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升华的磨炼历程

2018-04-12马国福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历程

马国福

【摘要】习总书记回忆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总书记7年知情思想磨炼升华历程,是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补“钙”和青年健康成长的鲜活教材和生动范本,是进一步解决好党员干部锤炼党性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思想升华 磨炼 历程

一、七年知情岁月综述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即插队锻炼,是上世纪“文革”前后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全国性政治运动,旨在通过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改造知识青年思想,树立坚定的马克主义理想信念。1969年1月,年仅15岁的习总书记毅然离开北京来到延安一个偏僻山村梁家河插队锻炼,成为了“文革”后全国400万“老三届”知情上山下乡中的一员,开启了“三最”即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七年艰难非凡的插队锻炼。“三个最”是总书记插队生涯的鲜明印记。七年知青岁月,是他走向社会的人生第一站,更是他“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想得到彻底升华的磨难历程。黄土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劳动生活,锻造了他坚毅刚强的意志品质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延安的红色“窑洞”和陕北人民朴实的人文土壤,滋养了他崇高的政治理念,铸造了他不变的“初心”。正如总书记在一篇文章中回忆所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二、思想升华磨难历程

《习近平七年知情岁月》和总书记2002年公开发表的回忆文章《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以及三次到梁家河看望乡亲们时的谈话记载,印证了总书记通过七年知情插队锻炼思想上确实获得了脱胎换骨式的升华和净化,并从此走向成熟、获得成功,呈现出如下三个重要转变过程:

(一)最初的思想迷惘彷徨期

从1969年1月插队开始到1972年初遞交入团申请书,历经了3年时间。这期间的思想斗争及转化,总书记自述说:回想我刚下乡的时候,大概有二三十个知识青年,都是军队干部子弟,半年后大部分都当兵走了。近一年时间里,就我一个坚守在那里,感到十分孤独。但当我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特别是和群众融为一体时,就感到自己生活得很快乐。时任大队支部书记梁玉明这样自述:“1972年,近平追求进步,要入团”。总书记之所以能从迷惘彷徨的思想中走出来,主要得益于:自身与生俱来的强大的抗压能力,酷爱研读马克思及国内外历史经典名著,源源不断的汲取人生强大的内在力量,姨姨、姨夫等亲属和梁家河80户村民亲人般的呵护、体谅和宽容,形成了他闯过“四关”的强大力量。“四关”,对于当时知情们来说,是共性普遍难题,犹如珠穆朗玛峰和西天取经的九九八十一难,谁能过得去,谁就是胜利者,谁就能取得真经。总书记当之无愧是最后的胜利者和取到真经的历史伟人。

(二)思想追求进步的执着期

从1972年初递交入团申请书到1974年1月被批准入党并任该村党支部书记,历经了两年时间。递交入团申请书,是总书记政治思想要求进步的标志。在政治进步方面,由于父亲习仲勋被迫害,别人是从零开始,而总书记要从负数开始。时任梁家河大队支部书记梁玉明说:1972年,他先后写了好几份入团申请书,交给公社的团委书记,直到那一年秋天,他才正式被批准入团。到了1973年,他被县上调到邻村赵家河村去主持社教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就想把他留下,不让他回梁家河。因我们梁家河不同意,坚持要他回来。回到梁家河以后,村里想让近平在村里主持工作,但他还不是党员,申请入党就成了当务之急。党员会上,大家都同意近平入党,但因家庭原因,直到1974年1月在县委书记申昜同志的全力支持下,近平终于入了党。习近平后来回忆说:入团申请书前后写了8份,入党申请书写了10份。艰难困苦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害一个人。要么在困境中崛起,要么在困境中毁灭。习近平是在困境中崛起的人。

(三)造福人民敢于担当的思想成熟期

经过3年思想迷惘彷徨期的滚爬摸打和两年思想成长期的组织精心培养,总书记自1974年1月入党并当选书记直到1975年10月被推荐上清华大学,思想已进入了信仰坚定的思想成熟期。以他为核心的党支部,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在不到两年时间内,靠苦干实干做出了一番骄人的成绩,打坝、挖井、办缝纫社、代销点、铁业社、磨坊、办沼气等。在为村民群众办一个又一个实事中,总书记总是发挥着身先士卒的先锋模范作用,越是困难险阻,越能看到他的身影。与他搭伙计的村革委会主任的梁玉明说:“那个时候是冬天,打了很深,才开始见水,那水冰凉刺骨,近平下到井里,两条腿都踩在泥水里,挖下面的泥土和石头,一干就是挺长时间,实在撑不住了再换人。打这口井的时候,近平的腿冻得落下了毛病,冬天的时候就容易腿疼。”村民王宪平一语中的:“习近平是靠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的。”对这段知青插队岁月,总书记刻苦铭心的说:“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无论我走到那里,永远是黄土地的儿子。”

三、几点重要启示

总书记七年知情岁月,思想逐步走向成熟坚定,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更具有学习借鉴的普遍性,探寻和遵循其规律性,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一)思想迷惘期最渴望亲人们悉心呵护和组织的正确引导

思想迷惘意味着人生没有形成明晰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大脑意识犹如一片白纸,还没有确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迷惘期大都处在青少年时代,鲜明特点就是先入为主、可塑性强,显著弊端就是心身脆弱、抗压差。精心呵护和正确引导,是健康成长的关键。受西方价值观的思想腐蚀,“90后”和“00后”乃至部分党员干部思想迷茫,表现为四大危险即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大力秉承总书记优良家风和梁家河红色文化基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思想迷惘关键时期,像总书记亲属和梁家河的父老乡亲那样精心呵护和正确引导,必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显著效果。

(二)思想追求进步期最需要组织的精心培养和自己的恒心毅力

中国共产党是以实现全人类共产主义社会为远大理想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人民翻身的解放、过上幸福生活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递交入党申请书,是思想追求进步、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起点,是接受组织培养和经受人民群众考验的开始。作为基层党组织,在培养党的新生力量方面,要发扬当年梁家河、文安驿、延川县三级党组织坚持在工作实践中发现、培养并敢于接受和大胆使用党的新生力量;作为思想追求进步的同志,特别是青年人要学习当年总书记的爱民为民情怀、勤奋好学精神、艰苦奋斗品质和苦干实干作风,以坚忍不拔毅力和出色的工作业绩,铺平自己的辉煌人生路。

(三)思想稳定成熟期最需要有为民造福施展理想抱负的宽广平台

思想决定行动,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思想的高度决定实践的深度和效度。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思想稳定成熟的党员干部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中坚力量。作为基层党组织,对思想稳定成熟的党员干部,要像当年梁家河、文安驿、延川县三级党组织那样,敢于压担子委以重任,为其干事创业创造更宽广的平台;作为一名真正的人民的公仆党员干部,要发扬总书记当年任职梁家河支部书记时“敢说、敢做、敢担当”共产党员的大无畏精神,在当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征程中贡献自己的毕生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3]习近平自述:七年上山下乡对我锻炼很大.

猜你喜欢

历程
中国的历程
邮票上的70年光辉历程(集邮)
登陆月球背面
我国法制类电视节目的现状与未来
浅谈会展经济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发展历程回顾与高校继续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我国烟草消费税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建议
从女权主义视角解析电影《时时刻刻》中的意象
中国南极科考30年历程
运动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