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功能对等视域中端午文化意象英译策略解读①

2018-04-09王琳,徐少保,胡晓红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4期
关键词:译文原文意象

王琳,徐少保,胡晓红

[摘 要] 全球文化的冲击下,中国民俗节日文化日益边缘化。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国民俗节日文化意象翻译的缺失。因此,以端午文化意象英译为例,从功能对等角度探析其翻译策略,开拓文化意象翻译的新视角,减少翻译的盲目性,促进中国传统民俗在全球传播。

[关 键 词] 功能对等;文化意象;直译加注法;借义法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0-0064-02

随着全球化越来越深入,我们对外来文化的认同感逐年增强,但中国传统文化却极少走出国门。究其原因,主要是传统文化习俗英译不足。因此,研究传统节日文化翻译,找到合适的翻译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翻译理论家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为依托,以端午节文化意象為例,提供一个崭新视域,探析端午节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提高其可读性,为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奠定基础,从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一、端午节文化意象翻译

(一)端午节翻译

端午节,作为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其发扬传承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这种现状,我们必须完善中国传统节日的翻译研究,把传统习俗传播出去,扩大中国节日在全球的影响力。

目前,我国在端午文化意象方面的翻译研究十分薄弱,致使人们在翻译极具民族特色的词语时无从下手,无法传达词语本身的韵味。例如,“端午节”一词,若将其音译为Duanwu Festival,外国人并不能体会其中深意。因此,翻译之前,必须首先对这一文化意象有正确的理解,从而选取适当的翻译方法。笔者拟从“功能对等”理论的新视角,对端午节文化意象的翻译进行探析,降低译者翻译的盲目性,增强其具体可操作性,以进一步剖析民俗翻译。

(二)端午节文化意象翻译

文化意象,就是具有符号特征、鲜明形象、特别能代表一定文化意味的作品[1]。经过漫长岁月的沉淀,它凝聚了各民族自己独特的文化,因此不同民族的不同生活环境赋予了文化意象不同的文化内涵。在极具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中,文化意象是最能表达其起源、特色与韵味的符号。

1999年谢天振先生首次提出“文化意象”的翻译这一概念,并指出“要求译者不仅能传达出原作的基本信息,还要能传达出原作特有的民族文化意象”[2],强调了文化意象翻译的重要性。这就要求译员在翻译文化意象时综合两种语言的不同文化背景,选取最适宜的方法将其通顺典雅地译出来。例如,翻译“端午节”一词时,译者首先要明确该词语背后的文化意蕴,再选取恰当的翻译传达出原词蕴藏的文化含义。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因端午当天人们以龙舟竞渡形式欢度,故又称龙舟节。所以,我们可以把端午节译作Dragon Boat Festival, the fifth day of the fifth month in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这不仅能传达出中国民俗文化的特色,还可让读者体会到译文的优美。可见,在翻译端午节文化意象时,不是僵硬地逐字逐译,而应考虑它的起源、底蕴等诸多方面,将其生动文雅地译出来,这对推动中国传统民俗迈向世界打下了深厚的基础。而功能对等理论的核心观点为不求文字的死板对应,达到两种语言间功能上的对等恰好符合文化意象翻译的要求。因此,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支撑下,文化意象的内涵翻译得更为准确、精彩。

二、功能对等视域中端午节文化意象翻译

(一)功能对等视域中端午节文化意象翻译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翻译家尤金·A·奈达提出功能对等理论,指出目的语读者应该能够以源语读者理解原文的方式来理解译文[3]。功能对等理论倡导翻译时不求语言上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到功能上的对等,使译语接受者获得和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反应。可见,功能对等理论是一种讲究实用性、对等性的翻译理论,迎合了文化意象翻译的需求。端午节文化意象的翻译目的就是要让外国读者充分理解并体会到端午习俗之美,因此,端午文化意象的翻译应尽量满足两种语言功能上的对等,以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

端午节文化意象的翻译应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原则下,根据源语言的具体含义和译文所要达到的效果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例如,“粽子”一词在西方文化中是不存在的,若直接将它音译为zongzi,则不能将其韵味传达给译文接受者。粽子是端午节必备的节庆食物,用粽叶包裹糯米、红枣或瘦肉蒸煮而成,形状类似中国另一传统食物饺子。据此,我们将“粽子”翻译为Glutinous rice dumpling,这样在名称中指出这一食物的特色,可激发外国人对粽子深层意蕴的探究欲望,从而对端午节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至此,“粽子”这一端午文化意象的翻译便实现了其传播传统文化的作用。由此可见,端午文化意象的翻译绝不仅仅是字面意思的简单表述,而应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译出其特色、传达出其韵味。

(二)功能对等视域中端午节文化意象翻译策略

奈达在功能对等理论中指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4],而文化意象翻译的实质是体现文本间文化意蕴的吸收与转化,与功能对等理论的核心思想不谋而合。翻译策略的选择关系着读者的理解程度,要让西方人士品味出端午节这一中国节日的韵味,需译者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尽可能传达出端午文化意象本身蕴含的意蕴,这样才能让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出去,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1.直译加注法

由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民族心理的迥异,导致每种语言都拥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而往往一种语言中的文化意象在另一种语言中是缺失的,而且很难用一两个词准确地表达出原文的意思,这种情况下,直译加注法就应运而生,即先直接翻译该意象的字面意思,再补充解释信息,将原文暗含的具有本民族文化特色的隐性信息翻译为显性信息,以便译文读者体会其中深意。例如,端午节一项具有代表性的活动吃“五毒饼”,若逐字将“五毒饼”译为Five poisons cake,译文读者只会更加困惑,不知人们为何要吃“毒药”,令人啼笑皆非。而其实五毒饼是汉族节日食俗,端午节特色食品,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玫瑰饼。端午节处于一年之中的初夏,这个时节正是毒虫滋生活跃的时候,老百姓深受其害,纷纷寻求各种途径以求驱灾辟邪,因此古人在端午当天,把五毒图案印在食物上,意图把毒物消灭掉,祈求消病强身[5]。

中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致使人们在翻译时,需摒弃译文与原文形式上的对应,达到两种文化意象功能上的对等,而功能对等论意义就在于此。可见,端午节文化意象的翻译契合了功能对等理论的核心思想。为使英语读者获得与汉语读者相同的信息,我们根据功能对等理论的原则,将“五毒饼”以直译加注法译为Rose cake, decorated with five worm patterns,解释了“五毒”实则并非真的毒物,也向外国人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之趣味,吸引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探究其中深意。可见,在翻译一些中国特有文化意象时,采取直译加注法可相对准确地译出原文所要表达的信息而不引起歧义,从而使外国人士跨越语言障碍,更深层地了解这一文化意象,这对传统节日乃至中国文化的传播都意义深远。

2.借义法

在翻译本民族特有文化意象时,应“离经叛道地把外国文体中的语言和文化表现出来”[6]。因此,译者在翻译端午文化意象时,应摒弃对源语言的具体描述,用译文读者熟悉的表达形式来解释其含义,以求达到功能上的对等。例如,端午节另一传统习俗——送花肚兜儿,“肚兜儿”一词并没有准确的英语词汇表示,若只音译为Dudou,外国人读起来根本不知其为何物。

从功能对等理论出发,译者需根据不同词汇的含义选取适当的翻译方法。借义法指借用能让英语读者产生文化共鸣的词语来替代原文的文化意象,以求达到功能上的对等。花肚兜儿是绣有蛤蟆图案的短衫,用以遮盖胸部和腹部,与传统内衣又有不同之处,是独具中国民间特色的衣服。翻译时应将文化意象呈现为目标语言读者能够接受的同义词,以便在源语言和目标语中保留消息的等同效果。因此,我们根据“肚兜儿”的形象特点把它译为Chinese Traditional stomacher,一方面stomacher在形状用途上和肚兜儿有相似之处;另一方面用Chinese Traditional做修饰前缀又表明了这一中国文化意象的独特之处。借义法在翻译这类文化意象时,不仅可以传达出源语文化自身的特色,又能结合译入语特点,拉近两种语言文化的距离,让译文读者更清晰、形象地理解其含义。

三、结语

本文从译文接受者视角剖析了端午节文化意象的翻译,以功能对等理论为依托,为端午文化意象的翻译开拓了新视角,由此提出不同文化意象应采用的不同翻译策略,以期原文与译文达到功能上的对等,降低译者对端午文化意象翻译的盲目性,增强其可实践性,进而使端午等中国习俗为更多外国友人所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孫桂英.文化意象的互文性及其翻译策略[J].学术交流,2011(11).

[2]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Eugen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3.

[4]谭娟.论汉英文化意象的理解和翻译[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9,23(2).

[5]金苹苹,吴珊.端午节民俗文化特色初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2,22(6).

[6]罗晓语.浅谈文化意象对翻译的影响[J].戏剧之家,2015(5x).

猜你喜欢

译文原文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弟子规
弟子规
弟子规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