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新教材课堂教学方法

2018-04-04黄元斌

魅力中国 2018年49期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

黄元斌

摘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新课改革的核心理念,小学语文教育是语文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中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基础工具和基础文化学科。组织教学是教师控制课堂的主要手段,也是课堂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基础教育的深刻变革中,课堂是主阵地,主战场,因为无论是先进教育理念,还是优秀的教材,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上,体现优化课堂教学,组织教学,营造课堂教学气氛等。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优化组织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文环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在新课程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仅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习成绩的评判者,教师还是“催化剂”,他帮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学会学习。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向40分钟要质量,已成了当前语文教学的关键。我认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应从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优化课堂结构

课堂结构指的是“课的组成及各部分进行循序的时间的分配,构成课的成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学习新知识、布置课外作业”。教师只有通过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能灵活的、创造性地安排每一课的具体结构,实际上是教学的流程,课堂结构与教学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课堂结构怎样才算优生,又如何做到优化呢?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在论述前一问题时指出:“最优化是指对现有条件来说,对学生和教师在当时的实际可能来说,以及从一定的准则来看是最好的”根据这一说法,如何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结构呢?这就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利用教材内存在系统性、连贯性,从整体上全面的规划课堂结构,既注重知识,又注重能力,既看单篇课文的特点,又顾及整个单元的特点,朝着预定的目标产生持久的注意力的过程,正因如此,明确本课目标,能使学生明确整体知识结构,合理、灵活的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结构。优化课堂结构虽涉及多种;因素,但首先考虑的是整体目标教学。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机是人的活动推动者,它体现着所需要的客观事物对人的活动的激励作用,把人的活动引向一定的具体目标,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是通过师生的共同活动,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学、变盲地学,被动的学为明确的学、主动地学。另外,围绕课堂目标教学,还可以克服教师讲话的盲目性,随意性,因此,我们说,优化课堂结构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组织教学要贯穿一堂课的始终

组织教学是教师控制课堂的主要手段,也是课堂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组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还在于让学生一堂课始终参与,有事可做,把学生的情绪和听课状态控制在既定的教学内容之内。如何组织教学,控制好课堂?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首先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在课堂上教师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主动性,要尊重学生,考虑学生的兴趣,动机和求知欲,真正将学生当做学习过程的主体,主人或主角:另一方面要积极地唤起和维持学生的主动性,尽一切可能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平等和谐的氛围,使学生愿意学,主动参与,达到真情流露。学生在“有趣”或“有疑”的情况下一般注意力集中,处于积极的思维的状态中,另外学生单纯听课显得单调,死板。如果把动手、动脑结合起来,学生就会思维活跃。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在上课伊始或学生注意力分散时讲一件与课堂有关的趣事,或提一个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改变一下授课方式,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讲究创设情境艺术

一篇篇课文是有情有境,有血有肉的。教师的教学就要披文以入境,披文以入情。有些课文描写的“境”难以亲历,通课文、同作者产生境的沟通,情的共鸣。我在语文课教学中,根据实际需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段创设情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图画再现情境。用图画再现课文中描写的情境,如放大课文的插图,画简笔画,制作剪贴画。在讲授《詹天佑》一文,学生对詹天佑的“人”字形铁路不易了解,我就通过挂图和简笔画使学生一目了然,然后,让学生观看图画联系课文的语言文字进行讲述,学生跃跃欲试。从讲述中看,他们不仅很好理解“人”字形线路的构造功能,而且还体会到“人”字形线路的修筑,表现了詹天佑高度的智慧和才能,是世界筑路史上的一个创举。

2.音乐渲染气氛。运用音乐来渲染情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中的形象,画面及的感情。教师精选那些和课文内容意境,作者情感相一致的乐曲,在教学开始时营照气氛,在教学过程中烘托气氛,还可以采取配乐朗读等形式,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利用图画音乐创设情境,既能体现科学之间的融洽,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又能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3.表演展示情境。在那些描写人物形象,动物形象的课文通过学生和教师分别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表演,熟悉了角色和课文内容,又在展示情境中自然而然地由入境而入情,逐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表达情感的体验。

4.演示理解词义。对于低年级学生,一些语言文字对他们来说比较抽象,哪怕是“上、中、下”这样简单的概念,他们理解起来都感到困难,在识字學词中,教师就可以凭借事物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字词,建立词的概念。学习“上、中、下”可以事物演示,引导学生了解“上、中、小”的位置,再学习“上、中、下”这几个汉字。这样不仅了字,还理解“上、中、小”的意思,在字的音、形、义之间进行了联系。

有时,还可以采取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几种手段穿插进行,这样效果更佳。如讲述《鸟的天堂》那段动态描写时,我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首先用音乐渲染,让学生进入百鸟争鸣的情境,接着我和学生戴上自做的“鸟冠”进行配乐朗读。此时,师生仿佛置身于鸟的天堂,自己也仿佛成了鸟中的一员尽情飞翔,高歌。此时,我从学生陶醉的表情上,看到了情境教学成功带给学生的愉悦。

总之,课堂是特定的空间,它所拥有时间是一个相对恒定的常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结构是关键,组织教学要贯穿始终,而且还要讲究教学艺术。课堂上我们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自由,少一些限制:多一点鼓励,少些批评;多一些自主,少一些灌输;多一些创造,少一些模仿;多一些全面,少一些片面;多一些简、易、新、少一些繁、难、旧;多一些有效教法,少一些无效训练;多一些开放,少一些封闭。

参考文献:

[1]李振宁.《营造和谐课堂气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2001、(3)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2]国琴,李春梅.《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12)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新课程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