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推进策略

2018-04-03马子雯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保证体系院校高职

马子雯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8)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和时间围绕“质量”和“质量强国战略”,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国因质而强、企因质而兴、民因质而富”,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人才培养质量不仅反映了办学水平、办学实力,更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实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面对产业转型升级、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新要求及服务国家战略,高职院校需要通过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以下简称“诊改工作”)作为重要抓手建立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和制度,形成常态化、可持续的长效工作机制,从而提高教育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管办评分离改革、增强院校治理能力。

一、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的现状分析

1.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概念

质量(mass)是量度物体平动惯性大小的物理量。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质量”的概念与内涵在不断地完善和深化。而“质量”在高职教育中,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英国学者迪纳·格林认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是指特定的组织根据一套质量标准体系,按照一定程序对高校的教育质量进行控制、审核和评估,并向学生和社会负责、保持和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水平、促进高等教育整体发展”。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改革一直是自上而下展开,评估是高职比较熟悉的质量评价与管控模式,但随着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依赖外部问责机制、强调统一标准、侧重结果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出现了诸多问题,并且大大束缚了高职自主创新和教育教学质量自我提升的步伐。因此,进行教学诊断与改进、建设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教育评估深化的必然趋向。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中对诊改工作进行了概念界定,是指“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查找不足与完善提高的工作过程”。

2.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的现状

为贯彻落实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2015年6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决定逐步在全国高职院校推进和建立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10月,《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中提到“开展教学诊断和改进工作”,“推动高等职业院校全面建立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支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实现更高水平发展”。12月印发了《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启动相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对高职院校开展诊断与改进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此后,由国家试点开始,全国高职院校陆续启动诊改工作,拉开了研究、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序幕。

二、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在全面推进诊改工作的过程中,全国出现很多不同的声音,“诊改”对于我国高职教育来说,不仅是一种全新的实践探索,还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中怎样去落实诊改并做到行之有效,涉及方方面面,在短期内很难建成并凸显成效,并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和疑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诊改运行机制不完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构架不健全

随着诊改工作的开展和推进,许多高职院校对诊改工作的运行机制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部分高职院校现有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还需完善,各个层面的工作目标、工作标准还不成体系,不能上下衔接,互相映衬。比如: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层面的目标体系和标准体系不完善,后续工作无法跟进;教育教学工作、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等方面的质量缺乏评价和监控,没有建立常态化、可持续的诊改和反馈机制;原有的教学质量保证侧重于教学质量的评价与监控,而教学质量的监控又侧重于课堂教学方面,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个性成长、社会能力等方面的持续跟踪调查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等。

2.组织体系不健全,职责分工不明晰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按照通知要求成立了质量保证工作委员会、诊改办公室等机构,抽调专人专门负责工作方案的制定和诊改工作的统筹、任务的分解和检查,但实际工作人员多为2-5人,抽调的人员还要负责其他部门的工作任务,一人身兼数职,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诊改工作中;如果各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之间缺少合理分工和责任落实,那么其主体责任界限就会被模糊化,由于责任不明确导致诊改工作推进受阻也就在所难免。甚至还有少数高职院校并未独立设立相关的质量保证机构,或是虽已设立,但却是在督导室或教务处设置一个科室,这样则无法实现管、办、评相分离,更无法对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五个层面实施有效的监控。

3.校园信息化平台建设滞后,对质量监控的支撑不够

信息化管理平台对于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尤为重要,一个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是制约诊改工作开展的瓶径和关键。但就目前我国大部份高职院校来说,虽建有如:教学科研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和绩效考核管理等不同业务的信息应用系统,但各信息应用系统间缺乏数据之间的共享和融合,存在信息孤岛现象,没有形成统一的数据门户,数据的实时采集、动态监控不到位,数据的挖掘应用、共享及分析不足,上述都将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进度、效率和成果。

4.全员的质量意识不够强,评价反馈机制效率不高

不少高职院校在开展诊改工作时,仍难以跳脱出固定、僵化的思维模式——质量意识淡薄、观念混淆,在教学研究中重理论却轻实践,在教学建设中重建设却轻绩效,在教学监控中重形式却轻内涵,在教学评价中重结果却轻过程,而且质量监控人员简单化,导致教学质量全程监控不易实施;再加之大部门院校教师的考核更多借助于部门及个人年度工作总结,工作质量更多依赖于管理和行政的推动,全员质量主体的责任意识没有充分体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内生动力不足,自主诊断、自我改进等方面的质量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另外,由于在诊改工作中不能做到科学、及时、有效的评价和反馈发现的问题,导致工作的不连续性,从而不利于诊改工作问题的合理解决,最终影响诊改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推进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的建议

为了解决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落实中存在的问题,科学高效地推动诊改工作,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诊改运行机制

以诊改为手段,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融入到高职院校教育与教学、管理与服务的全过程。根据学校的章程及事业发展规划,确立质量目标和标准,建立常态化、周期性的诊断与改进制度,在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五个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强化学院各层级管理系统间的质量依存关系,构建以“五纵五横一平台”为基本架构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通过自我检查、自我诊改、自主保证和自主创新的工作机制,形成学院各层面完整且相对独立,各层级管理系统的质量相互依存,人才培养工作要素的网络化、全覆盖和具有较强预警功能与激励作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实现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2.健全组织体系,明确职责分工

诊改工作覆盖高职院校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和监督服务五个系统,包括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与条件、师资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院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和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十大要素,因此,成立质量保证工作委员会,由学校一把手亲自挂帅是健全组织体系的前提和保证。诊断与改进工作在落实学院质量保证主体责任的基础上,通过对人才培养质量状态进行质量分析、制定政策、组织落实、自主诊改、不断更新、完善标准、规范管理、持续改进,进一步理清党政、教学科研、服务保障等校内不同部门的岗位职责和定位,形成机构健全、权责清晰、责任主体明确的质量保证组织体系,激发内生动力,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发展能力。

3.建设智能校园,完善信息化平台

建成与高职教育发展要求相适应,能有效支撑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覆盖全院工作流程的智能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能融合各信息系统的共享数据平台,在此基础上,集成教学管理、教研科研、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管理和绩效考核管理等信息系统,实现数据融合,实施大数据分析,开展辅助决策。加快信息系统建设,对接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将学校内的各项工作与信息系统结合,实现工作过程状态数据的实时采集,通过大数据分析,为教育教学、科研、咨询、管理服务及工作高效运转提供支撑,强化数据对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与预警功能。加快推进诊改工作信息化建设项目,提升教学运行管理信息化水平。

4.完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现代质量文化,实施科学化评价

通过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将质量内化为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以纵横联动的质量改进螺旋,持续提升教学质量,构建富有内生活力和创新动力的良性机制,实现全体师生员工的自我约束、自我改进、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创建“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现代质量文化。另外,高职院校不仅要在内部形成科学、客观的评价反馈机制,还要积极调动第三方力量,形成多元主体组织多维评价机制,从而帮助学校及时发现问题与差距、实现有效调适与改进,让诊改工作更加科学性、全面性和客观性。

总之,诊改工作既是教育部门督促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的一项举措,也是其自身建设发展的一个永恒途径,关乎高职院校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全面、系统的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没有特别适合我国高职院校的现成例子可供借鉴,所以我们只能靠学习思考,改革创新,摸索出适合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诊改道路,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理顺管理关系,夯实质量责任,制定质量规划,建立工作标准,完善制度规范,建立信息化平台,形成院校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管理的现代质量文化和改进机制,促进并提升学院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水平,并使广大师生真正受益。

猜你喜欢

保证体系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质量保证体系在国有物业企业资产管理应用初探
质量保证体系原理在国有物业企业资产管理中应用可行性分析
设计保证体系建设和审查的若干专题研究之二——设计保证体系建设研究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BALIS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证体系平台简介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