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忙迫与从容

2018-04-11李霖灿

书摘 2018年12期
关键词:图卷故宫博物院台北

☉李霖灿

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幅马和之的《闲忙图》,画一个老渔翁在河滨树下织革履,鱼篓斜倚树根,一片闲适景色。命名典雅异常,取忙迫之中,心神安适从容之意,对当今的生活情趣,真有无穷的启发。

现在的生活情趣,只剩有一个“忙”字可以存在了,大家见面,第一句话总是近来“忙”得如何?我去参加一个宴会,一位老友不终席而要去,向大家一抱拳说:“对不起,我还有三个场合得去应酬一下!”他匆匆离去之后,我不禁大惑不解,真的忙到了这种地步了吗?人生趣味尚存几许?

南宋马和之《闲忙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说是在美国还更忙,忙到了先生开车,太太向他口中塞三明治,危急到这个程度了吗?真的是“分秒必争”。在电视上我从篮球比赛中学到了一个术语:紧逼盯人!

忙是我们这个世纪的特色,大家天天在“读秒”。试想一桌最好的满汉全席,却限你于三分钟内吃完,那还有什么味道?因之我不禁喟然叹曰:忙是20世纪最可怕的癌症,我们若不能消灭它,它就要来消灭我们。

中国文化中有隐逸闲适的一派,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周臣的《闲看儿童捉柳花》和仇英的《松亭试泉图》,都充分传达出这份闲适。就是宋代理学家程明道他也有“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歌咏;在他的心理气象上也一直是云淡风轻,他说:“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可知他不但闲适异常,而且在闲适之上,还有更高一层的乐的境界!

明仇英《松亭试泉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他养小鱼数尾,时时往观;人问其故,他答道:欲见无人而不自得之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南宋范安仁的《鱼藻图卷》,我每一展拜,都使我想到庄子与惠子的濠梁之乐:“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西湖是我旧游之地,最有名的玉泉观鱼,那池阁之上便写着“鱼乐园”三个大字!我常想,人为万物之灵,而自我忙迫如此,何以人而不如鱼乎?

明周臣《闲看儿童捉柳花》,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试拈起《鱼藻图》来一消人世忙迫尘劳:在忙迫不堪的美利坚合众国中,我在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见到了北宋赵克敻的一开册页,那几条倏忽来去的白条鱼真画得动态宛然,人若能如此来去自如,便是大自在菩萨了!

圣路易城市立美术馆中的《落花游鱼图卷》,可称为现今传世鱼藻图中之顶尖绝品,是北宋刘宷的杰作,且见于宋徽宗的《宣和画谱》之著录。我曾特意拜观:水面落花,水中游鱼,一一都描绘如神……而且他匠心独运,画的是在水里活生生的鱼,一片雍容大雅、乐得平生的模样,和我在欧美其他美术馆所见到的鱼市图大不相同,那真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记得有一对法国医生夫妇,他们常是储蓄三年,来台北故宫博物院观画两周,我们知道了,便请他们来演讲一次,说明中西绘画之异同,他便揭示出这生与死的一点,说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所看到的艺术品都充满了生机,与在欧洲所看到的大不相同,所以总是储蓄上几年,到此欣赏受用两个星期,这已经是第五次的循环了!

北宋赵克夐《鱼藻图》,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南宋范安仁《鱼藻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刘宷《落花游鱼图卷》(局部),圣路易城市立美术馆藏

齐白石《三余图》

北宋李唐《坐石看云》,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他们说的是一点也不错,宋儒劝人“观万物生意”,我们也常听人说“万物皆吾与也”,中国的哲学体系可以说是生的礼赞:天地之大德曰生,又说生生之谓易,一一都是歌颂这点“拍拍满怀都是春”的活泼生意。

名满天下的齐白石也曾画了三条小鱼,名之曰《三余图》,这是中国的谐音妙用,鱼余同音,便假借通用。他在上面题字云:“画者工之余,诗者睡之余,寿者劫之余,此白石之三余也。”——一片闲适从容气象。

他原本是木匠,木匠应该做工,但是工作之余,也来挥洒几笔水墨丹青。他原来并不想作诗,但是“睡觉东窗日已红”之后,兴犹未尽,也偶尔来歌颂一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四时佳兴与人同”,不亦是充满了生之乐趣吗?至于“寿者劫之余”,那是对高年长寿的歌颂,在兵荒马乱的20世纪中还能活到九十几岁的高龄,不是也可以来浮一大白吗?

若推究一下这种三余图之由来则久矣,益发能显示出中国人的生活从容,因为原来的三余是:“夜者日之余”——日出而作,所以晚上是我悠闲的时刻;“雨者晴之余”——不能出外耕田,便是我读书作画的机会;“闰者岁之余”——这就是《千字文》上的闰余成岁,在古代中国人的想法中这是一笔意外的收获,又可以从容自在地闲散几天了!拿古代的自在有余和现在的忙迫不堪一比,我们不禁大为怀疑起来:这内中的得失消长如何调剂,才能使现下当今的忙迫癌症着手回春,化为一片从容祥和,庶几能切问近思,乐我平生?

禅宗大德教人曰:“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宋画收藏里有一幅《坐石看云》的册页精品,画着两位高士溯溪而上,踞石而止,面前瀑水高悬,白云蔚起……正是写“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一片自然。对画论诗,深念唐宋巨匠胸怀洒脱,真是在炎夏三伏天饮清凉散,于忙迫中得安乐窝了。

北宋赵令穰《橙黄橘绿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我常常微有遗憾,在普世名画收藏之中,《桃花源记》倒是俯拾皆是,而《安乐窝图》却迄今未得过目,有没有宅心仁厚的大艺术家为救世态炎热而大笔一挥?

台北故宫博物院还藏有一幅美丽的《橙黄橘绿图》,团扇设色,画橘柚满树、野水平远之景,是写苏东坡诗意:“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这位画家是有深意,他把自然、闲适、丰收的情愫都交付于画面,使人一见,忙迫顿消。四时转运,秋收冬藏,四时行焉,百物成焉,着急何用,忙迫不得,何用速成恶补,污我美丽人生?

在这里深深一想,不禁对东坡先生会心一笑:你真会骗人!一年好景就只在橙黄橘绿时么?春花如锦时如何?夏浅胜春时如何?白雪纷飞时又如何?……

无门禅师曾有名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禅家所谓的闲事,却正是我们现世的癌症这不治之疾,试改读之为“若无忙迫在心头,日日都是好时节”,聪明的人于此会心,世纪病就不药而愈!紧逼盯人亦可喊一声“暂停”。

日日忙,月月忙,年年忙,自是一奇!其实分出一段时间彻底休息自我轻松一番,亦不至于就影响大局也。人人都觉自己重要无比,亦正可一笑释之。

“不疾而速”是我国文化上的一项哲学高标,对于当今忙迫癌症可以说是特效良药,你以忙碌困我,我从容中道,不疾不徐,一片闲适风采。试想想诸葛武侯坐小车、挥白羽扇,指挥三军的从容不迫;杜工部一生在兵荒马乱之中度过,试读一读他的“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的名句,中华文化之高贵,就在于此!

李太白的《山中问答》说得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聪明的朋友不再多言,敬祝您“空山无人,水流花放”,拍拍满怀都是春,一片自在从容。

猜你喜欢

图卷故宫博物院台北
明代《销闲清课图卷》中的山居生活意象探究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六站(上)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四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上)
乾隆《具有生趣》图卷初考
台北咖啡香
台北的烟火味
台北家居
传是推出“名家留韵”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