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宫廷画家谢环的鱼化石之谜

2018-04-10胡雄健byHuXiongjian

宝藏 2018年2期
关键词:句容结核画家

文/胡雄健 by Hu Xiongjian

图1 句容结核鱼化石

“谢侯康乐孙,善画闻天下”。明代画家谢环(公元1377~1452年),字庭循,浙江温州人,南朝永嘉太守谢灵运后裔,永嘉鹤阳第12世,明洪武时就有画名。永乐年间,经同乡大学士黄淮举荐,以征辟的途径入京,于宣宗朝(公元1426~1435年)当上宫廷画家,官至锦衣卫千户、锦衣卫指挥佥事,深受宣德皇帝的赏识,御赐“笔精入神”图章。历五朝,晚年隐居城北乐静轩,死后葬于京郊。现存作品有《杏园雅集图》二本(分藏镇江市博物馆和美国)、《香山九老图》(藏美国)、《水光山色图》(藏日本)。谢环曾以描绘家乡的《临流亭图》送给宣德皇帝,而宣宗则赐谢御制诗《题楠溪江鹤阳临流亭》。谢于诗、书、画、琴、典籍,无所不通,“山水宗荆关二米”(《明画录》)。

《杏园雅集图》局部

谢环的画风技法不但传承于米芾、米友仁父子的云山作品,“云中迭嶂翠模糊,深树茅堂隐若无。”(明吴宽题谢环《春山图》),而且也如米芾一样,爱好奇石,并将寓所置放收藏品的斋室命名为“米家船”。谢环人缘好,英宗时与太子少师杨荣、太子少傅杨士奇等组成“杏园十友”,朝中的大臣差不多都来过“米家船”。如吏部尚书王直:“庭循心独乐此,盖不知金玉之为贵,山海之藏之为富。因名其室曰:米家船。”东宫讲官金实形容米家船内“文房百玩,触手可寻”。曾为谢环的画题过字的书画家、谏臣张宁(公元1426~1496年),在所著《方洲杂言》里中记载了很多奇石,包括家传的图纹石、蟹化石等,尤其是详细记述了一段他亲历的谢环送人鱼化石的故事:“予见某侯家传美石一方,中有一人,绯袍玉带,端拱而坐。又见观音寺胡同,寺僧所收谢庭循一石,方广三四寸,中劈为二,内函鱼骨一具,首尾皆全。”显然,这是谢环奇石收藏品中一块有趣的、完整的鱼化石。

那么这是一块什么样的鱼化石呢?我们不妨大胆地探求一番。目前中国发现鱼化石最多的是辽宁北票的狼鳍鱼,但不在谢环的活动范围之内,自可排除。“方广三四寸,中劈为二,内函鱼骨一具,首尾皆全,”符合这种条件的鱼化石,很可能就是出产于江苏句容下三叠统灰黑色泥灰岩、钙质泥岩层结核中的裂齿鱼,裂齿鱼属于向全骨鱼过渡的软骨硬鳞鱼类,只存在于三叠纪早、中期,距今已有2.4亿年,早已灭绝。所谓结核,就是岩层中的硬质鼓包,硬度相对来说高于周边的围岩岩层,所以易于保存而不致遭到氧化分解和挤压破坏,从而使整条鱼的形态和细节都能完美地保存下来,鱼骨、鱼刺、鱼鳍、鱼鳞乃至牙齿,都清晰可见,长度多为10cm~20cm。句容是中国早三叠世结核鱼的最主要产地,类似的结核鱼化石在巴西和马达加斯加也有发现,尽管鱼种不尽相同,但也是三叠纪早期的。如果不将结核打开,是见不到鱼化石的,所以完全符合古人所述:方广三四寸,中劈为二,内函鱼骨一具,首尾皆全之特点。这种结核鱼在20世纪90年代重出江湖,而且与许多地下文物的出现一样充满戏剧的色彩。据说90年代早中期,一个句容东昌镇青山村的农民挖地时锄头把松了,他随手用地下的一个圆鼓鼓的卵石(结核)砧锄头的楔子,无意间把结核砸破了,露出了里面包裹的完整的鱼化石,惊奇之下,他又敲开另一个结核,也有鱼化石,消息传开,当地的农民纷纷上山敲捡结核鱼化石,同时也引起了相关专业机构的重视。后来因为采石等方面的原因,句容现在已经很难再找得到结核鱼化石了。

图2 句容结核鱼化石(知石网提供)

1996年,南京大学古脊椎动物学家刘冠邦等率先对句容的鱼化石进行了鉴定,确认属于裂齿鱼科和副半椎骨鱼科属种,而后者在中国是首次发现。南京地矿研究所钱迈平等则分别将之命名为江苏裂齿鱼和句容鳞齿鱼。1997年3月,扬子晚报披露了句容发现中生代早期鱼化石的消息,吸引了众多的赏石爱好者以及化石贩子奔句容而去。刘冠邦等经进一步的详细研究,确认这些隐藏在句容卵形或肾形灰黑色结核中的鱼化石共有6属8种,其中有4新属6新种,分属裂齿鱼目裂齿鱼科和骨鱼目副半椎鱼科,它们生活在一个温暖而广大的海洋里面,与非洲马达加斯加北部早三叠世鱼群有亲密关系,少数属种的特征则与东格陵兰早三叠世鱼群有某些关系。

图3 句容结核鱼化石(知石网提供)

图4 马达加斯加结核鱼(知石网提供)

距今2.5亿年前的二叠纪与三叠纪之交,可能是受地外天体撞击、连续性火山喷发以及海床急剧释放甲烷水合物等引起的连锁反应,地球发生了严重的生物大绝灭事件,很多物种消失,海洋生物和陆地脊椎动物也遭到了灭顶之灾。处于食物链较高层的早三叠世鱼类的出现,说明大绝灭之后,海洋生态系统的复苏已逐渐达到一个较高的程度,地球的生态系统也已从古生代进入了中生代。这些鱼化石能够在结核中被保存,是因为这些海鱼死亡埋藏后,在隔绝氧气的还原环境及沉积物重压下,体内有机质黏液渗出,浸透周围的沉积物,胶结成包裹住鱼类遗骸的含硫化氢的团块,并在漫长的成岩过程中形成比周围泥质岩层更坚硬的含鱼化石的灰黑色结核。谢环送给京城寺僧的“中劈为二”的鱼化石很可能就是这么一个不大的、对开的来自句容的结核鱼。

那么谢环的这块鱼化石是哪来的呢?很可能是京城友人景容郑均所赠。1982年,在淮安王镇墓中出土了谢环为景容所作的《云山小景图》,这是画家交游中的应酬之作,图中群山起伏,云雾弥漫,江水浩渺,绿树葱葱。题款为:“景容持此卷索写云山小景,遂命随笔书以归之。山顶烟云作浪推,林间茆屋掩苍苔,小轿不是无人过,谓恐前村有雨来,逾七翁识。”在王镇墓中出土的27幅书画作品中,就有13幅是京城和江阴的画家应景容之请创作的。景容是何许人也,江阴画家高鼎在所作“墨菊图”题款中写得很清楚:“景容郑均,湖海士也,美风仪,妙辞翰,与人交耐久。自金台来江左,不问识不识,一抵掌间即乐与之游。与予交亦相善。岁暮言旋,亲友饮饯君山之望江亭,时值丙寅之九日”。湖海士,典出《三国志》,指有豪侠气概之人。金台,北京也。君山,在江阴。据中央美院尹吉男所说:“以‘景容’为上款的所有书画作品微妙地透露出北京和江阴两处的社会交往和雅集的情况,有官僚、文人、道士、宫廷画家、民间画家,还有被称为‘湖海士’的宾客,共同构成了复杂的文化空间。”所以,极有可能是交游甚广、能言会道的大帅哥郑均从江阴会友回京,将其所得的结核鱼化石送给了喜欢收藏奇石的宫廷画家谢环。谢环为郑作画,郑赠其鱼化石,礼尚往来,人之常情。当然,鱼化石也有可能是民间收藏家、富商王镇(公元1424~1495年)或者其他当地的画家转托郑均送给谢环的也未可知,毕竟谢环也是一个喜欢广交朋友的豁达之人。

温州历史上有赏石活动的文化名人不少,但只能从他们的诗文或名号中瞧出一些端倪,如谢环这样有明确史实记述、有详尽的赏石事迹的则很少,从这一点上说,明代宫廷画家谢环与鱼化石的故事值得一考。

图5 句容野外采到的结核鱼化石(蝶悦仙供图)

猜你喜欢

句容结核画家
江苏省句容经济开发区中心小学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从句容的“容”到茅山的“隐士哲学”
论句容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
解放思想,推动句容农业提质增效
酷炫小画家
一度浪漫的结核
超声内镜在食管结核诊断中的9 例应用并文献复习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中医辨治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