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2018-04-07杨志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35期
关键词:记叙文思维能力初中语文

◎杨志平

引言: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是从当前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来论证阅读思维能力培养的必要性。研究初中语文阅读思维能力的特性,并以此为据来探求阅读思维能力在教学中的意义。个人阅读能力的水平有赖于阅读思维能力的水平,初中学生的阅读行为是展现阅读思维能力的行为。在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和“思维能力”两个词经常共同出现,阅读思维能力的出现是阅读教学理论研究的必然。阅读思维能力的提出既是当前国际教育界对阅读日益重视的积极响应,也是语文教学发展的新视角,这一研究的开展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因此对语文阅读的思维能力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

一、初中语文阅读思维能力培养环境的创设

1.创建尊重个性的自主学习氛围 每个初中生的大脑都是一个独立的思维系统,体现阅读思维能力的形式也多不相同。要有效地发展阅读思维能力,应该改变吸收式的教学观。社会要实现各领域的繁荣发展,就不能抑制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个性化意味着要正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并且尊重学生的个性。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应时时刻刻体现出对每位学生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与学生平等交往,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启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坦诚地告诉教师,积极诚恳地汲取教师的建议。这样师生就能够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全力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2.营造共同进步的合作探究氛围 初中语文阅读思维能力的形成不能仅靠一人之力。个人学习需要深入的探究能力,但是个人的探究往往带有片面性,所以合作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阅读合作探究体现为教师指导学生的经验型探究和学生之间的互助型探究两种形式。师生之间的探究产生了传统和新兴观点的碰撞,不是为了比较孰优孰劣,是相互积极地影响。学生之间的探究是平等层面观点的交流,这种形式的探究可能存在内容的重合或者冲突,也可能互相补充。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探究性的问题营造探究氛围,创设启发性的教学情境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组织学生之间以小组合作等形式展开讨论、分析和总结。阅读思维水平较高的学生与水平较差的学生交流探讨,能够实现相互启发。初中语文课堂上应该合作探究,实现教学群体的共同进步。

二、记叙文教学细化阅读,保持阅读思维连贯

1.明确培养阅读思维能力的方向 记叙文以人、事、景和物为主要写作内容,分为写人记叙文、叙事记叙文和写景状物类记叙文。记叙文作品的共同点是文章中包含着思想情感,要体会其思想的深刻性必须学会阅读文本。所谓学无定法,阅读思维能力就是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做到即使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也能从容自如地阅读。记叙文教学遵循由浅入深的顺序,指导学生做到通读全篇——细读人、事、景——品读思想。在记叙文教学中培养阅读思维能力要细化阅读,保持阅读思维连贯,提升阅读思维能力的批判性、鉴赏性和创新性。

说明文的文体特点主要表现为内容的知识性、结构的逻辑性和语言的科学性,以上都是说明文所呈现的陈述性知识。阅读说明性的文章要从说明的对象、顺序和方法以及语言特色方面,领会作品中体现出来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说明文教学中将说明要素清晰地分解出来,再融合成丰富的阅读思维材料,能有效提升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整合性、发散性和逻辑性。

议论文与以上文体呈现的思维类型有明显的区别。如在记叙文中体现的思维方式既有直观的形象思维,也有抽象的灵感思维或逻辑思维。而议论文通过议和论的形式行文,以说理性和思辨性见长,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一篇完整的议论文通常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三个要素。按议论内容分为政论、书评、文艺评论、学术论文等;从社会应用角度可以分为开(闭)幕词、演讲稿和序等。在议论文教学中通过提升学生的逻辑剖析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批判性和深刻性。

2.发散阅读,提升阅读思想力和思维创新力 在研读课文时,学生已经把握了作者的创作意图。进入再读环节,我们要获得文章的“读者意义”,也就是自己对内容的看法。作者给了文章最初的生命,有人说文章从完成那一刻起就失去了生命,而学生通过阅读思维能力感悟语言文字符号,能给文章第二次的生命。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让学生参与到发散阅读的过程中,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以及思维创新的能力。

三、阅读教学中注重教学评价

1.评价要合理性 教学评价主要依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课下反馈练习和考试成绩等。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主要是听课的专注程度,对教师问题的反应速度,课堂笔记的条理性和完整度以及与同学之间的合作探讨等。这些表现都需要在教学过程及时评价,所以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当课堂在某一环节学生出现困惑的学习状态时,应及时调整教学思路适应学生的阅读思维。对课堂表现专注的同学提出言语上或者奖状等书面性质的表扬,对课堂表现异常的学生要详细了解原因再深入交流。课下反馈是对课上学习情况的摸查,教师可以采用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也可以发放限时训练,并及时批阅反馈给学生。目前对学生阶段性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依据考试成绩。考试面向学生群体现公正性,但也不能排除中途出现意外而影响成绩的情况。所以还应该结合学生近期课堂学习的表现、其他学科教师的反馈、学生家长和同学的意见对其做出合理评价。

2.教学评价内容要具有针对性 初中语文科随着课程改革也在更新着教学的内容,因此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内容不断调整。不同阶段学生阅读思维水平呈现不同的特点,评价的内容也要具有针对性。让评价者和被评价者能根据评价内容,清楚地了解初中生语文学习发展状态。初中阶段的学生处在思维发展的有利时期,心理学家通过对学生运算能力的发展研究得出,初中二年级是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过渡期,此时评价内容主要是集中于学生思维的抽象性发展。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在全面的基础上,一定要有所侧重。首先是学生基本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这时评价的内容要求一致,以实现学科基础的全面夯实。其次在能力提升阶段,对学生学习的优势部分要做出鼓励性评价,薄弱部分也要适当做出引导性评价,实现突出所长,补足短板。最后还要注意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突出表现做正面评价,让学生肯定自己,建立自信心。

3.教学评价要具有多样性 教学评价按空间分为课中评价和课后评价。教师的课中评价方式又可以分成语言性的评价和非语言性的评价。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的语言评价主要是鼓励和正面引导。如教师可以对经常发言的学生给予表扬,要求其他学生以积极发言的同学为榜样;对经常积极发言的学生在语言鼓励的基础上,可以做深入性的引导,增强其语文阅读思维的深刻性和发散性。课堂上教师的非言语性评价主要是借助教师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实现。在学生发言内容精彩时,可以在结束后带动其他同学鼓掌,促使学生继续积极地发挥阅读思维能力;在学生表述出现停顿时,应该适当等待学生思考,并以微笑和眼神鼓励其继续回答。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指导性的,还可以让同学之间展开互助性的评价,实现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阅读思维能力的互相影响。课外评价主要是通过测验和考试,对硬性的评价方式也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学生成长的评价应该从多角度考察,在成绩之外的品德、修养就无法通过答题的方式查看。借鉴目前出现一些新的评价形式,如建立成长档案、进行社会实践,都可以进行积极的评价尝试。

结语:初中语文并不是孤立地谈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是将阅读思维能力与阅读素养、语文素养结合起来,并贯穿于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践活动之中。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语文教育理念变革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实现学生全面的、个性化的发展。因此以阅读思维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初中语文教育理念不仅具有相当大的操作性,也具有较强的人文关怀。阅读思维能力培养的提出,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了宏观理念和具体策略上的新思路。

猜你喜欢

记叙文思维能力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记叙文阅读专练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培养思维能力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如何写好记叙文
培养思维能力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