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制作中艺术性设计效果的探究

2018-04-04孙晓国

魅力中国 2018年49期
关键词:色彩效果微课

孙晓国

摘要:微课是面向学生用户的一种视频载体。过硬的微课制作技术,精彩的的内容、优秀的创意、生动的画面、恰当的音乐是决定微课好坏的重要因素。 新颖的设计,独特的构思,和谐而鲜明的色彩,音乐的恰当选择,是对学生产生强烈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最直接的表现方式和表达方式。

关键词:微课;色彩;音乐;情感;设计;效果

现在教学环境的改善,传播环境的改变,面对学生的自然情况的发展,决定了微课在制作效果上也应该有一定的突破和创新。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和表现力的画面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营造一种富有情趣生机勃勃的意境。为了更好的将教学目的,教学内容通过微课表现出来,就免不了要通过富有美感的美术、音乐等丰富的艺术形式加以表达。下面我就从以下这两方面来探究微课中艺术性设计的效果。

一、微课与画面

生活中,无论是成人还是青少年儿童都愿意去阅读图文并茂的文章,也更愿意接收色彩丰富、可视化的画面。因此,在微课的制作与研究中,应尽量避免千篇一律的赘述和单一的表现形式。色彩的运用对人的心理上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和暗示,绚丽缤纷的色彩和画面本就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用色彩来引导学生感知微课想要表达的知识和情感。

从色彩构成的角度来说,明亮鲜艳的色彩如温暖的橙色,饱和度比较低的红色、黄色,纯度高的蓝色、绿色等等均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更利于学生的接受和吸引学生注意。比如,你想传播正能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画面的基本色彩就可以以红色为主色调。因为红色给人以热情、自信、充满力量的感觉。 對微课演示中的重点、难点、注意事项等适当运用其它艺术符号,如问号、感叹号、划线、标注等或采用更改颜色等方式, 对其进行突出显示,可强化学生的视觉认识,起到提醒学生关注重点信息的作用。

从微课的表现形式上看,把文字的内容尽量以图片、动画形式表现,并使风格尽量统一,使画面看起来简洁大方,不杂不乱。艺术的点、线、面、色彩、画面构成原理、明暗对比、对比与协调等,使美学原则在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中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二、微课与音乐

音乐也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不同的音乐对学生情绪上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音乐可以成为表达主题的一种手段。大家知道,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它可以是高兴或悲伤的;可以是紧张或舒缓的。背景音乐也不例外,它有着自己特定的涵义和主题并刺激学生感观,引起情绪波动,心灵共鸣。 背景音乐对于吸引学生进入微课教学情境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音乐的选择也要根据不同的主题来进行,切忌选择情景感过强的音乐。背景音乐可以成为学习的调节器。 比如:韵律快动感强的音乐可以制造一种紧迫感,使学生抓紧时间迅速完成学习任务。 缓慢柔和的音乐可以沉淀思绪,有利于思考。

在微课设计时也可以加入不同类型的声音素材,有些音效要结合教学内容来设计。在重点内容出现时可以配以清脆、洪亮的音效,但声音的出现不要太突然或音量过大。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声音比如稚嫩的童声或比较有特点的声音,可以根据不同的声线来为微课中出现的不同场景和情境配音。有了语调的变化,声音的变化,就会让整个微课也跟着生动起来。避免了同一声音带来的枯燥感和倦怠感。应该说,音乐反映和衬托了教学内容中无法用语言和字句表达的情感,使微课更富有生命力。

可见,在微课的设计中,艺术性元素的运用是提高微课的趣味性和可读性的重要手段,对微课的制作和研究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小勇.著作《设计好微课》

[2]Anita Woolfolk.教育心理学(第十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184-185

[3]万国军.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中小学电教 2013.5

猜你喜欢

色彩效果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神奇的色彩(上)
灵动耳环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