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2018-04-12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450044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牛巴牛棚牛群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450044

众所周知,巴氏杆菌病的致病菌存在于健康牛的体液、组织器官以及呼吸道内,同宿主和平共处,一旦饲养管理不当,比如受通风不良、天气闷热、寒冷、潮湿、饲料营养不足和牛群的饲料突然更换等多种因素影响,则会大大降低牛的抵抗力,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或者加重巴氏杆菌病的发生。大量的致病菌存在于患病牛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当中,从而让饮用水、饲料和用具等受到污染,加之环境消毒不到位,就会经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健康的牛群。另外,还会通过蚊虫叮咬进行传播。这种急性传染性疾病,春秋两季是发病的高峰时期,为此笔者重点论述了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希望能够减少病情的发生,切实推动我国畜牧业稳健长远发展。

1 牛巴氏杆菌病的含义

巴氏杆菌病(pasteure11osis)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这种条件性疾病的传染对象是非常普遍的。医学人员研究发现,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众所周知,在农业生产生活当中,畜牧业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农民的经济收入和广大消费者的健康直接与牲畜的质量紧密联系,牛巴氏杆菌病是对牛群影响最大的一种条件性疾病。以牛为例,倘若患有该病时没有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就会传染健康牛群,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

2 牛巴氏杆菌病的危害

患病牛一般都会出现肺部炎症、体内脏器大面积出血及高热状况,由于牛巴氏杆菌病的传染性较强,因此必须要认真分析发病病因,以便做到对症下药[2]。

3 牛巴氏杆菌病的病因

作为一种条件性触发病原菌,牛巴氏杆菌病会潜伏在牛的呼吸道内,倘若牛群生活环境较为健康,就不会被激发。如果相关条件被触动,就会诱发该病。例如,遇到寒冷天气,饲养人员没有管理好牛棚的温度,导致室内温度过低,饲料营养不足,也会引发该病。牛巴氏杆菌病在闷热、潮湿的环境下会迅速暴发。探究其原因,主要是潮湿和闷热的环境深受病原体的喜爱。在这其中,也包含着牛棚拥挤和不通风等情况。但是这些并不是初代感染。如果牛棚环境脏乱差以及条件恶劣也会引起牛群传染。故而,牛棚的良好通风和及时换气是至关重要的。除了上述因素以外,倘若饲养人员没有切实有效地根据牛的身体健康状况入手,合理调整牛的活动,进行疲劳运输,更换了饲养饲料或者饲料中没有提供充足的营养,无法满足牛的生长需求,则会大大地降低免疫力,这样一来,病菌就会趁机而入。研究发现,牛巴氏杆菌病主要有两种感染形式:第一,患病牛通过汗液或是消化道排出超强毒素的病菌,通过与环境、圈舍、饲料、用具和水资源的混合,从而将疾病传染给健康牛群。第二,通过唾液飞沫、呼吸道感染以及蚊虫叮咬病畜进行传播,从而传染该疾病。立足于区域性的角度来分析,一般来说环境通风条件差、气候湿寒以及温差大等地区则极容易出现牛巴氏杆菌病[3]。

4 牛巴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

病牛头颈向前伸,呼吸困难,心跳加速,结膜充血或者出血,同时还伴有运动失调的病症。患病牛死后鼻子和肛门会少量出血。巴氏杆菌病的病程较长,患病牛会在1~2天内死亡,具体病症为高热,反复不停咳嗽,呼吸困难,流泪、流涎,运动失调,卧地不起,最后死亡。该病的潜伏期通常为1~7天。患有巴氏杆菌病的牛初期体温可达到40~42°C,食欲减退,卧地不起,鼻镜干燥,被毛粗乱。可以将巴氏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分为三大类,即水肿型、肺炎型和败血型。

(1)败血型。 病牛体温上升至 41~42°C,呼吸困难、心跳加快、精神萎顿、食欲不振,由于患病较急,通常情况下来不及查清病因或采取措施,就会出现病亡个体。

(2)肺炎型。患有这种类型病症的牛体温逐渐上升,同时出现胸膜、肺发炎的状况,鼻孔经常会流出黏液脓性鼻液,另外还有伴随咳嗽症状。如果患病较为严重,则会出现头颈前伸、张口呼吸等症状。

(3)水肿型。一般来说,该类型的病程时间非常长,往往会拖至7天,甚至更久。水肿型病牛除有体温升高、不吃食、不反刍等症状外,最明显的症状是头颈和咽喉等部位发生炎性水肿,水肿还可蔓延到前胸、舌及周围组织。病牛常卧地不起,呼吸极度困难,最终因呼吸不畅而窒息死亡。

5 牛巴氏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

(1)涂片染色镜检。取患病牛的血液,经涂片,美蓝染色,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明显的呈卵圆型的两极染色圆杆菌。

(2)分离培养。取新鲜病料并将其接种于血液琼脂上,将病料放置在37°C温箱中培养,经37小时后,会变成圆形、白色的菌落。同时球形表面光滑湿润。小样露珠落边缘非常整齐,没有出现溶状况。之后再取典型菌落涂片,涂片染色之后,在显微镜下可以清楚地见到两极浓染的短小杆菌。

(3)诊断。笔者根据自己所在地区常见多发病的流行特点,结合患病牛的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结果及病理变化做出判断。

6 牛巴氏杆菌病的治疗和预防

(1)抗生素治疗。使用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注射时间为1次/天,连用3天。对于患病较为严重的牛群,除了注射磺胺嘧啶钠外,还要肌肉注射链霉素和青霉素,每次注射链霉素的量为2万~5万U/kg体重,青霉素的量为1万~2万U/kg体重。使用头孢肌肉注射,犊牛1瓶、大牛2瓶,必须稀释,1次/天,连用2天后,患病牛会逐渐康复。在对病牛进行治疗的同时,必须注意牛棚的通风,同时需使用火碱对牛棚、喂具等进行消毒此外,还要收集粪便进行发酵处理。

(2)加强饲养管理,切实增强抵抗力。众所周知,加强饲料管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一系列的致病因素。因此,必须确保饲料的卫生营养。以便更好提升牛的体质,切实增强牛机体免疫力。免疫注射是切实预防牛巴氏杆菌病的一项关键性措施,因此要定期给牛群进行预防注射。可以使用牛出血性败血症氢氧化铝菌苗,进而对健康牛群或是发病牛群进行紧急免疫接种,接种注射最佳时间为每年春季和秋。100kg以下的牛肌肉或者皮下注射4mL,100kg的牛同法注射6mL,注射后的牛群免疫力保护期可以维持8~9个月[4]。

(3)切实消除发病诱因。一旦发现牛患有巴氏杆菌病,必须要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措施隔离病牛。彻底对牛棚进行消毒处理,使用10%的石灰乳和50%的漂白粉,对用具及牛舍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还要使用高免多价抗血清对同栏牛只进行紧急预防,注射之后观察7天后,没有不良情况出现,才可以使用疫苗紧急接种,可以切实有效地消除巴氏杆菌病的发病诱因。

(4)防止疫情复发蔓延。对于病死牛,必须进行深埋处理,从而有效防止疫情的复发蔓延[6]。

7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上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对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一旦发现该病就必须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对病牛进行治疗,进一步确保牲畜的健康成长,最大程度上减少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倘若将病牛卖出或者草草掩埋,则会严重污染土壤和水资源,同时还会造成第二次传染,扩大疫情范围。另一方面,倘若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食用了肉品,则会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必须要慎重科学地对待牛巴氏杆菌病,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该病,进一步推进生态农牧业的建设,推动畜牧业的稳健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牛巴牛棚牛群
牛棚读书
时间域激发极化法在内蒙古小牛群铜多金属矿的应用
与牛共眠
牛棚子 草垛子(小小说)
牛儿回家
牛巴氏杆菌病发生与治疗
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综合防治
牛巴贝斯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牛巴氏杆菌病的综合防制措施
牛棚忆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