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事短信

2018-04-09

中国收藏 2018年3期
关键词:文物

提前曝光!西藏文物揭开神秘面纱

2月28日,“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展,大多文物均为首次与公众见面。近日,博物馆在库房展示了从西藏运到北京的4件文物,揭开西藏文物的神秘面纱。

一件来自西藏阿里地区的“金面纱”可以追溯至3世纪。相传古代西藏有个古王国叫象雄,这件金面纱就是象雄王室安葬时戴在头部的金属面罩。象雄崇拜羊,羊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金面纱上刻有三只羊,间隔有树、鸟的图案。

一件丝织品文物名为“汉字王侯”,缘于3世纪,同样来自西藏阿里地区。丝绸上印有孔雀和鹿,并有对称的倒影。上面写有两个汉字分别是“王”和“候”。这两个汉字证明了它不是西藏本地所产,而是由内地通过丝绸之路传到青藏高原的。

克什米尔风格释迦牟尼像源于8世纪,融合了多地的风格,说明西藏自古与内地和外界有紧密的文化、经济往来。

说起第四件文物扎巴坚赞像,就不得不提一个重要的教派——萨迦教。它的主寺是日喀则地区萨迦县的萨迦寺。扎巴坚赞是萨迦派第三代祖师,他的弟子就是著名的萨迦班智达。

据了解,本次展览汇集了北京、西藏、河北、重庆、青海五省市21家文物收藏单位,共221组件文物。其中,西藏地区文博机构和寺庙13家,提供文物185组件(三级品以上国家珍贵文物占90.8%)。

国家文物局通报部分馆藏文物现状

近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根据《国家文物局随机抽查工作细则》和《关于开展馆藏一级文物管理“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国家文物局于2017年12月对广东省、陕西省有关博物馆进行了馆藏一级文物管理“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并通报了检查情况。

据有关负责人透露,在检查中发现部分单位馆藏一级文物藏品档案按照旧藏品档案规范登记,未根据新的标准规范对原档案进行更新完善和动态管理。部分單位文物库房条件较差,温湿度等保存环境尚不能完全满足文物保护要求。

针对发现的问题,国家文物局检查组已经督促相关单位加大文物预防性保护力度、改善文物保管条件、提升保护管理水平。同时要求文物行政部门与文物收藏单位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落实文物保护和监管责任,确保文物安全,更好地发挥文物作用。

上海古典家具展主打私人定制

5月18日至21日,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古典家具展览会将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本届展会将以私人红木家具定制为主线,更好地贴合当下市场的需求,满足物主的喜好,彰显物主的个性。据了解,近年来私人定制在红木家具行业渐成气候,且日益受到消费者的推崇。本届展会上,众多从事私人定制服务的企业及设计师将盛装出席,比如来自福建莆田的木作匠人、花木然品牌创始人俞万奇。创办于2010年的“花木然”品牌产品包括各类木器小件,红木家具则主打私人定制。在俞万奇看来,红木家具私人定制必将成为未来的一个主流,是反映物主学养、品性、志趣和审美的意识体现。

深圳藏协将“收藏”带进社区

日前,深圳市收藏协会举行了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十五周年庆典活动。据了解,5年来深圳市收藏协会共举办748场“收藏文化进社区”系列展览,包括精美古玉、电话磁卡、精美集邮、当代国画等多项分类展品;以及免费收藏知识讲座33场,免费“鉴宝”51场等,让更多深圳市民感受到收藏文化的魅力。

据介绍,深圳市收藏协会举办的“收藏文化进社区”系列展览通过展示民间收藏家的藏品,在丰富深圳博物馆的展出内容、拾遗补缺的同时,也丰富了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各类主题展览外,协会还创立了“收藏文化大讲堂”与“收藏文化月”项目,旨在提升深圳的民间收藏整体水平。

“数字敦煌”开创文化共享新模式

日前,甘肃省文物局公布,2017年“数字敦煌”的全年访问量达到347万次,数字技术已成为甘肃文物保护的重要支撑,开创了文化遗产全球共享新模式。甘肃文物资源富集,境内有莫高窟、玉门关、麦积山石窟等7处世界文化遗产(点)。近年来,甘肃积极探索,尝试通过数字技术让古老文物焕发新生,并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数字敦煌”是敦煌研究院2016年上线的一个网站,包括30个敦煌石窟的高精度数字图像和虚拟漫游节目。2017年9月“数字敦煌”英文版成功上线,实现了敦煌数字资源的全球共享。此外,2017年甘肃还完成了莫高窟35个洞窟的数字化及全景漫游节目制作、麦积山石窟数字化勘察测绘,实施了仙人崖石窟、天梯山石窟等5处石窟数字化保护项目。

伦敦蛇形画廊打造首个海外展亭

日前,北京王府中环和伦敦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y)宣布达成合作,将于今年5月在王府中环打造一座全新的蛇形画廊展亭。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为蛇形画廊首度在英国以外的地区建造展亭,由中国建筑师刘家琨主导设计。届时会开展丰富的文化及社交活动,令观者感受建筑的创造力和归属感。蛇形画廊位于伦敦肯辛顿公园,每年都会建造一座备受瞩目的临时展亭。据了解,展亭项目始于2000年,著名建筑师雷姆·库哈斯以及已故建筑大师扎哈·哈迪德都曾担纲过展亭的设计创作。

到台北故宫一睹宋人审美风尚

日前,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年大展——“宋代花笺”特展拉开帷幕,展览共展出了20组(件)以宋代砑花笺纸为主的展品。该博物院表示,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主题展览,期盼民众能从这批存在将近千年的宋代砑花笺纸中,一探宋代典雅的文化与审美风尚。

据专家介绍,这些花笺装饰精致低调,由于制作技法、装裱过程等因素,再加上历经近千年的风霜洗礼,使得这些美丽纹饰大多难以辨认。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特展为了让观众一睹神秘的砑花笺纸风采,特别运用特殊的数码摄影与图像后期制作技术,将许多肉眼看不到的砑花纹饰在灯箱中与原作一起展出。个别作品前方标示出最佳观赏位置,观众可以通过自己的眼睛寻找隐藏的纹饰。

VR中看尽广州千年城市变迁

近日,广州博物馆“城标·城史——广州历史陈列”展在预展了两个月后正式开展,展览展出了933件文物,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多达55件(套),按照新石器时代、秦汉、唐宋、明清到近代清晰排列,细说着广州城市2000多年来的发展变迁。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展览在展出形式上充分运用了当前流行的新媒体技术,结合展陈改造,建设镇海楼多媒体互动展示平台,结合备受观众喜爱的虚拟现实互动体验,增加VR虚拟互动、全息投影展示、重要历史场景展示等多种多媒体信息技术,打破传统单调、呆板的静态展示手段,在虚实结合中带领观众感受广府的历史文化。

陶寺北考古发掘成果公布

日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临汾举办的“两周封国暨晋文化考古学术研讨会”上,公布了2017年陶寺北墓地考古发掘取得的重大成果,确认了陶寺北墓地的国属和性质。

该墓地位于山西省襄汾县城东北约7公里处,总面积在24万平方米左右。专家认为,陶寺北墓地在春秋时期应是晋国的一处“邦墓”,其中还发现了保存比较完整的荒帷遗迹,這也是目前惟一的春秋晚期的荒帷实物资料,为丧葬制度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而通过4年来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出土大型青铜器80余件、玉器百余件,对进一步研究两周时期的墓葬制度、礼乐制度、分封制度及晋文化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

5000万美元黄金宝藏露脸

据外媒报道,满载着加州“淘金热”时期大批黄金的“中美洲号”蒸汽轮船,1857年在南卡州外海遭遇飓风,沉没海底,导致425人罹难,成千上万磅的加州黄金也跟着陪葬海底。如今,这批总价逾5000万美元、被喻为美国史上损失金额最高的宝藏,在时隔150年之后终于得以重见天日,现正在洛杉矶以南的长堤会议中心展出。据悉,从“中美洲号”蒸汽轮船残骸寻获的100枚金币、45条金条以及重达36公斤的金粉都在展览之列。

值得关注的是,这批黄金除了展览之外,也将公开售卖,但由于具有历史背景,而且相当稀有,因此价格不菲,一枚小金币就可能达到100万美元0

古代欧洲人使用“蜡笔”创作艺术品

大约一万年前,中石器时代的古代欧洲人可能已经使用了一种赭石色的“蜡笔”。约克大学的考古学家发现他们所认为的可能是英国北约克郡一个古湖附近使用“蜡笔”最早的例子之一。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考古学家Andy Needham在湖边发现了这块赭石色卵石:“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生活状况,这表明这将是一个非常丰富多彩的地方。”

小卵石虽然颜色与蜡笔相似,但在其表面上有纹痕,表明它可能已经被用来生产颜料的粉末,而不是作为绘画用具。Needham推测,蜡笔可能已经被用来装饰兽皮或创作艺术品,它会留下一个非常显眼的红色标记。

耗时两年修复 卡拉瓦乔名作重现真容

近日,位于圣彼得堡的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展出了该馆耗时两年修复完成的卡拉瓦乔绘画作品《鲁特琴师》,这件在冬宫阿波罗厅展出的作品是仅存的两幅被确认为卡拉瓦乔真迹的《鲁特琴师》之一,也是唯一一幅俄罗斯博物馆所收藏的卡拉瓦乔画作。据介绍,对该幅作品的修复与研究工作也是前所未有的,修复师们不仅还原了画面中花朵的真实色彩,还通过x射线发现了卡拉瓦乔绘制这幅作品的过程中有过修改,这一发现也意味着该作是卡拉瓦乔《鲁特琴师》这一题材画作中的首幅。

猜你喜欢

文物
文物大闯关
这些“文物”是认真的吗
文物表情包
与文物对话,感受文明之光
Museum Honors History and Culture of Lin’an
老祖宗手一滑,造就了这些文物界的泥石流
让文物讲述天路文化
文物失窃
24家文物拍卖企业获批增加第一类文物拍卖经营资质
文物掉包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