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课堂教学中知情交融的运用探究

2018-04-03何安明万娇娇

韶关学院学报 2018年11期
关键词:交融知情初中生

何安明,万娇娇

(信阳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信阳464000)

“不勤于始,将毁于终”,初中是个体求学生涯中重要的承上启下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处于人生美好花季,但也容易产生两极分化,因此要尤为重视初中阶段的教育。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它启示教育者们不仅要关注初中生学习、认知方面的成绩,更要注意情感方面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知情合一”的全面人才。

一、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

学生在初中阶段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一方面,初中生在行为和学习上相对成熟,能够应对一些简单的、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但对于较难或灵活运用的问题仍不能较好地处理;另一方面,初中生身心发展不成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常常不能冷静的思考,尤其是受到批评或被老师忽视时可能会产生 “这个老师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他,那我就不上他的课,看他怎么办”这种幼稚消极的抵触情绪,导致在学习上找不到成就感、学习兴趣下降。这种矛盾心理在初中阶段学习中主要体现在认知与情绪两方面。

(一)初中生认知发展特点

初中生的思维发展超越了对具体可感知事物的依赖,进入形式运算阶段,其思维水平基本接近成人,学生往往不再刻板地遵守规则,而是根据自己对规则与事实不符的观察去违反规则或违抗师长。这时教师不应采取过于强硬的手段或命令,而应给学生足够的自我发展空间和鼓励,并及时针对他们做得不全面的地方进行指导与纠正[1]。

初中阶段的学生体验着角色同一性与角色混乱的冲突,总是被与自我概念相关的问题困扰。此外,该阶段的学生在行为上较为偏激,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如果引导不当,容易产生较大的抵触情绪。这时教师需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并及时进行恰当的疏导。

(二)初中生情绪发展特点

初中生情绪的发展渐渐独立于教师、家长,表现出更强的自我依靠、主动性、对自己关系的决定性和活动的责任感,也正是由于这种从情绪依赖转向追求自主的变化,他们表现出比儿童更多的消极情绪[2]。当学生出现消极情绪时就需要教师及时关注与疏导。

综上所述,初中生的认知与情感都在快速发展变化,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两方面的发展变化并依此给予学生恰当的指导。如果教师仅仅关注其中的一方面,教学中很有可能会出问题。

二、初中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方面,以往的教学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重知轻情的现象[3],主要表现为教师特别重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而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不能与知识教学齐头并进。某些学校存在教师只关心个别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对后进生关心较少的现象,导致后进生对本就不擅长的学习更加提不起兴趣,学习动机减弱,进而产生消极抵触态度;反过来教师对这类学生也感到难以管理,如此恶性循环。这种课堂教学忽略了学生情感方面的发展,对学生情商培养不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使学生产生孤僻、内向、自卑等心理问题,影响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另一方面,何安明等人认为当前课堂中还存在重情轻知的教学现象[4],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度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却忽略了知识的学习,不能很好地将情感与知识联系起来,学生的认知需求得不到发展,因而不能达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的教学目的。显然,这种课堂教学方式也是不恰当的。

三、初中课堂的知情交融教学模式

何为知情交融?所谓知,即是从认知发展的角度对所学知识掌握的能力,将所学的新知识与已有的旧知识构建联系,原有知识体系中存在能够与新知识构建联系的旧知识[5]。所谓情,即学生将新知识与已有的旧知识构建联系的心向,触发师生间的情感共鸣,要求教师与学生在情感方面进行交流。乔建中等人提出的知情交融的教学模式强调通过创设某种教学条件使学生的知情共同和谐发展、相互促进,学习兴趣得以增强,学习动机得以提高,最终掌握学习知识,提高学习技能。即“寓教于趣”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自主性[6]。

这种知情交融的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并且利用情感促进认知的发展,比以往重知轻情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地学习知识,教师把学生当作吸收知识的“容器”,却不顾容器本身愿否消化吸收,这种一味灌输的教学模式不可发展,是消极的“授人以鱼”的笨方法。而知情交融的教学模式能够在学生与教师之间构建知识与情感上的联系,在学生吸收知识的同时,情感就像“润滑剂”,能够源源不断地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新知识并加以吸收理解。

四、初中教学中知情交融的运用

如何将知情交融教学模式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相结合并运用到实际课堂教学中呢?我们主要从教师在课前准备、课中教学、课后强化三个方面加以讨论。其中,课前准备是课中教学的重要铺垫,课中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知情互动的关键环节,课后强化是课中教学的继承与延续。课前准备与课后强化是学生增强学习自主性的必要环节,不可或缺。课中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知识交接”的核心环节,决定了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准确性,是课前准备的进一步完善,是课后强化的稳固基石。

(一)课前准备

良好充分的课前准备会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周全而充分的课前准备和设计既能帮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讲授压力,又能帮助学生在进行新旧知识构建时减轻学习负担。充分的课前准备主要包括教师对所讲知识的熟练掌握、对学生和课堂氛围的全面了解以及准确引导学生的预习作业。

1.备教材。教师对于所授知识的熟练掌握是授课的最基本环节,倘若教师授课前对知识就存有困惑,那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不会全面准确。教师对知识的熟练掌握包括对所授知识切入点的把握、重难点的把握、知识体系的把握等。教师对知识切入点的把握是吸引学生学习新知识兴趣和好奇心的良好开端,能够帮助学生将注意力快速集中。教师准确的设计知识切入点是帮助学生掌握所授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7]。一个好的切入点要么是与所学知识有着紧密联系,要么是与学生兴趣相关,能够吸引学生专注于新知识。此外,教师准确把握知识的重难点,层次分明、有详有略的设计课堂教学内容,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抓住学习重点,更加精准掌握重要知识。最后,教师对知识体系的准确把控对学生学习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能提高学生对自身知识体系的认识。因此教师熟练把握知识体系相当重要。教师对知识的熟练把握不是对某一部分知识的熟练掌握,而是对知识体系的熟练掌握,清楚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外在联系。

2.备学生。教师对于学生和课堂氛围的全面了解也是课前准备的一大要点。初中阶段的学生认知上还不太成熟,情感上较为敏感,受环境影响较大,这就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群体特点和课堂氛围。一方面需要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能力大小、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兴趣等,这些对课程的设计都不可或缺。另一方面,作为环境因素,课堂氛围对学习的影响十分重要,要求教师对目前的课堂氛围要了解:如当下师生关系以及教学氛围是否融洽?如果融洽,利用这种较好的关系将学生的良好状态运用到对知识的完全吸收中;如果不太融洽,思考如何调节课堂气氛并缓解与学生间的关系,进而调整课堂知识传授的多少及难易程度。

3.备作业。知情交融模式的教学不仅仅是教师的单方面“授”,还应该有学生积极主动的“收”。在课前引导学生积极预习,学生主动探索即将学习的知识、主动发现知识间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所学新知识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预习。但这些问题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学生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或文献便可有所发现,并且问题最好能够贯穿课堂知识教授的始终,不可太难而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也不可太易无需查阅、思考便能得出答案,否则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达不到理想的预习效果。

(二)课中教学

课中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知情交融的核心环节。在充分的课前准备基础上开展课中教授,由课前准备设计的切入点开始,以课前提出的问题为主线,将新知识渗透到答案中。在认知层面使用学生能理解接受的方法令其快速掌握知识;在情感层面使学生的情感能跟随课堂知识的推进而变化。

1.认知角度。为方便学生快速掌握知识,课堂教学中可使用比拟、比喻、归纳、总结等方法。将这些方法运用在教学中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能使学生较好的吸收新知识,使用学生容易理解的生活中的例子、情境或图片,让每个知识点都能够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结合起来,这种精细加工的教学方法,能从多角度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加工,帮助学生构建新旧知识的联系。此外,教师在课堂中应突出所学知识的重难点并结合初中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来突出教学内容。对重难点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复述、精细加工等方法,在学生注意力集中时着重强调,这样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授课效率。

2.情感角度。课堂教学过程中同样需要注意学生的情感情绪变化,抓住学生的情绪“高点”,让学生随着课堂知识的推进而产生诸如好奇、惊讶、困惑、顿悟、开心、喜悦等情绪变化,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成就感,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奇妙,在课堂中体会学习乐趣,进而提高学习自主性和学习动机。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所授知识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网络用语,游戏等)结合。这样既能够快速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

(三)课后强化

课后强化主要包括作业反馈、复习和掌握学习方法。

作业反馈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不仅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能体现出学生知识的薄弱环节及漏洞。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情况进一步明确知识中的误区,弥补学生的知识漏洞,进而制定恰当的复习方案。

复习是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可根据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可以合理地利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在学习新知识后短时间内定时复习,并在以后较长时间内不定时复习。同时教师应对学生多次复习中的漏洞加强指导,帮助学生解除困惑,可采用复述帮助学生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复习的效果不仅是所学新知识的掌握,也包含教学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掌握。

教师应对学生不合理的学习方法加以纠正并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后教师应重视学习方法的强化训练,让学生自主归纳总结,真正做到“授人以渔”,使学生“举一反三”,灵活应用。

在此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获得了与教师之间融洽的情感交流,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获得新旧知识及其联系,增加了成就感、学习动机与兴趣。

猜你喜欢

交融知情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真美
初中生培养英语自学能力的几种有效途径
根雕与古钱币的完美交融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知情图报
交融的独特优雅
浅析知情同意在药物临床试验中的实施