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桐城歌对黄梅戏的孕育价值

2018-04-03汪四红

宿州学院学报 2018年9期
关键词:桐城黄梅戏山歌

汪四红

安徽黄梅戏艺术职业学院公共基础部,安庆,246052

1 问题的提出

安徽民间文学艺术“桐城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于文化底蕴丰厚的桐城派故乡——安徽省桐城市。桐城歌与桐城派一起被载入《中国文学史》,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桐城歌离不开桐城派。桐城派在清代文坛影响甚大,梁启超赞誉 “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1]桐城派文章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创作特色鲜明,作品丰富,在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桐城歌作为安徽民间文学,桐城文化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养分,桐城派文学与桐城歌相得益彰,桐城文人从民间汲取生产和生活的元素,不断地对其进行润色修饰和形式创新,使桐城歌成为别具一格的综合辞、曲、表演为一体的特殊文学形式。桐城歌的草根性和亲民性使其在明清时期风靡湘、鄂、皖、浙一带。冯梦龙曾对其赞道“乡俚传诵,妇孺皆知”[2],本文着重探讨桐城歌与黄梅戏的渊源关系。

2 桐城歌对黄梅戏的孕育价值

桐城歌作为特殊文化现象,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它的创作素材大部分来源乡村山野,受众群体大多为普通民众,表演方式有唱有说,语言俗中见雅,音乐曲调和谐优美,极具吴楚遗韵,和黄梅戏有异曲同工之妙。桐城歌与黄梅戏深受吴楚文化的影响,同根相连,了解桐城歌与黄梅戏的关联,实现发展中的优势互补,有利于促进安徽民间文化发展。

仔细研读桐城歌与黄梅戏的相关资料,观看相关影像,笔者认为,桐城歌对黄梅戏的孕育价值至少有以下六个方面。

2.1 黄梅戏的编剧借鉴了桐城歌的文学素养和艺术表现形式

桐城歌由山歌、民谣、小调组成,歌体大多是独创的七言五句式,专家称之为“桐城歌体”。桐城歌语言通俗易懂,常用比喻和象征手法,内容大多反映普通民众的日常生产生活。流传最广的是情歌,情感细腻婉转,朴素中带着典雅,质朴中兼有奢华,戏觑中兼有真情,充满了生活气息。黄梅戏源于黄梅调,最早在湖北黄梅县一带出现,桐城歌在明清时期就在湖北一带风靡。起初的黄梅调只是在乡村田间采茶女日中劳作中排解劳乏和男女情感表达的民间小调,桐城歌的传入赋予黄梅调新的生命力,桐城歌提供给黄梅戏丰富的文学素养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借鉴。黄梅戏最初的老剧本也是七字体或十字体歌体, 语言表达细腻而优美,表达手法多用比兴,后黄梅调传入安庆糅合了地方民歌和戏曲元素,逐渐演变成黄梅戏。从乡村野调到黄梅大戏,桐城歌的影响功不可没。

2.2 黄梅戏的唱腔汲取了桐城歌曲谱的表达元素、演唱形式和调式

桐城歌在歌曲表达过程中常用衬词,如:《桐城长来桐城蹲》的第一句“桐城长来桐城蹲呐,哎哟嗬嗬”,《摇篮曲》中“宝睏觉喂嗬哇嗬”,《放牛歌》中“衣也啰嗨啰”等等。衬词使桐城歌演唱更富有节奏感,同时也增强了旋律的整体性,使感情表达更加直接、奔放,气氛更加浓烈。在黄梅戏的许多曲目中也有同样的表达方式,如:黄梅戏《打猪草》中“此花儿叫作,呀得儿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呀得儿喂得儿喂的喂上喂叫作荞麦花”,《女驸马》中“原来纱帽照(呀),照婵娟(哪)。”衬词的使用,使音调的衔接更加通畅,韵味更加悠长,感情更加丰富。黄梅戏吸取了桐城歌中有益的唱曲表达元素,乐曲更加优美。

桐城歌在演唱形式上有独唱、对唱、齐唱、合唱等,桐城歌的山歌齐唱、合唱最为常见。山歌主要在农忙季节劳动者解除劳乏之用,山歌演唱时一领众和,场面蔚为壮观。民谣中大多以对唱为主,小调中以独唱为主,各有特点、各有风韵。在黄梅戏的经典剧目中同样找到独唱、对唱、合唱等演唱形式,如《打猪草》《夫妻观灯》等有对唱、有合唱,以独唱为主的经典黄梅戏剧目居多。黄梅戏从小调到戏曲的演变发展过程中,从桐城歌中吸取了演唱表现的多种手法,使黄梅戏的演唱形式也呈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让戏曲观众能够有更丰富的听觉享受,这是桐城歌对黄梅戏的重要贡献。

从现有的桐城歌乐谱资料中不难发现,桐城歌的调式中以五声微调式最多,如《手扶栏杆》《盘茶歌》《祠河连锵歌》等,其次是宫调式、羽调式,再其次是商调式,角调式在现有的桐城歌的乐谱资料中没有发现。黄梅戏在桐城歌的基础上有了新发展,黄梅戏在调式上也是以五声音阶为主,五声微调式是黄梅戏的主要调式,正本戏的女平词老腔也属这一调式[3]。为大家所熟知的经典黄梅戏折子戏唱段《打豆腐》《打猪草》等的音阶排序是“徴、羽、宫、商、角、徴”,属于典型的五声微调式[4],黄梅戏在桐城歌四调的基础上有了更全面的乐调表现,使黄梅戏在音乐曲调上有更多变化,可见桐城歌与黄梅戏的乐调因缘。

2.3 黄梅戏吸纳了桐城歌清新、质朴的田园艺术风格

桐城歌的艺术风格深受地域文化影响,不管是高亢的山歌还是缠绵的情歌,都源于传说、劳动、生活、情爱、礼仪、灯歌等,表达对平静的生活状态、淡于名利的生活理念、和谐幸福的生活目标的追求与向往。它的艺术风格大多清新、平稳、柔和,少有剧烈的起伏变化,因此听起来给人一种秀丽、甜美、凄婉的感觉,让人“音绕悬梁,欲罢不能”。黄梅戏起初的黄梅调也源于寻常百姓的劳动生活。生活在山野乡村的人们用最纯朴的声音诉说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情感的追求,旋律曲调质朴清新、平易近人,充满了乡野的田园气息,质朴而不失悠扬、世俗而不失情趣,这和桐城歌的艺术风格颇为接近,除了同处皖江流域,深受吴楚文化熏陶外,还和彼此的交流借鉴,相互影响不无关系。

2.4 桐城歌促进了黄梅戏由“调”到“戏”的蜕变

桐城歌是作为民间文学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文学包括神话、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叙事诗、民间小戏、说唱、谚语、谜语、曲艺、仪式诵辞等多种形式。桐城歌属于民间歌谣类,也就是桐城歌有词曲还能上台表演。桐城歌是安庆一带流行的民歌典型代表。明人沈德符在《顾曲杂言》中就作过这样的记述:《桐城歌》自两淮以至江南, 渐与词曲相远[5]。不问南北, 不问男女, 不问老幼良贱, 人人习之, 亦人人喜听之。可见“ 两淮以至江南” 在当时风行讲唱文学。桐城市文广局和桐城市文化馆为桐城歌的挖掘、传承和保护作了大量的工作,先后举办了多次桐城歌专场演唱会,在首届中国桐城文化节开幕式上桐城歌以优美的舞姿、悦耳的歌声震撼了全场,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桐城歌先后上了中央电视台经典栏目《金土地》和《星光大道》,桐城歌逐渐为更多的观众所熟知。

黄梅戏的最初形式黄梅调属民间小戏,18世纪后期形成于皖、鄂、赣三省毗邻地区黄梅,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桐城市与安庆市的交汇处。产生和流传到皖、鄂、赣三省间的黄梅采茶调、江西调、桐城调、凤阳歌,受当地戏曲(青阳腔、徽调)演出的影响,与莲湘、高跷、旱船等民间艺术形式结合,逐渐形成了一些小戏,用安庆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怀腔”或“黄梅调”,这就是黄梅戏的前身。在黄梅戏作为戏曲的表演形式形成中提到“桐城歌”,可见,桐城歌对黄梅戏形成的重要性。黄梅戏表演从原来的田间地头到国家大剧院,表演形式、舞台风格、人物服饰造型等的改革创新,让黄梅戏赢得了更多观众的喜爱。黄梅调从产生到成为黄梅戏的演变过程中,桐城歌对黄梅戏影响深刻。

2.5 桐城歌为黄梅戏文学剧本创作奠定了基石

据史料记载,我国明清时期,以山歌俚曲为主体的民间文学兴起。在某些地区唱山歌、作野调成为人们劳作时的日常行为,关德栋《山歌序》就说: “《桐城歌》是起于安徽桐城地方的一种曲调, 以后流布于吴语地区。”[6]黄梅戏史论家陆洪非先生也说: “安徽的《桐城歌》也是很早就传到黄梅一带。”[7]可见桐城歌已并非局囿于桐城一带,开始向外发展。清人王廷绍也认为, 明清的山歌时调“ 其曲词或从诸传奇拆出, 或撰自名公巨卿, 逮诸骚客。下至衡巷之语, 市井之谣, 靡不毕具。”[8]因此,可知流行于这一带的山歌小调吸收了戏曲文学作品的众多元素,负载了戏曲剧本文学的诸多信息,为地方戏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戏曲元素基础。

民歌逐渐向戏曲文学的发展是其自然发展的内倾力,即民歌为了获得更高层次的发展,不得不向文学索取更多养分,借助戏剧舞台展现其艺术魅力。黄梅戏戏剧文学的句式表达结构多采用“五句头” 的奇句式结构。为了让演唱更加流畅, 旋律更加优美, 它们通过加“复句”“衬字”“加花”等手段使唱词大体对称, 这在民歌中可找到痕迹。《桐城歌》基本上就是“五句式” 结构,《桐城歌》等民间文学给予黄梅戏戏曲文学滋养,为湖北之黄梅调移入安徽安庆后向戏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学基石。黄梅戏在音乐(采茶调) 与文学(桐城歌)因素的基础上迅速发展起来, 相传黄梅戏中运用的安庆山歌“梳头调”“八段锦”“哭五更”等小调, 就是从怀宁、桐城的民间传来的,促使了黄梅戏剧种的诞生。纵览黄梅戏的早期剧作,不难发现不少剧本其实就是民歌题材的延伸与放大,陆洪非先生在谈到黄梅戏早期剧本文学的产生时就说过: “将长篇的叙事民歌, 通过化了装的演员在舞台上演唱, 即成为‘独脚戏’。”由此可见,桐城歌是黄梅戏戏曲剧本之源,赋予黄梅戏特定的艺术风格,这也是黄梅戏生命力之所在。

2.6 黄梅戏演员与桐城歌具有不解之缘

严凤英是中国黄梅戏的重要开拓者和创新者,被田汉同志誉为“黄梅戏里的梅兰芳”,黄梅戏的“一代宗师”。严凤英就出生于今天的桐城市罗家岭,从小受到当地民歌民谣影响,非常喜爱唱当地民歌小调,且自小就初露艺术天分。先是和祖父学唱京剧,后拜严云高为师学黄梅戏,开始踏上学习黄梅戏的艺术表演道路。严凤英的唱腔独具风格,融民歌、京剧、评弹等众家之长,形成自己的戏曲风格,后人称为“严派”,可以说没有自小民歌对她的熏陶,也就没有今天的严凤英,也就没有今天的安庆黄梅戏。

当代黄梅戏艺术传承人韩再芬对桐城歌也是赞誉有加。为了向观众展示最为“原生态”的黄梅戏,她专门去学习桐城歌中的方言和土语,可见桐城歌在黄梅戏中的重要分量。除了这两个最具典型的黄梅戏艺术大师与桐城歌有深厚情缘之外,黄梅戏著名演员中与桐城歌有深厚渊源的还有如:琚光华、张精明、杨志友、汪元甫等。另外,每年一届的黄梅戏艺术节和艺术展演会上经常看到桐城歌的节目表演,这些节目的安排有其特定含义,也是对黄梅戏与桐城歌密切关系的充分肯定。

3 结 语

总之,桐城歌与民间小调黄梅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展现出它们各自独具风格的民间艺术魅力。在历史的某个时期他们之间发生了碰撞交融,黄梅调对桐城歌文学养分和艺术养分进行了吸取和升华,使黄梅调整体艺术水平获得很大提高,又在严凤英等艺术家的创新和推广下,黄梅歌演变成黄梅戏,黄梅戏遂得以诞生、发展、繁荣,桐城歌对黄梅戏来说是绕不开的话题,桐城歌对黄梅戏的孕育价值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猜你喜欢

桐城黄梅戏山歌
桐城三祖传记文创作之差异探微
山歌还要妹起头
黄梅戏《中国梦》
山歌
黄梅戏《祝福》
浅析桐城歌的艺术特征
安徽桐城六尺巷
大型黄梅戏《寸草心》
苗山歌
苗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