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检察新闻宣传的担当

2018-04-04本刊编辑部

法治新闻传播 2018年6期
关键词:日报社检察工作新闻宣传

本刊编辑部

新闻是对历史的记录,而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人,本身也创造了历史。本辑《法治新闻传播》推出“检察新闻宣传·40年40人记忆”,借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之机,约请40位检察宣传新闻人(或与检察新闻宣传有关的人),回忆自己参与或见证过的节点性历史事件,重拾检察新闻宣传历史长河中的闪光记忆,向拼搏奋斗、共同走过的历史致敬。

检察机关恢复重建,与新闻宣传有着天然密切的联系。1978年11月7日,时任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主任的王桂五,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政法战线也要冲破禁区》一文。该文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指针,批判了政法战线“左”的错误思想。这篇文章被视为吹响了政法战线拨乱反正的号角,而这第一声“号角”就是从新闻媒体上发出的。

最高人民检察院向来重视检察新闻宣传工作。1988年6月29日,最高检率先召开检察机关恢复重建以来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决定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向国内新闻界发布重要检察新闻。

1991年7月4日,由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报名的《中国检察报》创刊(1996年更名《检察日报》),这是检察新闻宣传工作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意味着检察新闻宣传工作有了自己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力军。

2000年,检察日报社创办了正义网。正义网以“网聚正义的力量”为追求目标,以法治视角观察社会,匡扶社会公平正义。

2004年,高检网创办(由正义网负责运营),检察新闻宣传的主阵地向网络延伸。高检网践行“讲述检察好故事、传递法治正能量”采编发展理念,反映检察工作动态,展示检察机关形象。

检察媒体人以“为检察工作鼓与呼”为己任,立足检察,关照社会,在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挥洒检察新闻人的汗水,贡献检察新闻人的智慧,承载检察新闻人的担当。

——服务检察工作大局,为检察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2007年8月,全国检察机关惩治与预防职务犯罪展览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检察日报社派记者驻扎在展览现场,在报纸上开辟专栏,连续16天全方位报道展览盛况,做足惩治与预防职务犯罪的文章。始于2013年的“双十大”评选,每年评选出“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和“年度十大法律监督案例”,对一年来检察工作新进展、新成效进行梳理,以更好地展示检察工作成效,让社会对检察机关和检察工作有一个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弘扬人民检察官清正廉明、秉公执法的精神,树立人民检察官良好的形象。始于1993年的“中国十大杰出检察官”评选,连续开展了七届,共评出70名杰出检察官代表,充分调动了全国检察机关学习英模的极大热情,让检察官群体更加深入人心。2009年启动的“中国正义人物”评选则突破了检察系统的界限,把评选的视野扩展到各行各业,让不同行业的获奖者诠释正义的不同内涵,目的都是弘扬社会正气、汇聚正义的力量。今年荣获“改革先锋”称号的新疆检察官张飚,是新时代杰出检察官的代表,是家喻户晓的新闻人物,这其中,《检察日报》的大篇幅、多轮次报道功不可没。

——法眼看天下,在依法治国的征程中发出独特的声音。互动百科中有个词条叫“法商”,这是《检察日报》创造并推广的一个新概念。2006年9月至12月,《检察日报》连续推出“法商新概念报道”,不间断的宣传“造势”使“法商”一词成为2006年的年度法治热词,让社会公众知晓了法商的重要性,取得了很好的普法效果。自2005年以来,检察日报社每年发布《法治蓝皮书》,盘点当年的法治热点,传递“法治影响生活”的主题,孜孜不倦地发挥一家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面对社会热点事件,《检察日报》擅长从法律的角度入手,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比如,2003年非典期间,北京笼罩在SARS病毒的阴霾下,《检察日报》推出一组“关于非典的法律话题”报道,引导如何用法律武器抗击传染病、保障人权,为阴郁的生活带来一丝亮光。又如,越来越多外来人口涌入城市,检察日报社记者敏锐地捕捉到他们的选举权利如何保障这一问题,发出《1.3亿流动人口谁当代表》报道,引发了社会对农民工选举权利的关注。

——践行“走转改”,锤炼编辑记者队伍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1998年抗洪、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灾难面前总有检察日报社记者的身影。长征行、黄河行、长江行,检察日报社连续组织下基层大型系列采访活动,开掘基层丰富的新闻宝藏,提升记者发现新闻、表达新闻的能力。

——检察日报社还积蓄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拓展到了影视领域,辐射出强劲的文化软实力。2017年,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掀起追剧热潮,收视率破8,成为现象级文艺作品。这部电视剧是由检察日报社所属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拍摄的。而这部剧的剧作者周梅森,是检察日报社检察文学笔会的老朋友。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曾在检察日报社工作十年,出席了十届检察文学笔会。这十年是莫言文学创作的高峰期,他的影响又丰富了检察文化的内涵。

——当下,新媒体发展势头迅猛。检察日报社顺应潮流,积极投身到新媒体的大潮。最高检新媒体在新浪、腾讯、人民日报、新华社、一点资讯、今日头条等平台上开通账号11个,总粉丝数超过5000万。检察日报也着力进行新媒体建设,从创办“微博工作室”到“新媒体工作室”,再到成立“全媒体采编中心”,运用新媒体技术报道检察工作,抢占新媒体传播阵地,并通过开展“检察新媒体创意大赛”点燃各级检察机关新媒体宣传的热情和创造力,提升检察新媒体的影响力。

40年风起云涌,波澜壮阔。新闻业是对时代变化最敏感的一个行业,因为新闻人要最大程度保持新闻敏感捕捉新闻动向,新闻作品受技术发展的影响最早最快。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中,新闻人一方面要顺应时代潮流,一方面又要坚守初心。老一辈检察新闻宣传人的努力成就了过去的辉煌,他们的赤诚之心将照耀年轻一代砥砺前行,讲好检察故事,做好检察新闻宣传工作,为推动检察事业的发展再创辉煌。

猜你喜欢

日报社检察工作新闻宣传
努力实现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新跨越
2019年de第一场雪
梦幻老君山
新媒体背景下的人大新闻宣传
广播电视新闻宣传方法的创新实践
企业电视新闻宣传的思考
以文化建设引领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集体“失忆”
检察文化与检察工作协调发展规律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对基层检察工作与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