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中国2030”国民健康素养促进的举措和目标解读

2018-04-08仲启丰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健康中国2030国民体系

仲启丰

1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颁布背景及总体战略规划

2016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同年10月25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下简称“《健康中国2030》”)。这是首次从国家层面提出的健康领域长期战略规划,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承诺的重要举措。《健康中国2030》坚持以提高国民健康素养为核心,以机制体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健康生活、服务、保障、环境、产业为工作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加快转变健康领域发展方式,大幅提升国民健康素养,改善健康公平。《健康中国2030》共包含:序言、总体战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健全支撑与保障、强化组织实施等9个方面;阐述了维护国民健康素养和推进健康中国的重大意义,总结成就,分析未来,明确定位,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突出系统性、战略性、指导性及可操作性;遵循:“健康优先”“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公平公正”原则,以“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为战略主题,针对国民行为方式、生活环境、医疗卫生等健康影响因素,坚持政府主导与调动社会、个人的积极性相结合,落实预防为主,推行健康生活理念,实现全民健康。[1]

2 《健康中国2030》国民健康素养设置的目标及相关促进的举措

2.1 《健康中国2030》国民健康素养设置的目标

《健康中国2030》是由卫生计生委、发改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体育总局等部门为主,环境保护部、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20多个部门参与起草编制;坚持发扬民主,充分借鉴国内其它领域和国际健康发展规划经验,协调各方参与制定的中长期健康中国战略纲要。其具体目标如下:(1)健康水平持续提升,人均寿命显著提高;(2)健康素养大幅提高,主要危害健康因素得到有效控制;(3)健康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健康保障体系全面建立完善;(4)健康产业规模显著扩大,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5)健康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康领域治理、能力体系基本实现现代化。[1]《健康中国2030》还根据现阶段国民健康水平、健康生活、健康环境、健康产业、健康服务与保障等领域的指标标准,设置了2020年与2030年应建设达到的具体标准。在所有目标的实施中都是经过动员、评估、计划、实施、循环等步骤逐步进行的,即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5个方面的基本指标,包含17个主题领域近50余项具体目标。为了保障目标的实现,从健全支撑与保障、强化组织实施2个方面,包含9个主题15项具体目标,提出保障战略任务实施的政策措施,强调加强组织领导,保证其在实施过程中,各地区的目标与《健康中国2030》战略在同一目标水平上,建立常态化的考核督查机制,强化激励问责。同时,完善评价监测机制,对实施效果和进度进行年度监测评估,适时对目标任务进行必要调整,充分尊重国民的首创精神,对各地在实施过程中好的做法和有效经验,及时总结,普及推广。[1]

2.2 《健康中国2030》国民健康素养相关促进的举措

2.2.1 普及健康生活《健康中国2030》在普及健康生活方面包含3个主题领域,10项具体操作及目标(见表1)。该目标体系强调健康教育和塑造个人健康行为。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体系,建立相应健康促进机制,推进健康生活方式,强化塑造个人自主自律的干预指导,开展系列专项行动。该目标体系还强调提高国民身体素质,为此要统筹建设完善健身公共设施,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促进重点人群的体育活动等具体计划。

2.2.2 优化健康服务《健康中国2030》在优化健康服务方面包含4个主题领域,12项具体操作及目标(见表2)。该目标体系强调公共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此要实施重大传染病、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把覆盖国民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发挥中医优势作为重要内容,完善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建立慢性病防治示范区,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强化医疗卫生服务及供给;开展早诊早治、医防结合、中医保健等服务。该目标体系还强调重点人群健康服务,为此要实施妇幼健康,残疾人和老龄化健康服务保障工程。可见《健康中国2030》已深刻认识到国民的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水平仍然较低、慢性病患病率持续升高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的基本现状。提出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慢性病防控工作应“关口前移”,大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控制慢性病危害;促进《健康中国2030》工作制定优化一系列卫生、医疗和政策干预措施,增加健康素养干预。

表2 《健康中国2030》对优化健康服务的举措[1]

2.2.3 完善健康保障《健康中国2030》在完善健康保障方面包含2个主题领域,5项具体操作及目标(见表3)。该目标体系强调健康保障的完善。为此要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落实医疗保险基金预算管理,丰富健康保险产品。

表3 《健康中国2030》对完善健康保障的举措[1]

健全国民医保体系、医保管理服务体系、商业健康保险体系,强化大病保险、商业健康保险与医疗救助等有效衔接;开展门诊统筹、智能监控、商业保险与医疗、体检、护理等机构合作等服务。该目标体系还强调药物供应保障体系。为此要深化流通体系,完善药物保障政策。可见《健康中国2030》在目前医保覆盖率较高,但总体水平不高的基础上,努力完善健康保障能力的良好氛围,促进《健康中国2030》工作为提高国民的健康素养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2.2.4 建设健康环境《健康中国2030》在建设健康环境方面涉及4个主题领域,12项具体操作及目标(见表4)。强调爱国卫生和环境治理建设。为此要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影响健康的环境问题治理;把环境卫生整洁、环境问题治理作为重要内容,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开展监测、调查、风险评估、综合整治等措施。该目标体系还强调食品药品和公共安全体系。为此要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体系,强化公共安全监管。可见《健康中国2030》从国家层面提出了实施健康保障工程,分析经济竞争力、城市设施建设和文化竞争力对国民健康素养的影响,要把健康融入城乡规划、建设、治理的全过程;促进《健康中国2030》工作在影响国民健康环境方面切实解决影响国民健康环境的突出问题。

表4 《健康中国2030》对建设健康环境的举措[1]

2.2.5 发展健康产业《健康中国2030》在发展健康产业方面包含4个主题领域,8项具体操作及目标(见表5)。该目标体系强调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和健身休闲运动产业。为此要积极促进健康旅游、健身休闲,催生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优化市场环境,培育多元主体,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健身休闲设施建设运营;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健康服务,培育健康文化产业和体育医疗康复产业,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健身休闲设施建设运营;开展健身休闲、智能服务、医疗保健等服务。该目标体系还强调优化办医格局和促进医药产业发展。为此要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加快药品、医疗器械质量标准全面升级与国际接轨。可见《健康中国2030》在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信息资源等方面存在不均衡的基础上,提出要培育一批有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探索推进可穿戴设备、智能健康电子产品和健康医疗移动应用服务等发展,促进《健康中国2030》工作在实施绿色和智能改造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表5 《健康中国2030》对发展健康产业的举措[1]

3 《健康中国2030》国民健康素养实施保障的措施

3.1 健全支撑与保障

《健康中国2030》在健全支撑与保障方面包含6个主题领域,12项具体操作及目标(见表6)。该目标体系强调健康体制改革与法治建设。为此提出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强化政府在健康领域监督执法体系和能力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完善健康筹资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开展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措施。该目标体系还强调健康人力资源建设与科技创新。为此要加强健康人才培养培训,使用评价激励机制,构建国家健康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增强健康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开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措施。此外该目标体系在健康信息化与国际交流合作方面也采取完善人口健康信息,加强互联网健康服务,全方位积极推进人口健康领域的国际合作。可见《健康中国2030》在全面系统评估各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策、重大工程项目对健康的影响的同时,提出了要加强政府各部门各行业的沟通协作,健全健康领域标准规范和指南体系;促进《健康中国2030》工作在相关国际标准、规范、指南等的研究、谈判与制定中发挥影响,以提升我国在健康领域中的国际影响力和制度性话语权。

表6 《健康中国2030》对健全支撑与保障的举措[1]

3.2 强化组织实施

《健康中国2030》在强化组织实施方面包含3个主题领域,4项具体操作及目标(见表7)。该目标体系强调加强组织领导。为此要完善推进协调机制,统筹全局性工作,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健康中国建设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健康指标纳入政府考核,开展了统筹协调、凝聚共识、考核问责等措施。该目标体系还强调营造社会氛围与做好实时监测。为此要强调党和国家关于维护促进国民健康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方针政策的宣传,建立常态化、经常化的督查考核、监测评价机制;开展正面宣传、舆论监督、激励问责等措施。可见《健康中国2030》在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做好相关任务的实施落实工作的同时,提出要促进《健康中国2030》工作的社会普遍认知度,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健康中国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

表7 《健康中国2030》对强化组织实施的举措[1]

4 “健康中国”背景下当前国民健康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4.1 忽视健康素养的形成与培养

健康素养是一个能综合反映个体、群体维护自身健康相关知识理念、生活方式与行为、技能水平的健康效果评价指标。[2]国民健康素养的促进不仅要传授健康科学知识,促进身心健康和发展运动技能,还应注重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和能力,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素质。但在实际生活中,人均预期寿命和健康寿命有一定差距,慢性病呈现“井喷”态势,“三高”人群较多,很多人带病生存、生活质量不高,“重医轻防”的思想仍然存在,国民对健康素养常识知之甚少,造成了健康素养整体偏低。因此有必要提高国民健康素养,使健康素养成为生活的重要内容、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为其终身健康服务。

4.2 缺乏对国民健康素养主要矛盾的正确认知

当前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同健康供给总体不足之间的矛盾依然是当前健康素养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3]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社会物质层面的日益丰富,国民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目前比较薄弱的公共健康卫生基础设施,特别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健康医疗缺乏衔接协同,服务体系难以有效应对日益严重的复杂健康问题带来的挑战,国民处于新旧并存、矛盾冲突的状况,很难根据过去的认知和目前的需要,准确认同与合理选择。因此,开放多元的社会环境,社会选择性的增多、生存环境的不确定、社会压力的增大,均会使国民会感到迷茫而不知所措。

4.3 国民健康素养缺乏有效供给保障

健康中国战略是健康中国理念、思想和目标的理论化、制度化和政策化的具体表现。[4]目前我国健康医疗保障体系虽覆盖面较高,但总体水平较低,覆盖面窄,缺乏统一性。城乡、地区收入差距较大,导致健康理念的急剧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健康医疗保障需求、健康消费趋势呈现出多元化趋向。然而,作为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健康医疗保险,不可能超越其目标定位,为人们提供过高的健康医疗保障。此外,财政健康投入政策的约束力较弱,在公共财政中的优先地位很难得到制度保障。因此,健康保障的专业化水平和公平性迫切需要进一步提升,以发挥有效的健康医疗服务行为费用控制作用和引导作用。

4.4 健康素养对于提升社会软实力,建设社会健康环境的作用发挥的还不够

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和行为方式等突出问题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涉及多部门、多领域及复杂的公共政策。[4]目前经济、社会、自然等仍存在诸多不利于健康的因素。虽然简政放权、市场化导向、政社分开的改革给健康产业发展带来重大活力,但是,由于政府在健康领域针对上述变革的应对能力还远远不够,一些部门在健康政策制定过程中关注度不够,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制度性安排和长效性机制尚未建立,这将很难应对复杂健康社会决定因素的挑战。

4.5 健康产业竞争力不足,社会力量进入积极性不高

健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1]目前政府对健康产业资源的释放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难以体现,活力仍有待激发,政府在基本健康行业标准、市场监管和公共健康服务等方面的职责未能有效发挥。同时,政府主导社会健康产业资源发展的局面一直没有改变,社会健康组织发展缓慢,民间健康组织活力不强,外部效应无法释放。

4.6 缺乏部门协作支撑与保障

健康素养是一项覆盖面广的战略体系,需要国家不同领域、不同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共同推进。[5]目前我国健康素养工作还主要由卫生与体育系统承担。其主要部分仍是卫生系统承担,两大部门在健康素养服务中仍存在“各自为政”现象,部门联动的政策机制尚未完全建立,这在健康素养建设过程中不利于不同部门间的政策协作。而其他一些与健康素养系统相关的部门和社会组织并没有积极参与,部门间涉及健康素养政策协同仍不够,缺乏合作意识,影响着健康素养工作的实施效果。

4.7 缺乏健康素养文化氛围

国民在参与健康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文化氛围的影响,特别是由于文化氛围激发力和约束力功能的发挥,会使参与其间的国民受到思想上的震撼、情感上的熏陶、意志上的磨炼、道德行为上的限制。[6]目前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国民的生活质量,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有与之相适应的思想、伦理道德、制度、审美观念等。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在实际生活中一些国民的健康素养仍存在着不足,导致了国民健康素养文化氛围未能充分实现。

5 《健康中国2030》国民健康素养的启示

5.1 注重健康素养的普及推广

以国民健康为中心,解决生活与行为方式、遗传与医疗健康、自然与社会环境、健身休闲与医药服务等诸多影响因素,协调健康生活与行为、健康服务与保障、健康环境与安全、健康产业与医药等方面关系,努力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其次,按照从内部到外部、从主体到环境的顺序,依次解决国民自身健康生活、公共卫生、医疗服务与保障、健康产业与环境等影响因素,还结合了一些关于健康素养方面的重要文件,以及相关概念研究与理论,确保了本次指标体系的构建的准确性、合理性以及代表性。

5.2 注重国民健康素养的优化服务

要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实现,加大资源的整合与统筹,充分利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央补助地方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健康中国行、国民健康生活方式等平台;同时,还要通过转变国民“重医轻防”的惯习,加强社会宣传动员,编写通俗易懂的健康科普读物,寓健康预防于日常生活之中,让健康生活方式理念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促使国民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其次,要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领域健康素养促进优化工作,以及科学就医、慢性病防治等重点领域的健康促进优化工作。

5.3 注重国民健康素养的完善与保障

首先要健全国民基本医疗保障主体,针对医疗保障多种形式补充运行的特点,确定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对国民医保服务管理体系、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资源的配置、商业健康保险的比重、医药市场可及性与公平性等进行深度研究与评价,落实对于满足国民健康需求,倡导树立科学健康观,营造健康文化,促进健康公平,为制度的发展完善指明方向;其次,要通过深化多元办医格局、医药产业、医疗器械流通体制改革,降低虚高价格,切实改善国民就医感觉,减轻看病负担。

5.4 注重国民健康素养的环境建设

首先,要通过爱国卫生运动营造健康环境所形成的约束力培养国民自制、自律的精神。不知不觉地接受物质环境、文化环境的熏陶,接受健康素养所包含的真、善、美内容的感染,自觉地提升自身的健康素养;其次,要针对影响健康环境方面问题,加强环境治理、健全环境与健康管理制度、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最大程度地减少外界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5.5 注重健康素养产业发展

《健康中国2030》改变原有的相对封闭的局域网思维,用开放包容的心态推进体育产业发展。首先,提出了优化多元办医格局、依托不同的社会组织来推动健康中国战略执行,将个人与社会健康有机融合,形成双方联动的健康目标执行体系;将不同部门的健康政策有机融合,加强多部门间的健康政策互补性、高效性。其次,提出要加强健康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健身休闲运动产业及医药产业,支持现代科技成果和信息技术向体育领域的转移与应用,加快推进健康领域在内容、形式、方式和手段等方面的创新,不断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5.6 注重健康素养的健全与保障

首先,要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整合不同政府部门资源,清除存在于各部门各行业间的体制制度障碍,打破各自为政的“条块管理”格局,加强国家层面建立有效的多部门合作,建立联动管理机制;其次,要通过强化健康人力资源、健康科技创新、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健康法治建设及国际交流合作等工作,构建多方联动的健康中国战略服务体系,发挥不同部门组织协作,针对与健康相关的部门的实施计划,调动职能部门和非健康系统的主体性,保障健康中国计划的有效实施。

5.7 注重健康素养的强化与实施

首先,要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对《健康中国2030》建设目标评估,依托健康普查,制定与推广适合的运动处方,打造场地、设施、器材、装备等外层物质层次的公共服务体系;其次,要通过过程评估与结果评估相结合,对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进行监督与定期评价,在制度上的反映,形成行为制度文化,强化中间层次有关制度;最后,要通过营造社会氛围,凝聚建设健康中国建设共识,激励国民健康素养价值观和健康理念最里层精神层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S].2016-10-25.

[2]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报告[R].北京:卫生部,2009.

[3]黄海燕.谏言“十三五”:上海体育改革发展基本思路[J].体育科研,2015(3):15~18.

[4]李滔,王秀峰.健康中国的内涵与实现路径[J].卫生经济研究,2016(1):4 ~10.

[5]彭国强,舒盛芳.美国运动健康促进服务体系及其对健康中国的启示[J].体育与科学,2016(5):112~120.

[6]杨琳琳.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D].北京:中国矿业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健康中国2030国民体系
一直难忘
高地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四个问题带你读懂两万字的“健康中国2030”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如何影响生活?
“健康中国2030”战略主题:“共建共享 全民健康”
国民健康 国家强盛
杜克大学终身教授汤胜蓝谈“健康中国2030”规划
数学潜能知识月月赛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