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2018-04-04邹春明

魅力中国 2018年49期
关键词:体育能力教学

邹春明

摘要:能力的提高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加强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是现代体育教育发展和社会的要求,是现代体育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也日益受到体育教师的关注。

关键词:体育;教学;自我锻炼;能力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也日益受到体育教师的关注。那么,如何在高中体育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呢?

一、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自我锻炼能力是指学生在无教师的情况下完成练习任务和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是对学生锻炼的自觉性、锻炼的目标程度、锻炼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独立处理锻炼中出现问题的能力的综合考量。自我锻炼能力首先表现为一种意识,即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于:

(一)由高中体育课程特点所决定

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与中小学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侧重点有所偏移,对学生锻炼意识的培养更为关注。高中阶段体育课程在新课改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了适量的调整,更加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注重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这决定了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进行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是高中生自身特点的必然要求

高中阶段的学生生理、心理等各方面已渐趋成熟,是学生逐渐独立化、自我化与社会化的重要阶段,是为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与走上社会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就体育教学而言,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要加强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逐渐学会自我学习与自我锻炼,形成基本的自我锻炼的能力。但是学生在这一阶段是无意识学习,他们还没有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这主要表现在课上在教师带动下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教学氛围异常活跃,但在课下对于教师所布置的锻炼任务却置之不理,这是令教师极为头疼的事情。同时由于高中生的学习任务繁重,片面认为加强体育锻炼会浪费时间,而且勤锻炼的结果具有延迟性,对身心带来的益处不是短时间能见到的,这也是导致学生锻炼积极性不强的重要原因。这直接影响到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加强运动素质教育

为了改变学生的体育锻炼观念,提高其认识水平,我们在教学中根据当前的形势、高中学教学特点和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讲清高中体育的目的和任务,体育锻炼与身体素质、学习工作以及生活的关系,并结合实例讲述体育锻炼对增強体质的作用,使学生真正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价值。另外,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讲述体育的基本知识和锻炼方法等,以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

身体素质是高中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动作的基础。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动作的完成,也关系到他们对运动项目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每节课结束前,我们都要安排一些身体素质练习。

(二)灵活把握主要教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采用灵活方法

在传授教学大纲规定的教材上,教师注重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教学,教学中对运动技能教学的反映切合体育课改思想,注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和教学评价。教学的过程运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法,合理安排好学生对教材的学习。教材的教法,体育教师应该运用各种方法和现代化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对教材内容有一个正确的动作认识和运动兴趣。练习时的分组,采用性别分组、技术分组、自由搭配等,学生在练习时有目标,有竞争,有帮助,有快乐。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也是学生最乐意参加的活动。体育教师安排学生游戏,既可以安排和主教材有关的体育游戏,也可以安排新游戏。但根本的前提是:让学生在游戏中得以快乐和笑声。教师可以制定游戏的内容和方法,对于高中生来说,可以根据现有的体育器材或者不用器材,让学生自由创设游戏;对于初中生来说,教师给予分组指导,对自编游戏最新颖、最科学的小组提出表扬。并对每个游戏给予鼓励和评价,提出改进方案,调动了学生创作积极性和热情。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又提高了课堂的氛围。

(三)课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认识的延伸练习。

这是课堂教学的必然延伸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课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认识的延伸练习,能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巩固、深化、能使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不断提高,能使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形成习惯。

自我锻炼练习的技巧性。“技巧”能激发学生的元认识。启发学生主动掌握新知,促成新的知识不断得交往,从而不断扩展学生知识结构的内涵。练习设计的趣味性,多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练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练习设计的生活化。体育锻炼生活化、社会地将+是不断提高学生课堂自锻能力的促进剂,这也是社会大体育全民体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变体育课小课堂为社会大课堂的尝试,其意义运高于学生能力培养这一表面。

(四)加强反馈自我调控能力的培养

古人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讲得就是一个通过层层反馈进行学习的成功经验。所以要实现初中体育教学的优化,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反馈自我调控能力的指导和培养。因为学生本身也是自控系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馈调节。学生学习中的自我调控是学生为促进学习成功,提高学习效果,主动积极地运用调控元认知、动机和行为的过程。

总之,教师首先要明确提出动作质量“标准”和运动成绩“达标”要求。其次,要及时了解学生的锻炼情况,对学生的锻炼态度、锻炼成绩作出正确的评价。以便学生对自己学练行为价值标准的掌握和准确判断,进而采取控制与调节,产生一种积极向上,勤奋进取的自我调节机制,从而正确地估计自己和别人的成绩,激发并增强自我调控信心与动机。

猜你喜欢

体育能力教学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我们的“体育梦”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