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容器苗栽培

2018-04-08李卫国

林业与生态 2018年3期
关键词:苗圃灌木苗床

李卫国

当前,我国苗木行业亟待转型升级已经是苗木从业者的共识。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容器苗栽培技术早已得到大面积的普及推广。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容器苗栽培将成为我国一种主要的种苗栽培方式,实现苗圃的标准化、精品化。

一、什么是容器苗

容器苗是指园林苗木自繁育开始直至培育成大苗的过程都是在容器中进行,通过容器的不断变化、基质的不断改换来栽培的一种苗木类型。容器栽培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和技术观念,它与地栽的区别不仅仅是把苗木从地上移植到容器中,最重要的是使用基质和调整水肥配比,以实现苗木的标准化、精品化和高度商品化。用泥土栽培的容器苗、地栽苗上盆,没有形成完整根系的容器苗、摆放在泥土地面或埋入土中的容器苗等都不能算作容器苗。

二、容器苗优势

相对于地栽苗,容器苗有着明显的优势。栽培容器苗时用介质代替土壤,减少土壤流失,且不破坏耕地,不受土壤条件限制,土地利用率高;种植不受季节限制、长势好,可以四季供苗造林,并且不会影响苗木的品质和树形;由于容器苗的根系完整,没有缓苗期,成活率高且景观效果好,后期投资低;容器苗便于管理,苗木生长较快且生长整齐一致,适合标准化育苗;起挖、装卸、运输成本低,便于发货及运输。

三、苗床准备

苗床的准备。盆栽苗的摆放和地栽苗木一样,其苗床的宽度由整形修剪方式、除草、病虫害防治、施肥和喷灌方式所决定。为了方便整形修剪,一般盆栽小灌木苗床的宽度为1~1.5米;盆栽大苗,尤其是干径在5厘米以上的大苗,其株行距都很大,苗木间可以进行各种整形修剪或其他操作,所以苗床的宽度可适当大些。

苗床地的处理。在北美苗圃业,苗床上多铺盖碎石或木器加工厂废弃的破碎木削。在铺盖覆盖物之前,要对土壤进行彻底除草.铺盖石子和木削既利于排水,又利于防止杂草的滋生,减少管理费用。一般碎石的厚度在10厘米左右,废木削的厚度在10~20厘米。在日本,苗圃中多采用较厚的打孔塑料布铺在苗床上。塑料布上的孔很多,有利于排水,控制杂草,便于苗木的管理。

有些苗圃为了节省水资源和便于管理,直接把装好苗的容器半埋或全埋于土壤中,不需要铺盖碎石和废木削,用苗时,只需把带有苗的容器起出即可。其苗床的距离与田间栽培相同,管理也相似。在我国,因废木削很少,可以因地制宜,采用碎石、煤渣进行铺盖;或像日本一样采用打孔塑料布覆盖遮阳网,价格低廉,通气透水性好,也是一种好的覆盖材料。也可采用容器半埋或全埋的方法。

四、容器选择

可根据苗木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栽培容器,并要根据苗木的生长及时更换容器。在北美苗圃业,容器栽培所使用的容器主要有塑料盆钵,这是扦插苗、1~2年生苗木、矮小灌木、中等苗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使用最多的栽培容器;而干径较大的乔木类多用较大的塑料容器,或用钢筋和粗铁丝编制的大铁筐来进行栽培;也有的采用木容器或吸塑软盆栽培。在我国,可根据现有的容器进行选择或开发。一般来说,吸塑软盆价格低廉,可供苗圃刚起步时采用。值得注意的是,吸塑软盆一定要选用质地较好的。

五、容器苗装盆与摆放

裝盆。在我国,苗木上盆工作主要是人工操作,费工费时。发达国家的苗木装盆已实现机械化作业。拖拉机通过装土铲把基质装入进料箱中,装盆机内的搅拌装置不断搅动,使基质从出料口捶出,工人只需准备好苗木和容器,放到出料口的下边装盆,由专人装车和运输,并运到圃地摆放,这样可以大大加快装盆、运输及摆放进度。

摆放。一般按容器苗的类型对苗圃进行分区,如乔木区、灌木区、标本区、草本植物区等。在各大区按区内苗木的特点进行摆放,如按植物对水分的需求及酸碱度的不同分不同的小区摆放,对环境条件要求相同的植物放置于同一区内,采用相同的管理措施。这样既便于管理,又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

六、容器苗灌溉

水质、灌溉方式和灌水量是容器栽培生产的重要因素。

只有好的水质,才能培育出高质量的苗木。通常,中性或微酸的可溶性盐含量低的水为佳,有利于植物的生长。水中不含病菌、藻类、杂草种子就更为理想。

灌溉方式。容器苗的灌溉方式主要有喷灌和滴灌,一般来说,灌木和株高低于2米的苗木多采用喷灌,而摆放较稀的大苗则以滴灌为主。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灌溉是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喷灌,不仅节约用水,喷灌均匀,还可以兼作施肥,省工省力,且施肥均匀。从长远来看,减少的人力开支费用远高于喷灌设备的投入与维护,而且自动控制喷灌的效果也优于人工喷灌,特别是容器栽培,自动滴灌的节水效果更为明显。不论哪种灌溉方式,灌溉的最佳时间是早晨,这样可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灌水量。不同植物需水不同,应据此对苗木进行合理分区。需水量相同或相近的苗木分在同一区或组,在喷灌时一定要确保每个容器都能获得等量的水。容器苗的用水量一般要大于地栽苗,灌溉的次数也随着季节的不同而不同,灌水量和灌水次数依植物的需要而定。

七、容器苗施肥

苗木的生长速度与施肥关系密切。容器苗与地栽苗不同,吸收不到土壤中的肥料,主要靠人工施肥来补充营养,由此可见,施肥对容器栽培来说尤为重要。在北美,容器栽培基质生产厂家已按植物的需要在基质中加人了适当比例的肥料,可满足植物生长初期的需要,因此,还需不断地补充肥料。国外苗圃主要有两种施肥方式。一种是在容器苗的基质中施用适量的长效肥,适于绿化大苗的生产;另一种是把可溶性肥料按一定的比例溶于水中,结合喷灌直接施入,这种方式对于小苗和小灌木较为合理。

八、病虫害及杂草防治

苗圃中的病虫害防治是苗圃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管理不慎会造成苗木的损失或生长不良,尤其在苗期阶段的立枯病和猝倒病,严重时可导致幼苗全部死亡。

防止幼苗病害的主要方法就是基质消毒,可采用溴甲烷或福尔马林熏蒸。具体操作是将拌好的基质放在密封的室内或用塑料薄膜把基质盖严、密封,酌情加入一定量的溴甲烷或福尔马林,熏蒸的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一般气温高于18℃时,需10~12天;气温在5~8℃时,需35~40天。在熏蒸时,如果基质中有机质含量高就要适当增加药剂量。溴甲烷熏蒸效果最佳,可杀死基质中所有生物,如病菌、虫、杂草的幼苗及种子。熏蒸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消毒的场所离居住区要在80~100米以外。

除了熏蒸还可采用药剂处理基质和种子,常用的杀菌剂有地菌灵、土菌消、福美双和呋喃丹杀虫剂等,也可以在苗期灌根。茎叶部的病虫害应经常观察,一发现病虫害就要及时防治,以减少损失。病虫害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这是基本原则。

一般来说,当年换盆的容器内杂草相对较少,但随着苗木留在容器内的时间延长,容器内的杂草会越来越多,尤其是苔藓类会布满盆面,影响到苗木的生长,要及时清除。如果苗床上碎石铺得薄或铺的时间过长,也会生长杂草,这时,在大苗区,可喷施灭生性除草剂彻底清除杂草;在灌木区或小苗区,要在苗木售出后苗床清理干净时彻底清除。

九、对容器苗的要求

育苗基质。培养基质是培育壮苗的基础,一般应掌握因地制宜和就地取材的原则,通常用作培养基质成分的材料有表土(林地土或草皮土)、砂子、堆肥、泥炭和蛭石以及某些人工合成物等。

苗木标准。一是选择生命力强、主干明显的苗木;二是地径粗、主根发达、毛根多的苗木;三是叶色正常、无病虫害的苗木。应选用1~2年苗龄的容器苗。在土壤墒情好时,油松百日壮苗亦可上山造林。

栽前保苗。首先,应在育苗地将容器苗全部浇透水,使基质充分吸水,以增强苗木的抗旱能力;其次,运苗前将长出容器底部的根全部剪掉,并注意選苗,及时将弱、小、坏苗清掉,确保苗木质量;第三,在对容器苗搬动和运输时,切忌基质松散和根系的破坏。

十、整形与修剪

要想生产树冠紧凑、树形优美的绿化苗木,就需要整形修剪,一般在苗木的快速生长期之后进行。对于容器苗来说,一般要“轻”剪,除非树形变化太大(树形弯曲太大也可通过绑扎来解决),才能“重”剪。灌木的修剪,尤其是绿篱类灌木的修剪,可通过类似草坪修剪机械的工具进行修剪,既可以保证灌木高度的一致,又可提高修剪的速度。

十一、容器苗越冬

越冬是容器苗栽培的重要一关,尤其在冬季气温较低的地区。很多苗木的根系对低温反应敏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气温可低至5℃,如果不加保护,容器苗根系会因冻坏伤根而影响次年生长甚至死亡。因此,需积极采取越冬保温措施。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苗木移人温室或塑料棚中,这种方式主要以小型容器苗为主,为了节省空间,移入温室的容器苗往往要紧密摆放,有些甚至要摆放几层;另一种越冬方式是用锯木屑覆盖根部,以保证苗木的正常越冬,大苗越冬多采用这种方法。在我国,稻秸、麦秸及稻壳很多,是保护容器苗越冬的好材料。次年春季把秸杆收集堆积起来,经过一年腐烂,又成为优良的栽培基质。经过越冬的容器苗,由于上一年的生长,在第二年摆放时,需要更换大些的容器。但不论是否更换容器,都要加大容器间的摆放距离,使苗木具有更大的生长空间。

猜你喜欢

苗圃灌木苗床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种植苗圃抢先机 解决好这些问题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漯河市常见灌木类苗木的整形与修剪要点
与世隔绝的人世
杜鹃等 5 种灌木对PM 2.5 的净化作用初探
容器苗苗床施工技术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术及苗床环境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