对音乐教育目标“超越性价值”[4](除技术性和功利性目标之外的价值)的追求是当今音乐教育的一大症结。科学的教育过程不仅能满足上述事实中人们所孜孜追求的技术性目标,也能实现钢琴教育的“超越性”目标,也就是说在钢琴教育过程中应实现多元的价值,正确认识钢琴教育过程和重视钢琴教育过程,意义深远。

二、钢琴教育“过程”的价值

在钢琴教育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也能提升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促进情感和道德的全面发展。离开了教育过程,任何目标和价值不可能实现。同理,各种目标和价值的实现必须付诸于钢琴教育过程的施展,一个理想的钢琴教育过程,应包含以下三种价值:

(一)表达生活

钢琴教育是借助钢琴帮助受教育者反映生活的方式,它与人类要表达、要活动的需求联系在一起。从此立场出发,钢琴教育应充分考虑儿童自发选择的倾向,当他们自发地把键盘作为自己倾诉的对象,把弹琴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对待时,钢琴教育的价值才可能得以实现,钢琴教育的过程也才可能自然地、顺利地施展。

人类表达生活的方式很多,艺术作为人类认识自我和客观世界的语言,具有独特的价值。它是人类对生活表达自然而自发的行为,最能体现直接和真诚。受教育者的艺术倾向表现为总有话要讲,总有事要做,艺术付诸媒介去交流和传达人类生活的世界,而钢琴教育正是通过钢琴这一载体去传达人类的喜怒哀乐,反之,对生活的表达必须依附于钢琴教育过程的实施而存在。把握艺术教育的实质,突显钢琴教育过程是揭示人类生活的过程,是充分再现人类生活面貌的进程。

(二)感知审美

音乐的可贵之处在于能使人们享受其中,忘乎所以,而此种享受必须以人类独有的审美能力为基础,在钢琴教育中应努力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如果承认钢琴教育为审美教育的活动,其特殊之处在于:音乐较容易和人类神经中枢产生关联,最能打动人的内心世界,是沟通人的情感和世界万物最有效的桥梁。正因如此,人类自产生以来,就利用音乐抒发自己的情感,实施教育巩固人类的情感,这点在阶级社会表现尤为突出。音乐作为巩固统治阶级的特定利益,对人们实施教化,正所谓《荀子·乐论》:“乐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虽说是为统治阶级服务,但音乐所能“感人深”,最能打动人的特质是不可否认的。

“音乐是作曲家情感的移入,是欣赏者情感的体验,也是表演者情感的抒发和宣泄。同时,情感也作为一种生命和灵魂贯穿于音乐艺术的创作、欣赏及表演的整个过程。”[5]钢琴教育过程融入了作曲家、演奏家的情感,也融入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情感,可以说钢琴教育过程就是表达、领略人类情感的过程。

(三)实现发展

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音乐教育,最能实现人类对于精神世界的发展要求,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为,在钢琴教育过程中达到情感的交流和碰撞之后,事情并没有嘎然而止,此时的感悟上升到人类各种精神追求和向往,音乐和钢琴教育的价值最终落脚点在此。如黑格尔看来,“缺乏一切艺术所必有的基本要素,即精神的内容及其表现,因而就不能算是真正的艺术。只有在用恰当的方式把精神内容表现于声音及其复杂组合这种感性因素时,音乐才能把自己提升为真正的艺术,不管这种精神内容是否已由乐词提供详明的表现,还是用比较不明确的方式,即单从声音及其和谐的关系与生动美妙的曲调中体会出来。”[6]音乐是有精神内容的,隐藏在有组织的声音世界中。哈贝马斯将精神世界对应于宗教、艺术等领域,言外之意,艺术是反映精神的门类,音乐是人心灵的流露。

情感教育是审美教育的中介[7],任何音乐都反映了作者对客观世界和洞悉人类社会的看法。人们通过自然地表现生活到感知审美直至最终精神层面的提升和发展,展示了钢琴教育过程是从表面到深层,从“音”到“心”,从简单到复杂的动态生成过程。它比技术训练过程更复杂,在某种程度上,比技术训练更重要,若在教育过程中没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和充沛的情感支撑及对世界万物的敏锐观察与思索,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

三、钢琴教育“过程”的构建

为了达成钢琴教育的多元价值,在过程中可通过构建相应的情景、注重质化与量化的结合、注重作品文化价值的迁移等方式来实现。

(一)钢琴教育过程中情境的创设与情感建构

钢琴教育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去实施情感活动,受教育者身在此环境中受之以前经验和现实学习兴趣的影响。“学习是通过学习者所具有的经验而发生的;就是说,学习是通过学习者对他所处的环境作出反应而产生的。”[8]49而新的经验的习得又依靠环境来巩固、生成,故“经验涉及学生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安排环境和构建情境向学生提供教育经验,以激发所期望的那类反应。”[8]50好的教育场合,离不开相应的情境安排和预设,情境就像一幅灵动的画面,是一种有效地刺激:可以是作曲家的生活再现情境,可以是主题渲染情境、也可以是表演、描述情境。在构建情境时首先应了解学生兴趣和学习背景,不能脱离学生现实中的真实反映,而设计成只表达设计者思想、情感的行为,这种行为终将脱离现实,离目标越来越远,也会在情境处理中出现尴尬、难以掌控的局面。

按照杜威的理解:“目的必须是灵活的;它必须可以更改以符合情况的要求。从外部建立的目的对行动过程来说,总是僵硬的。这种从外部插入或强加的目的,对情境的具体情况没有工作关系。”[9]如果预先设计的情境提供实现所谓“既定目标”的一种可能性,在情境中处理学生表现出的即发现象,是对施教者提出的进一步要求,即目的的变化。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为独立的个体参与在情境中,所有的既定目标、预设环节对于他们来说,都具有不确定性,只有真实反映他们成长的真实情境,才最能把握教学的客观规律(暂且称之为“现实目标”)。所以,钢琴教育者应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因为学生偏离既定目标或不能很好地完成既定目标时,开始着急,甚至动怒。

“既定目标”和“现实目标”的区别及怎么正确对待的问题,意味着处理情境环节是个复杂的过程,这一过程正是体现各种音乐价值在具体情境中实施、转化和生成的过程。如前解析的三种价值的升华,可以通过经历启发性的学习、技术问题的解决到情感的共鸣至精神的愉悦,不仅仅重视教育者的讲解与示范,情境的变通与情感的建构,也不可缺少。

情感的建构建立在交往的基础上,通过教育过程使师生间的学习化为交往,成为有目标并富有生命成长意义的交往。而此种交往又是彼此相互体验的过程,是“从最开始感官直觉的悦耳悦目,到对对象蕴含的内容和领悟、品味产生的悦心悦意,上升为对教学内容体现出的外部世界必然性的瞬间感悟和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悦志畅神境界。”[10]从交往中、从对话中,“把主体性的理性变成了主体间的理性,由此‘他人’才真正具有意义。”[11]也就是说,只有通过和作品的对话、师生间的对话,这时的作品涵义才能发生可能,具有意义。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的意义并非源自外物,是由创造和使用它的人所决定的,经由语言游戏或日常的语用获得其意义[12]。音乐即语言,钢琴教育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实施并完成的,是建立在双方共同理解音乐的基础上、通过默契地合作使音乐产生“语用”而获得意义。

此外,在情境参与中还应始终贯穿美的表达:学生的肢体美、触键的音色美、发音方式的对比美、乐句与乐句间呼吸的美,不能只以技术掌握的程度来评判美的尺度,有了美感才会产生愉悦,而美的享受和愉悦的体验更多来自于教育过程。

(二)钢琴教育过程中质化与量化的结合

质化与量化是两个相对的概念,量化一般情况下可用数据、数量等方式来计算,比如说弹会了多少曲目?考完了几级?掌握了哪些技术难题等。而质化趋于用动态的方式、较完整地看待一个事物发展的过程,于其中某一小的变化和改变都给予充分的肯定,比如为克服某个技术难题所形成的勇气,从节奏或旋律中感受到的快乐,乐于弹琴等。这些评价承认的是学生纵向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肯定的是受教育者在情感、精神方面的提升,塑造的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变化、成长中肯定他的价值。诚然,钢琴教育必须付诸技术来表现音乐,数量的多少和技术的高深是衡量钢琴教育的标准之一,但事实是人们对于此过于看重,认为钢琴教育就是从量到量的技术变化,有失偏颇。这和音乐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不相符,也与对音乐教育的全面认识不相符。钢琴教育是技术教育,更是使有声符号变成用来表达人类喜、怒、哀、乐的情感教育和精神教育,人们通过音乐来感悟自己生活的世界和精神面貌,以批判、创造的姿态来重新认识世界,形成自己独特的价值观。

质变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成才是多么的重要。钢琴教育质的转化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自身的质变和师生间质变的交互;是技术的质变,也是情感和价值观的质变。现有钢琴教育缺乏它应有的感染力,其原因之一即缺乏技术、情感与价值的整体功能,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错误使得人们认识钢琴教育过程产生了极大片面性;也使得很多学徒退却在学门之外,或停留在某一点而不能继以前行。现实中经常会出现钢琴教育要么单纯地停留在技术层面,要么仅在挖掘音乐作品情感和内涵等方面。试想,没有音乐的本体、音乐的语言为载体,音乐的情感功能和价值功能何以实现?没有情感和价值的音乐教育,技术只能成为空壳,只能成为使学生厌倦的符号、繁琐的练习。

基于此,钢琴教学过程应慢,给学生参与、体验的时间和空间,一切急于求成、只求教育者单方面的理想表达、揠苗助长的方式都站不住脚。只有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学习者们才能完成从感性到理性,从技术到精神,从参与体验到实践、内省的过程,充分体现教育主体间的交互作用和操作活动、思维活动、精神活动的高度统一。

(三)钢琴教育过程中作品文化价值的迁移

教材在钢琴教育过程中属于主要媒介,现行钢琴教材过于陈旧,不能引起学生的太大兴趣,而施教者历来沿袭传统经典教材(如钢琴教材“四大件”:练习曲、复调曲、大型乐曲和中小型乐曲),少有突破或有建设性地改良。钢琴教师应不受教材的限制,全面拓展教学资源,使之成为学生乐于弹奏的作品,也可开展各种开放性的教学活动,重视教材的二度开发,体现教材与学生和自然、社会生活体验的紧密联系,借助教材启发和引导学生。如将钢琴教材与学生的经验联合,与他们已熟悉的歌曲发生联系;也可发挥乡土教材的优势,把当地的民歌、舞蹈、戏曲、器乐主题融入到教材中,加深对本土文化的认知,并得以肯定对本土文化的认同,使钢琴教材“母语化”。

深挖传统教材与开发教材中音乐作品的文化价值和教育价值。教育者可从作曲者的成长、创作背景、当时的社会面貌等多方面挖掘作品的价值,将音乐作品看成“文化中的音乐”,从钢琴音乐作品产生的文化背景中探讨其中所蕴含的民族音乐传统和审美心理,还原作曲家的创作动机和意愿,再现作曲家的精神和情怀,以此融入到教学情境中,感染学习者。值得注意的是,教材是音乐家本人的价值观,他们的选择受价值因素的影响,是某个时代的产物,我们既要了解当时的情景,也要结合现实加以改造和再创造,体现“与时俱进”,发挥其在钢琴教育过程中的作用。

四、小结

音乐教育和钢琴教育只能在“过程”中展开,受制于音乐的特性——即音响性、时间性的特点,在过程中通过音响的流动和传达,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感悟其中之奥秘。钢琴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情景中彼此感受对方的语言表达方式、动作行为、技能技巧的互相转化,人格魅力的相互生成,此乃音乐教育承载的的意义之所在。厘清钢琴教育“过程”的价值,为我们的实际操作指明了方向;正确认识钢琴教育“过程”,以真正凸显钢琴教育的意义。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7.

[2]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探究之二[J].教育研究,2002(10):24-30.

[3] 叶澜.课堂教学过程再认识:功夫重在论外[J].课程·教材·教法,2013(5):3-13.

[4] 郭元祥.论教育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生成性思维视域中的教育过程观[J].教育研究,2005(9):3-8.

[5] 陈蓉辉.论钢琴教育活动与学生情感发展的内在机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109-112.

[6] 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册[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44.

[7] 王坤庆.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21.

[8]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瞿葆奎,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9]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16.

[10] 孙俊三.从经验的积累到生命的体验——论教学过程审美模式的构建[J].教育研究,2001(2):34-38.

[11] 赵汀阳.每个人的政治:典藏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42.

[12]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M].汤潮,范光棣,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19.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教育者钢琴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纸钢琴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