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措施

2018-04-09

河南农业 2018年4期
关键词:面源施用量沼气

近年来,农用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由于施肥技术落后,化肥平均利用率为30%~40%,大量流失进入水体,造成水环境污染。由于氨的挥发和反硝化脱氮对大气造成一定的影响,此外,还导致营养失调。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瓶颈。所谓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沉积物、农药、废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湖泊、河岸、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因此,我们必须提出有效措施,抑制一切导致面源污染的因素,加重环境污染的源头。面源污染具有分布面广、排放量多、随机性强的特点,治理难度较大。若不对面源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将会对整个农业、特别是对南水北调流域水环境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和威胁。同时,控制面源污染是一项长期性的、复杂的、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削减面源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一、加强思想教育,扩大宣传力度

采用多种方式宣传农药管理使用有关的政策、法律法规以及科学用药新技术,借助科技下乡,向农民群众讲解农药科学的施用技术,发放农业科技资料。通过宣传培训,让农户对农药污染危害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扩大了宣传力度。

二、加大市场检查,严控污染源头

为了加强市场控制,严控违法农药和农资,控制农业投入品的源头污染,要大力开展高毒及假劣农药整治工作,由执法大队牵头,植保站协同,对辖区内农药经营商、种植专业户经营使用农药情况进行检查,严格查处违禁农药,逐步理顺规范农药经营市场,规范台账记录制度。从投入品源头上控制农药的面源污染。推广科学配方施肥、精确施肥和平衡施肥技术。通过土壤养分的测定,在确定合理的化肥施用量的基础上,结合施肥技术和土壤养分、植物营养供求诊断技术,增加作物专用肥、复合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和微肥的施用量,实行配方施肥或平衡施肥,不断优化用肥结构。

三、大力推广新技术,控制作物病虫害

减少中高毒化学农药的使用是控制农药面源污染的有效举措。开展专业化学防治,按照有组织的统一防治,通过病虫监测科学确定防治对象和防治时间,通过统一配药、统一时间施药,大面积推广使用杀虫灯、性诱剂等以及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避免高毒农药的施用,既有效地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又减少了农药的施用次数和施用量。

四、实现结构转变,发展高效农业

粗放型农业以追求产值最大化为主要目的,以大量施用化肥农药或无序增加种植、养殖面积及数量为主要手段,种植、养殖产业结构单一,产出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应突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在农业发展规划中的地位,结合许昌农业产业结构和环境质量现状实际,因地制宜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经济高效型的多元化农业产业,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

五、人、畜、禽粪尿污染控制

人、畜、禽粪尿污染控制,要做好粪尿的收集,粪便的存放要设制专门的防渗存放池,周围设围堰,池上要搭建防雨棚,避免雨淋形成径流,对地表水造成污染,或污水下渗,污染地下水。人、畜、禽粪便的最佳处理方法是沼气厌氧发酵。沼气厌氧发酵是减轻或消除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大型、中型集约化养殖场或集中养殖区,建设大型、中型沼气发酵工程,是实现无害化、无污染生产的可行途径。小型养殖场或养殖户可发展猪(牛、羊)—沼—菜、猪(牛、羊)—沼—果、猪(牛、羊)—沼—渔等种植、养殖和沼气“多位一体”的生态家园建设。

六、政府引导,政策帮扶

面源污染治理工作需集全区之力,政府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引导力度,成立面源污染治理小组,加快推进全区农村环保理念转变;加大政策帮扶力度,加强对农村生态文明的宣传和教育,及时转变农村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提高广大村民的生态环境意识和制度意识,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面源施用量沼气
基于国家粮食安全下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体系思考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
澄江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及对策
春大豆施钼条件下最适氮磷肥施用量研究
沼气发电工艺中沼气干燥设备的应用
温室茄子氮、磷、钾素最大利润施用量研究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技术体系研究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沼气能
第四章 化粪土为力量——沼气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